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外碩士真的含金量很低嗎?(專訪名校中外聯合培養碩士)

為了保證內容的公正性, 此次問題我們找到了幾位中外聯合培養的碩士生同學, 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州大學聯合培養碩士Y同學;以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 被在讀期間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為期一年交流的A同學。 中外聯合培養顧名思義就是在國內讀著碩士期間, 前往國外進行為期1-2年的深造, 發放對方學校的學位證, 兩位同學經歷了中國和外國兩種環境的學習, 相信他們對於中外碩士有著更為公正的看法。

1、對於海外碩士和國內碩士, 你覺得哪個更好?

這個沒有可比性, 各有利弊吧,

如果是國內頂尖的名校, 那肯定也不錯, 外國的高校同理, 也要是學術水準、師資力量等較好的學校才能作為含金量高的學校。 而且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 文憑的含金量主要還是看個人吧, 國內和國外都有很多研究生期間努力認真的, 同樣也有混日子的, 學到知識了, 掌握技術了, 含金量就會提升, 這個主要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

隨著經濟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學

2、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海外碩士含金量低?

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幾年國家經濟高速發展, 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也被送出了國, 以前海歸少, 物以稀為貴嘛, 所以海歸特別值錢, 但現在海歸多了, 而且國內很多高校這幾年發展的也很好, 使得很多國外高校的光芒並不像以前這麼耀眼了。 再加上, 能申請到國外名牌高校的人還是少數啊, 而且多數都是授課型碩士, 就像國內的專碩一樣, 相對價格高, 培養出來的和國內的差的並不說特別大, 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覺得含金量低,

其實本身和國內的差得並不是特別多, 所以很多人覺得和預期差太大, 認為海歸應該還是受追捧啊, 但是沒有,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貶低出國讀碩士的。

3、如果再給一次選擇的機會, 你會選擇出國深造還是在國內讀研?

其實無論是誰, 都要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 能保研的自然將其作為第一順位, 就像我們就是保研進入現在的學校的, 保研去名校的幾率更高, 在校期間到國外交流或者進行去海外名校聯合培養的機會很多, 還多數都有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贊助, 可以說是物美價廉吧。 當然有些成績不錯的, 語言水準過關的同學, 也建議出國, 因為到國外也是開闊眼界的一個過程, 這些同學成績優異, 只是因為競爭激烈沒能保送的話,

申請到國外頂尖高校的概率也很高, 讀名校的話肯定不會有人說含金量低了。

就業壓力迫使大部分人選擇繼續深造

4、對於考研和出國的抉擇, 你怎麼看?

現在很多高校都把多數研究生名額給了保研的學生, 而國內考研的學生這麼多,

競爭激烈, 變數很大, 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 比方說考本校的碩士, 導師基本上願意收你, 除非這種情況吧, 否則考研還是很難的, 就像你去申請碩士, 申請香港和新加坡也都特別難, 為什麼?因為競爭激烈, 不僅僅是因為香港八大高校和新加坡兩大高校在全世界有多麼高的聲譽, 還有就是想去離家近的學校的人太多了, 中國學生太多了, 臥虎藏龍的太多, 可能申請上了美國英國的碩士都未必能申請到這幾所學校的碩士。 當然有些同學可能本科期間有過頹廢的經歷, 導致四年的成績並不是特別理想, 但又想好好學習了, 那我建議嘗試考研, 因為出國並沒有考研這些測試, 靠的是和保研類似的審核四年成績的方式, 申請到名校的概率並不說特別高,所以建議嘗試考研吧。無論是出國還是考研,都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做決定的,選擇最優項。

5、海外碩士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

以英國大學為例,雖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學業非常緊湊!出過國的人都知道,國內碩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時候是沒課的,還給大半年準備畢業論文,留學生都是在一年內學完國內學生三年才需要學完的課程,同時還要兼顧好論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國內是寬進嚴出的,有些人論文不過關,就會被延期甚至退學,每年都會有這種情況發聲,而且概率比國內大很多,你在國外會看到很多留學生在圖書館連續一個月熬夜到淩晨,回宿舍只能睡四個小時不到。

無論國內還是海外,還是要靠自己的

6、什麼類型的歸國碩士含金量最高?

