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在出庫前為玉米找回“縮水的重量”?

玉米安全儲藏的關鍵是降低糧食水分。 通常做法是利用離心風機進行強制通風降溫、降水。 但是強制通風後, 一個存儲週期的自然損耗和通風損耗最高可達2%, 不僅影響了玉米品質, 還損害了輪換經濟效益。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倉儲安全的同時, 讓輪換玉米的重量不再縮水呢?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如何在出庫前通風保水, 做到玉米品質和經濟效益雙保險。

試驗準備

1號倉為12年產玉米, 13年3月晾曬後入倉, 數量2336t, 散存, 堆糧高度4.2m, 入倉水分為14%, 保水通風前糧食水分為13.5%。

倉房安裝空氣溫濕度調節器3台, 移動式保濕均溫專用風機3台,

南北牆固定安裝軸流風機各2台。

試驗原理

空氣溫濕度調節器與倉下通風口的連接形式如圖所示, 保水通風技術主要是將低溫地下水注入空氣溫濕度調節器內, 通過空氣溫濕度調節器將大氣幹熱空氣調節為低溫高濕空氣, 用小風量、低功率風機將低溫高濕空氣壓入糧堆, 利用玉米顆粒大、胚部大、吸濕性強、呼吸旺盛的特性, 實現玉米吸附吸濕, 達到通風保水的目的。

實驗步驟

控制平臺即時檢測倉內溫濕度和空氣溫濕度調節器調節後的進倉空氣溫濕度, 並進行自動對比, 在對比參數滿足設定通風條件時, 系統自動啟動, 開始保水通風作業;否則, 系統停止保水通風作業。 通風採用壓入式通風方式, 共累計通風153h。 根據倉房情況設定扡插檢測點, 即時檢測倉儲糧溫、糧濕。

試驗結論

試驗期間的大氣溫度、倉內濕度、進倉溫濕度、天氣變化情況見表:

日期

進倉濕度%

進倉溫度℃

大氣溫度℃

倉濕%

2日

91

3

3

61

4日

91

2

2

62

6日

91

5

8

54

8日

91

6

11

50

10日

91

5

8

42

12日

91

10

16

44

14日

91

7

11

63

16日

91

6

12

66

18日

91

6

9

59

通風期間, 第1、2、3層糧溫3月2日~12日穩中緩升,

3月12日~18日因受大氣溫度影響, 第1層糧溫下降, 通風結束時, 糧溫保持在2.9℃~5.7℃之間, 整倉平均糧溫較通風前上升0.2℃。 試驗期間各糧層的溫濕記錄如下:

日期

2日

7日

12日

18日

1層℃

3.8

3.9

4.0

2.9

2層℃

2.7

2.8

2.8

3.2

3層℃

4.6

4.8

5.0

5.7

平均糧溫℃

3.7

3.8

4.0

3.9

平均水分%

13.5

13.6

13.7

13.9

試驗分析

降損分析

費用分析

經濟效益分析

在玉米輪換出庫前, 根據儲存玉米水分, 利用空氣溫濕度調節進行保水通風, 可在國標範圍內適當增濕, 確保糧堆溫度和水分均勻, 糧情穩定, 儲糧安全。 並且能夠有效降低儲存期間損耗, 降低輪換成本, 提高儲糧品質, 降損增效明顯。 且不受外界大氣條件限制, 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強。

參考文獻

[1]吳寶明、張成俊、李勝盛、張海龍、高永生、李桂傑.西北地方玉米保水通風試驗[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6, 32(3):8-10.

[2]王 鑫、魏鋼、李偉、喬昕、周佳遠、潘治、楊永生、楊剛、段磊.平衡區域保證效率通風與保水通風[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2(5):18-20.

[3]李興軍、吳曉明、殷樹德.平衡水分理論和通風視窗指導稻穀降溫通風[J].糧油食品科技,2014,22(3):98-101.

糧油科技

一個具有科技范兒的社群媒體。

創意投遞:graintech@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