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什麼?!《非常勿擾》進了東山口琴行?原來他們玩的是這個“套路”

因常年焦慮子女單身狀態、不知道何年何月等到子女成家立室, 廣州的七位家長終於使出“絕招”:參照電視相親節目《非誠勿擾》, 自辦免費相親“擂臺”, 發動身邊年輕單身人士參與。 隨著這個創新版“非誠勿擾”舉辦場次的增加, 家長聞風而來。 現場女嘉賓“亮燈”“滅燈”的背後, 懸著一顆顆“觀戰”家長的心。

一場場相親會的背後, 夾雜著七位有著單身子女家長的無奈和焦慮。 婚戀專家指出, 家長的“搭台”, 為忙碌于事業的年輕人提供了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是好事。 但是家長也要充分意識到, 無論是什麼形式, 尊重子女個人意願是前提。

記者近日瞭解到, 從去年年底開始, 越秀區東山口興起了一項相親活動。 類似“非誠勿擾”的某種創新版, 女嘉賓可以為心儀男嘉賓點燈。 然而, 這一相親活動的“主角”還不一定是前來相親的男女嘉賓, 而是組織這個活動的焦急家長。

從去年年底開始, 由家長們組織的“牽手聲緣”相親會每週日下午3時都會準時在東山口一家琴行舉行。 參與相親的男女相對而坐, 互相交流, 到最後會各自選擇自己心目中的合適人選, 如果雙方都選擇了對方, 即牽手成功, 日後雙方可以繼續交往下去。 家長們說, 每場相親會都有幾對牽手成功。

“大齡單身”造成親子衝突

作為該相親活動發起家長之一, 林先生坦言, 自己的女兒已經33歲了, 之前催她很緊, 有時候脾氣急了, 會責駡, 雙方會有衝突的時候。 衝突時, 女兒時常告訴爸爸, 自己一個人挺好的, 自由自在, 如果遇不到喜歡的人, 一輩子不嫁也是可以的。 林先生認為,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觀和想法, 不能勉強, 但是作為過來人,

並不希望她過這樣的人生, 因為老了沒有人照顧, 也擔心孩子孤獨。

“可憐天下父母心。 ”另一位家長陳姨搖頭歎息, 認為年輕人並不懂得她作為父母的心。 陳姨訴說, 年紀很大時才生下了兒子, 擔心自己老去後孩子孤獨終老, 沒有人照顧, 相當痛心。

單身對於子女自身也是一個問題嗎?參與相親的阿成以及觀看的阿芳均表示, 這是一個問題, 阿成認為, 問題出自社會的壓力, 對家人要有所交代。

父母與子女各有各的煩惱, 相親活動也就應運而生。

家長自設“擂臺陣”

說起這個創新版“非誠勿擾”相親活動的來頭, 籌畫的家長幾乎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籌畫的負責人之一高先生介紹, 這個相親活動是由七位元家長自發組織而成的,

除了一位家長有一個90後的單身兒子, 其餘六位家長背後均有30歲以上的單身女兒。 在發起這個活動前, 他們本來互相不認識, 常年在天河公園、流花湖公園等地形成的公共相親角“打遊擊”, 部分家長駐紮多年, 一無所獲。

去年十一放假期間, 高先生再次來到了天河公園, 幾位常見面的家長長籲短歎, 為孩子的單身狀態憂心。 為了打破這個局面, 他們決定改變被動在公園家長看家長乾著急的形式, 而是自己搭建一個平臺, 讓子女面對面相親。

一拍即合後, 他們決定參照《非誠勿擾》的節目方式, 在東山口一家琴行打造一台相親活動。 從四處奔波買燈具起步, 他們搭建出女嘉賓可以為心動男生亮燈的道具;找來了可以讓男生展示才藝的卡拉OK點播器,

並通過畫畫報、派發傳單等方式, 發動家長帶子女參與。

家長們親手搭台。

經過初期的試驗, 他們從一開始模仿《非誠勿擾》到改造了規則, 因為女生頻頻滅燈容易造成尷尬和冷場, 於是他們重設規則, 讓女生對男生心動時, 再亮燈。與此同時,家長們輪流擔任主持人,也私下研究男女嘉賓們的資料,隨時兼任“紅娘”,一身兼任數職。

現場直擊:有“亮燈”有“牽手”更有“父母助攻”

鏡頭一:律師男成功“牽手”心儀女生

在最新的第21場相親會,現場來了十多位男生,二十多位女生。

到場男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有60後、70後、80後,女生基本集中在70後和80後。還有一位90後女生小琳,今年24歲,是廣州本地人。翻閱登記在冊的資料,記者發現登記的男生群體中,有初中至博士的學歷,跨度比較大,普遍有房產;登記的女生群體中,基本是大專以上學歷,工作有國企、老師、會計等,工作偏文職,比較穩定。

