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31年前中國航太走向國際:一小國雪中送炭一大國百般阻撓!

10月9日12點13分,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托舉著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 該衛星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航太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研製,

是我國向委內瑞拉出口的第二顆遙感衛星。 從提供火箭發射服務到現在為國外研製衛星, 中國航太在30年以來在一步步拓展國際航太市場的份額。

發射亞洲一號衛星

眾所周知, 中國火箭發射的第一顆國外製造的衛星,

是1990年“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的“亞洲一號”衛星。 但是從簽訂合同時間來說, “亞洲一號”是在1989年1月, 並不是中國航太和國外簽訂的第一個衛星發射合同。 中國和國外簽訂的第一個衛星發射合同, 是1986年1月為瑞典發射郵政衛星。

1985年10月, 中國政府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正式向世界宣佈:“中國長征系列的長征二號和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正式投放國際衛星商業發射服務市場。 ”這個消息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震驚。 它是中國航太工業從50年代創業發展到今天的一個必然結果。 1970年4月, 中國使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把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到1985年, 中國先後研製了長征一、二、三號火箭, 我們稱之謂“長征系列火箭”。 從1970年到1985年的15年間, 我國利用長征系列火箭進行了17次發射, 其中只有一次失敗, 發射成功率相當高, 尤其是長征二號和長征二號丙火箭, 更是這個家族中的佼佼者。

中國為瑞典發射的衛星

果不其然, 中國剛宣佈進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不到一個月, 就有外國公司提出參觀中國的運載火箭。 這就是瑞典空間公司。 中方接到請求後, 立即令中國火箭技術研究院組織了以何克讓副院長為首的會談接待班子, 並作出讓瑞典空間公司代表參觀211廠火箭總裝車間的決定。 瑞典空間公司代表團在其副總裁安格斯特朗先生率領下參觀了中國運載火箭總裝廠之後, 與何克讓副院長率領的中方代表團進行了會談。 瑞典空間公司空間預研部主任、代表團成員之一斯萬格朗先生, 對中國長征二號火箭真是情有獨鍾。

東方紅一號衛星

據他介紹, 他是一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 在他家的房頂上架起了無線電接收機, 從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就開始利用自製的無線電接收機接收中國歷次發射衛星的無線電信號, 由此對中國航太產生了濃厚興趣。 這位航太專家甚至能把中國偵察用的返回式衛星的發射時間, 在軌道運行的時間, 什麼時間返回,都能作出準確的判斷。他稱讚中國的長征二號火箭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之一。這就是他之所以力主建議中國的長征二號火箭發射瑞典郵政衛星的原因。

在會談中,何克讓副院長以及技術人員介紹了中國長征運載火箭的技術狀態及發射記錄,瑞方介紹了當時計畫研製的一顆用於傳輸電子郵政信號的移動衛星的初步設想和參數。會談後雙方簽訂了關於使用中國的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瑞典郵政衛星的意向書。這是中國運載火箭承攬發射外星的第一份檔。

1992年由中國火箭發射瑞典衛星照片,拍攝者為斯萬格朗

1986年初,中國的第一個發射服務小組被派往瑞典把意向簽訂下來。恰巧瑞典空間公司負責談判的就是斯萬格朗先生。由於這位瑞典航太專家早已對長征火箭的可靠性青睞有加,很快中國提出發射的技術方案就贏得了瑞典人的信賴。發射協議於1986年1月23日在斯德哥爾摩簽字。該衛星在1992年由中國火箭發射升空。

斯萬格朗(左二)在發射前與瑞典衛星合影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爆炸性的新聞首先在西歐、美國激起了巨大反響。美國新聞週刊驚呼,中國人真的來了,阿裡安公司總裁達萊斯特稱:中國火箭要進入世界市場與阿裡安火箭競爭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但阿裡安火箭與長征火箭的競爭開始了。

不過,當時美國對中國進入衛星發射市場就十分不滿,並開始百般阻撓。1985年美國使館科技處、武官處多次找到當時航天部外事司交涉,以核不擴散為由,企圖阻止中國的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後來以“政府補貼,低價傾銷,擾亂市場”為藉口進一步施壓,但最終也無法阻止中國火箭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國際衛星市場,甚至還發射了美國衛星。

美國能阻擋中國航太的發展嗎?

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再次以嚴厲的限制措施阻止中國火箭發射外國衛星。但20多年過去,中國航太不但沒有變弱,而且還越變越強。美國禁止含有美國零部件的衛星用中國火箭發射,那麼中國就開發自己的衛星技術,為國外用戶提供衛星+火箭發射的一攬子服務。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跨速發展,中國自己也已經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航太市場大國。當然這塊蛋糕就沒有美國火箭的份了!

什麼時間返回,都能作出準確的判斷。他稱讚中國的長征二號火箭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之一。這就是他之所以力主建議中國的長征二號火箭發射瑞典郵政衛星的原因。

在會談中,何克讓副院長以及技術人員介紹了中國長征運載火箭的技術狀態及發射記錄,瑞方介紹了當時計畫研製的一顆用於傳輸電子郵政信號的移動衛星的初步設想和參數。會談後雙方簽訂了關於使用中國的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瑞典郵政衛星的意向書。這是中國運載火箭承攬發射外星的第一份檔。

1992年由中國火箭發射瑞典衛星照片,拍攝者為斯萬格朗

1986年初,中國的第一個發射服務小組被派往瑞典把意向簽訂下來。恰巧瑞典空間公司負責談判的就是斯萬格朗先生。由於這位瑞典航太專家早已對長征火箭的可靠性青睞有加,很快中國提出發射的技術方案就贏得了瑞典人的信賴。發射協議於1986年1月23日在斯德哥爾摩簽字。該衛星在1992年由中國火箭發射升空。

斯萬格朗(左二)在發射前與瑞典衛星合影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爆炸性的新聞首先在西歐、美國激起了巨大反響。美國新聞週刊驚呼,中國人真的來了,阿裡安公司總裁達萊斯特稱:中國火箭要進入世界市場與阿裡安火箭競爭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但阿裡安火箭與長征火箭的競爭開始了。

不過,當時美國對中國進入衛星發射市場就十分不滿,並開始百般阻撓。1985年美國使館科技處、武官處多次找到當時航天部外事司交涉,以核不擴散為由,企圖阻止中國的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後來以“政府補貼,低價傾銷,擾亂市場”為藉口進一步施壓,但最終也無法阻止中國火箭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國際衛星市場,甚至還發射了美國衛星。

美國能阻擋中國航太的發展嗎?

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再次以嚴厲的限制措施阻止中國火箭發射外國衛星。但20多年過去,中國航太不但沒有變弱,而且還越變越強。美國禁止含有美國零部件的衛星用中國火箭發射,那麼中國就開發自己的衛星技術,為國外用戶提供衛星+火箭發射的一攬子服務。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跨速發展,中國自己也已經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航太市場大國。當然這塊蛋糕就沒有美國火箭的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