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陶藝大師艾德蒙·德瓦爾:瓷器就是中國 就是前往中國的路

中國是關於瓷器故事的起點, 千年來瓷器在這裡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成就, 形成了偉大的傳統。 世界級陶瓷藝術家、《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艾德蒙·德瓦爾(Edmund de Waal)同時專精瓷器藝術與人文歷史, 《紐約客》雜誌譽之為“最擅長說器物故事的大師”。 德瓦爾歷時18個月穿越歐亞, 深入探訪“發明和再造”了瓷器的三座世界性的瓷都:中國景德鎮、德國德累斯頓和英國普利茅斯, 利用傳教士書信、中國皇宮收藏清單、歐洲王侯與煉金師傳記、地區史等大量史料, 生動地呈現了一條浩渺輝煌的白瓷之路, 其中的歷險、爭鬥、發明、貿易與財富故事驚心動魄,

並且長久地影響了東西方之間的關係。

在《白瓷之路:穿越東西方的朝聖之旅》一書中, 德瓦爾向讀者展現了如今司空見慣的瓷器在歷史上是如何成為連接中西世界的強大媒介的。 除了一幕幕掩埋在歷史雲煙裡的瓷器故事, 作者對人性的關注與沉思貫穿本書始終:關於人類在一個速朽世界中追求恒久美好之物的雄心, 並且不惜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

《序篇:景德鎮-威尼斯-都柏林》(節選)

文 | [英]艾德蒙·德瓦爾 譯 | 梁卿

我在中國, 在江西的景德鎮, 正要穿越馬路。 這裡是瓷都, 是傳說中的聖地, 一切從這裡開始。 在皇室的御用工廠, 爐窯曾徹夜燃燒, 整座城市“就像一座火爐, 從許多風眼裡噴出火焰”。 我跟隨內心的羅盤來到這個群山環抱的地方。 皇帝曾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訂購擺放在宮殿中的深得出奇的鯉魚缸、舉行儀式的高足杯和供皇家使用的數以萬計的杯盤碗盞。 各國商販曾懷揣著訂單, 前來求購帖木兒的王孫們宴會用的大淺盤、阿拉伯酋長沐浴的瓷盆和送給王后的成套餐具。

這是一座秘密之城, 制瓷工藝傳承了上千年, 五十幾代人挖掘、淘洗、調配白色的瓷土, 製作瓷器, 通曉瓷器。 這裡作坊林立, 遍地都是制陶工、施釉工和彩繪工, 販夫、騙子和密探混跡其間。

現在是晚上十一點, 空氣濕潤, 景德鎮霓虹閃爍, 車流不息, 如同曼哈頓。 正值夏日時節, 天上下起了小雨, 我不太肯定住的地方該往哪邊走。

我記下的地址是“瓷器二廠旁邊”。 我本以為能用普通話說出這幾個字, 可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一個小販向我兜售寵物烏龜, 烏龜的下巴用細繩綁了起來。 我不想買他的烏龜, 但他卻並不這樣認為。

離家那麼遠, 遠得荒誕離奇。 幾家寬敞的店面裡在播放打麻將的電視節目,

音量開得很大, 店內亮晶晶的裝飾物好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迪斯可燈球。 麵館裡依然人頭攢動。 一個哭泣的小女孩牽著父親的一根手指從路上走過。 人人都打著傘, 只有我沒有傘。 一個人推著一車瓷貓樣品走過, 車上蓋著塑膠防水布, 摩托車不管不顧在他周圍迂回穿梭。 不知從哪裡傳來歌劇《托斯卡》響亮的曲調, 時空錯亂得真是可笑。 在這座城市, 我只認得一個人。

我沒有地圖, 只隨身帶著一遝殷弘緒(Père d’Entrecolles)的書信影本, 用訂書釘釘了起來。 殷弘緒是法國耶穌會神父, 三百年前曾經在這裡生活, 他在信中生動地描述了瓷器的製作過程。 我帶著它們, 以為神父可以做我的嚮導。 此刻這個舉動顯得有點做作,

