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清華大學就讀9〜10年是怎樣一種體驗

西山蒼蒼, 東海茫茫, 吾校莊嚴, 巍然中央。

一、學術科研篇

1.本碩博加一起9年按時畢業的都是溫拿, 10年的都是延期狗!! !8年以下的大神都是人贏。

P.S.有些院系的本碩博學制就是4+3+3=10年……

2.頂尖學神是既拿了本科特獎也拿了研究生特獎的人, 在我目測所及範圍內只有建築學院的某位女神老師。

3.每當在食堂聽到小朋友討論成繢的時候, 都會笑著走開〜〜〜

4.現在本科師弟師妹們享受到的資源比我們當年的要多, 像暑假出國做海外研修, 還有各種各樣甚至最高金額達2萬元的科研支持基金;然後現在研究生所享受到的資源也比師兄師姐們要多, 比如似乎博士生想要出國訪學, 除了申請國家CSC的頊目外, 清華也會有單獨的出國訪學頊目。

5.傳說中和二校門合影會掛科, 所以一直沒有照, 於是從本科讀到了博士;而本科畢業就業的同學, 已經有出現在新聞中的了,

但是自己只能待在實驗室裡, 連女朋友也沒有。

6.考試能力在逐漸退化, 基本近五年來就沒有踏入過考場(除了做助教監考);但是, 逐漸發現了學術研究的樂趣, 從學習前人的知識, 到努力創造知識給後人學習——身邊發了一堆Nature和Science的小夥伴們成了學習的榜樣, instead of沒有人會再care的"學分績”。

7.總有一種感覺, 大一大二的時候系裡最牛的師兄師姐都出國讀牛校博士了, 而現在, 最牛的師弟師妹們大多選擇留在了清華。

8.依舊喜歡去老館自習, 可是卻再也見不到一個熟悉的面孔。 圖書館的童鞋們一直都很年輕, 而自己卻漸漸老去。

9.讀了碩士, 覺得本科太浮躁了;讀了博士, 覺得碩士太功利了;工作了,覺得上課太珍責了;考完試, 覺得學過的都忘了。

學了這麼多年到底學到啥?知識點好像都還給老師了。 但一種尊重知識、追求真理的態度, 和一股只要想做就一定要做好的能力, 是真的就留給自己了。

10.每當家裡的長輩和同學問我“難道你還要讀博士後的時候”只想狠狠地說一句, 博士後不是學位, 而是工作!

二、校園生活篇

1.看著校長換了好幾茬, 我們還沒有畢業。

2.愈發覺得, 北大離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就是出東門向北200米。

3.往年必看的學生節, 似乎也不太能看得懂了。

4.總覺得羅姆樓那邊應該是荒地。

5.對這個校園熟悉的就像左手拉右手, 被問路能在5秒內迅速定位並規劃最優路線。 但其實找到食堂跟荷塘並不難, 難的是找到自己在這個園子裡的位置。 園子在變,

位置在變, 只有尋找不變——雖然我不知道紫荊路、新民路是神馬東東。

6.以前跨年的活動是跑到北京最熱鬧的地方狂歡一把;而現在, 則是安靜地坐在綜體裡, 看“清華大學新年聯歡晚會”。

三、吃篇

1.東門口的比格比薩被我們吃倒閉了, 但現在我們再也不吃自助餐了;北門外的翅香園被我們吃整頓了, 但現在我們也不太吃夜宵了。

2.七食堂不再有, 清芬還將回來。

3.香鍋不是我們大一就有的!!!見證了這樣一種食品的誕生與繁榮。

4.雖然還是習慣叫七食堂而不是名字, 但是依然很享用食堂的美食。

5.看著寒假食堂開放時間安排, 感慨著十多年都還沒把清華的食堂走完一遍, 這裡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寶藏;同時, 看著當年一起恰同學少年的小夥伴們如今已在各處建功立業,

按捺不住奔赴神州大地的跳動的心。

四、感想篇

1.清華最不缺的就是不斷刷新紀錄的人, 無論紀錄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

2.有時候感覺被清華寵壞了, 這個學校總是在無條件地為你創造各種可能和機會去獲得更好的發展, 讓你會不自覺地依賴上她, 得到的越多, 越不想失去, 反而越不勇敢了, 可能會走向一種高端的平庸。 但依然有那麼一群人, 甘願放下很多既得的東西重新開始, 或者把自己摔打出去。 很佩服他們!雖然自己不是理想主義者, 但為身邊有這樣一群人而感到驕傲!

3.有種擔心被全面超越的恐懼感, 又有清華代有才人出的優越感。

4.幾年清華生活下來看到越來越多清華師長用“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行勝於言”扛起一代清華人優秀品質的旗幟,如果說這樣的人在入學時還有遙遠感,這幾年清華生活下來卻對這些人編織出了一張連續的圖譜,自己的同窗摯友已經成為這樣的人。

5.高考踩著分數線錄取來到清華,最美的青春貢獻給了值得一生驕傲的園子。寒暑易節,有的前輩比我們先到,仍然堅守在這方熱土發光發熱;有的後生比我們晚來,但已經帶著回憶不舍地離開。我們中的大部分也終將離去,可二校門前的銀杏會是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的風景。

6.以前覺得裸婚很可怕,但是現在覺得這太正常了——結婚後,和老公分別住在自己的宿舍裡。

7.人變得越來越理想化了,會不自覺地把清華的水準和價值觀當作一般要求,認為全社會都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可出去的人會說“你們太天真了”。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一種井底之蛙呢?但我寧願做這樣一隻蛙,好好守住自己理想的井口。

8.有一種強烈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清華。

書名:清華研讀間——清華研究生原創作品集

作者:張小平, 主編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55.00

厚德載物”“行勝於言”扛起一代清華人優秀品質的旗幟,如果說這樣的人在入學時還有遙遠感,這幾年清華生活下來卻對這些人編織出了一張連續的圖譜,自己的同窗摯友已經成為這樣的人。

5.高考踩著分數線錄取來到清華,最美的青春貢獻給了值得一生驕傲的園子。寒暑易節,有的前輩比我們先到,仍然堅守在這方熱土發光發熱;有的後生比我們晚來,但已經帶著回憶不舍地離開。我們中的大部分也終將離去,可二校門前的銀杏會是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的風景。

6.以前覺得裸婚很可怕,但是現在覺得這太正常了——結婚後,和老公分別住在自己的宿舍裡。

7.人變得越來越理想化了,會不自覺地把清華的水準和價值觀當作一般要求,認為全社會都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可出去的人會說“你們太天真了”。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一種井底之蛙呢?但我寧願做這樣一隻蛙,好好守住自己理想的井口。

8.有一種強烈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清華。

書名:清華研讀間——清華研究生原創作品集

作者:張小平, 主編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55.0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