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桂林副市長樊新鴻:以家鄉人的身份邀桂林市民來永州旅遊

遊客資源互送 旅遊市場對接 旅遊資源分享

——專訪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樊新鴻

永州日報記者 嚴萬達

3月30日上午, 前來永州參加“千車萬人遊永州”啟動儀式, 商談兩地旅遊深度合作的桂林市副市長樊新鴻, 剛下高速, 來不及休息, 就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樊新鴻是咱們永州人, 老鄉見老鄉, 一場愉快的採訪順利進行。 樊新鴻戴著一副精緻的眼鏡, 給人感覺儒雅而隨和, 邏輯清晰且健談, 特別是對兩地旅遊的合作思路清晰務實, 充滿信心。

回家的感覺真好

遊子回鄉, 卻是以桂林市領導的身份, 肩負加強兩地旅遊合作的使命而來,

話題的打開還是從回家說起。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樊新鴻以唐朝詩人宋之問的《渡漢江》表達心境, “家鄉的變化很大, 都差點迷路了。 ”在家鄉人面前, 樊副市長滿臉謙卑, “我在外沒什麼成就, 回到家鄉, 看到家鄉人民幹得這麼好, 覺得很慚愧, 我要繼續向家鄉人民學習。 ”

18歲就離開故土, 從在外求學到如今為官一方, 樊新鴻心底裡永遠裝著故鄉。 “是這塊土地滋養了我, 錘煉了我, 令我至今受益無窮。 ”樊新鴻深情地說, 我永遠記得咱永州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優良傳統, “身無半畝, 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 改革開放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 這也時刻激勵著我在外努力為國家為人民工作, 不給家鄉人民丟臉。

相似的山水和人文

當日, 浩浩蕩蕩的旅遊車隊奔赴永州, 載來的不僅是對永州人文歷史充滿好奇的桂林市民, 還有尋找合作良機的桂林旅遊從業者和高管。 如何實現桂林和永州的旅遊資源有效對接, 是目前兩地黨政領導和旅遊企業積極探索的內容。

“此次來永州主要是落實桂林市委、市政府上月訪問考察永州時, 兩地黨政領導達成的旅遊深度合作的共識。 ”樊新鴻說, 雖然永州和桂林山水相鄰, 人文相親, 遺憾的是很多桂林的朋友從沒來過永州, 其實永州和桂林是一脈相承, 同棲良枝的城市, 擁有不少共同的故事和傳說, 共用著人文歷史和山水資源。

他說, 桂林和永州的山水有許多相似之處, 永州人文底蘊深厚,

久負盛名的九嶷山是舜帝南巡和安葬的地方, 而舜帝在桂林也有個虞山廟。 “天下明德, 皆自虞舜始”, 永州和桂林皆可見文化和文明傳播的痕跡。

“桂林是永州的花園。 ”樊新鴻希望永州市民多到“花園”走一走, 他也以家鄉人的身份邀請桂林市民來永州旅遊, “永州有舜帝陵, 柳宗元《永州八記》描述的諸多美麗景點, 桂林市民可來觀賞永州的歷史人文景觀, 體驗永州的風俗美食, 如血鴨、東安雞、寧遠的豆腐, 都是不可錯過的美食。 ”

資源分享深度合作

樊新鴻透露, 兩地旅遊合作已有總體構想, 主要通過兩市旅遊主管部門密切合作, 旅遊從業者互相交流來推動, 並最終實現兩地遊客資源的互送, 旅遊市場的對接, 旅遊資源的共用,

達到旅遊企業和市場的深度融合。

桂林是風景旅遊勝地, 去年接待遊客將近6000萬人, 也是中國傳統的旅遊大市, 桂林旅遊能為永州旅遊提供哪些有益的借鑒?

“永州旅遊業的發展也創造了不少好的經驗, 值得我們去學習。 ”樊新鴻說, 如果從旅遊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 桂林比永州起步早,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承擔國家對外接待任務, 改革開放後, 又在旅遊市場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目前正開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 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向養生健康產業升級轉型, 向民俗旅遊、古村落旅遊等方面縱深發展, 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 市民的積極參與, 彙聚城市發展資源, 提升城市形象, 造福當地百姓。

同時, 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讓市外投資者在桂林流連忘返, 投資創業。

樊新鴻對當日啟動的“千車萬人遊永州”活動評價很高, 認為永州組織得力, 給兩地旅遊深度合作開了好頭, 要繼續開展下去。 通過共同的努力, 讓更多的國內外遊客瞭解兩個城市的秀美山川、深厚的文明和淳樸的民風。 他說, 兩地互補性很強, 只有兩地人民加深瞭解, 才能讓合作更加順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