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龍吟虎嘯崖——連綿千余米,怪石嶙峋,氣勢磅礴

響雷石, 馬祖庵北登山道左邊, 有一高約10米, 周約50多米, 渾圓蒼黑的大石, 正中偏右處裂開, 上下縫隙均勻, 都在30釐米左右, 並且斷面規整, 如刀切西瓜。 相傳為巨雷劈開, 俗稱雷打石。 北壁有清李雲麟題刻的“混元響雷”4個1米見方大字。 石南有左元放石室, 可通馬祖洞。

晴空萬里

響雷石反面

響雷石壁上有清李雲麟題刻的“混元響雷”4個1米見方大字。

龍吟虎嘯崖, 飛來峰與五指峰之間, 崖壁峭聳, 約1400米以上, 連綿千余米, 怪石嶙峋, 氣勢磅礴。 舊志分龍吟、虎嘯為兩崖, 謂其一在潛山前, 一在潛山側。 實則同在一個大壑之上, 崖壁通連。 山風吹來, 松如龍吟, 穀如虎嘯

飛來峰, 在主峰區, 銜珠峰南700余米, 海拔1424米, 相對高度400余米, 峰之巔有大石橫眠, 如帽、如蓋、如牛眠、如虎臥。 鄉人傳說, 此峰不斷上長, 仙家路過, 攝巨石壓頂, 抑其長勢。 峰三面皆削壁, 惟北面懸繩可上, 據藥農介紹, 峰腰有雷公洞、烏龍井。

西南懸壁間, 石鱗斑斑, 狀似龍鱗, 俗稱黃龍甲。 鱗斑散佈, 極似今安徽省圖形, 確屬一大奇觀。

飛來峰則是頂部巨石被水準節理從邊際向內橫切, 使之遠看宛如天外飛來一石, 冠於峰頂。

遠看飛來峰

象鼻石, 奧秘谷口之南, 有石如高約3米、長約5米的大象,

尤其是垂直豎起的石鼻, 上細下粗的圓柱形狀, 與真象鼻不行分辯。 自南關口上奧秘谷經此石旁。

尤其是垂直豎起的石鼻, 上細下粗的圓柱形狀, 與真象鼻不行分辯, 活靈活現。

奧秘穀的奇妙之處在於使用山勢用石塊鋪成石階或在巨石上鑿成石階, 這樣就把一個個窟窿連接起來, 形成一條奧秘的通道, 通道在窟窿中時寬時窄;時而峻峭要四肢並用向上攀 , 時而像在黃鱔背上匍匐, 有時又要下到洞底;進入窟窿深處, 暗得不見五指, 需電筒照明, 出洞後又是陽光燦爛。

奧秘穀驚險、奇特, 特別是上天梯一段, 陡度總有80度以上。 奧秘穀被譽為“全國花崗岩榜首秘府”並不誇大。

天柱山松樹令人讚頌的品格:百折不撓, 鐵骨鋼筋。

停步遠眺, 風景無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