而且一點也不高明。

我確信, 從這條混雜的馬路上穿過我一定會送掉性命。

但我知道自己來這裡是做什麼, 所以雖然不確定路怎麼走, 心裡還算篤定。 其實很簡單, 這可以說是一次朝聖之旅——我要想辦法去出產白色瓷土的山上朝聖。 再過幾年我就五十歲了, 我已經製作白陶四十多年, 製作瓷器二十五年, 我有個計畫, 要前往發明和再造了瓷器的三個地方——中國、德國和英國的三座瓷都朝聖。 它們對於我具有特殊的意義, 幾十年來我早已從陶器、圖書和故事中知曉這些地方, 但始終不曾親自前往。 我想要去這些地方, 親眼看看瓷器在不同的天空下會呈現怎樣的形態, 白色的光澤怎樣隨著天氣發生變化。 世界上有很多白色的東西,但是對我來說白瓷無與倫比。

這次旅程是為了向過去的一切償還。

***

說到償還,聽起來好像虔誠得過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是一個我親身體會到的事實,或許有點煞有介事,但總歸是事實:當你用瓷泥製作器物,你就存在於此時此刻。我用的瓷泥產自法國利穆贊大區的利摩日,在它西邊的半道上。瓷泥每二十千克裝在一個塑膠袋裡,每袋又分為臘腸形的兩份,每份十千克,已經調配得當。瓷泥本身是全脂牛奶的顏色,表面生出綠黴菌。我取出一份摔在用來揉泥的工作臺上,用鋼絲弓在它三分之一處一拉,切下一小塊放在台板上按壓,像和麵一樣轉著圈來回揉捏。瓷泥漸漸變得柔軟。我放慢動作,把它團成球形。

我的陶輪是美國貨,沒有噪音,貼地很低,靠牆擺放在稍嫌雜亂的工作室中間。我看著白色的磚牆,這個地方空間很小,人很多,兩個全職助手和兩個兼職助手幫忙上釉、裝燒,處理各種雜務以及我上一本書引來的潮水般的讀者來信。鄰居實在很吵,需要再找一間工作室。不過眼下事情進行得還算順利,我剛剛收到了去紐約舉辦展覽的邀請。我夢想獨自走在開闊敞亮的美術館,從作品前移步走出相當遠的距離,再轉過身來用新的眼光打量它,就像之前從未見過這件作品那樣。可在這裡伸長胳膊就能碰到包裝箱,我頂多只能退開十五英尺的距離,還必須是在不那麼擁擠的日子。

大家儘量不發出聲響,可是水泥地板上動靜還是太大,外面有人在爭吵。我得抽時間再跟房產經紀人好好談談,在倫敦找到一間工作室實在不容易。過去人們利用房前屋後的零碎空間製作和修理東西,如今所有空隙都被用來開發公寓樓。我還得跟會計師談一談。

我坐在我的陶輪旁。

把泥球丟進陶輪中心,沾濕手開始拉坯,現在我要做一隻瓷罐。右手手掌護著泥球的外緣,左手三根手指伸到泥球中心用力撐住。罐壁豎了起來,罐體成型,好似呼出了一口氣,在說著什麼。這一刻,我既在此間也在別處。完全在別處。因為這瓷泥既存在於當下,又是穿越歷史而來。我的工作室在南倫敦南環路邊上的圖爾斯山,在一溜雞肉外賣店和彩票投注站後面,左右是幾家室內裝潢店和廚房細木工作坊,而當我在做這只罐子的時候,我同時身在中國。瓷器就是中國。瓷器就是前往中國的路。

拿起這只十二世紀的中國瓷碗,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這只深井碗產自景德鎮,拉坯成型後又用模子按壓過,碗內刻花,碗沿無釉,灰綠色的釉面略有淤積。經銷商會說它有點瑕疵:缺口、斑點、磨損。這只碗永遠呈現為當下這一刻,它本身就是連綿不斷的當下,蘊含著一連串活潑流動的動作、判斷和決定。你不會覺得它屬於過去;如果為了遵從評論界的正統觀念,非要把它歸為古物的話,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這只碗是由某個我不認識的匠人做的,製作時的情形我只能想像,而它的功用我可能猜得並不對。

但把它拿起來進行一番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的行為。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瓷本身的可塑性。用拇指和食指揉捏一塊胡桃大小的瓷泥,直到它像紙一樣薄,薄得上面現出指尖的渦紋。繼續揉捏,這一小塊瓷泥仿佛永遠不會枯竭,你會發現它變得越來越薄,直到像金葉一樣可以漂浮在空氣中。它給人純淨無瑕的感覺,團捏過它以後好像手指變得乾淨了。它也給人空白的感覺,充滿了期待和各種可能性。這種物質能夠記錄你每一個念頭的轉變,你每一步的思考。

