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198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中的中國各省

70年代末期, 我國進入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年代。 特別是80年代,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 思想的解放, 經濟的增長讓整個社會異常活躍。 當然, 在此過程中也開始凸顯出了種種矛盾, 如東西部的差別, 城鄉的差別, 以及西方文化對中國社會的衝擊等等。 這組黑白照片, 貫穿了整個80年代, 包含了拆遷、嚴打、國企改革等題材, 是觀察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的絕好資料。

圖為1989年, 陝西西安高速公路工地, 被強行拖走的搬遷戶。

圖為1980年, 雲南楚雄掰手腕的鄉民。

圖為1981年, 廣東廣州郊區農家少女, 抱著小狗拍下新潮留影。

圖為1981年, 廣東深圳特區剛剛創立, 未來的市中心常有耕牛在踱步。

圖為1981年, 浙江杭州美術學院內, 隨處可見被遺棄的領袖雕像。

圖為1982年, 北京冬泳者邊曬太陽邊聊天。

圖為1982年, 北京外國駐華大使館門前。

圖為1982年,北京小胡同裡開了美髮屋。

圖為1982年,湖南邵陽八旬老農買了全縣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圖為1982年,浙江杭州結隊上香的農婦。

圖為1983年,北京國營商店的員工在分配獎金。

圖為1983年,北京神秘的中南海對公眾開放了。

圖為1983年,廣東東莞剛剛“洗腳上田”、進廠打工的村姑。

圖為1983年,廣東梅縣民航機場啟用之日,老百姓結伴來看飛機。

圖為1983年,河北秦皇島關押在勞教所裡的人。

圖為1983年,河南洛陽老師帶領學生上街,糾正商家招牌上的錯別字。

圖為1983年,湖北松滋“從重從快打擊犯罪”期間,法院的死刑佈告貼滿牆頭。

圖為1983年,山東青島,外籍華人在夏令營學包餃子。

圖為1983年,浙江溫州,學騎自行車的女郵遞員。

圖為1984年,北京更新天安門廣場的巨幅畫像。

圖為1984年,北京,在洛杉磯奧運會奪冠的中國女排隊員歸來。

圖為1984年,河北廊坊一家醫院的“臨終關懷”病房。

圖為1984年,四川昭覺當街喝酒的彝族漢子。

圖為1985年,北京火車站地板上,民工們自娛自樂。

圖為1985年,廣東廣州“揭秘”型小報流行一時。

圖為1985年,廣東深圳外來女工宿舍。

圖為1985年,浙江紹興計劃生育宣傳隊乘船沿河演出。

圖為1986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時裝模特與交通警察。

圖為1986年,廣東深圳娛樂場所的陪侍女郎。

圖為1986年,青海,看演出的鄉村少年。

圖為1987年,福建東山,81歲的臺灣老兵終於回家,見到分別近40年的妻子。

圖為1987年,貴州水城領肉票的長隊。

圖為1987年,黑龍江漠河,大興安嶺森林大火掠過縣城。

圖為1987年,湖北武漢,假期裡,女大學生上街賣報紙。

圖為1987年,山東濟寧微山湖畔,做飯的漁家姑娘。

圖為1987年,陝西西安鐵路員警在審問扒車偷盜疑犯。

圖為1988年,北京“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吸引市民排長隊買門票。

圖為1988年,北京-巴黎以外第一家馬克沁餐廳中的“時裝秀”。

圖為1988年,河南-北京-鄭州的國道旁,繁多的飯店招牌。

圖為1988年,河南魯山玩掌上遊戲的山村時髦青年。

圖為1988年,山東臨沂,一手拎皮包,一手提雞籃上集市的農婦。

圖為1989年,海南海口,城市急劇膨脹,高樓、耕地、汽車和牛擠在了一起。

圖為1989年,河南,砍柴人與護林標語。

圖為1989年,青海,女子監獄裡,囚犯在進行文藝表演。

圖為1989年,陝西,老幹部佇列。

圖為1989年,陝西臨潼,一個企圖插隊買彩票的農婦被推了出來。

圖為1982年,福建石獅鄉間乒乓球。

圖為1982年,北京小胡同裡開了美髮屋。

圖為1982年,湖南邵陽八旬老農買了全縣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圖為1982年,浙江杭州結隊上香的農婦。

圖為1983年,北京國營商店的員工在分配獎金。

圖為1983年,北京神秘的中南海對公眾開放了。

圖為1983年,廣東東莞剛剛“洗腳上田”、進廠打工的村姑。

圖為1983年,廣東梅縣民航機場啟用之日,老百姓結伴來看飛機。

圖為1983年,河北秦皇島關押在勞教所裡的人。

圖為1983年,河南洛陽老師帶領學生上街,糾正商家招牌上的錯別字。

圖為1983年,湖北松滋“從重從快打擊犯罪”期間,法院的死刑佈告貼滿牆頭。

圖為1983年,山東青島,外籍華人在夏令營學包餃子。

圖為1983年,浙江溫州,學騎自行車的女郵遞員。

圖為1984年,北京更新天安門廣場的巨幅畫像。

圖為1984年,北京,在洛杉磯奧運會奪冠的中國女排隊員歸來。

圖為1984年,河北廊坊一家醫院的“臨終關懷”病房。

圖為1984年,四川昭覺當街喝酒的彝族漢子。

圖為1985年,北京火車站地板上,民工們自娛自樂。

圖為1985年,廣東廣州“揭秘”型小報流行一時。

圖為1985年,廣東深圳外來女工宿舍。

圖為1985年,浙江紹興計劃生育宣傳隊乘船沿河演出。

圖為1986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時裝模特與交通警察。

圖為1986年,廣東深圳娛樂場所的陪侍女郎。

圖為1986年,青海,看演出的鄉村少年。

圖為1987年,福建東山,81歲的臺灣老兵終於回家,見到分別近40年的妻子。

圖為1987年,貴州水城領肉票的長隊。

圖為1987年,黑龍江漠河,大興安嶺森林大火掠過縣城。

圖為1987年,湖北武漢,假期裡,女大學生上街賣報紙。

圖為1987年,山東濟寧微山湖畔,做飯的漁家姑娘。

圖為1987年,陝西西安鐵路員警在審問扒車偷盜疑犯。

圖為1988年,北京“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吸引市民排長隊買門票。

圖為1988年,北京-巴黎以外第一家馬克沁餐廳中的“時裝秀”。

圖為1988年,河南-北京-鄭州的國道旁,繁多的飯店招牌。

圖為1988年,河南魯山玩掌上遊戲的山村時髦青年。

圖為1988年,山東臨沂,一手拎皮包,一手提雞籃上集市的農婦。

圖為1989年,海南海口,城市急劇膨脹,高樓、耕地、汽車和牛擠在了一起。

圖為1989年,河南,砍柴人與護林標語。

圖為1989年,青海,女子監獄裡,囚犯在進行文藝表演。

圖為1989年,陝西,老幹部佇列。

圖為1989年,陝西臨潼,一個企圖插隊買彩票的農婦被推了出來。

圖為1982年,福建石獅鄉間乒乓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