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為啥搞藝術的都夢想著去盧浮宮,這家底就是這麼牛!

盧浮宮,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它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

始建於1204年, 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 達到今天的規模。

盧浮宮占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 建築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 全長680米。 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 分為新、老兩部分, 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時期, 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

史上最全盧浮宮藏品圖

巴黎 塞納河畔

盧浮宮博物館全景

隔河相望的是奧塞博物館

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 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 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 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等6個門類。 有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裡亞、羅馬的藝術品,

東方各國的藝術品, 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 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盧浮宮Pavillon Turgot 大廈

南面山牆的雕塑和女雕像柱子

作者Eugene Guillaume

盧浮宮Pavillon Richelieu 大廈

支撐山牆的“雙女”雕像柱子

作者Hector Lefuel

《花神的凱旋》(The Triumph of Flora)

作者Jean-Baptiste Carpeaux

Flora 是羅馬神話中的花神

《商業海軍》(The Merchant Marine)

作者Francois Jouffroy

《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 )

作者Pierre Hébert (1804-1869)作於1855年

這件雕塑在盧浮宮的Cour Carrée 大廈的西牆

盧浮宮

中央大廳

盧浮宮hall of Apollon 展廳的入口

盧浮宮Rubens-Saal 展廳

《向維納斯第一次講述秘密的私房話》(First secret confidence to Venus)

作者Francois Jouffroy

凡爾賽宮的兩匹Marly horse 之一

現存盧浮宮

“凡爾賽宮的最大型的雕塑”

凡爾賽宮的兩匹Marly horse 之一

現存盧浮宮

“凡爾賽宮的最大型的雕塑”

《按照亞歷山大的命令 Campaspe在Apelles的面前脫下衣衫》

(Campaspe taking off her clothes in front of Apelles by order of Alexander )

作者Auguste Ottin

史料記載:美女Campaspe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情婦,亞歷山大大帝下令希臘最著名的畫家Apelles描繪過她。酷愛藝術的亞歷山大大帝看完了好朋友,著名畫家Apelles創作的美女Campaspe的繪畫後,“感覺到Apelles比自己更會欣賞Campaspe,甚至愛上了Campaspe。於是亞歷山大大帝留下了這幅畫,但是把Campaspe作為禮物送給Apelles作為妻子和模特兒”。希臘畫家Apelles隨同亞歷山大大帝出征,在征途上創作了很多作品。

《受傷的菲洛皮門》

(Philopoemen hurt)

作者Pierre-Jean David

菲洛皮門(Philopoemen,西元前253-183年)是希臘的統帥和政治家,曾經八次被任命為亞該亞同盟總司令(Achaean League Strategos)。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半島陷入混戰。亞該亞同盟原來很弱小,西元前209年,菲洛皮門被任命為總司令後屢戰屢勝,多次打敗強大的斯巴達,馬其頓和羅馬帝國的軍隊,被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譽為“最後一個希臘人”。

《騎著珀伽索斯的路易十四的命運》

(Fame of Louis XIV riding Pegasus)

作者Antoine Coysevox

珀伽索斯(Pegasus),希臘神話中的有翼的飛馬。

《騎著珀伽索斯的墨丘利》

(Mercury riding Pegasus)

作者Antoine Coysevox

墨丘利(Mercury),羅馬神話中為眾神傳遞資訊的使者,對應于希臘神話中的的赫耳墨斯(Hermes)。Mercury,在英文中,又是化學元素“汞”(水銀),也是九大行星之一的水星。

《海王尼普頓》

(Neptun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羅馬神話裡的海王尼普頓,相當於希臘神話裡的海王波塞冬。

《海後安菲特裡忒》

(amphitrit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塞納河》

(Sein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馬恩河》

(Marn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馬恩河全長514 公里,塞納河最大的支流,在快要流到巴黎時匯入塞納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14和1918年爆發的兩場馬恩河戰役是一戰中的重要戰役。

《赫克裡斯與化為蛇的Acheloos河神戰鬥》

(Hercules fighting Acheloos trensfomed into a snake)

作者Francois Joseph Bosio

赫克裡斯(Hercules)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子,大力神赫拉克利斯(Heracles)的羅馬名字,Acheloos是希臘地區的一條Acheloos河的河神,以善於變身而著稱,最擅長變為雄牛和巨蛇。

《風信子》

(Hyacinth)

作者Francois Joseph Bosio

希臘神話:他是馬其頓王子,阿波羅鍾愛的美少年,有一次與阿波羅玩擲鐵餅遊戲,不幸被鐵餅打中頭部,流血不止而死去。阿波羅無比悲傷。他的血長出一種花,,這種花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風信子(Hyacinthus)。