***

瓷器的製作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貿易也有一千年的歷史,歐洲在其中有八百年。如果我們把現存的碎瓷片也計算在內的話,傳到歐洲的時間可能更早。一些中國瓷罐的破碎殘片,在笨重的陶罐旁發出誘人的光芒,它們是同時被發現的。沒有人知道這些瓷器循著怎樣的軌跡來到了英國肯特郡的某塊墓地,或者義大利烏爾比諾的某道山坡。在中世紀的歐洲,瓷器零星地出現在約翰·貝裡公爵和幾位教皇的財產清冊中,而皮耶羅·德·美第奇在遺囑中特別提到了una coppa di porcellana,“一隻瓷杯”。

歐洲各國的君王們互贈禮品,在外交使節遞交的禮單上,在牡馬、瓷罐和金絲織錦的壁毯之間偶爾可以瞥到一抹白色。它是如此的珍奇,以至於中世紀的佛羅倫斯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瓷杯可以阻止毒藥發揮藥效。精美的青瓷碗用銀飾深深鑲裹,隱身於一隻聖餐杯中;它鑲嵌了底座,在宴會上用作大酒壺。我們甚至能在佛羅倫斯的祭壇畫上瞥到瓷器的身影:國王直直地跪在年幼的基督面前,似乎在向他進獻裝在中國瓷罐裡的沒藥;這敬獻顯得恰當合宜,因為沒藥稀罕又神秘,而瓷罐則來自遙迢的東方。

瓷器是遠方的同義詞。1291年馬可·波羅從中國回來,帶著絲綢和織錦、晾乾的麝香鹿頭和鹿蹄,還帶回了他的故事:Divisament dou monde,他的“世界見聞錄”。

馬可·波羅的故事五光十色,每個要素都如天青石般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投下陰影與反光。它們不是離題漫談就是迂回重複,有時一筆帶過有時又百般鋪陳。“在這座城市,成吉思汗用大理石和其他奇石興建了一座恢宏的宮殿。廳堂和房間金碧輝煌,整座建築裝飾得美輪美奐。”一切都與眾不同,巧妙又奢華。帳篷裡鋪滿了白色和紫色的貂皮。

馬可·波羅提到的數字,要麼浩瀚龐大:蒙古人的首都甘巴力克(Khan-balik,大都)有五千隻鷹隼、兩千隻獒、五千名占星家和預言家;要麼獨一無二:一頭巨大的獅子無比溫順地匍匐在汗王面前,一隻重達十磅的碩大的梨。

色彩也同樣富於戲劇性。宮殿用蟠龍、珍禽、騎士、猛獸和恢宏的戰鬥場面裝點。屋頂則是深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的,每一種顏色都明麗璀璨。馬可·波羅上氣不接下氣地敘述了二月的新年盛宴:

大汗和他的臣民以如下方式慶祝新年:依照習俗,男女老少一律盡其財力,身著白衣盛裝打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認為白衣是吉服,有益身體健康;在新年到來之際身著白衣,全年都將興旺美滿。這一天,在大汗的統治下擁有土地或者貴族地位的一切省份、轄區和王國的長官,全都向大汗進獻貴重的黃金、白銀、珍珠、寶石和大量精美的白色布帛……王孫公子和所有人互相饋贈白色之物……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這一天,大汗收到十多萬匹白馬的獻禮。

馬可·波羅到達了“一座叫做Tinju”的城市,這裡:

人們製作瓷碗,這些碗大小不等,美輪美奐。瓷碗只在這座城市製作,別處沒有;它們從這裡出口到全世界。在這座城市,瓷碗到處都是,且價格低廉,一個威尼斯銀幣可以買到三隻精美的瓷碗,其玲瓏可愛,簡直無法想像。這裡的杯盤碗盞用易碎的泥土或者黏土製成。土塊似乎采自礦山,被堆成高高的土丘,三四十年間聽憑雨打風吹,日曬雨淋。此後,灰土變得如此細膩,用它做成的杯盤呈天藍色,表層晶瑩剔透。你們要明白,當一個人把這種土堆積成山時,他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風化成熟需要漫長的等待,他本人無法從中獲取利潤,也不可能把它派上用處,但他的兒子將繼承它得到酬報。

這是西方文獻第一次提到瓷器。

瓷器被描述為無與倫比的美麗事物,其製作過程十分複雜,而且各式器皿不計其數。製作瓷器更需要專注和獻身的精神。話到此處,馬可·波羅聳了聳肩膀:“何必長篇大論,對它大書特書呢?”那麼,“現在我們換個話題”。

