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曆八月二十鳩摩羅什圓寂日 帶你瞭解真正的鳩摩羅什

今天是農曆八月二十, 是鳩摩羅什圓寂日。 提起鳩摩羅什大師, 各位或許會有些陌生, 但提到他翻譯的佛學經典, 那必定是如數家珍---《大品般若經》、《法華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等。

那麼, 這位鳩摩羅什大師到底是誰?值此鳩摩羅什圓寂日, 我們一起來, 深入瞭解一下鳩摩羅什。

平生概括

泰戈爾有句名言:“使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句話正是鳩摩羅什尊師一生的真實寫照。

鳩摩羅什, 祖籍天竺, 混血, 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 家世顯赫, 其祖上為名門。 他自幼天資超凡, 半歲會說話, 三歲能認字, 五歲開始博覽群書, 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 曾遊學天竺諸國, 遍訪名師大德, 深究妙義。

年少精進, 又博聞強記, 既通梵語, 又嫻漢文, 佛學造詣極深。 博通大乘小乘。 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 並能熟練運用, 掌控自如, 乃三藏法師第一人, 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

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 翻譯學鼻祖, 語言學大師。

鳩摩羅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 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 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 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 合稱“什門四聖”。

大師圓寂

後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 鳩摩羅什圓寂于草堂古刹(西安草堂寺)。 臨終前曾囑其弟子應以其著譯而不以其生活行事為準繩。 譬喻“臭泥中生蓮花, 但採蓮花勿取臭泥”。

大師圓寂前與眾僧道別時曾說:“凡所出經論三百餘卷, 唯《十誦》一部未及刪煩了, 存其本旨必無差失。 願凡所宣譯, 傳流後世, 鹹共弘通。 今于眾前發誠實誓, 若所傳無謬者, 當使焚身之後, 舌不燋爛。 ”

西元413年,

大師圓寂, 荼毗(僧人死後的火葬)後, 果然舌根不爛, 是為大師開佛知見, 傳持佛心法印之明證!

大師圓寂時叮囑弟子, 要將火焚之後的舌舍利運往涼州鳩摩羅什寺(今甘肅武威)供奉, 舌舍利而今還在, 世界上唯一一顆三藏法師舌舍利子, 其見證的大師了不世之偉大成就。

翻譯經典

後秦弘始三年(401)入長安, 至十一年(409), 他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 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

總計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 其中“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為三論宗主要依據;《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為天臺宗主要依據;《阿彌陀經》為淨土宗所依“三經”之一等。

大師軼事

論述鳩摩羅什,

破戒之事似乎是個繞不去的檻, 曾有三果羅漢如是說“鳩摩羅什在三十六歲如果沒有破戒, 他就會成為第二個佛陀”。

鳩摩羅什破戒就如同一塊光潔無暇的美玉上染上了一個大污點, 讓後人感到莫大的困惑和不解。 這樣帶著點懸念的題材在文學界很受歡迎, 關於羅什的相關小說也是不少, 甚至羅什還被寫進了穿越言情小說裡當男主角, 這部叫《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穿越小說在網路上還相當火。

正史中, 一般以《出三藏記集》與《高僧傳》中對鳩摩羅什兩次破戒的記載為主, 史書中記載羅什破戒第一次是“什被逼既至, 隨虧其節”, 第二次是“逼令受之”。

粗略翻譯成大白話, 第一次是前秦將領呂光破龜茲俘獲鳩摩羅什後,

給其灌酒並將其與一女子關在密室中, 逼其至。 第二次是前秦滅亡後, 後秦君主姚興視羅什為“奇種”認為這樣的人不能絕後, 隨逼迫羅什接受女人, 傳宗接代。

歷史的真相已難還原, 關於羅什為何會兩次破戒其原因已經很難說清楚, 關於羅什, 比起這些花邊消息, 他卓越的翻譯成就更應當被世人記住。

關注方法:打開今日頭條>點右上角+號>點關注>更多問題可私信。 更多其他精彩文章: “仁堂風水師傅”本文作者:網路著名易學八字生肖運勢風水分析師“仁堂風水” (本文作者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