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異地墓活人墓成風“墓販子”炒高價格

蘇州市清明工作會議要求加強殯葬管理工作。 網路截圖

蘇州墓園一景。 C F P資料圖片

樓市火熱, 國內各大城市連日來紛紛出臺調控政策, 就連國家級貧困縣安徽臨泉縣也開始限制房價。 在人們感歎買不起房的同時, 一則蘇州嚴禁外地人購買墓地的消息, 近日引起廣泛關注。

當地人表示, 此舉是為了把上海人擋在蘇州墓地的門外。 據瞭解, 由於蘇州離上海近, 且墓地均價3萬元僅為上海的一半,

為此吸引了不少上海人。

業內專家表示, 蘇州限購墓地是一種無奈的做法, 墓地價格本身反映的是供需問題,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墓地價格攀升的問題, 需要改變國人的殯葬觀念。

限購墓地並非新政

“非蘇州本地戶籍, 不能在蘇州買墓地。 ”

蘇州媒體3月2日關於蘇州市召開的清明工作會議的報導稱, 蘇州各殯葬服務單位將依法依規加強殯葬管理工作, 嚴禁經營性公墓跨蘇州市區域外銷售。

根據規定, 經營性公墓不得跨區域推銷墓穴, 對外市戶籍人員確需在蘇州公墓安葬的, 要報經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門同意。 針對對外銷售公益性公墓、關停公墓, 違規跨區域銷售經營性公墓的行為, 蘇州民政部門表示將責令整改和限期改正。

不光限制戶籍, 規定對於所購墓穴的面積也做了限制, 單穴不超0 .7平方米, 雙穴不超1平方米。 此外, 另一限制條件為活人不得購買墓地。 前述會議還透露, 禁止為尚未死亡人員購置墓穴, 為死者的健在配偶留作合葬的壽穴及罹患重病且醫院已出具《病危通知書》的除外。 高齡人員因故確需購買墓穴的, 由公墓所在單位報經屬地民政部門批准。

這一消息很快在網上引發廣泛爭議, 不過南都記者核實發現, 上述墓地限購規定並非新政。 早在2014年8月, 當地政府出臺的《蘇州市公墓管理聯合督查辦法》, 就提到這三條所謂的墓地限購條件。 該《督查辦法》規定, 單穴不超過0 .7㎡, 雙穴不超過1㎡;禁止為尚未死亡人員購置墓穴,

同時明確指出經營性公墓不得跨區域推銷墓穴。

昨日, 南都記者致電蘇州市民政部門, 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網友對於蘇州出臺新政限購墓地的理解的確存在偏差, 即上述規定並非新政, 希望幫忙予以澄清。

墓源少遭遇外地買家

那麼, 為何蘇州早在三年前就出臺規定, 對墓地進行限購呢?

南都記者瞭解到, 蘇州預售墓地的風俗習慣, 是當地墓源緊張的一個原因。 一位元當地人經先生告訴南都記者, “我們這裡流行買活人墓, 給老人添壽。 ”據他介紹, 為了以後掃墓方便, 就出現一家親戚都買在同一個墓園, 還會出現一排墓全是活人墓。

根據統計, 預售造成墓地空置, 一些墓地的空置率高達25%以上。

此外, 由於地緣和歷史等原因,

一些周邊城市的人也到蘇州購買墓地。

一些當地人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 由於外地人到蘇州購置墓地, 搶佔了墓地資源, 炒高了價格。

在蘇州某陵園工作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 她所接觸的客戶中, 外地人中來蘇州購買墓地的並不少, 其中尤以上海人居多。 據媒體報導, 2016年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約有77萬人次湧向各大墓區, 而光是鐵路蘇州站就迎來了上海方向18萬人次, 占比約25%。

南都記者瞭解到, 蘇州的墓地一般每平米3萬元。 2016年蘇州墓地最高售價到每平米12萬元, 相當於住房均價的5 .7倍。 不過, 這一價格僅是上海的二分之一, 上海墓地價格一般在6萬元左右。

這名業內人士介紹, 該陵園按單個墓來銷售, 不到一平方米的雙穴墓地售價達到4萬元。

另一位在蘇州從事殯葬行業的人士稱,由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那邊沒有公墓,很多上海的老一輩就葬在了蘇州。如今,他們的子女希望死後能跟親人葬在一起,所以選擇來蘇州購墓。但這裡的墓源也有限,很多墓地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如果再不限制的話,那我們的子孫後代就沒地方可葬了。”在她看來,政府採取墓地限購令是正確的。

與她一樣,不少當地人亦表示支持這一規定。蘇州市民張先生告訴南都記者,“蘇州離上海近,墓地價格比上海便宜,上海人當然首選蘇州,但本地人以後怎麼辦?”