他帶回一隻灰綠色的小罐子,是用這種質地堅硬光潔的白土製作而成,當時從沒有人見過。正是在威尼斯,瓷器有了它的名字porcelain,從此開始了人們對它夢寐以求的漫長歷史。這種華貴無比的商品,這種白色的黃金,王子們為之破產的心系之物,以及Porzellankrankheit,“瓷器病”——其名稱起源於一句表示垂涎的威尼斯俚語,原指對漂亮姑娘粗野地吹響挑逗的口哨。Porcellani(字面意思“小豬”)是貨貝的昵稱,這種貝殼摸起來和瓷器一樣光滑。對威尼斯小夥子們來說貨貝顯然會令人聯想到女子的陰戶,為之垂涎的呼喊久久回蕩。

***

人對瓷器的癡迷,如同威尼斯小巷的回音縷縷不絕。

它究竟是什麼東西?“由一種在地下凝結的汁液製成,有人從遙遠的東方把它帶回。”十六世紀中葉一位義大利占星家寫道。另一位作家則聲稱:“把蛋殼和臍魚殼搗成粉末,加水調和,做成花瓶形狀。然後把它們埋在地下。一百年後挖出來,這時才算做好,可以擺出來叫賣。”

人們一致認可瓷器的奇異,它一定要經歷煉金術的變化,經歷再生的過程。約翰·多恩在《馬卡姆夫人哀歌》(“Elegy on the Lady Markham”)中動人地描寫了夫人在地下的昇華;當某樣珍貴之物從你眼前消失,它將生成另一樣更為珍稀美麗的事物:“如同中國人,經過百年沉澱/他們埋下黏土,挖出瓷器。”

那麼怎樣才能製作出瓷器?怎樣趕在別人前面把它做出來?如何才能擁有瓷器,哪怕只有一件?怎麼才能把所有瓷器收入囊中,被瓷器環繞?能不能前往出產瓷器的地方,去那條白色河流的源頭看看?

瓷器是奧秘(Arcanum),是一道謎題。五百年間西方無人知曉瓷器的製作工藝。Arcanum這個詞由拉丁語的輔音混雜而成,與Arcady和Arcadia令人愉快地相似。我有一種感覺,白瓷最早的秘密,與滿足欲望的承諾,與某種“世外桃源”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淵源。

書摘部分節選自《白瓷之路》一書序篇部分,經理想國授權發佈。

……………………………………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介面文化”【ID:BooksAndFun】

世界上有很多白色的東西,但是對我來說白瓷無與倫比。

這次旅程是為了向過去的一切償還。

***

說到償還,聽起來好像虔誠得過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是一個我親身體會到的事實,或許有點煞有介事,但總歸是事實:當你用瓷泥製作器物,你就存在於此時此刻。我用的瓷泥產自法國利穆贊大區的利摩日,在它西邊的半道上。瓷泥每二十千克裝在一個塑膠袋裡,每袋又分為臘腸形的兩份,每份十千克,已經調配得當。瓷泥本身是全脂牛奶的顏色,表面生出綠黴菌。我取出一份摔在用來揉泥的工作臺上,用鋼絲弓在它三分之一處一拉,切下一小塊放在台板上按壓,像和麵一樣轉著圈來回揉捏。瓷泥漸漸變得柔軟。我放慢動作,把它團成球形。

我的陶輪是美國貨,沒有噪音,貼地很低,靠牆擺放在稍嫌雜亂的工作室中間。我看著白色的磚牆,這個地方空間很小,人很多,兩個全職助手和兩個兼職助手幫忙上釉、裝燒,處理各種雜務以及我上一本書引來的潮水般的讀者來信。鄰居實在很吵,需要再找一間工作室。不過眼下事情進行得還算順利,我剛剛收到了去紐約舉辦展覽的邀請。我夢想獨自走在開闊敞亮的美術館,從作品前移步走出相當遠的距離,再轉過身來用新的眼光打量它,就像之前從未見過這件作品那樣。可在這裡伸長胳膊就能碰到包裝箱,我頂多只能退開十五英尺的距離,還必須是在不那麼擁擠的日子。

大家儘量不發出聲響,可是水泥地板上動靜還是太大,外面有人在爭吵。我得抽時間再跟房產經紀人好好談談,在倫敦找到一間工作室實在不容易。過去人們利用房前屋後的零碎空間製作和修理東西,如今所有空隙都被用來開發公寓樓。我還得跟會計師談一談。

