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成都錦城綠道高新區段明年春節前完工亮相

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

區域級綠道1920公里、城區級綠道5000公里以上、社區級綠道10000公里以上;沿三環路的熊貓綠道、依託環城生態帶的錦城綠道、串聯10個區(市)縣的田園綠道……成都天府綠道啟動建設, 作為天府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錦城綠道首期工程已經率先開工, 一條蒼翠的綠道, 從錦城湖向東延伸, 串聯起桂溪生態公園、中和濕地。 10月9日, 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 錦城綠道高新區段的近8公里一級綠道建設正加快實施, 預計明年春節前完工, 該段為錦城綠道首期工程的重要部分。 未來, 成都高新區將建設95公里天府綠道,

進一步加快構建城市綠網, 將“全域增綠”落到實處。

未來將建95公里綠道

首期建設的錦城綠道, 將設計建設34公里一級綠道、54公里二級綠道。 成都高新區主要依託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和中和濕地, 打造一、二級綠道, 形成交錯綠道體系, 其中一級綠道為沿繞城高速的主要綠道, 長度近8公里, 將于明年春節前完工;二級綠道為豐富綠道脈絡的“分支”, 長度近20公里。

隨著全市加快構建天府綠道體系, 成都高新區依託現有綠網建設基礎, 建設總長95公里的綠道, 涵蓋南部園區、西部園區和東部空港新城。 其中高新南區內的環城生態區、錦江、三環路約26.3公里, 西區內清水河綠道、環城生態區共約15.5公里, 區空港新城內第二繞城高速和三岔湖環湖綠道共53.3公里。

一級綠道可舉辦馬拉松等國際賽事

天府綠道建成後, 將在成都高新區呈現怎樣的形態?根據設計, 錦城綠道中一級綠道設計為4米-6米寬, 串聯主要景點與重要設施, 可以舉辦自行車、馬拉松等國際賽事。

二級綠道作為對一級綠道進行補充, 設計為3米寬, 形成綠道網路, 豐富微循環。 與此同時, 綠道實現人車分流, 自行車道與步行道分離, 且全程無障礙貫通。 同時, 綠道在植物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市民遮陽避暑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 一批特色綠道也將亮相高新區。 在錦城湖沿岸將打造花樹主題的“藍花楹綠道”, 在錦城湖4號湖將打造一條長985米、跨越湖面的“湖中綠道”, 在桂溪生態公園將打造燈光主題的“螢光綠道”, 在中和濕地將打造以有色葉喬木為主題的“彩林綠道”……

“高顏值” 跨線橋串聯綠道

據悉, 在首期綠道與城市道路及河道相交處, 設計了4座大型跨線橋。 不僅已建好的益州大道天橋深受市民好評, 新建的跨線橋也是個個“高顏值”——位於劍南大道的名為“燈之橋”, 以簡潔舒展的線性與兩側濕地公園的一級綠道連接, 以燈光為主題營造科技感;位於天府大道的名為“月牙橋”,下部結構的V形墩輕盈優美, 托起呈微弧形、猶如一道月牙的橋身;位於科華南路—錦江的名為“竹橋”,

利用結構自身的特點展現韻律感, 形成穿過竹林的意向, 而斜拉索的優雅造型, 讓人眼前一亮。

與普通人行天橋的功能不同, 此次修建的綠道橋樑充分考慮市民的騎行需求, 人性化地增加上橋、下橋引道長度, 使上下橋坡度放緩, 這樣一來, 騎遊者在上下橋時不用下車推行, 實現騎行無障礙。

打造500米半徑服務圈

綠道規劃設計了四級驛站體系,共同形成500米半徑的驛站服務圈,其中,融入特色小鎮的一級驛站,主要承擔綜合服務+旅遊服務+特色主題;由30個特色園“扮演的”二級驛站,將為市民提供綜合服務+精品景區遊覽;還有由100多個林盤院落承擔的三級驛站、由亭臺樓閣升級而來的四級驛站。

在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高新區,綠道驛站的設計也充滿特色。從設計圖上瞭解到,首期工程為“基金小鎮”和“數娛港灣”兩個特色小鎮。“基金小鎮”將以“基金”為主題,打造金融小鎮,助推成都成為西部金融中心。“數娛港灣”則以“電競”為主題,利用成都優質的遊戲產業資源,打造特色電子競技小鎮。

打造500米半徑服務圈

綠道規劃設計了四級驛站體系,共同形成500米半徑的驛站服務圈,其中,融入特色小鎮的一級驛站,主要承擔綜合服務+旅遊服務+特色主題;由30個特色園“扮演的”二級驛站,將為市民提供綜合服務+精品景區遊覽;還有由100多個林盤院落承擔的三級驛站、由亭臺樓閣升級而來的四級驛站。

在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高新區,綠道驛站的設計也充滿特色。從設計圖上瞭解到,首期工程為“基金小鎮”和“數娛港灣”兩個特色小鎮。“基金小鎮”將以“基金”為主題,打造金融小鎮,助推成都成為西部金融中心。“數娛港灣”則以“電競”為主題,利用成都優質的遊戲產業資源,打造特色電子競技小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