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被你忽略的車內污染物,危害比霧霾還嚴重!

今天盯著這個圖發了有10分鐘的呆, 默默地為我大帝都、石家莊、成都、重慶等“陰霾不散”重災區的小夥伴祈了個禱。

但其他地區的童鞋,

你以為就可以放心地大口大口呼吸了?可別大意了, 特別是車主們, 汽車內有很多污染物, 你可能從來沒留意過, 但若長期吸入, 危害比霧霾還嚴重!

據《中國人群暴露參數手冊》介紹, 普通駕乘人員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暴露時間最長的是小轎車, 全國的平均暴露時間是40分鐘/天, 其中北京、天津、廣東等地駕乘人員的平均暴露時間高達60分鐘/天, 中國人均小轎車累計使用時間為71分鐘/天, 但交通擁堵使得駕乘人員在車內的時間越來越長。

甲醛

外貌——

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甲醛在常溫下是氣態, 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現。

罪行——

甲醛超標會感到頭暈、乏力、喉嚨不適。

藏身處——

用甲醛做防腐劑的塗料、化纖地毯多用於車內裝飾。

外貌——

無色透明, 易燃液體。

罪行——

蒸氣可經呼吸道吸收, 液體經消化道吸收, 皮膚可吸收少量。 處於苯濃度較高的環境中, 會引發白血病。

藏身處——

主要用於製造洗滌劑、殺蟲劑和油漆清除劑。 苯可作為汽油一種成分, 含量<2%。

甲苯/二甲苯

外貌——

甲苯, 無色有折射力的易揮發的液體, 氣味似苯。

二甲苯為無色透明液體, 具有芳香氣味, 易燃、有毒。

罪行——

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 經皮膚吸收。 吸入較高濃度蒸氣後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四肢無力、意識模糊、步履蹣跚, 重症者有躁動、抽搐或昏迷;並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 可出現眼結膜和咽部充血。

直接吸入液體後可出現肺炎、肺水腫、肺出血及麻醉症狀。 甲苯/二甲苯超標會導致障礙性貧血、生殖功能受影響,

導致胎兒先天性缺陷。

藏身處——

上述中間體是合成纖維、藥物、染料、農藥、炸藥等的原料。 此外, 可用作汽油添加劑和各種用途溶劑。

一氧化碳

外貌——

純品為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

罪行——

(1)神經系統頭暈、頭痛、耳鳴、乏力、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等腦衰弱綜合征的症狀;

(2)心電圖出現心律失常, 或右束支傳導阻滯等異常, 出現心肌梗死和心絞痛的時間提前, 對運動的耐受力明顯減低。 在低濃度一氧化碳的長期作用下, 心血管系統有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藏身處——

用於化學工業中合成氨、丙酮、光氣、甲醇的生產。

TVOC

外貌——

是由容易在室溫和正常大氣壓下蒸發的化合物的總稱, 它們是存在於室內環境中的無色氣體,

有臭味, 表現出毒性、刺激性。

罪行——

TVOC能引起機體免疫水準失調, 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等症狀, 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 出現食欲不振、噁心等, 嚴重時甚至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

藏身處——

主要來源於各種塗料、黏合劑及各種人造材料等。

剛買的新車污染物濃度最嚴重, 當然有些車型開了2、3年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 歸根結底是車內各種塑膠件、地毯、車頂氈、座椅等選用了不符合環保標準的材料造成的。

學過化學的朋友應該都清楚, 苯、甲苯、二甲苯等釋放速度較快, 一般幾個月時間就會淡化, 但甲醛的釋放週期長達3-15年, 如果進入車內發現空氣刺鼻、辣眼睛, 甚至皮膚過敏,

往往是甲醛超標引起的;而若車內無故出現特殊芳香氣味, 則很可能是苯超標。

當然了, 除了人的嗅覺、觸覺, 還可以借助儀器來檢測。 某寶幾十元就能買到“甲醛自測盒”或者電子讀數“甲醛測試儀”, 雖然這種測量品類單一, 但勝在便宜, 也足夠發現問題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別人第一次坐您的車時說車內氣味不對勁,但您卻認為很正常,這就要引起注意了。您可能已經適應了這種氣味,即便空氣不及格,您也發現不了。這樣就需要用更專業的空氣品質分析儀器了,畢竟身體是自己的,重視為好!

有些車主想,既然我的車沒有用環保材料,也不能過於把希望寄託在廠家身上,該如何“自救”呢?

1、多通風

通風是最有效便捷的方法了,新車至少要堅持通風半年以上。特別是多使用天窗通風,可以有效避免路面地處的灰塵、汽車尾氣,通進來的空氣相對比較清新!

2、如果是冬天不方便開窗通風

另一種方法就是正確使用汽車的內迴圈和外迴圈。簡單的來說,低速行駛或同行車輛較多時,就開內迴圈,隔絕外界的不清潔的空氣;跑高速或同行車輛較少時,就可以開外迴圈,讓室外的清新空氣進來,和開窗通風是一個效果。此外,還要經常清洗(更換)空調濾芯器、裝備活性炭篩檢程式。

3、車內清新劑要恰當使用

如果您的車內空氣不及格,使用清新劑來“掩蓋”車內有害氣味無疑是掩耳盜鈴,“毒氣”元素依然存在,長此以往,損害的是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

關於車內空氣污染,大家也不用太擔心。目前已有明確的通知,新修訂的《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將由原來的推薦性標準改為強制性標準,並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同時新的評價指南還提高了對主要的苯類、醛類等可揮發化學物質含量的限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別人第一次坐您的車時說車內氣味不對勁,但您卻認為很正常,這就要引起注意了。您可能已經適應了這種氣味,即便空氣不及格,您也發現不了。這樣就需要用更專業的空氣品質分析儀器了,畢竟身體是自己的,重視為好!

有些車主想,既然我的車沒有用環保材料,也不能過於把希望寄託在廠家身上,該如何“自救”呢?

1、多通風

通風是最有效便捷的方法了,新車至少要堅持通風半年以上。特別是多使用天窗通風,可以有效避免路面地處的灰塵、汽車尾氣,通進來的空氣相對比較清新!

2、如果是冬天不方便開窗通風

另一種方法就是正確使用汽車的內迴圈和外迴圈。簡單的來說,低速行駛或同行車輛較多時,就開內迴圈,隔絕外界的不清潔的空氣;跑高速或同行車輛較少時,就可以開外迴圈,讓室外的清新空氣進來,和開窗通風是一個效果。此外,還要經常清洗(更換)空調濾芯器、裝備活性炭篩檢程式。

3、車內清新劑要恰當使用

如果您的車內空氣不及格,使用清新劑來“掩蓋”車內有害氣味無疑是掩耳盜鈴,“毒氣”元素依然存在,長此以往,損害的是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

關於車內空氣污染,大家也不用太擔心。目前已有明確的通知,新修訂的《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將由原來的推薦性標準改為強制性標準,並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同時新的評價指南還提高了對主要的苯類、醛類等可揮發化學物質含量的限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