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僅用36個小時就讓村民100%同意拆遷,這事你信嗎?!

喜迎十九大, 永遠跟黨走。

8月13日, 市委書記朱蘭璽在十四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指出, “聖城新班子到位後, 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展現出一種‘鐵軍’精神”。 講話將聖城“鐵軍”精神提煉為16個字, 即:敢於破難、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激情幹事。 正是在這樣的“硬作風”下, 連一向被稱作“天下第一難事”的拆遷工作, 在聖城街道都變成了錘煉幹部隊伍、融洽幹群感情、凝聚發展力量的“三贏工程”,今年以來, 該街道先後有 10個村進行拆遷, 村民都100%簽訂拆遷協定。

一、桑仕、前樸: “敢於破難” 解開8年愁疙瘩

近日, 記者來到位於彌河西岸的桑仕新社區,

面對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新樓房。 村民趙成祥高興地說, 告別舊房屋, 搬進環境優美的新社區, 感覺就跟做夢一樣。

聖城街道桑家仕莊村村民 趙成祥:這次搬遷上樓, 感到心情很高興, 我覺得是社會發展越來越好, 政府都是想著好的方面, 領導人民過上好日子。

據瞭解, 桑家仕莊村2010年啟動城中村改造, 歷時8年未搬入新樓房, 村莊發展受到影響, 群眾有意見。 這個“愁疙瘩”也壓得街村兩級幹部喘不過氣來。 聖城街道新班子上任後, 下決心解開這個“愁疙瘩”。 今年年初, 聖城街道派駐工作組正式入駐桑家仕莊村。

聖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鄭愛國:通過摸情況、找原因、定決策, 在多次入戶走訪, 瞭解民意的基礎上, 工作組以群眾利益為重, 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拆遷安置方案。

由按老房子分檔拆遷, 改為評估拆遷, 並將新的拆遷改造方案發到每家每戶, 廣泛徵求意見。 上千次的入戶走訪、調查民意、解釋政策, 工作組和全村群眾有了感情, 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融洽關係。

聖城街道桑家仕莊村村委會主任 趙開信:工作組在這裡住, 在這裡吃, 商量方案和入戶調查同時進行, 確實受了累。

聖城街道工作人員 李春江:有些入戶多達七八次, 耐心地向群眾解釋了有關的方針政策, 得到了群眾的諒解和支持。

聖城街道桑家仕莊村村民 桑興林:公平、公正、公開, 各戶都發了表, 一看就明白。

5月20日, 桑家仕莊村156戶村民全部在拆遷協定上簽字, 全村完成整體回遷,緊接著,聖城街道一鼓作氣,在6月8日完成了困擾前樸裡村8年之久的城中村改造,221戶村民通過“四次抓鬮”的方式領到了新房鑰匙。從此,“守著新樓住舊屋”的奇怪現象在桑仕村、前朴村成為歷史。

聖城街道前朴村村民 寇會平:一簽合同都同意了,反正達不到百分之百就不能分房子,到了工作組上一說,百分之百都同意了,因為是抓鬮,這個心就放開了,再住上樓房,更高興了。

二、“勇於擔當” 圓百姓“上樓夢”

拆遷難,首先難在做通群眾的思想工作,面對拆遷,幹部必須負起責任、勇於擔當。

聖城街道東營片總支書記 隋汝濱:群眾有時候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不理解,不清楚,我們當幹部的比群眾站得高,看得遠,就和群眾心貼心的交流,讓群眾瞭解政策的好處,讓群眾能夠享受到新的政策給他們帶來的紅利 。

幫助群眾做好長遠打算,這是幹部的責任與擔當,也是聖城這支“鐵軍”一直堅守的“本色”。父子侯村二三十年來一直未規劃,村內90多戶村民,只有一條出村路,由於沒設排水溝,每逢下雨污水橫流,多年來村內新添人口都分不到宅基地。6年來,街道黨工委派的工作組在父子侯村先後進出四次,未能推動村莊改造。2017年6月,新組建的工作組再次進駐父子侯村。