前述蘇州市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出臺墓地限購政策,不單單是為了將有限的資源服務於本地人,更重要的是為了推廣生態殯葬。

2011年,曾有媒體報導,按照蘇州每年死亡4.2萬人的速度,按一人一墓或二人一墓的墓葬形式,蘇州現有的墓地將在20年內告罄。

2012年,蘇州市民政局的統計顯示,由國土部門認定的經營性公墓29家,經營性公墓用地2737畝,目前僅有存量用地800多畝。

到了2015年,這一形勢更為嚴峻,據蘇州市民政局計算,在極端情況下,蘇州的墓地將在5年內售罄。目前,蘇州市各大墓園均推出了類似花葬、草葬、壁葬的新形式。此前,蘇州已出臺綠色殯葬的補貼辦法,選擇樹葬可享受2000元的補貼,30個經營性公墓全部參與這個生態綠色殯葬計畫。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社會學教授高峰也對外表示,蘇州墓地的“限購政策”,應系“不得已而為之”,且政策對蘇州籍居民也有限制,如“禁止為尚未死亡人員購置墓穴……高齡人員因故確需購買墓穴的,由公墓所在單位報經屬地民政部門批准”等,因而並不針對上海等特定區域。

遭遇跨區域購墓非蘇州獨有

事實上,遭遇外地人跨區域購墓,並非蘇州一地的煩惱。

“北京的墓地價格,在昌平的一般是3萬元,六環內均價是6萬元。”昨日,南都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聯繫上了一位北京墓地仲介,該仲介稱,墓價跟房價一樣,越靠近市中心越貴。

據該仲介介紹,“3萬”是指最低價,事實上,每家陵園內部都有不同的檔次。

一般來說,十萬元可以買到還算不錯的墓地。如果想要更好的墓地,價格數百萬的也有,但比較少,目前沒有聽說價格超千萬的墓地。

對於價格差異的原因,該仲介稱,主要是墓碑材質、形狀以及占比面積有差異。

南都記者通過某墓地仲介網查詢發現,該網站掛出的墓地價格檔次分為2萬元以下、2元-5萬元、5元-10萬元、10元-20萬元、20元-30萬元、30元-40萬元、40萬元以上。

對於墓地之間的價差,這家網站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北京墓地分為經營性墓地和公益性墓地,一般公益性墓地兩三萬元就可以購買,經營性墓地比較貴一些。不過,該工作人員強調,公益性墓地也有售價數十萬的墓地。對於價格差異原因,工作人員稱,主要是基於墓地的地段、占地面積、石碑材質和形狀等。

南都記者通過淘寶查詢發現,目前墓碑的價格,該網最高為980 0 0元,類型為大型家族墓,屬於曲陽石雕,而普通墓碑的價格在數千元左右。這意味著,墓地價格主要來源於地價。

多位元仲介向南都記者表示,由於北京墓地價格過高,一些人將目標投入環京地區。

“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我們這邊看墓地,我們這邊風水好,價格還低,一般兩三萬元就是不錯的墓地了。”河北廊坊的一位元仲介向南都記者表示。

南都記者瞭解到,北京很多墓地仲介網均推出了環北京周邊購買墓地服務。

一家名為“秋葉網”的仲介網站,掛出了十幾個北京周邊墓地。該網站宣稱,已經獲得億元投資,無盈利目標,可以最大程度讓利用戶。其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參與他們的購墓活動,可以享受到免費專車、購墓補貼以及精美禮品等服務。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因為他們的量大,通過他們可以獲得9 .7折的優惠,個人散戶不會獲得陵園的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一些周邊區域的墓地,還主動到北京攬客。目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東側的馬家堡路,已經成為墓地販子集中地。對此,有業內人士提醒,這些非法墓地沒有保障,一旦購買可能會被執法部門強制騰退,從而引發糾紛。

