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很多病都是吃飽了“撐”的

吃得太飽, 天天吃, 餐餐吃, 還要零食、加餐、夜宵, 胃真的受得了嗎?一個人的胃部可以容下兩斤的食物, 填入一半就可以滿足全天所需能量。 超出的部分就會讓身體負擔過重, 出現一些疾病。

嚇死了!這十種病都是吃飽了“撐”的

1.肥胖

長期飽食、攝入的營養就會過剩, 而體內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久而久之, 就會使人發胖。

無數科學研究證實, 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 再加上由此帶來的併發症, 可能達到上百種, 非常可怕。

2.胃潰瘍

吃得過飽使得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 如果上頓還未消化, 下頓又填滿胃部, 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 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 胃大量分泌胃液, 會破壞胃黏膜, 極易發生胃糜爛、胃穿孔、胃潰瘍等疾病。

3.結腸癌

吃得過飽的人, 通常偏好紅肉食物, 如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 這類紅肉中都有一個特點, 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若是吃的纖維素又少, 患結腸腫瘤的風險遠就高於其他人。

4.脂肪肝

據2015年發佈的《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顯示, 中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達到12.5%~35.4%。

纖維素食物如穀物、高纖維蔬菜吃得過少,

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分食物吃得過多;過量進食, 運動過少;經常性不吃早飯;常吃夜宵……都容易導致脂肪肝的發生。

5.腎衰竭

吃的太多會影響到泌尿系統, 這是由於多餘的物質需要靠腎臟排泄出去, 就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而受到損傷。

6.急性胰腺炎

平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得太多, 並且在過飽的情況下飲酒, 極易引起胰腺水腫, 從而誘發急性胰腺炎。

7.冠心病

飽餐後人體內需要更多的血液到胃部幫助消化, 這時就可能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血黏度增加, 容易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8.膽結石

長期過飽, 膽固醇水準增高, 多餘的膽固醇濃縮沉澱在膽囊裡, 還容易患膽結石。

9.神經衰弱

晚上吃得太飽, 胃腸道鼓起會壓迫周圍臟腑, 這種興奮會傳遞到大腦皮質, 引起神經衰弱。

10.老年癡呆

日本專家統計發現, 大約30%—40%的老年癡呆患者, 在年輕時長時間飲食過飽, 生怕吃的不夠多。

輕度飽食傷身往往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 如果已出現乏力、噁心、便秘等情況, 很可能已經步入了中、重度“飽食傷身”。

如何避免“

飽食傷身

”呢?

1.飯吃七分飽

胃裡還沒覺得滿, 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 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 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 可如果把食物撤走, 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2.三餐規律

把握好吃飯的時間, 最好在感覺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 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3.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

從吃飯開始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收到信號就已經吃多了。

4.吃飯少盛一點

飯前喝兩杯水或喝碗湯,買小包裝的食物,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物,如豆類、魔芋等,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吃飯時有意識地幫別人轉桌夾菜,都是避免吃撐的好辦法。

更多心腦血管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心一康 ahea-xyk

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3.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

從吃飯開始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收到信號就已經吃多了。

4.吃飯少盛一點

飯前喝兩杯水或喝碗湯,買小包裝的食物,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物,如豆類、魔芋等,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吃飯時有意識地幫別人轉桌夾菜,都是避免吃撐的好辦法。

更多心腦血管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心一康 ahea-xyk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