活動的開始,有15分鐘左右的暖場時間,男女生粗略按年齡分成三組,先是組內交流,再跨組交流。隨後是“重頭戲”環節,到場的男生逐個上前自我介紹,展示才藝。這時候,如果在場女生心動了,可以提問也可以亮燈;同時有多位女生亮燈時,由男生表態。到最後環節,主持人公佈男生的心動女生號碼,由“中獎”女生表態是否“跟他走”。

相親會現場。

掀起現場高潮的是一位做律師的男嘉賓,當他公佈心動女生時,現場一片歡呼聲。女生羞澀地站了起來,她此前並沒有亮燈。這個女生最關注的是他來自湛江,父母會不會跟來廣州同住,律師表示暫時不會;女生再次表達個人的猶豫:“你條件這麼好,真的喜歡我嗎?”得到確定的答案後,律師男成功牽手。

鏡頭二:家長暗中殷勤尋找“未來親家”

正當男女嘉賓們在現場彼此觀察時,場外的父母並沒有閑著。當天場外有七八位父母。在場的父母中,有3位是陪同子女第一次前來的,另外的父母表示,因為無法說服孩子,所以只能自己前來物色。

在現場的家長中,氣質優雅的李姨相當出眾。相對於一旁不斷品頭評足的家長,她顯得很安靜。李姨介紹,她家住在佛山,這次是帶著女兒一起來參加相親會。她的女兒是在廣州工作的幼稚園老師,性格很好,只是讀書時期男生少,工作圈子窄,因此一直沒有物件。

另一邊廂,場外的陳姨和芬姨已經開始“套近乎”。陳姨的兒子生於1985年,在廣州做客服,正在上場自我介紹。陳姨不斷為兒子“助攻”,向芬姨拋“橄欖枝”:“我兒子看上你女兒了,考慮一下嘛。”但芬姨表現得比較謹慎,沒表態。

後來,陳姨的兒子在現場“敗陣”,芬姨的女兒則被一位男嘉賓選為心動女生,最後牽手下場。芬姨開心得心花怒放,立刻過去找女兒和男嘉賓聊天。

每一場均有“成功牽手”

經過試驗,這個室內版“非誠勿擾”最終得到了認可,“生存”了下來。目前登記的男生有115人,女生有167人。從去年10月至今,已舉辦了21場。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相親角只成立了幾個月,時間尚短,從成功率來看,每一場均有人牽手成功,下場後的情況並沒有統計,曾有一對情侶發資訊回饋進展順利,希望明年結婚。

成功例子:單身兩年遇見心動女生

在這一系列相親活動中,Roman是成功找到物件的嘉賓之一。Roman今年33歲,在廣州讀書、工作多年。Roman介紹,當時跟媽媽一起在天河公園相親角看,發現了這個活動,於是過來參加。在參加了3次左右後,遇見了心動女生。他坦言,參加工作五年,此前單身兩年。今年1月份,在相親會聊天環節他遇見了31歲的她,覺得她斯文大方,談吐得體,也很溫柔,於是選擇她作為心動女生。

Roman坦言,當時並不知道她是否願意牽手,但是只要有這個公開對話的機會,就可以知道她的想法和自己不足的地方,往後還可以繼續爭取,幸運的是,這位廣州本地的姑娘,答應了牽手。如今,他們已經交往了兩個月了,感情進展比較順利。

對比在公園的相親,他認為,裡面的相親資料經常是父母書寫的,而非本人,這造成了打電話過去對方毫不知情的尷尬。在相親的現場,Roman並沒有讓媽媽一同參與,他認為,媽媽的觀點容易影響到他的判斷,這是自己的事情,還是自己選擇好。

專家:父母過於主導未必好

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鴻認為,如今這個時代,女性和男性均十分獨立,不需要以婚姻解決生存問題,因此年輕人觀念開始改變,從認為“婚姻是人生一個階段”轉變為“婚姻是可以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觀念的改變,造成了上一代父母與子女的衝突。他指出,在觀念的衝突中,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惡化,因此,父母應該學會與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方式,多去傾聽交流彼此的想法。他建議,父母可以為子女拓展尋找婚戀物件的途徑,但是需要基於互相尊重的自願原則。否則,若父母過於主導,造成子女習慣依賴,在走進婚姻關係後,依然會問題不斷。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再亮燈。與此同時,家長們輪流擔任主持人,也私下研究男女嘉賓們的資料,隨時兼任“紅娘”,一身兼任數職。

現場直擊:有“亮燈”有“牽手”更有“父母助攻”

