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宮頸糜爛樣改變要不要緊?

很多患者和醫生經常會問, 宮頸糜爛這一沿用了幾十年的術語已經不再提了, 但宮頸外口周圍明明可以看到紅色顆粒狀, 甚至過性生活或棉拭子一擦就出血, 這是什麼情況呢?該如何描述呢?

這叫宮頸糜爛樣改變。 這種糜爛樣改變, 可能是生理性的柱狀上皮異位, 打開陰道看看宮頸, 如果宮頸口周圍的顆粒狀改變是粉紅色的, 顆粒比較細小, 沒有接觸性出血, 而且年紀較輕, 都在生育年齡, 一般不需要處理, 也無需診斷。 但如果是絕經後宮頸呈糜爛樣改變, 並有接觸性出血或陰道流血, 那是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排除宮頸病變的。

在宮頸呈糜爛樣改變, 宮頸口周圍的顆粒較粗大, 呈鮮紅色, 過性生活或棉拭子一擦就出血, 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了。 宮頸糜爛樣改變, 過去有人形容為草莓狀, 記得很多年前第一次老師打開患者陰道暴露出糜爛的宮頸, 老師說, 大家看看, 是不是像熟透了的草莓?老師講的很形象, 但自那以後我好久好久都沒有吃最愛的草莓, 拿起草莓-尤其是熟透了的草莓, 就聯想到棉簽一碰就出血的宮頸, 立刻覺得索然無味, 不敢吃了。 對於這樣的宮頸, 可以診斷為宮頸炎, 接下來需要進行宮頸的三階梯檢查, 第一階梯是宮頸細胞學-又稱TCT(有條件可以加HPV檢查), 如果TCT檢查沒有問題, 那就針對炎症感染的病原體進行足量、足時的治療。

如果同時伴有HPV感染, 那就要定期檢查, 期待自然轉陰的同時也可以抗病毒治療, 但目前對所有的病毒感染都沒有特效藥, 只能用一些像干擾素陰道栓或中藥栓劑。

如果TCT檢查有問題, 那就要進入第二個階梯, 做陰道鏡檢查。

現在的陰道鏡檢查比較普遍也比較隨意, 很多時候只是把陰道鏡當成可以攝片的手電筒用了, 並沒有起到真正的檢查作用, 其實陰道鏡檢查是有很多講究的, 從醋酸試驗、碘液塗抹到綠光檢查, 都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一旦陰道鏡檢查有問題或可能有問題, 那就要進入宮頸檢查第三個階梯-組織病理學, 也就是宮頸活檢。 宮頸活檢同樣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取材一定不能只取糜爛表面組織, 務必取到實質性、較硬的組織, 然後一定要在宮頸鱗柱上皮交界, 又稱移行帶處取組織送檢, 因為這個部位是宮頸癌好發部位。

根據宮頸的三階梯每一次的檢查結果, 最終做出明確診斷, 選擇最科學的治療方案, 在宮頸三階梯檢查過程中,

每一個環節、每個細節都需要規範, 比如TCT細胞學取材、HPV取材、陰道分泌物培養, 包括取標本的順序, 每個操作都必須標準, 否則直接影響檢查結果, 導致誤診和過度治療。

如果宮頸三階梯檢查都沒有問題, 那就是急性或慢性宮頸炎, 急性宮頸炎要一次性治癒, 否則就會變成慢性宮頸炎或慢性盆腔炎, 治療起來很棘手, 還會導致不孕。 治療宮頸炎除了抗生素以外, 還可以用物理方法治療, 比如冷凍、微波、鐳射等, 中藥也有一些療效。

慢性宮頸炎的炎性細胞長期侵蝕宮頸, 會引起宮頸肥大, 宮頸也會長息肉, 宮頸肥大一般不需要治療, 但宮頸息肉則需要小手術摘除, 儘管宮頸息肉大多數是良性的, 但還有極少數惡變的可能,

所以摘下來的息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是診斷一切腫瘤性質的金標準。

宮頸糜爛不是疾病的名稱, 生理性糜爛樣改變也不需要治療, 但宮頸炎症、絕經後的宮頸糜爛樣改變還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定期檢查的。 宮頸癌占婦科癌症中的第一位, 但只要早發現, 治癒率和存活率也是最高的, 一般來說, 宮頸癌前病變發展成宮頸癌, 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 定期檢查, 提前發現, 儘早干預, 就是向時間要健康!向時間要生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