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封面報導|俘獲項俊波

從監管俘獲到監管腐敗, 誰為近年保險監管廢弛付出代價?

記者 楊巧伶 淩華薇 于甯

項俊波, 中國保監會第三任主席、黨委書記,

曾被認為是推進市場化改革力度較大的官員。 2017年4月9日, 60歲的項俊波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審查的消息傳來時, 外界不無惋惜聲音, 惜之者認為他對保險業管制大鬆綁、大發展做出了貢獻。 此前的保險監管在金融監管中一直被認為管得最死, 市場化程度、專業化程度相對偏低, 一直有“保險業總公司”的別名。 隨著調查的進展, 案情漸明, 惋惜漸漸被驚愕代替。

業內分析認為, 項俊波任內實施保險業准入政策大鬆綁時, 某些准入牌照的批准存疑;理財型保險產品大擴張背景下, 某些公司的產品審批存疑;某些激進險企的激進做法長期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監管處置等。

有批評者提出, 既然確定保監會“一把手”存在濫用審批權和監管權問題,

造成整個保險行業風氣敗壞, 迅即累積上萬億元風險資產, 那麼錯誤如何糾正、責任如何追究?是否應該責成保監會收回或撤銷項俊波濫用職權批准的保險公司牌照, 查處受賄和行賄的責任人, 糾正之前的監管錯誤?但這無疑困難重重、阻力巨大。

過去數年來, 保險監管面相大變, 從“保險業總公司”變成監管、被監管角色不分, 從“監管俘獲”到主要負責人出現嚴重腐敗, 表現為對問題公司束手無策, 陷入口頭監管的尷尬處境。 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全文請訂閱《財新週刊》

友情提示

財新網線上內容收費方式即將調整:

☑ 10月中下旬起, 財新網新聞將採取部分收費及新聞庫收費方式, 屆時所有新聞均嵌入基礎資料,

閱讀體驗大升級, 還有各種新功能;

☑為了感謝忠實用戶的長期支持, 現在立刻訂閱《財新週刊》將收穫驚喜, 全網收費之後可享優先升級、種子用戶專屬優惠等大禮包。

時不我待, 我們等你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