鏡頭一:律師男成功“牽手”心儀女生

在最新的第21場相親會,現場來了十多位男生,二十多位女生。

到場男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有60後、70後、80後,女生基本集中在70後和80後。還有一位90後女生小琳,今年24歲,是廣州本地人。翻閱登記在冊的資料,記者發現登記的男生群體中,有初中至博士的學歷,跨度比較大,普遍有房產;登記的女生群體中,基本是大專以上學歷,工作有國企、老師、會計等,工作偏文職,比較穩定。

活動的開始,有15分鐘左右的暖場時間,男女生粗略按年齡分成三組,先是組內交流,再跨組交流。隨後是“重頭戲”環節,到場的男生逐個上前自我介紹,展示才藝。這時候,如果在場女生心動了,可以提問也可以亮燈;同時有多位女生亮燈時,由男生表態。到最後環節,主持人公佈男生的心動女生號碼,由“中獎”女生表態是否“跟他走”。

相親會現場。

掀起現場高潮的是一位做律師的男嘉賓,當他公佈心動女生時,現場一片歡呼聲。女生羞澀地站了起來,她此前並沒有亮燈。這個女生最關注的是他來自湛江,父母會不會跟來廣州同住,律師表示暫時不會;女生再次表達個人的猶豫:“你條件這麼好,真的喜歡我嗎?”得到確定的答案後,律師男成功牽手。

鏡頭二:家長暗中殷勤尋找“未來親家”

正當男女嘉賓們在現場彼此觀察時,場外的父母並沒有閑著。當天場外有七八位父母。在場的父母中,有3位是陪同子女第一次前來的,另外的父母表示,因為無法說服孩子,所以只能自己前來物色。

在現場的家長中,氣質優雅的李姨相當出眾。相對於一旁不斷品頭評足的家長,她顯得很安靜。李姨介紹,她家住在佛山,這次是帶著女兒一起來參加相親會。她的女兒是在廣州工作的幼稚園老師,性格很好,只是讀書時期男生少,工作圈子窄,因此一直沒有物件。

另一邊廂,場外的陳姨和芬姨已經開始“套近乎”。陳姨的兒子生於1985年,在廣州做客服,正在上場自我介紹。陳姨不斷為兒子“助攻”,向芬姨拋“橄欖枝”:“我兒子看上你女兒了,考慮一下嘛。”但芬姨表現得比較謹慎,沒表態。

後來,陳姨的兒子在現場“敗陣”,芬姨的女兒則被一位男嘉賓選為心動女生,最後牽手下場。芬姨開心得心花怒放,立刻過去找女兒和男嘉賓聊天。

每一場均有“成功牽手”

經過試驗,這個室內版“非誠勿擾”最終得到了認可,“生存”了下來。目前登記的男生有115人,女生有167人。從去年10月至今,已舉辦了21場。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相親角只成立了幾個月,時間尚短,從成功率來看,每一場均有人牽手成功,下場後的情況並沒有統計,曾有一對情侶發資訊回饋進展順利,希望明年結婚。

成功例子:單身兩年遇見心動女生

在這一系列相親活動中,Roman是成功找到物件的嘉賓之一。Roman今年33歲,在廣州讀書、工作多年。Roman介紹,當時跟媽媽一起在天河公園相親角看,發現了這個活動,於是過來參加。在參加了3次左右後,遇見了心動女生。他坦言,參加工作五年,此前單身兩年。今年1月份,在相親會聊天環節他遇見了31歲的她,覺得她斯文大方,談吐得體,也很溫柔,於是選擇她作為心動女生。

Roman坦言,當時並不知道她是否願意牽手,但是只要有這個公開對話的機會,就可以知道她的想法和自己不足的地方,往後還可以繼續爭取,幸運的是,這位廣州本地的姑娘,答應了牽手。如今,他們已經交往了兩個月了,感情進展比較順利。

對比在公園的相親,他認為,裡面的相親資料經常是父母書寫的,而非本人,這造成了打電話過去對方毫不知情的尷尬。在相親的現場,Roman並沒有讓媽媽一同參與,他認為,媽媽的觀點容易影響到他的判斷,這是自己的事情,還是自己選擇好。

專家:父母過於主導未必好

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鴻認為,如今這個時代,女性和男性均十分獨立,不需要以婚姻解決生存問題,因此年輕人觀念開始改變,從認為“婚姻是人生一個階段”轉變為“婚姻是可以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觀念的改變,造成了上一代父母與子女的衝突。他指出,在觀念的衝突中,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惡化,因此,父母應該學會與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方式,多去傾聽交流彼此的想法。他建議,父母可以為子女拓展尋找婚戀物件的途徑,但是需要基於互相尊重的自願原則。否則,若父母過於主導,造成子女習慣依賴,在走進婚姻關係後,依然會問題不斷。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