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州旅館》在西方500首最偉大歌曲中排49,這首排第三,服不服

想像一下 天堂並不存在

如果你肯試試 這很容易

腳下沒有地獄

頭頂只有藍天

想像一下 所有的人

只活在當下

——想像(Imagine), waters譯

1971年寫下這些句子的列儂,

九年後在自家門口被一個狂熱的歌迷槍殺。 任憑這些詩句在時間的空洞中迴響。 在盧旺達大屠殺時迴響。 在911時迴響。 在薩達姆被絞死時迴響。 在本拉登的屍體被拋入大海時迴響。 一直到2015年11月13日, 在巴黎的上空迴響。 也許還將在未來更長遠的時間裡, 在無數我們預料得到和不可逆料的地方, 繼續迴響。

像所有的寓言一樣古老, 像所有童話一樣脆弱, 像阿甘的羽毛一樣輕浮。 深刻過於一切諷刺。

2015年巴黎恐怖襲擊, 新聞一出, 舉世震驚。 許多人禱告, 許多人轉貼, 許多人發圖片。 究竟要禱告什麼?向誰禱告?這並不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其實禱告和祈福, 分析和憤怒, 甚至遊行和眼淚, 都是情緒的同義詞。 而任何情緒, 很快都會過去, 讓位給更奪目和刺激的新聞、音樂、電影、八卦、飲食, 忙碌的工作, 令人筋疲力盡或賞心悅目或麻木不仁的生活。 是的, 這就是生活, 生活還要繼續。 何況, 我們永遠生活在別處。

遺忘如食腐動物隨之而來。 列儂黯淡的歌聲被所有聲音蓋過,

直等到另一次槍聲和爆炸後的死寂裡, 它重新響亮起來的那一刻。

這樣的歌其實是所有時代深處的驚聲尖叫。 永遠在時空裡飄蕩。 從來就改變不了什麼。

但每個新的世代, 所有的年輕人, 都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 他們頭戴鮮花, 從各個角落起身, 出發,

去到一座據說只有愛而不要戰爭的城市。 在那裡他們宣稱愛和音樂即將統治一切。 他們參加反戰遊行。 他們在華盛頓廣場聚會, 五萬人不喊口號也不做報告, 只是在“愛”裡聊天和曬太陽。 他們寧願在伍德斯托克的泥濘裡打滾狂歡, 也不願走父輩們認定的道路。

他們崇拜舞臺上的歌者和吉他英雄。 當滾石免費演唱會的刀光映出血影, 伍德斯托克的天堂開始崩塌。 嬉皮們終於發現, 所謂能解決一切爭端的愛與和平, 永遠在路上, 而路漫漫。

這是嬉皮士們的故事。 這是一代尋求愛與和平的人們的故事。 這是約翰·列儂的故事。 這是Imagine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故事已經完結。 故事還在繼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