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扮靚我們的家園——崆峒區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側記

初秋的崆峒大地山清水秀, 絢麗多彩, 山巒如蜿蜒靈動的綠色長龍, 涇河如悠悠流淌的晶瑩玉帶。 在城市, 主幹道灑水車和清掃車來回穿梭, 路面變得更加整潔;在農村, 漂亮的小康屋窗明几淨, 文化廣場上農家人舞動著生活的美好。 這是崆峒區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連日來, 在崆峒區的田間地頭、旅遊景區、大街小巷、建築工地、溝渠河道處處都可以看見幹部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忙碌身影, 全區上下正在集中開展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 進行“環境革命”, 努力實現1808平方公里視線所及範圍內無垃圾、無污水,

奮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新崆峒。

平涼城區全景 馬宇坤 攝

“把全域無垃圾治理作為提升對外形象、推動經濟轉型、夯實基層基礎、增進民生福祉的生動實踐, 以鍥而不捨、踏石留印的勁頭, 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向縱深發展。 ” 這是崆峒區決策層形成的共識。

活動伊始, 崆峒區制定了《平涼市崆峒區全域無垃圾三年專項治理實施方案》, 確定了“十大環境衛生治理行動”目標任務, 推動形成全覆蓋、無縫隙、無盲點、網格化管理體系, 大打環境“翻身仗”, 徹底整治“髒亂差”。

昔日的西景園便民市場, 污水橫流、垃圾成堆, 每到夏天臭氣熏天。 前來買菜的王大媽連連搖頭:“賣菜攤點都快擺到馬路上了,

爛菜葉、塑膠袋滿河道都是。 ”

針對環境衛生問題, 崆峒區嚴格落實全域無垃圾“一崗雙責”責任制, 主要領導親自掛帥, 各部門齊抓共管, 幹部群眾共同參與, 對居住社區、道路街巷、河道溝道、交易市場環境問題進行集中治理, 清理各類垃圾1.2萬噸, 中心城區環境衛生煥然一新。

全區各單位結合主題党日、青年志願者義務服務等活動, 開展了清掃保潔活動;各中小學校開展了“全域無垃圾進校園、進家庭”“小手拉大手”等活動, 創建乾淨、整潔、和諧的校園環境;中街辦採取“1321”工作法打響了“公共衛生+全域無垃圾”攻堅戰, 全域無垃圾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擁護。

在農村, 各鄉鎮把全域無垃圾治理與建設美麗鄉村、實施脫貧攻堅、發展鄉村旅遊等重點工作相結合,

全力打好農村環境“全面保衛戰”, 圍繞村莊周邊、公路沿線、等重點區域, 集中開展專項治理, 清掃清運積存垃圾3000餘噸, 查處各類違法建設行為33起, 回收各類農用殘膜4025噸, 集中整治規模養殖場99個, 完成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項目23個。

北濱河路 馬宇坤 攝

開展全域無垃圾, 崆峒區不遺餘力。 截至目前, 崆峒區為226個行政村解決了垃圾清運補助經費, 分批次投入環境綜合整治經費2028萬元, 建立執法中隊19個, 配備專職保潔人員320名, 購置各類環衛設備2054件(套), 清理河道內的漂浮物及河道兩旁的生活建築垃圾1.2萬噸, 依法取締非法砂石料場6處, 基本實現了“財力有支撐、設施有保障、工作有人幹、整治有成效”。

保護環境, 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 談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帶來的變化, 西三裡原小組長鄧靈平說:“我們撿起的垃圾, 很多都是平時隨手丟棄的。 改善我們的環境, 扮靚我們的家園, 需要每一個人從身邊做起, 從自己做起, 從小事做起。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