“墓販子”推高墓價

南都記者通過搜尋引擎搜索,發現網上出現了一些“墓地轉讓”的帖子,主要來自北京郊區及北京周邊。而通過淘寶搜索,也有一些賣家在轉讓墓地,價格在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

事實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墓販子”這一職業。這些“墓販子”就跟票販子一樣,先囤積大量墓地資源之後,再高價出售給急需購買墓地的人。

2007年曾有媒體報導,昆明城郊一些地方刮起土葬風,且建活人墓驟然成災。當地一些“墓販子”瞄準商機,根據“風水標準”的高、中、低,墳墓裝飾水準的極、豪、普等不同情況,公開叫賣出售,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

為了遏制炒墓行為,民政部此前已出臺《公墓管理暫行辦法》,嚴禁在公墓內建活人墳的規定,各地也在此基礎上出臺了自己的管理細則。

其中,江蘇南京出臺政策,要求墓地買賣實名制。如果購買墓地,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之一:死亡證明、醫院的病危通知單、達到南京市的平均壽命75歲。

南都記者注意到,一些經營墓地生意的上市公司近年來業績也非常可觀。

財報顯示,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者福壽園2016年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增長。其中,營業收入為12 .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2016年整體毛利10億元,毛利率達79 .1%,淨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19.2%。

福壽園主要收入來自於墓地服務,2 0 1 6年共售出12486座墓穴,其出售的墓穴多種多樣,有定制藝術墓、成品藝術墓等。

聲音

專家:解決天價墓地需改變觀念

“對於殯葬問題,應當從更大的維度來看。”

中國殯葬協會會長助理王衍臻向南都記者表示,先祖崇拜是人類最久遠和最樸素的信仰活動,從歷史上看,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墓坑上築起墳丘、立碑,將祭祖安排在墓地。春秋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陪葬越來越盛行,出殯、守孝的時間越來越長。

王衍臻說,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重要一員,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自然生態系統生產的資源是有限的,但人對資源的需求和欲望不斷增長。當下,我國人口接近14億,城鎮化加速,農村耕地要保住18億畝的紅線,保護環境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危機,必須實行節地生態安葬,少占土地甚至不占土地,有錢、有權也不能任性。

王衍臻認為,蘇州限購墓地是一種無奈的做法,墓地價格是供需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天價墓地的問題,需要改變國人的殯葬觀念。他提倡厚養薄葬,同時轉換殯葬觀念,實行海葬、樹葬、草坪葬等生態安葬形式,建設海葬紀念碑,生命廣場、社區鄉賢祠、先祖牌位等設施解決祭祀場所的問題,既要繼承傳統慎終追遠,明德歸厚,尚賢等優秀傳統,又要節約用地,保護生態。

“在互聯網和新媒體時代,可以用很多新的方式寄託自己的哀思,以一篇祭文、一束鮮花、一顆感恩的至誠之心紀念逝者,續寫或創立家譜,記錄先祖事蹟和家訓,以實際行動,繼承前人的優秀品德和文化思想。”王衍臻建議,在繼承和揚棄的基礎上,賦予殯葬新的時代內涵。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一整套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殯、葬、祭、譜、傳的禮儀形式,通過這些禮儀形式提高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國家的凝聚力。

不過,眼下更大的舉動來自政府措施。來自蘇州市政府的消息稱,今後,民政、監察、規劃、國土、農委、物價等部門將共同參與公墓的管理和私埋亂葬整治,對未嚴格履行殯葬管理和公墓監管責任的單位或個人,報請監察部門追究相關單位或人員的責任。

北京市民政局亦強調,按照《北京市殯葬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的規定,對於公墓內的墓穴、骨灰格位元要實行租用協定示範文本制度,嚴禁炒買、炒賣或私自轉讓墓穴、骨灰格位。該局表示,市民遇到違規情況可向民政局熱線反映。

14- 15版采寫:南都記者李玲 彭彬

不到一平方米的雙穴墓地售價達到4萬元。

另一位在蘇州從事殯葬行業的人士稱,由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那邊沒有公墓,很多上海的老一輩就葬在了蘇州。如今,他們的子女希望死後能跟親人葬在一起,所以選擇來蘇州購墓。但這裡的墓源也有限,很多墓地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如果再不限制的話,那我們的子孫後代就沒地方可葬了。”在她看來,政府採取墓地限購令是正確的。

與她一樣,不少當地人亦表示支持這一規定。蘇州市民張先生告訴南都記者,“蘇州離上海近,墓地價格比上海便宜,上海人當然首選蘇州,但本地人以後怎麼辦?”

