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忠君報國兩碼事,趙構必須殺嶽飛

四大名著拍而再拍, 但嶽飛戲很難突破。 老框框局限太大, 別說新戲, 岳王墳前舊跪像, 仍是秦檜夫婦、張俊、萬俟卨(讀音莫其四)陪客。 主流價值觀, 天子萬歲爺好或較好的。 而朝廷使壞, 必定奸臣所為!這種觀點至反思文革仍大有市場。 新世紀學者研究, 基本明斥殺害嶽飛者, 趙構宋高宗。 強調若直搗黃龍迎還二聖, 趙構須還政欽宗!所以僅為一尊龍椅, 也要殺十個嶽飛!

秦檜角色有些糾正。 靖康之難他文臣之身力主抗戰。 之後被俘隨二聖押去北地, 也算從龍赴難。 至於如何回來?有說特派有說逃回, 反正不是叛變遣返當奸細, 否則趙構成傻子了。 岳飛被害, 韓世忠質問理由, 秦說“莫須有”!一直翻譯“或許有”。 我曾見論文說“莫須有”的意思, 應是“肯定有”!

秦檜口吐三字怎麼的?皇帝意旨說有就有, 你韓世忠活膩了?這更符合權相兇焰!但有為趙構辯護, 說紹興和議殺嶽條件之一不確,

因為金人野蠻強勢, 骨子裡卻敬佩英雄。 儒家的虛偽文化, 似乎還沒學會。 說要殺個強敵才敢放心和談, 並不符合金人價值觀, 何況除嶽飛外抗金名將一串, 真要殺, 就不是兩國和談了。

有專家言之鑿鑿, 說殺岳飛是金兀術主張, 還有文字憑據。 我看哪怕白紙黑字也是漢人偽造。 金兀術完顏宗弼一代名將兼政治家, 軍事才能不亞嶽飛, 政治手段更勝一籌。 犯得上自貶身價, 留千古駡名嗎?

繞來繞去趙構自毀長城。 但岳飛從普通軍官至最高統帥, 趙構一路提拔。 政治榮譽行政待遇, 官家不吝賞賜。 因劉光世部歸誰, 皇帝出爾反爾, 岳飛賭氣離職上廬山。 要脅天子罪莫大焉。 但趙構忍了, 之後與嶽談話, 說“太祖所謂犯吾法者,

惟有劍爾”, 確有威脅。 但再三說明“朕實不怒卿。 若怒卿, 則必有行遣”, 也是發自肺腑。 之後嶽飛頭腦衝動, 請求早立太子, 最最犯忌趙構也忍了, “卿雖忠, 然握重兵於外, 此事非卿所當與也”。 生氣肯定的, 警告也是真誠的。

嶽飛再笨, 明白一身榮耀吾皇賜予。

所以抗金檄文中, 向無“迎還二聖”而是迎還“天眷”, 故土要收回, 皇帝寶眷要迎回, 並不妨礙趙構皇位。 有專家似乎將二聖看得太神聖。 其實歷史記載:趙構生母韋太后返宋前, 老皇兄欽宗哭求轉告, “皇上若能贖救, 只回故土當個道士吧”。 出語淒慘, 說明亡國之君, 復辟談何容易。

說來說去趙構為何要殺嶽飛?留下此功臣最多學個韓世忠, 詩酒逍遙, 倒騎毛驢過西湖罷了。 還是那句話, 性格決定命運。 岳飛就是認定金軍可以打敗, 故土必須收回, 至少不應屈辱求和。 他是軍事家看問題, 而趙構卻是政治家三隻眼。 半壁江山保全耗盡心力。 戰爭哪怕慘勝, 金人還有一口氣尋仇!皇帝已被嚇怕, 拼殺無度勝負糾纏, 經濟可能崩潰,

政治更加動盪, 那才是收拾不了的殘局。 所以放棄小概率完勝, 爭取眼下相安, 就是最大政治。 誰冥頑不化, 浪戰威脅皇權, 必定除之而後快!

同樣道理, 秦檜標明政治立場, 就是委屈求和平!奸與不奸非重要, 能與不能顯長才。 岳飛父子屈死, 秦檜父子同樣在最後被一體解職。 奸臣良將完成歷史使命, 皇帝也就放下心來。 今天分析, 嶽飛政治手腕不老練:假如體諒聖上, 提精兵不逾雷池, 護皇上鉗制秦檜, 再搞點“自汙”把戲, 趙官家一定歡喜, 老有善終兒子接班, 一切順理成章。 怎奈歷史不能假設, 我也不願假設:如此嶽飛非是“精忠報國”, 而成弄權豪強, 但這等聰明乖巧玲瓏輩, 古代不少現世更多。 所以紀念嶽飛有必要, 甚至很有必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