《制陶工藝》(Ceramics)

盧浮宮Cour Carree 西牆的雕塑

作者Eugene Guillaume

《聖女貞德傾聽聖母的聲音》

(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her voices)

作者Francois Rude

Francois Rude 創作的最大的雕塑作品是巴黎凱旋門上的群雕《馬賽曲》。

盧浮宮的Richelieu wing

盧浮宮的展廳

盧浮宮的展廳

《戴安娜出浴》

(Diana Leaving the Bath)

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 )

布歇是路易十五的宮廷畫家,這幅作品是公認的洛可哥藝術(Rococo)的代表作。文藝復興開始,西方藝術從巴羅克(Baroque)-洛可哥-新古典主義,不斷發展演進。洛可哥藝術包括繪畫,音樂,建築,傢俱裝飾等領域。在這幅作品中,羅馬神話中的女神戴安娜,被表現為一個貴族小姐。

《蓬帕杜爾夫人》

(Madame de Pompadour)

作者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

《阿凱迪亞的牧人們》

作者Nicolas Poussin

這個題材起源於拉丁成語Et in Arcadia ego,大意是:the person buried in this tomb has lived in Arcadia,直譯為“埋葬在這個墳墓裡的人曾經在阿凱迪亞生活過”,引申的意思:人生無常,珍惜現在的生活。

《埃涅阿斯向戴朵講述特洛伊的陷落》

作者Pierre-Narcisse Guerin

《克呂泰涅斯特拉殺死沉睡中的阿伽門農之前的猶豫不決》

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The Return of Marcus Sextus)

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這是一個虛構的歷史悲劇故事的形象化表現:經過多年流放生涯的Sextus 回到家裡時,他的妻子已經死去,他心如死灰的坐在妻子的屍體旁邊,兩眼茫然的盯著不知什麼地方,心中思考著生命的意義。當時是一個沒有上帝信仰的時代,這幅作品暗示了基督耶穌對人生的思考,而悲痛萬分地抱著父親大腿痛哭的女兒,正是基督教藝術中常見的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的化身。

《拿破崙寬恕了開羅的叛亂》

(Napoleon Pardoning the Rebels at Cairo)

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大宮女》

(The Grand Odalisque)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土耳其浴》(The Turkish bath)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羅傑拯救安格利卡》

(Roger Rescuing Angelica)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對荷馬的禮贊》

(Apotheosis of Homer)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波拿巴指揮下的1798年埃及遠征》

(The 1798 Egyptian Expedition Under the Command of Bonaparte)

作者Leon Cogniet

《波拿巴視察Jaffa 的隔離病院》

(Bonaparte Visiting the Pesthouse in Jaffa)

作者Antoine-Jean Gros

《海倫與帕里斯的愛情》

(The Love of Helen and Paris )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安德洛瑪刻為赫克托爾哀傷》

(Andromache Mourning Hector)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荷拉提兄弟的誓約》

(Oath of the Horatii)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描述了荷拉提(羅馬語:Horatius)讓他的三個兒子對著寶劍起誓:為了羅馬戰鬥到死。根據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Titus Livy,西元前59-西元17年)的記載:羅馬的荷拉提家族的三個男性成員被選中,與Alba Longa 城的一個家族的三個男性成員決鬥,以解決羅馬城與Alba Longa 城之間的爭端。

《扈從給布魯圖斯帶回他兒子的屍體》

作者大衛

《列奧尼達在溫泉關》

(Leonidas at Thermopylae)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拿破崙的加冕禮》

(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這是一個著名典故:在拿破崙的皇帝加冕禮上,拿破崙拿起皇冠戴在自己的頭上,然後拿起後冠戴在皇后的頭上,這使得主持加冕儀式的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後來教皇庇護七世藉故開除了拿破崙的教籍,拿破崙則把庇護七世抓起來監禁多年,直到拿破崙倒臺。

《梅杜薩之筏》

(The Raft of the Medusa)

作者Theodore Gericault

《自由女神引導人民》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這幅作品描述1830年的法國革命運動,推翻了查理十世。這是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繪畫之一。

《薩爾丹那帕勒斯之死》

(Death of Sardanapalus)

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希阿島的屠殺》

(The Massacre at Chios)

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1822年,希臘爆發獨立運動後,1822年4月11日,奧特曼帝國(Ottoman)的軍隊登陸希臘的希阿島(Chios),對島上平民展開軍事攻擊,這些土耳其軍隊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大肆屠殺搶掠,造成2 萬多平民死亡,並把“所有活著的剩餘的7 萬多居民全部驅逐出島”,成為奴隸。德拉克羅瓦的這幅作品展出後,震動了藝術界,這幅作品也被稱為“對藝術的屠殺”。

