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OMG!人見人怕的毛毛蟲,竟然還可以……吃?

作者 / 張挺

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

也許你嘗過這個:

甚至這個:

但你嘗試過這個嗎?——油炸洋辣子!

最近, 不少人開始吃毛毛蟲洋辣子啦, 聽說價格還不低......

震驚臉......

一提起洋辣子, 大傢伙兒首先就會想起小時候被它蜇了後的那種酸爽勁兒,

又腫又癢, 關鍵是還不能撓。

黃刺蛾幼蟲, 跟你記憶中的一樣嗎?

每次被蟄都是強忍著眼淚, 抹點風油精, 唏噓時光苦短。 刺辣辣的肉蟲子就這樣塞進嘴巴裡難道不怕紅唇變香腸嗎?看來知力君對吃貨的力量一無所知啊。

不過, 你也許不知道, 這“洋辣子”幼蟲本身並沒有毒,

端上餐桌的只是藏在鈣質繭裡準備越冬的老熟幼蟲, 老百姓們叫它“洋辣子罐”。 洋辣子罐富含蛋白質, 放在火上隨便烤一烤, 立刻香氣四溢。

黃刺蛾越冬結的繭子黃豆大小, 有褐色條紋

看到這兒, 有朋友可能會說:親, 這個好像跟我們那兒的“洋辣子”不一樣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洋辣子”是個大家族

“洋辣子”不是一種蟲子的名字, 它是鱗翅目、刺蛾科昆蟲的俗稱, 是一大家子呢!很意外吧?在我國, 刺蛾科昆蟲種類較多, 全世界記錄約有1000種, 我國就有90多種, 最為常見的有黃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 、麗綠刺蛾以及褐邊綠刺蛾。

就是這些:

桑褐刺蛾幼蟲 Setora postornata(H ampson)

扁刺蛾幼蟲Thosea sinensis ( Walker)

麗綠刺蛾幼蟲 Parasa lepida ( Cramer )

褐邊綠刺蛾幼蟲P .consocia( Walker)

刺蛾科昆蟲是十足的害蟲

刺蛾科昆蟲是我國城市綠化植物主要的食葉害蟲之一,它們的幼蟲以葉肉為食,常常將樹葉啃得只剩下葉脈,危害嚴重時,甚至可以吃光整棵樹的葉子,嚴重影響著樹木的光合作用。

刺蛾幼蟲肉乎乎的身體上遍佈刺毛,刺毛的基部分佈有毒腺細胞,毒腺細胞會分泌出有毒物質並充溢于毛管之中。生活中如果我們不小心碰到它,刺蛾幼蟲的毒毛就會刺入皮膚並折斷,毛管中的毒液隨即被吸收進皮膚,造成我們的皮膚紅腫,引起刺蛾幼蟲皮炎,搔癢難捱。刺蛾幼蟲身上的刺毛毒性較強,連一般小鳥都不敢輕易靠近,久而久之,老百姓就給它們起了“洋辣子”、“火辣子”和“刺毛蟲”的俗稱。

被洋辣子刺過的反應

無處不在的“磨人的小妖精”?

我們常聽到行山者這樣抱怨:“我們從未碰到毛蟲,甚至連它的影子也沒見到,卻常常發生毛蟲過敏症狀,真是奇怪!”。不僅驢友會有這樣的困惑,城市中,夏天走在樹蔭下,赤膊乘涼的人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夏季是刺蛾幼蟲活動的高峰期,聚集在樹梢取食的刺蛾幼蟲,在活動時會脫落大量的毒刺毛,毒刺毛隨風飄散在空氣當中,一旦粘落在人體皮膚上,毒刺毛中的毒素就會順著毛孔深入人體引起反應。

圖片來源網路

研究發現,刺蛾幼蟲的毒刺毛在脫離蟲體後,自然乾燥18個月後仍然具有毒性。

不小心被洋辣子刺中怎麼辦?

我們知道,一般毒液有酸堿之分,比如蜜蜂的毒液是酸性,黃蜂的毒液就是鹼性,要想治療好毒蟲咬傷就得先搞清楚毒液的酸鹼性。幸好,我們已經知道刺蛾幼蟲的毒液呈酸性,被蜇咬後,可以先用膠布粘去紮在皮膚上的毒刺,再用氨水、肥皂水等鹼性液體來中和、消減毒性。

但如果患者出現頭暈、噁心、心悸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請趕緊就醫吧。因為極少數人會因為刺蛾幼蟲蜇咬,而產生嚴重的過敏性反應,甚至休克。

桑褐刺蛾幼蟲 Setora postornata(H ampson)

扁刺蛾幼蟲Thosea sinensis ( Walker)

麗綠刺蛾幼蟲 Parasa lepida ( Cramer )

褐邊綠刺蛾幼蟲P .consocia( Walker)

刺蛾科昆蟲是十足的害蟲

刺蛾科昆蟲是我國城市綠化植物主要的食葉害蟲之一,它們的幼蟲以葉肉為食,常常將樹葉啃得只剩下葉脈,危害嚴重時,甚至可以吃光整棵樹的葉子,嚴重影響著樹木的光合作用。

刺蛾幼蟲肉乎乎的身體上遍佈刺毛,刺毛的基部分佈有毒腺細胞,毒腺細胞會分泌出有毒物質並充溢于毛管之中。生活中如果我們不小心碰到它,刺蛾幼蟲的毒毛就會刺入皮膚並折斷,毛管中的毒液隨即被吸收進皮膚,造成我們的皮膚紅腫,引起刺蛾幼蟲皮炎,搔癢難捱。刺蛾幼蟲身上的刺毛毒性較強,連一般小鳥都不敢輕易靠近,久而久之,老百姓就給它們起了“洋辣子”、“火辣子”和“刺毛蟲”的俗稱。

被洋辣子刺過的反應

無處不在的“磨人的小妖精”?

我們常聽到行山者這樣抱怨:“我們從未碰到毛蟲,甚至連它的影子也沒見到,卻常常發生毛蟲過敏症狀,真是奇怪!”。不僅驢友會有這樣的困惑,城市中,夏天走在樹蔭下,赤膊乘涼的人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夏季是刺蛾幼蟲活動的高峰期,聚集在樹梢取食的刺蛾幼蟲,在活動時會脫落大量的毒刺毛,毒刺毛隨風飄散在空氣當中,一旦粘落在人體皮膚上,毒刺毛中的毒素就會順著毛孔深入人體引起反應。

圖片來源網路

研究發現,刺蛾幼蟲的毒刺毛在脫離蟲體後,自然乾燥18個月後仍然具有毒性。

不小心被洋辣子刺中怎麼辦?

我們知道,一般毒液有酸堿之分,比如蜜蜂的毒液是酸性,黃蜂的毒液就是鹼性,要想治療好毒蟲咬傷就得先搞清楚毒液的酸鹼性。幸好,我們已經知道刺蛾幼蟲的毒液呈酸性,被蜇咬後,可以先用膠布粘去紮在皮膚上的毒刺,再用氨水、肥皂水等鹼性液體來中和、消減毒性。

但如果患者出現頭暈、噁心、心悸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請趕緊就醫吧。因為極少數人會因為刺蛾幼蟲蜇咬,而產生嚴重的過敏性反應,甚至休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