首先,還是以英國為例吧,他們的碩士學位證畢業證分三個檔次,這些都是會在你的畢業證學位證上有顯示的。按成績排,第一等為Distinction(一等榮譽學位);第二等為Merit(2:1學位);第三等為Pass(2:2學位)。這個回國後HR都會看到的,因為拿到一等學位的都是鳳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錯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見了。

再此是,有很多人沒有利用好國外的優秀資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級項目的機會,亦或者在國外頂級企業實習的機會,每個假期學校都會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機會,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課期間還去旅行,當然人家不認同他的水準了。

7、中國有學術型碩士,國外有嗎?是不是國外的學術型碩士更好?

有的,其實國內的專碩就是學習國外授課型碩士才出現的一種培養類型,國外也有學術型碩士,即MPhil,這種碩士名額有時候比博士(PHD)還少,為什麼呢?因為在全世界都一樣,博士生也基本就是類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導師招聘來一些博士生作為自己的員工手下來幹活的,誰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碩士代表既要給你發獎學金(類似于月薪),萬一你不適合繼續攻讀,兩年後那這學位證就走了,導師很虧的,所以在國外,你要是真有水準,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請讀博士,直接跳過碩士這個環節。

當然,在美國還多一些,英聯邦國家研究型碩士名額少之又少,除非你是那種非常具有研究潛能的人,對方才會願意接受你,而且試用一年過關後直接轉為博士生了,就像國內的碩士轉碩博連讀一樣,國內很多讀學術型碩士的同學有些都沒有想好要不要從事研究工作就盲目讀了學術型碩士,其實這樣是很虧的,學術型和專業型並不分三六九等,只是未來方向不同罷了。

感謝閱讀,有興趣歡迎關注“學長吐槽志”,走心校園文章,有疑問可私信,我會整理問題並以文章形式發佈為您解答

申請到名校的概率並不說特別高,所以建議嘗試考研吧。無論是出國還是考研,都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做決定的,選擇最優項。

5、海外碩士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

以英國大學為例,雖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學業非常緊湊!出過國的人都知道,國內碩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時候是沒課的,還給大半年準備畢業論文,留學生都是在一年內學完國內學生三年才需要學完的課程,同時還要兼顧好論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國內是寬進嚴出的,有些人論文不過關,就會被延期甚至退學,每年都會有這種情況發聲,而且概率比國內大很多,你在國外會看到很多留學生在圖書館連續一個月熬夜到淩晨,回宿舍只能睡四個小時不到。

無論國內還是海外,還是要靠自己的

6、什麼類型的歸國碩士含金量最高?

首先,還是以英國為例吧,他們的碩士學位證畢業證分三個檔次,這些都是會在你的畢業證學位證上有顯示的。按成績排,第一等為Distinction(一等榮譽學位);第二等為Merit(2:1學位);第三等為Pass(2:2學位)。這個回國後HR都會看到的,因為拿到一等學位的都是鳳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錯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見了。

再此是,有很多人沒有利用好國外的優秀資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級項目的機會,亦或者在國外頂級企業實習的機會,每個假期學校都會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機會,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課期間還去旅行,當然人家不認同他的水準了。

7、中國有學術型碩士,國外有嗎?是不是國外的學術型碩士更好?

有的,其實國內的專碩就是學習國外授課型碩士才出現的一種培養類型,國外也有學術型碩士,即MPhil,這種碩士名額有時候比博士(PHD)還少,為什麼呢?因為在全世界都一樣,博士生也基本就是類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導師招聘來一些博士生作為自己的員工手下來幹活的,誰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碩士代表既要給你發獎學金(類似于月薪),萬一你不適合繼續攻讀,兩年後那這學位證就走了,導師很虧的,所以在國外,你要是真有水準,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請讀博士,直接跳過碩士這個環節。

當然,在美國還多一些,英聯邦國家研究型碩士名額少之又少,除非你是那種非常具有研究潛能的人,對方才會願意接受你,而且試用一年過關後直接轉為博士生了,就像國內的碩士轉碩博連讀一樣,國內很多讀學術型碩士的同學有些都沒有想好要不要從事研究工作就盲目讀了學術型碩士,其實這樣是很虧的,學術型和專業型並不分三六九等,只是未來方向不同罷了。

感謝閱讀,有興趣歡迎關注“學長吐槽志”,走心校園文章,有疑問可私信,我會整理問題並以文章形式發佈為您解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