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愚人又愚己!杭州這些官員把玩笑開到組織頭上……

近日開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 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 第一集就直奔主題——抓貪官!
侯勇(老戲骨演技炸裂)飾演的趙處長, 被人舉報貪污受賄千萬, 但是他看起來卻是個衣著樸素、住著簡陋社區的“老農民”。

網路圖片

這個“窮處長”覺悟還挺高, 面對組織調查, 說的話, 句句在理!可是在證據面前, 再怎麼狡辯也於事無補。 趙德漢最終被拘, 對自己受賄的情節供認不諱。

有些官員做了“虧心事”, 面對組織調查, 卻避重就輕, 不老實, 甚至期望通過種種手段對抗組織審查, 最終都不過是“愚人終愚己”。

實際上, 像趙德漢這樣把“玩笑”開到組織頭上的官員, 我們身邊也有。

餘力行:瞞報、不報, 向組織提供虛假情報

餘力行, 淳安縣委原副書記、政法委原書記。 2016年7月, 杭州市紀委對中共淳安縣委原副書記、政法委原書記餘力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 餘力行嚴重違反政治紀律,

對抗組織審查。

2015年9月, 省委第六巡視組對淳安縣進行巡視, 就群眾反映其存在的問題找餘力行談話, 並要求其作出說明。 餘力行向省委第六巡視組提交了自書材料, 但對所涉及的相關實質性問題予以否認和隱瞞, 故意向組織提供虛假情況, 掩蓋事實真相, 對組織不忠誠、不老實。

經過調查, 餘力行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違規取得、持有、實際使用高爾夫球卡;嚴重違反組織紀律, 在幹部錄用和職務晉升中, 為他人謀取利益, 不報告、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不按要求報告個人去向;嚴重違反廉潔紀律, 受禮;嚴重違反工作紀律, 干預建設工程項目承發包;嚴重違反生活紀律, 與他人保持不正當性關係等。

在事實證據面前, 餘力行的狡辯變得蒼白無力。

朱先良:轉移贓款贓物對抗組織審查

朱先良, 曾任蕭山區委常委、錢江世紀城·寧圍鎮黨(工)委書記, 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

任職期間, 朱先良利用職務便利, 為某房地產公司在開發建設等事項上提供幫助。

2007年6月, 朱先良在明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情況下,通過該公司董事長以其女兒名義購買一套房產, 並於2009年轉手賣出, 獲得巨額差價。

此外, 他多次利用手中權利為開發商提供便利, 收取“好處費”, 並以其父名義開卡保存錢款。 而對於收受的煙酒等物品, 則交由其駕駛員兌現保存。

2015年春節期間, 紀委接到相關舉報, 對朱先良展開調查。 面對組織給予的最後機會, 朱先良仍心存僥倖, 夫婦兩人緊急將大量有價證券和貴重物品打包轉移到親信處保存, 妄圖欺騙組織, 對抗組織審查。

2015年03月25日, 朱先良因涉嫌嚴重違紀, 接受組織調查。 2015年8月, 經市紀委常委會審議, 給予其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鄭百成:避重就輕、想方設法彌補漏洞

2016年10月, 淳安縣科技局原局長鄭百成因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 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法院認定鄭百成受賄82萬元, 挪用公款300.3萬元, 貪污198萬元。 直至案發, 鄭百成先後創辦了11家企業, 其中有一半是專門進行資金運作的皮包公司。

天下沒有完美的騙局, 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正當鄭百成為自己的財富計畫鋌而走險、並且屢試不爽時, 一次審計讓他徹底亂了方寸。 他決定爭取主動, 立即到紀委說明情況。

然而, 他只是避重就輕地說明了經商辦企業、申報科技專案的事, 並沒有把嚴重的問題說出來。 儘管預感到自己即將會接受組織審查, 鄭百成還是對金錢戀戀不捨, 開始想方設法彌補漏洞。

因為害怕事情敗露,他找到之前虛假技術轉讓的公司,告訴他們要補簽一個協議,蓋一個他們的公章。此外,他把15萬元還給了之前洗白贓款的中間人鄭某,還帶著自己的哥哥一起去找行賄人馮某還錢。他象徵性地把10萬元交到馮某手中,馮某當即又把錢交還給鄭百成的哥哥。

這樣,鄭百成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只是打了紀律的擦邊球。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我害了自己的家人,兒子,還有才一歲多的孫子,最對不起的還是組織多年的培養。”身陷囹圄的鄭百成後悔不迭。

近年來,中紀委通報的典型案例中,“對抗組織審查”一詞,出現頻次越來越高,也逐漸為大家所熟知。犯錯黨員幹部面對組織調查,選擇隱瞞、對抗,實際上是一種不相信組織、紀律規矩意識淡漠的表現。

中央紀委學思踐悟欄目《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四種形態”之五——相信組織 依靠組織》一文指出:“犯了錯誤後,是不是相信組織,有沒有主動承認錯誤,就是在關鍵時刻對黨性的檢驗。一時糊塗犯下錯誤,能夠幡然醒悟,及時向組織說明情況、講清問題,把自己交付組織去評判、處理,這說明他心裡還有黨的觀念、組織意識,對黨還有感情。”

犯錯幹部如果不相信組織,最終只會“愚人愚己”。小蓮在此也希望所有黨員幹部心中要有桿秤,這樣的“愚人節”千萬不要過哦。

因為害怕事情敗露,他找到之前虛假技術轉讓的公司,告訴他們要補簽一個協議,蓋一個他們的公章。此外,他把15萬元還給了之前洗白贓款的中間人鄭某,還帶著自己的哥哥一起去找行賄人馮某還錢。他象徵性地把10萬元交到馮某手中,馮某當即又把錢交還給鄭百成的哥哥。

這樣,鄭百成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只是打了紀律的擦邊球。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我害了自己的家人,兒子,還有才一歲多的孫子,最對不起的還是組織多年的培養。”身陷囹圄的鄭百成後悔不迭。

近年來,中紀委通報的典型案例中,“對抗組織審查”一詞,出現頻次越來越高,也逐漸為大家所熟知。犯錯黨員幹部面對組織調查,選擇隱瞞、對抗,實際上是一種不相信組織、紀律規矩意識淡漠的表現。

中央紀委學思踐悟欄目《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四種形態”之五——相信組織 依靠組織》一文指出:“犯了錯誤後,是不是相信組織,有沒有主動承認錯誤,就是在關鍵時刻對黨性的檢驗。一時糊塗犯下錯誤,能夠幡然醒悟,及時向組織說明情況、講清問題,把自己交付組織去評判、處理,這說明他心裡還有黨的觀念、組織意識,對黨還有感情。”

犯錯幹部如果不相信組織,最終只會“愚人愚己”。小蓮在此也希望所有黨員幹部心中要有桿秤,這樣的“愚人節”千萬不要過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