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雙11天貓先出手“買貴必賠”或是無奈之舉

初秋的冷意陣陣, 仍抵擋不了電商平臺即將邁入“雙11”階段的戰火。 假期剛結束, 天貓就針對京東推出“買貴必賠”的服務, 打響了“雙11”的爭奪戰, 這也把天貓“心虛氣短”暴露無疑。 京東一直以來都是家電、3C產品零售領域的老大, 即便是天貓也未能改變這一局面, 此次在“雙11”正式開啟前, 天貓就迫不及待的針對京東推出了價格戰, 這希望能夠借助“雙11”跟京東一決雌雄, 但是結局很有可能依舊是慘敗, 畢竟京東在這些領域、尤其是3C市場有著絕對領先的地位。

根據GFK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手機市場行業報告》顯示, 京東以48%的市場銷售份額占比雄踞第一,

遠超包括天貓、蘇甯等電商平臺之和, 這也讓京東成為了中國手機銷量第一的平臺。

而在筆記型電腦領域, 京東則以73.6%的線上銷售的市場份額, 穩居行業第一, 而在數碼領域京東同樣是以第一的身份領先內業。

天貓希望通過“買貴必賠”的價格戰模式, 試圖對京東3C產生威脅, 這恐怕是很難實現的目標, 因為京東3C的成功並不是單純的依靠價格戰來取勝的, 這與京東所構建起的整體運營模式密不可分。 京東3C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是在業界、消費者眼中的不可忽視的地位,

已經讓天貓如坐針氈, 想要直接以“買貴必賠”與京東自營進行對壘, 把京東逼入牆角。 不過, 天貓預計要失算了。 據小編考察, 京東之所以這兩年快速攀升, 與天貓針鋒相對的自營業務模式不無關係。

京東擁有覆蓋全國的物流體系, 比起協力廠商商家純粹入住電商平臺, 更有利於減少庫存、降低商家的風險、提供更快的物流配送以及更優質的消費者體驗, 這也成為吸引品牌商入駐的亮點。 而品牌商的聚集帶來的則是強流量, 如此循環往復, 就是品牌商和消費者的信任、口碑的積澱發酵。

此外為了給消費者創造更好的體驗式消費場景, 京東大力發展“京東之家”, 踐行劉強東所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同時, 也為品牌商提供了一種“零售即服務”的解決方案。

通過對京東品牌、產品、行銷、技術、物流、金融等能力的全方位輸出, 從資料和技術方面提升了管道能力, 賦予了零售新價值, 並以經營場景為核心, 將一種全新的零售模式、個性化的消費體驗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正是由於京東不斷的修煉“內功”, 才吸引到了超過2.5億的高消費群體, 也鑄就了京東3C行業第一的地位。 而天貓的價格戰只不過是一種螳臂當車的行為, 無法阻擋京東在3C領域的更進一步, 更何況天貓能否真的兌現“買貴必賠”的承諾還是未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