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國陣亡軍職級別最高的上將,蜀漢有5人,曹魏7人,東吳僅此2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在這個亂世之中, 各大諸侯割據混戰, 將軍難免陣前亡, 無論再厲害的將軍, 也與失手的時候。 從董卓亂政以來, 到天下三分初定, 乃至三國歸晉, 這長達一百年的亂世之中, 陣亡了多少上將或許不得知, 但是軍職級別最高的名將卻讓我們感到萬分可惜。 那麼到底有哪些陣亡軍職級別最高的上將呢?

談及軍職, 魏蜀吳三國勢力鼎立之前, 基本上遵循東漢軍職軍制, 從最小到最大排序: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 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 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 因此, 陣亡軍職級別最高的名將, 就以此為藍本。

蜀漢方面:

1、蕩寇將軍張嶷

張嶷, 字伯岐, 陣亡的時候, 軍職為蕩寇將軍。 張嶷是蜀漢後期的名將, 隨馬忠多次平定南蠻叛亂, 因功封為越巂太守。 延熙十七年(254年), 帶病與魏將徐質交戰, 殺敵過倍, 但最終寡不敵眾, 戰死沙場。

2、前將軍關羽

關羽, 字雲長, 乃劉備麾下的萬人敵猛將, 曾多次領兵征戰, 協助劉備一步步的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漢中稱王的時候, 官拜大漢前將軍, 是當時蜀漢政權地位最高級別的武將。 後來鎮守荊州, 不幸在襄樊之戰, 被曹操和孫權聯合擊殺。

3、征西大將軍魏延

魏延, 字文長, 劉備的心腹大將, 在劉備時代就已經成為“鎮”字輩的大將了, 後來跟隨諸葛亮北伐曹魏, 屢立戰功, 官拜征西大將軍。 諸葛亮死後, 與長史楊儀不和, 兩人矛盾激化, 相互爭權, 魏延敗逃, 為馬岱所追斬, 並被夷滅三族。 魏延是陣亡在內部鬥爭之中的名將。

4、衛將軍諸葛瞻

諸葛瞻, 字思遠, 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子, 乃蜀漢後期上將, 鄧艾伐蜀時, 他與長子諸葛尚及蜀將張遵、李球、黃崇等人防禦綿竹(今四川德陽), 因不聽黃崇速占險要的建議而坐失良機, 後來出城與鄧艾決戰, 在交戰時陣亡, 綿竹也隨後失守。 陣亡的時候, 乃蜀漢衛將軍。

5、大將軍姜維

薑維,字伯約,蜀漢的名將,從被諸葛亮收降後,開始逐步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薑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薑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來蜀漢滅亡之際,據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薑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鐘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鐘會一同被魏軍所殺。薑維對蜀漢的赤膽忠心,在那種情況下,依然謹記先帝遺志、武侯托孤,堪稱一代名將啊!

曹魏方面:

6、校尉典韋

典韋,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7、立義將軍龐德

龐德,字令明,本是馬騰家族部將,後輾轉到張魯的麾下,投靠曹操,被授官立義將軍。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因關羽大水水淹七軍,導致於禁投降,龐德不願投降,被殺。

8、征西將軍夏侯淵

夏侯淵,字妙才,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官至征西將軍,曾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在西元219年,,與劉備相拒漢中,最終被黃忠斬殺。

9、征西將軍鄧艾

鄧艾,字士載,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薑維。西元263年他與鐘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鐘會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10、征西車騎將軍張頜

張頜,字儁乂,曹操時期的大將,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11、鎮東將軍毌丘儉

毌丘儉,字仲恭,曹魏後期重要將軍,正始五年(244年)至正始六年(245年)兩次率兵征討高句麗,攻破丸都,幾亡其國,刻石紀功而還;253年擊退吳國諸葛恪的大舉進犯,戰功累累。司馬師廢帝,毌丘儉感昔日魏明帝之恩,為曹魏政權做拼死一搏,於正元二年(255年)發動兵變,惜準備不足,兵敗身亡。

12、征東大將軍諸葛誕

諸葛誕,字公休,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之後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颺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並得到東吳的支援,但於次年被鎮壓,諸葛誕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斬,夷三族。諸葛誕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東吳方面:

13、偏將軍陳武

陳武,字子烈,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陳武年輕時儀錶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陳武又屢建戰功,每戰皆所向無前,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戰役中,張遼奇襲孫權,陳武戰死,孫權對此十分哀痛。

14、破虜將軍孫堅

孫堅,字文台,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面交鋒且取得大勝的軍隊。西元191年(初平二年)四月,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複與大戰。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黃祖部將從竹林間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將星就此隕落。

乃蜀漢衛將軍。

5、大將軍姜維

薑維,字伯約,蜀漢的名將,從被諸葛亮收降後,開始逐步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薑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薑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來蜀漢滅亡之際,據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薑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鐘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鐘會一同被魏軍所殺。薑維對蜀漢的赤膽忠心,在那種情況下,依然謹記先帝遺志、武侯托孤,堪稱一代名將啊!

曹魏方面:

6、校尉典韋

典韋,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7、立義將軍龐德

龐德,字令明,本是馬騰家族部將,後輾轉到張魯的麾下,投靠曹操,被授官立義將軍。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因關羽大水水淹七軍,導致於禁投降,龐德不願投降,被殺。

8、征西將軍夏侯淵

夏侯淵,字妙才,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官至征西將軍,曾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在西元219年,,與劉備相拒漢中,最終被黃忠斬殺。

9、征西將軍鄧艾

鄧艾,字士載,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薑維。西元263年他與鐘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鐘會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10、征西車騎將軍張頜

張頜,字儁乂,曹操時期的大將,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11、鎮東將軍毌丘儉

毌丘儉,字仲恭,曹魏後期重要將軍,正始五年(244年)至正始六年(245年)兩次率兵征討高句麗,攻破丸都,幾亡其國,刻石紀功而還;253年擊退吳國諸葛恪的大舉進犯,戰功累累。司馬師廢帝,毌丘儉感昔日魏明帝之恩,為曹魏政權做拼死一搏,於正元二年(255年)發動兵變,惜準備不足,兵敗身亡。

12、征東大將軍諸葛誕

諸葛誕,字公休,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之後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颺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並得到東吳的支援,但於次年被鎮壓,諸葛誕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斬,夷三族。諸葛誕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東吳方面:

13、偏將軍陳武

陳武,字子烈,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陳武年輕時儀錶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陳武又屢建戰功,每戰皆所向無前,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戰役中,張遼奇襲孫權,陳武戰死,孫權對此十分哀痛。

14、破虜將軍孫堅

孫堅,字文台,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面交鋒且取得大勝的軍隊。西元191年(初平二年)四月,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複與大戰。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黃祖部將從竹林間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將星就此隕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