聖城街道父子侯村黨支部副書記 張曉玲:工作組來的第一天,我們的熱情特別高,我們覺得這一次一定會成功,力度這麼大,這一次肯定能很順利的完成這項拆遷工作。

街道工作組入戶徵求意見、歸納分析研究,村“兩委”成員自發寫下保證書,劃分責任小組,包靠到戶,正是在街道幹部、村兩委“主動朝前站,沖在第一線”的作風下,終於圓滿完成了父子侯村的拆遷任務,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支持。

聖城街道父子侯村村民 張香杞:原先有一戶兩戶不同意 ,三天三夜張曉玲他們都沒睡覺,還有支部書記,把工作做下來,所以說他們宰相肚裡能撐船,人家很有耐心,而且熱情,慢慢的把問題解決了。

三、“主動作為” 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改造方案及政策是整個拆遷工作的“靈魂”,在劉旺村的拆遷工作中,駐村工作組共徵集村民意見540多條,理順為7大類、45項,逐一對照,按照“兩不動”原則,即:政策不能動、價格不能動,通過採納合理意見、耐心解答、細緻工作,所有問題化解為零。

聖城街道正科級幹部 李榮輝:我們堅持五個“統一”,也就是說拆遷標準統一、改造流程統一、拆遷政策統一、資金管理統一、專案管理統一,在這五個“統一”的指導下,拆遷越來越快,越來越順。

桑家仕莊村拆遷,僅用48小時就掃除了8年的遺留難題,戶戶滿意;前樸裡村拆遷,36小時不睡覺解開公認最“難纏”的8年“考題”,一戶不留搬新居。從5月到10月,從桑仕到前朴,從劉旺到金馬寨,“一切為了群眾”、“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作風,換來了幹群的相互信任,換來了拆遷協議100%的簽訂率。

聖城街道党工委委員、城北片總支書記 劉麗華:對拆遷一把尺子量到底,公開、公平、公正的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所以我們工作起來,就感覺到有信心、有底氣,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一個比較科學的拆遷方法,我們就是遇到再難的戶,我們也絕不放棄,因為我們相信老百姓,最終都能理解我們。

四、“激情幹事”譜新篇

正是“激情幹事”的作風,催生了聖城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加速度”。用一個個拆遷範例詮釋了“敢於破難、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激情幹事”的“鐵軍”精神,“讓群眾的利益最大化”的執政理念和公僕情懷,使街道各項工作開展起來都順風順水。

聖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鄭愛國:只要在感情上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在工作方法上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盯住群眾最期盼的事去辦,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聖城這支幹部隊伍就能始終堅持鐵軍本色,也一定能擔當起更大更重要的責任。

今年以來,聖城街道一仗接一仗,啃下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鑄造了一種戰無不勝的鐵軍精神。下一步,聖城街道將立足“主城區的核心區”這一優勢,繼續將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鋼班子、鐵隊伍”作為最大“長板”,通過“作風建設年”活動凝聚發展正能量,在更寬視野裡謀篇佈局,全面提升主城區發展品質,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丨記者 任傑 趙紅偉丨編輯 田夢丨

丨責編 李瑞丨監製 張學軍 宋成軍丨

全村完成整體回遷,緊接著,聖城街道一鼓作氣,在6月8日完成了困擾前樸裡村8年之久的城中村改造,221戶村民通過“四次抓鬮”的方式領到了新房鑰匙。從此,“守著新樓住舊屋”的奇怪現象在桑仕村、前朴村成為歷史。

聖城街道前朴村村民 寇會平:一簽合同都同意了,反正達不到百分之百就不能分房子,到了工作組上一說,百分之百都同意了,因為是抓鬮,這個心就放開了,再住上樓房,更高興了。

二、“勇於擔當” 圓百姓“上樓夢”

