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專家稱:老師對學生該批評就批評,但必須懂得批評的前提

賞識教育, 豐富了我國教育的現狀, 曾紅極一時, 轟動了整個社會, 似乎教育找到了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

賞識教育並沒有真正地改變教育, 於是, 人們才認識到, 教育光有賞識是不完整的, 教育必須還要有批評, 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可是, 批評是一件不太容易討好的事情, 批評很容易激化矛盾, 批評很容易因小失大, 批評很容易招致各種麻煩, 因此, 面對學生, 學校不讓批評, 老師也不敢批評。

教育專家呼籲, 老師對學生該批評就批評, 但必須懂得批評的前提:

1、 師生關係和諧。

假若教育是一種影響, 一個生命對於另一個生命的影響, 那麼批評亦是一種糾正, 其目的是想要產生一種良性的影響, 以惡果脅迫過程性的再次重複, 達到停止犯錯的目的。 也可以說一切教育影響的產生都鑒益於師生關係的和諧, 學生沒有對老師的高度的認同, 就不可能親其師, 信其道。

2、 瞭解學生性格。

每一個學生對批評的承受能力是不盡相同的, 老師盡可能地瞭解學生, 只有充分瞭解學生才能掌握批評的火候, 過重會使學生緊閉心門, 縱使費盡心思, 亦無效果可言, 批評過輕, 無法起到糾正學生錯誤的作用。 因此, 一個老師, 只有他心中有學生, 批評的力量適可, 其作用自然生效。

3、 注意批評用語。

無論怎樣批評, 批評依然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 批評語言不能侮辱學生的人格, 只對其事, 不對其人, 學生犯錯, 亦是正常的情況, 有些學生必然要經過不斷犯錯才能長大,

犯錯是必經之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