前述蘇州市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出臺墓地限購政策,不單單是為了將有限的資源服務於本地人,更重要的是為了推廣生態殯葬。

2011年,曾有媒體報導,按照蘇州每年死亡4.2萬人的速度,按一人一墓或二人一墓的墓葬形式,蘇州現有的墓地將在20年內告罄。

2012年,蘇州市民政局的統計顯示,由國土部門認定的經營性公墓29家,經營性公墓用地2737畝,目前僅有存量用地800多畝。

到了2015年,這一形勢更為嚴峻,據蘇州市民政局計算,在極端情況下,蘇州的墓地將在5年內售罄。目前,蘇州市各大墓園均推出了類似花葬、草葬、壁葬的新形式。此前,蘇州已出臺綠色殯葬的補貼辦法,選擇樹葬可享受2000元的補貼,30個經營性公墓全部參與這個生態綠色殯葬計畫。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社會學教授高峰也對外表示,蘇州墓地的“限購政策”,應系“不得已而為之”,且政策對蘇州籍居民也有限制,如“禁止為尚未死亡人員購置墓穴……高齡人員因故確需購買墓穴的,由公墓所在單位報經屬地民政部門批准”等,因而並不針對上海等特定區域。

遭遇跨區域購墓非蘇州獨有

事實上,遭遇外地人跨區域購墓,並非蘇州一地的煩惱。

“北京的墓地價格,在昌平的一般是3萬元,六環內均價是6萬元。”昨日,南都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聯繫上了一位北京墓地仲介,該仲介稱,墓價跟房價一樣,越靠近市中心越貴。

據該仲介介紹,“3萬”是指最低價,事實上,每家陵園內部都有不同的檔次。

一般來說,十萬元可以買到還算不錯的墓地。如果想要更好的墓地,價格數百萬的也有,但比較少,目前沒有聽說價格超千萬的墓地。

對於價格差異的原因,該仲介稱,主要是墓碑材質、形狀以及占比面積有差異。

南都記者通過某墓地仲介網查詢發現,該網站掛出的墓地價格檔次分為2萬元以下、2元-5萬元、5元-10萬元、10元-20萬元、20元-30萬元、30元-40萬元、40萬元以上。

對於墓地之間的價差,這家網站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北京墓地分為經營性墓地和公益性墓地,一般公益性墓地兩三萬元就可以購買,經營性墓地比較貴一些。不過,該工作人員強調,公益性墓地也有售價數十萬的墓地。對於價格差異原因,工作人員稱,主要是基於墓地的地段、占地面積、石碑材質和形狀等。

南都記者通過淘寶查詢發現,目前墓碑的價格,該網最高為980 0 0元,類型為大型家族墓,屬於曲陽石雕,而普通墓碑的價格在數千元左右。這意味著,墓地價格主要來源於地價。

多位元仲介向南都記者表示,由於北京墓地價格過高,一些人將目標投入環京地區。

“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我們這邊看墓地,我們這邊風水好,價格還低,一般兩三萬元就是不錯的墓地了。”河北廊坊的一位元仲介向南都記者表示。

南都記者瞭解到,北京很多墓地仲介網均推出了環北京周邊購買墓地服務。

一家名為“秋葉網”的仲介網站,掛出了十幾個北京周邊墓地。該網站宣稱,已經獲得億元投資,無盈利目標,可以最大程度讓利用戶。其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參與他們的購墓活動,可以享受到免費專車、購墓補貼以及精美禮品等服務。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因為他們的量大,通過他們可以獲得9 .7折的優惠,個人散戶不會獲得陵園的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一些周邊區域的墓地,還主動到北京攬客。目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東側的馬家堡路,已經成為墓地販子集中地。對此,有業內人士提醒,這些非法墓地沒有保障,一旦購買可能會被執法部門強制騰退,從而引發糾紛。