拆遷難,首先難在做通群眾的思想工作,面對拆遷,幹部必須負起責任、勇於擔當。

聖城街道東營片總支書記 隋汝濱:群眾有時候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不理解,不清楚,我們當幹部的比群眾站得高,看得遠,就和群眾心貼心的交流,讓群眾瞭解政策的好處,讓群眾能夠享受到新的政策給他們帶來的紅利 。

幫助群眾做好長遠打算,這是幹部的責任與擔當,也是聖城這支“鐵軍”一直堅守的“本色”。父子侯村二三十年來一直未規劃,村內90多戶村民,只有一條出村路,由於沒設排水溝,每逢下雨污水橫流,多年來村內新添人口都分不到宅基地。6年來,街道黨工委派的工作組在父子侯村先後進出四次,未能推動村莊改造。2017年6月,新組建的工作組再次進駐父子侯村。

聖城街道父子侯村黨支部副書記 張曉玲:工作組來的第一天,我們的熱情特別高,我們覺得這一次一定會成功,力度這麼大,這一次肯定能很順利的完成這項拆遷工作。

街道工作組入戶徵求意見、歸納分析研究,村“兩委”成員自發寫下保證書,劃分責任小組,包靠到戶,正是在街道幹部、村兩委“主動朝前站,沖在第一線”的作風下,終於圓滿完成了父子侯村的拆遷任務,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支持。

聖城街道父子侯村村民 張香杞:原先有一戶兩戶不同意 ,三天三夜張曉玲他們都沒睡覺,還有支部書記,把工作做下來,所以說他們宰相肚裡能撐船,人家很有耐心,而且熱情,慢慢的把問題解決了。

三、“主動作為” 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改造方案及政策是整個拆遷工作的“靈魂”,在劉旺村的拆遷工作中,駐村工作組共徵集村民意見540多條,理順為7大類、45項,逐一對照,按照“兩不動”原則,即:政策不能動、價格不能動,通過採納合理意見、耐心解答、細緻工作,所有問題化解為零。

聖城街道正科級幹部 李榮輝:我們堅持五個“統一”,也就是說拆遷標準統一、改造流程統一、拆遷政策統一、資金管理統一、專案管理統一,在這五個“統一”的指導下,拆遷越來越快,越來越順。

桑家仕莊村拆遷,僅用48小時就掃除了8年的遺留難題,戶戶滿意;前樸裡村拆遷,36小時不睡覺解開公認最“難纏”的8年“考題”,一戶不留搬新居。從5月到10月,從桑仕到前朴,從劉旺到金馬寨,“一切為了群眾”、“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作風,換來了幹群的相互信任,換來了拆遷協議100%的簽訂率。

聖城街道党工委委員、城北片總支書記 劉麗華:對拆遷一把尺子量到底,公開、公平、公正的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所以我們工作起來,就感覺到有信心、有底氣,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一個比較科學的拆遷方法,我們就是遇到再難的戶,我們也絕不放棄,因為我們相信老百姓,最終都能理解我們。

四、“激情幹事”譜新篇

正是“激情幹事”的作風,催生了聖城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加速度”。用一個個拆遷範例詮釋了“敢於破難、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激情幹事”的“鐵軍”精神,“讓群眾的利益最大化”的執政理念和公僕情懷,使街道各項工作開展起來都順風順水。

聖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鄭愛國:只要在感情上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在工作方法上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盯住群眾最期盼的事去辦,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聖城這支幹部隊伍就能始終堅持鐵軍本色,也一定能擔當起更大更重要的責任。

今年以來,聖城街道一仗接一仗,啃下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鑄造了一種戰無不勝的鐵軍精神。下一步,聖城街道將立足“主城區的核心區”這一優勢,繼續將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鋼班子、鐵隊伍”作為最大“長板”,通過“作風建設年”活動凝聚發展正能量,在更寬視野裡謀篇佈局,全面提升主城區發展品質,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丨記者 任傑 趙紅偉丨編輯 田夢丨

丨責編 李瑞丨監製 張學軍 宋成軍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