我坐在我的陶輪旁。

把泥球丟進陶輪中心,沾濕手開始拉坯,現在我要做一隻瓷罐。右手手掌護著泥球的外緣,左手三根手指伸到泥球中心用力撐住。罐壁豎了起來,罐體成型,好似呼出了一口氣,在說著什麼。這一刻,我既在此間也在別處。完全在別處。因為這瓷泥既存在於當下,又是穿越歷史而來。我的工作室在南倫敦南環路邊上的圖爾斯山,在一溜雞肉外賣店和彩票投注站後面,左右是幾家室內裝潢店和廚房細木工作坊,而當我在做這只罐子的時候,我同時身在中國。瓷器就是中國。瓷器就是前往中國的路。

拿起這只十二世紀的中國瓷碗,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這只深井碗產自景德鎮,拉坯成型後又用模子按壓過,碗內刻花,碗沿無釉,灰綠色的釉面略有淤積。經銷商會說它有點瑕疵:缺口、斑點、磨損。這只碗永遠呈現為當下這一刻,它本身就是連綿不斷的當下,蘊含著一連串活潑流動的動作、判斷和決定。你不會覺得它屬於過去;如果為了遵從評論界的正統觀念,非要把它歸為古物的話,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這只碗是由某個我不認識的匠人做的,製作時的情形我只能想像,而它的功用我可能猜得並不對。

但把它拿起來進行一番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的行為。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瓷本身的可塑性。用拇指和食指揉捏一塊胡桃大小的瓷泥,直到它像紙一樣薄,薄得上面現出指尖的渦紋。繼續揉捏,這一小塊瓷泥仿佛永遠不會枯竭,你會發現它變得越來越薄,直到像金葉一樣可以漂浮在空氣中。它給人純淨無瑕的感覺,團捏過它以後好像手指變得乾淨了。它也給人空白的感覺,充滿了期待和各種可能性。這種物質能夠記錄你每一個念頭的轉變,你每一步的思考。

***

瓷器的製作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貿易也有一千年的歷史,歐洲在其中有八百年。如果我們把現存的碎瓷片也計算在內的話,傳到歐洲的時間可能更早。一些中國瓷罐的破碎殘片,在笨重的陶罐旁發出誘人的光芒,它們是同時被發現的。沒有人知道這些瓷器循著怎樣的軌跡來到了英國肯特郡的某塊墓地,或者義大利烏爾比諾的某道山坡。在中世紀的歐洲,瓷器零星地出現在約翰·貝裡公爵和幾位教皇的財產清冊中,而皮耶羅·德·美第奇在遺囑中特別提到了una coppa di porcellana,“一隻瓷杯”。

歐洲各國的君王們互贈禮品,在外交使節遞交的禮單上,在牡馬、瓷罐和金絲織錦的壁毯之間偶爾可以瞥到一抹白色。它是如此的珍奇,以至於中世紀的佛羅倫斯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瓷杯可以阻止毒藥發揮藥效。精美的青瓷碗用銀飾深深鑲裹,隱身於一隻聖餐杯中;它鑲嵌了底座,在宴會上用作大酒壺。我們甚至能在佛羅倫斯的祭壇畫上瞥到瓷器的身影:國王直直地跪在年幼的基督面前,似乎在向他進獻裝在中國瓷罐裡的沒藥;這敬獻顯得恰當合宜,因為沒藥稀罕又神秘,而瓷罐則來自遙迢的東方。

瓷器是遠方的同義詞。1291年馬可·波羅從中國回來,帶著絲綢和織錦、晾乾的麝香鹿頭和鹿蹄,還帶回了他的故事:Divisament dou monde,他的“世界見聞錄”。

馬可·波羅的故事五光十色,每個要素都如天青石般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投下陰影與反光。它們不是離題漫談就是迂回重複,有時一筆帶過有時又百般鋪陳。“在這座城市,成吉思汗用大理石和其他奇石興建了一座恢宏的宮殿。廳堂和房間金碧輝煌,整座建築裝飾得美輪美奐。”一切都與眾不同,巧妙又奢華。帳篷裡鋪滿了白色和紫色的貂皮。

馬可·波羅提到的數字,要麼浩瀚龐大:蒙古人的首都甘巴力克(Khan-balik,大都)有五千隻鷹隼、兩千隻獒、五千名占星家和預言家;要麼獨一無二:一頭巨大的獅子無比溫順地匍匐在汗王面前,一隻重達十磅的碩大的梨。

