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庫曼斯坦的小麥生產:現實和展望

土庫曼斯坦的小麥生產:現實和展望

土庫曼斯坦地勢平緩, 大多海拔較低, 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沙漠佔據, 氣候炎熱而乾旱, 在灌溉條件下適於各類穀物生長, 小麥和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

1.小麥和棉花生產:長期視角

對過去100年土庫曼斯坦農業生產的分析顯示, 棉花和小麥的播種面積年際變化較大, 且二者呈逆向變化(圖1)。

圖1 2013年間土庫曼斯坦小麥和棉花播種面積所占比重

土庫曼斯坦工業用棉花生產始於1880年代末。 後棉花播種面積不斷擴大, 以供應俄羅斯紡織業所需原材料。 土庫曼斯坦當地棉花品質較低, 逐漸被品質更優價格也更昂貴的美國和埃及品種以及長絨棉取代。 1889-1916年間土庫曼斯坦棉花種植面積擴大了100倍, 在環裡海地區, 棉花取代小麥成為主要作物。

表1 1960-2013年土庫曼斯坦土地播種結構

年份

總播種面積

(千公頃)

小麥

(千公頃)

棉花

(千公頃)

播種面積所占比例結構

小麥

棉花

1960

446

34

222

8

50

1970

636

52

397

8

62

1980

895

55

508

6

57

1990

1231

60

623

5

51

2000

1484

741

619

50

41

2005

2002

953

644

48

32

2013

1600

860

550

54

34

可以看到, 在土庫曼斯坦區域經濟關係和外部貿易連接中斷、糧食供應不足時, 小麥種植面積會擴大, 一旦經濟和貿易關係回歸正常, 小麥播種面積就會隨之減少, 相應地棉花種植面積就會再次增加。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均呈現出這種“增加-減少”的週期模式, 持續5-10年。 1940年代中期, 二戰結束後, 棉花成為主要作物, 並一直持續了50年時間, 直到1990年代中期, 小麥播種面積重新超過棉花, 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至今。 目前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每年86萬公頃, 棉花則為55萬公頃。

2.小麥政策背景下的農業改革

土庫曼斯坦小麥生產的未來之路在哪裡?早在1990年代, 土第一任總統薩帕爾穆拉特-尼亞佐夫發起了《糧食計畫》,

旨在通過小麥生產完全自給實現糧食安全。 總體上來說, 該國就發展、重組、制度和管理所採取的一切舉措和其它改革都圍繞實現糧食安全這一任務來開展, 也即都遵從《糧食計畫》。

小麥生產成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重中之重。 土政府把小麥視為一種戰略商品, 通過提高關稅壁壘來保護小麥, 小麥出口則需要政府頒發的許可證。 小麥領域的變化由政府法令, 而非農業生產者對市場信號的自主回應來決定。

糧食領域的發展需要巨額資金投入。 小麥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生產擴大, 糧食加工企業紛紛成立。 大部分投資來自政府, 私營部門的投入只占很小部分。 至今, 麵粉和麵包行業仍完全由政府控制,

幾乎沒有來自國內外的私人投資。

表2 1992-2012年土庫曼斯坦對《糧食計畫》的投資(百萬美元)

投資用途

1992-1999

2000-2008

2009-2013

合計

占比

土地開發和恢復

1100

500

600

2200

40%

700

960

900

2560

47%

建設麵粉廠、儲糧設備、麵包店

300

140

280

720

13%

合計

2100

1600

1780

5480

100%

小麥播種面積比總的灌區面積增長快。 經過1965年之後30年的快速增長, 1994年開始灌區擴張基本停止, 而小麥播種面積仍在持續擴大。 主要原因是政府從1991年開始把發展糧食部門作為高度優先事項來實施。 1990年, 小麥播種面積僅為6萬公頃, 占灌溉土地的4.4%;1991-2013年間, 小麥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達到86萬公頃, 占灌溉土地的46.7%(表3、圖2)。

表3 1990-2013年土庫曼斯坦灌區面積和小麥播種面積增長情況

年份

灌區面積

小麥播種面積

千公頃

相對於1990年的占比

千公頃

占灌區面積的百分比

1990

1369.2

100.0

60.0

4.4

1995

1768.5

129.2

552.2

31.2

2000

1792.2

130.9

741.0

41.3

2007

1695.5

127.6

832.9

49.1

2010

1772.2

129.4

860.0

48.5

2011

1794.9

131.1

860.0

47.9

2012

1817.5

132.7

860.0

47.3

2013

1842.3

134.6

860.0

46.7

圖2 1965-2013年土庫曼斯坦灌溉面積和小麥播種面積

對糧食部門的重視極大改變了灌溉土地的用途。 1990年, 棉花是灌溉土地的主要作物, 播種面積占45%, 而小麥僅占5%(其餘50%播種的是其它作物和多年生植物)。 到2013年, 隨著灌溉土地的不斷擴大(增加了47.31萬公頃), 小麥成為主要作物, 棉花播種面積減少7.34萬公頃, 所有其它作物播種面積都在縮減,尤其是飼料作物減少了25.35萬公頃。表4顯示了1990-2013年土庫曼斯坦灌溉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表4 1990-2013年土庫曼斯坦灌溉土地利用的變化

