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江口:党建聚人心 合力拔窮根

去年以來, 江口縣結合大扶貧戰略行動, 以創建黨建扶貧示範縣為抓手, 找准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結合點, 扎實推進黨建扶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硬仗。

築牢脫貧攻堅“指揮部”。 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指揮長、縣長為常務副指揮長的党建扶貧指揮部。 縣委常委會定期召開黨建扶貧工作會議, 分析研判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困難, 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難點工作。 建立實施縣級黨員領導幹部党建工作聯繫點制度, 31名縣級黨員領導幹部分別聯繫全縣10個鄉鎮(街道)31個偏遠貧困村, 帶頭抓實基層黨建助推脫貧攻堅。

細化分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十項行動計畫》, 明確牽頭單位、責任部門、完成時限, 推動黨建工作與精准扶貧工作同安排部署、同督查考核。 把黨建扶貧納入績效目標考核重要內容和年度督查考核重點, 堅持每季度開展1次督查, 調度1次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梳理1次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 通報1次督查調度情況, 並把黨建扶貧工作列入各級黨組織書記党建述職重要內容, 壓實各級各部門黨建扶貧工作責任。 去年以來, 全縣縣級黨員領導幹部深入党建聯繫點走訪調研180餘次, 撰寫蹲點調研報告30餘份, 協調項目86個, 涉及資金4270萬元。

夯實脫貧攻堅“橋頭堡”。 以第十屆村兩委換屆工作為契機, 拓寬選人用人管道,

大幅提升村幹部報酬, 把一批政治素質好、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吸納到脫貧攻堅隊伍中來。 每年按5%的比例排查確定後進村黨組織, 建立“負面清單”, 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措施, 實行掛圖作戰, 通過選優配強班子、優化組織設置、開展專項治理等舉措整頓後進村黨組織, 夯實基層戰鬥堡壘。 同時, 採取“縣財政投入一點+鄉鎮(街道)解決一點+聯建部門幫扶一點”的資金籌集模式, 按每年新建5個、改擴建5個的進度對部分面積較小、年久失修、因災損毀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分批改擴建或重建, 努力打造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升級版。 充分利用縣委黨校和魚良溪黨員幹部短期實訓基地, 加強對農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的教育培訓。
充分利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和“精扶貸”等資源, 在18個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該縣還積極探索推廣“村兩委+鄉賢會”和“一核多元”治理模式, 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準。

打響脫貧攻堅“大會戰”。 按照結對幫扶的要求, 精准安排縣級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社區)結成幫扶對子, 各聯建幫扶單位幹部職工又與聯建村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 形成“單位聯村、職工包戶、幹部駐村”的工作格局。 各聯建單位與縣委簽訂聯建幫扶責任狀, 明確將城鄉支部聯建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工作內容。 各聯建幫扶單位“一把手”帶頭到聯建村開展調研, 幫助貧困村和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找准發展路子, 積極提供政策、資訊、技術等服務,

説明聯建村建強基層組織, 完善基礎設施, 搞好產業發展。 同時, 大力開展“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行動, 積極動員非公有制企業與貧困村結對, 説明貧困村加快脫貧進程。 去年以來, 各單位幹部職工平均每人深入聯建村開展回訪5次以上, 走訪慰問貧困群眾累計10余萬人次, 協調發展項目300餘個, 投入各類幫扶資金3000多萬元, 全縣減少貧困人口9200餘人, 貧困發生率下降了4.29個百分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