《愛神(丘比特)將赫拉克利斯的棍棒改制為弓箭》

(Love fashioning a bow from the club of Heracles)

《在路易十四的肖像前,雕塑諮詢繪畫》

作者Jacques Prou(1655–1706)

《丘比特與普賽克》

(Cupid and Psyche)

作者卡諾瓦(Antonio Canova)

轉載自:美術網,版權由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 )

作者Pierre Hébert (1804-1869)作於1855年

這件雕塑在盧浮宮的Cour Carrée 大廈的西牆

盧浮宮

中央大廳

盧浮宮hall of Apollon 展廳的入口

盧浮宮Rubens-Saal 展廳

《向維納斯第一次講述秘密的私房話》(First secret confidence to Venus)

作者Francois Jouffroy

凡爾賽宮的兩匹Marly horse 之一

現存盧浮宮

“凡爾賽宮的最大型的雕塑”

凡爾賽宮的兩匹Marly horse 之一

現存盧浮宮

“凡爾賽宮的最大型的雕塑”

《按照亞歷山大的命令 Campaspe在Apelles的面前脫下衣衫》

(Campaspe taking off her clothes in front of Apelles by order of Alexander )

作者Auguste Ottin

史料記載:美女Campaspe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情婦,亞歷山大大帝下令希臘最著名的畫家Apelles描繪過她。酷愛藝術的亞歷山大大帝看完了好朋友,著名畫家Apelles創作的美女Campaspe的繪畫後,“感覺到Apelles比自己更會欣賞Campaspe,甚至愛上了Campaspe。於是亞歷山大大帝留下了這幅畫,但是把Campaspe作為禮物送給Apelles作為妻子和模特兒”。希臘畫家Apelles隨同亞歷山大大帝出征,在征途上創作了很多作品。

《受傷的菲洛皮門》

(Philopoemen hurt)

作者Pierre-Jean David

菲洛皮門(Philopoemen,西元前253-183年)是希臘的統帥和政治家,曾經八次被任命為亞該亞同盟總司令(Achaean League Strategos)。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半島陷入混戰。亞該亞同盟原來很弱小,西元前209年,菲洛皮門被任命為總司令後屢戰屢勝,多次打敗強大的斯巴達,馬其頓和羅馬帝國的軍隊,被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譽為“最後一個希臘人”。

《騎著珀伽索斯的路易十四的命運》

(Fame of Louis XIV riding Pegasus)

作者Antoine Coysevox

珀伽索斯(Pegasus),希臘神話中的有翼的飛馬。

《騎著珀伽索斯的墨丘利》

(Mercury riding Pegasus)

作者Antoine Coysevox

墨丘利(Mercury),羅馬神話中為眾神傳遞資訊的使者,對應于希臘神話中的的赫耳墨斯(Hermes)。Mercury,在英文中,又是化學元素“汞”(水銀),也是九大行星之一的水星。

《海王尼普頓》

(Neptun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羅馬神話裡的海王尼普頓,相當於希臘神話裡的海王波塞冬。

《海後安菲特裡忒》

(amphitrit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塞納河》

(Sein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馬恩河》

(Marne)

作者Antoine Coysevox

馬恩河全長514 公里,塞納河最大的支流,在快要流到巴黎時匯入塞納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14和1918年爆發的兩場馬恩河戰役是一戰中的重要戰役。

《赫克裡斯與化為蛇的Acheloos河神戰鬥》

(Hercules fighting Acheloos trensfomed into a snake)

作者Francois Joseph Bosio

赫克裡斯(Hercules)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子,大力神赫拉克利斯(Heracles)的羅馬名字,Acheloos是希臘地區的一條Acheloos河的河神,以善於變身而著稱,最擅長變為雄牛和巨蛇。

《風信子》

(Hyacinth)

作者Francois Joseph Bosio

希臘神話:他是馬其頓王子,阿波羅鍾愛的美少年,有一次與阿波羅玩擲鐵餅遊戲,不幸被鐵餅打中頭部,流血不止而死去。阿波羅無比悲傷。他的血長出一種花,,這種花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風信子(Hyacinthus)。

《制陶工藝》(Ceramics)

盧浮宮Cour Carree 西牆的雕塑

作者Eugene Guillaume

《聖女貞德傾聽聖母的聲音》

(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her voices)

作者Francois Rude

Francois Rude 創作的最大的雕塑作品是巴黎凱旋門上的群雕《馬賽曲》。

盧浮宮的Richelieu wing

盧浮宮的展廳

盧浮宮的展廳

《戴安娜出浴》

(Diana Leaving the Bath)