“墓販子”推高墓價

南都記者通過搜尋引擎搜索,發現網上出現了一些“墓地轉讓”的帖子,主要來自北京郊區及北京周邊。而通過淘寶搜索,也有一些賣家在轉讓墓地,價格在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

事實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墓販子”這一職業。這些“墓販子”就跟票販子一樣,先囤積大量墓地資源之後,再高價出售給急需購買墓地的人。

2007年曾有媒體報導,昆明城郊一些地方刮起土葬風,且建活人墓驟然成災。當地一些“墓販子”瞄準商機,根據“風水標準”的高、中、低,墳墓裝飾水準的極、豪、普等不同情況,公開叫賣出售,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

為了遏制炒墓行為,民政部此前已出臺《公墓管理暫行辦法》,嚴禁在公墓內建活人墳的規定,各地也在此基礎上出臺了自己的管理細則。

其中,江蘇南京出臺政策,要求墓地買賣實名制。如果購買墓地,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之一:死亡證明、醫院的病危通知單、達到南京市的平均壽命75歲。

南都記者注意到,一些經營墓地生意的上市公司近年來業績也非常可觀。

財報顯示,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者福壽園2016年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增長。其中,營業收入為12 .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2016年整體毛利10億元,毛利率達79 .1%,淨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19.2%。

福壽園主要收入來自於墓地服務,2 0 1 6年共售出12486座墓穴,其出售的墓穴多種多樣,有定制藝術墓、成品藝術墓等。

聲音

專家:解決天價墓地需改變觀念

“對於殯葬問題,應當從更大的維度來看。”

中國殯葬協會會長助理王衍臻向南都記者表示,先祖崇拜是人類最久遠和最樸素的信仰活動,從歷史上看,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墓坑上築起墳丘、立碑,將祭祖安排在墓地。春秋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陪葬越來越盛行,出殯、守孝的時間越來越長。

王衍臻說,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重要一員,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自然生態系統生產的資源是有限的,但人對資源的需求和欲望不斷增長。當下,我國人口接近14億,城鎮化加速,農村耕地要保住18億畝的紅線,保護環境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危機,必須實行節地生態安葬,少占土地甚至不占土地,有錢、有權也不能任性。

王衍臻認為,蘇州限購墓地是一種無奈的做法,墓地價格是供需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天價墓地的問題,需要改變國人的殯葬觀念。他提倡厚養薄葬,同時轉換殯葬觀念,實行海葬、樹葬、草坪葬等生態安葬形式,建設海葬紀念碑,生命廣場、社區鄉賢祠、先祖牌位等設施解決祭祀場所的問題,既要繼承傳統慎終追遠,明德歸厚,尚賢等優秀傳統,又要節約用地,保護生態。

“在互聯網和新媒體時代,可以用很多新的方式寄託自己的哀思,以一篇祭文、一束鮮花、一顆感恩的至誠之心紀念逝者,續寫或創立家譜,記錄先祖事蹟和家訓,以實際行動,繼承前人的優秀品德和文化思想。”王衍臻建議,在繼承和揚棄的基礎上,賦予殯葬新的時代內涵。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一整套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殯、葬、祭、譜、傳的禮儀形式,通過這些禮儀形式提高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國家的凝聚力。

不過,眼下更大的舉動來自政府措施。來自蘇州市政府的消息稱,今後,民政、監察、規劃、國土、農委、物價等部門將共同參與公墓的管理和私埋亂葬整治,對未嚴格履行殯葬管理和公墓監管責任的單位或個人,報請監察部門追究相關單位或人員的責任。

北京市民政局亦強調,按照《北京市殯葬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的規定,對於公墓內的墓穴、骨灰格位元要實行租用協定示範文本制度,嚴禁炒買、炒賣或私自轉讓墓穴、骨灰格位。該局表示,市民遇到違規情況可向民政局熱線反映。

14- 15版采寫:南都記者李玲 彭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