色彩也同樣富於戲劇性。宮殿用蟠龍、珍禽、騎士、猛獸和恢宏的戰鬥場面裝點。屋頂則是深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的,每一種顏色都明麗璀璨。馬可·波羅上氣不接下氣地敘述了二月的新年盛宴:

大汗和他的臣民以如下方式慶祝新年:依照習俗,男女老少一律盡其財力,身著白衣盛裝打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認為白衣是吉服,有益身體健康;在新年到來之際身著白衣,全年都將興旺美滿。這一天,在大汗的統治下擁有土地或者貴族地位的一切省份、轄區和王國的長官,全都向大汗進獻貴重的黃金、白銀、珍珠、寶石和大量精美的白色布帛……王孫公子和所有人互相饋贈白色之物……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這一天,大汗收到十多萬匹白馬的獻禮。

馬可·波羅到達了“一座叫做Tinju”的城市,這裡:

人們製作瓷碗,這些碗大小不等,美輪美奐。瓷碗只在這座城市製作,別處沒有;它們從這裡出口到全世界。在這座城市,瓷碗到處都是,且價格低廉,一個威尼斯銀幣可以買到三隻精美的瓷碗,其玲瓏可愛,簡直無法想像。這裡的杯盤碗盞用易碎的泥土或者黏土製成。土塊似乎采自礦山,被堆成高高的土丘,三四十年間聽憑雨打風吹,日曬雨淋。此後,灰土變得如此細膩,用它做成的杯盤呈天藍色,表層晶瑩剔透。你們要明白,當一個人把這種土堆積成山時,他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風化成熟需要漫長的等待,他本人無法從中獲取利潤,也不可能把它派上用處,但他的兒子將繼承它得到酬報。

這是西方文獻第一次提到瓷器。

瓷器被描述為無與倫比的美麗事物,其製作過程十分複雜,而且各式器皿不計其數。製作瓷器更需要專注和獻身的精神。話到此處,馬可·波羅聳了聳肩膀:“何必長篇大論,對它大書特書呢?”那麼,“現在我們換個話題”。

他帶回一隻灰綠色的小罐子,是用這種質地堅硬光潔的白土製作而成,當時從沒有人見過。正是在威尼斯,瓷器有了它的名字porcelain,從此開始了人們對它夢寐以求的漫長歷史。這種華貴無比的商品,這種白色的黃金,王子們為之破產的心系之物,以及Porzellankrankheit,“瓷器病”——其名稱起源於一句表示垂涎的威尼斯俚語,原指對漂亮姑娘粗野地吹響挑逗的口哨。Porcellani(字面意思“小豬”)是貨貝的昵稱,這種貝殼摸起來和瓷器一樣光滑。對威尼斯小夥子們來說貨貝顯然會令人聯想到女子的陰戶,為之垂涎的呼喊久久回蕩。

***

人對瓷器的癡迷,如同威尼斯小巷的回音縷縷不絕。

它究竟是什麼東西?“由一種在地下凝結的汁液製成,有人從遙遠的東方把它帶回。”十六世紀中葉一位義大利占星家寫道。另一位作家則聲稱:“把蛋殼和臍魚殼搗成粉末,加水調和,做成花瓶形狀。然後把它們埋在地下。一百年後挖出來,這時才算做好,可以擺出來叫賣。”

人們一致認可瓷器的奇異,它一定要經歷煉金術的變化,經歷再生的過程。約翰·多恩在《馬卡姆夫人哀歌》(“Elegy on the Lady Markham”)中動人地描寫了夫人在地下的昇華;當某樣珍貴之物從你眼前消失,它將生成另一樣更為珍稀美麗的事物:“如同中國人,經過百年沉澱/他們埋下黏土,挖出瓷器。”

那麼怎樣才能製作出瓷器?怎樣趕在別人前面把它做出來?如何才能擁有瓷器,哪怕只有一件?怎麼才能把所有瓷器收入囊中,被瓷器環繞?能不能前往出產瓷器的地方,去那條白色河流的源頭看看?

瓷器是奧秘(Arcanum),是一道謎題。五百年間西方無人知曉瓷器的製作工藝。Arcanum這個詞由拉丁語的輔音混雜而成,與Arcady和Arcadia令人愉快地相似。我有一種感覺,白瓷最早的秘密,與滿足欲望的承諾,與某種“世外桃源”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淵源。

書摘部分節選自《白瓷之路》一書序篇部分,經理想國授權發佈。

……………………………………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介面文化”【ID:BooksAndFu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