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 )

布歇是路易十五的宮廷畫家,這幅作品是公認的洛可哥藝術(Rococo)的代表作。文藝復興開始,西方藝術從巴羅克(Baroque)-洛可哥-新古典主義,不斷發展演進。洛可哥藝術包括繪畫,音樂,建築,傢俱裝飾等領域。在這幅作品中,羅馬神話中的女神戴安娜,被表現為一個貴族小姐。

《蓬帕杜爾夫人》

(Madame de Pompadour)

作者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

《阿凱迪亞的牧人們》

作者Nicolas Poussin

這個題材起源於拉丁成語Et in Arcadia ego,大意是:the person buried in this tomb has lived in Arcadia,直譯為“埋葬在這個墳墓裡的人曾經在阿凱迪亞生活過”,引申的意思:人生無常,珍惜現在的生活。

《埃涅阿斯向戴朵講述特洛伊的陷落》

作者Pierre-Narcisse Guerin

《克呂泰涅斯特拉殺死沉睡中的阿伽門農之前的猶豫不決》

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The Return of Marcus Sextus)

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這是一個虛構的歷史悲劇故事的形象化表現:經過多年流放生涯的Sextus 回到家裡時,他的妻子已經死去,他心如死灰的坐在妻子的屍體旁邊,兩眼茫然的盯著不知什麼地方,心中思考著生命的意義。當時是一個沒有上帝信仰的時代,這幅作品暗示了基督耶穌對人生的思考,而悲痛萬分地抱著父親大腿痛哭的女兒,正是基督教藝術中常見的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的化身。

《拿破崙寬恕了開羅的叛亂》

(Napoleon Pardoning the Rebels at Cairo)

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大宮女》

(The Grand Odalisque)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土耳其浴》(The Turkish bath)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羅傑拯救安格利卡》

(Roger Rescuing Angelica)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對荷馬的禮贊》

(Apotheosis of Homer)

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波拿巴指揮下的1798年埃及遠征》

(The 1798 Egyptian Expedition Under the Command of Bonaparte)

作者Leon Cogniet

《波拿巴視察Jaffa 的隔離病院》

(Bonaparte Visiting the Pesthouse in Jaffa)

作者Antoine-Jean Gros

《海倫與帕里斯的愛情》

(The Love of Helen and Paris )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安德洛瑪刻為赫克托爾哀傷》

(Andromache Mourning Hector)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荷拉提兄弟的誓約》

(Oath of the Horatii)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描述了荷拉提(羅馬語:Horatius)讓他的三個兒子對著寶劍起誓:為了羅馬戰鬥到死。根據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Titus Livy,西元前59-西元17年)的記載:羅馬的荷拉提家族的三個男性成員被選中,與Alba Longa 城的一個家族的三個男性成員決鬥,以解決羅馬城與Alba Longa 城之間的爭端。

《扈從給布魯圖斯帶回他兒子的屍體》

作者大衛

《列奧尼達在溫泉關》

(Leonidas at Thermopylae)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拿破崙的加冕禮》

(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這是一個著名典故:在拿破崙的皇帝加冕禮上,拿破崙拿起皇冠戴在自己的頭上,然後拿起後冠戴在皇后的頭上,這使得主持加冕儀式的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後來教皇庇護七世藉故開除了拿破崙的教籍,拿破崙則把庇護七世抓起來監禁多年,直到拿破崙倒臺。

《梅杜薩之筏》

(The Raft of the Medusa)

作者Theodore Gericault

《自由女神引導人民》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這幅作品描述1830年的法國革命運動,推翻了查理十世。這是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繪畫之一。

《薩爾丹那帕勒斯之死》

(Death of Sardanapalus)

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希阿島的屠殺》

(The Massacre at Chios)

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1822年,希臘爆發獨立運動後,1822年4月11日,奧特曼帝國(Ottoman)的軍隊登陸希臘的希阿島(Chios),對島上平民展開軍事攻擊,這些土耳其軍隊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大肆屠殺搶掠,造成2 萬多平民死亡,並把“所有活著的剩餘的7 萬多居民全部驅逐出島”,成為奴隸。德拉克羅瓦的這幅作品展出後,震動了藝術界,這幅作品也被稱為“對藝術的屠殺”。

《愛神(丘比特)將赫拉克利斯的棍棒改制為弓箭》

(Love fashioning a bow from the club of Heracles)

《在路易十四的肖像前,雕塑諮詢繪畫》

作者Jacques Prou(1655–1706)

《丘比特與普賽克》

(Cupid and Psyche)

作者卡諾瓦(Antonio Canova)

轉載自:美術網,版權由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