1990

1990-2013(+,-)

2013

千公頃

%

千公頃

千公頃

%

灌溉土地總面積

1369.2

100

+473.1

1842.3

100

小麥

60.0

5

+800.0

860.0

47

棉花

623.4

45

-73.4

550.0

30

其它作物和多年生植物

685.8

50

-253.5

432.3

23

隨著糧食作物特別是小麥播種面積的不斷增加,小麥產量也大幅增長。但1998年後,為了表明尼亞佐夫總統有關糧食政策的成功,官方統計資料顯然誇大了事實(圖3)。小麥產量從1998年的120萬噸被人為虛誇到了2006年的350萬噸,而相應的播種面積只增加了35%。在缺乏科研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尼亞佐夫任期內土庫曼斯坦科研機構全面瓦解的情況下,這樣的技術進步是不可能實現的。

2006年執政後,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於2007年將小麥產量官方統計資料從350萬噸下調到100萬噸,低於1998年的水準。從2007年開始,土官方公佈的小麥產量從100萬噸增加到了2013年的160萬噸。

圖3 1992-2013年土庫曼斯坦小麥播種面積和產量:藍色是土官方統計的播種面積(千公頃),橘色是土官方統計的小麥產量(千噸),灰色是美國農業部估算的小麥產量(千噸)

3.小麥生產率

尼亞佐夫執政時期(1998-2007年),土官方公佈的小麥產量遠比播種面積增長迅速,從而導致小麥生產率也表現出類似的增長曲線,如圖4所示。根據偽造的資料,2006年土小麥單產達到3.7噸/公頃,是1990-2002年平均值的1.5倍(2.5噸/公頃),驚人地超過了東歐和美國的單產資料(分別為3.45噸/公頃和2.77噸/公頃)。

圖4 1992-2013年土庫曼斯坦小麥單產(官方資料和美國農業部估算值)

表5 土庫曼斯坦與其它國家小麥單產的比較

國別

2000-2005年小麥單產均值(噸/公頃)

歐盟15國

5.81

東歐國家

3.45

美國

2.77

非洲發達國家

2.45

加拿大

2.28

新獨立國家

1.87

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1.62

土庫曼斯坦(2007-2013)

1.51

圖4反映了1998-2007年土官方公佈和美國農業部估算的小麥生產率的巨大差異。1992-1998年間差距不大,2008年後,兩條曲線大致相同。綜合考慮各個因素,美國農業部的小麥總產和單產估算值更加可靠。

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將統計資料調整後,土小麥單產下降到了1.5噸/公頃,在圖5所選國家中位列倒數第二。獨立之初化肥和化學製品短缺、科研停滯、服務匱乏等因素綜合導致了這一結果。

圖5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東歐和北美國家的小麥產率比較:土庫曼斯坦為2007-2013年均值,其它前蘇聯國家為2009-2012年均值,其餘國家為2009-2011年均值

4.小麥和棉花收益

由於氣候炎熱,土庫曼斯坦生長的小麥麩質含量低,最適合用作動物飼料,2010年以前在俄羅斯市場價格穩定在100-110美元/噸,近些年上漲到了140美元/噸。在調整2004-2006年的統計資料後,1991-2013年土小麥產量總計達到2150萬噸,按平均每噸125美元計算,這些小麥總產值達到27億美元。然而,同期對糧食部門的資金投入卻高達55億美元(見表2),如果將這些資金用於小麥進口,土庫曼斯坦可以進口兩倍於自產的量。

很明顯,通過擴大國內生產來確保小麥自給自足的政策從經濟角度考慮其實得不償失。根據2007-2013年的資料(表6),土庫曼斯坦在現有條件下從事小麥生產在經濟上是低效的。2013年小麥播種面積是棉花的1.6倍,但其產值卻僅為棉花的55%。

2007-2013年間每公頃小麥的收益始終遠低於棉花,平均來看收益率只有棉花的20%。其它相關研究也表明,小麥生產的收益率遠低於蔬菜、葡萄和棉花。圖6顯示了每公頃小麥和棉花的收益差距。此外,與棉花不同,小麥不是勞動密集型作物,不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小麥生產約需要17.5萬名工人,而種植棉花則需要28萬人口(表6)。結果表明,土庫曼斯坦小麥生產在經濟上沒有效率,在國內開展小麥種植主要是出於政治考慮。

表6 2007-2013年土庫曼斯坦每公頃棉花和小麥的收益(按當地貨幣和美元計算)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棉花

1.播種面積(千公頃)

642.7

570.4

545.0

550.2

556.4

550.8

550.6

2.單產(噸/公頃)

1.48

1.76

1.77

2.34

1.97

2.24

2.17

3.總產量(千噸)

949.8

1001.8

966.2

1286.3

1096.5

1234.9

1194.0

4.原棉價值(百萬馬納特)

1032.0

1077.3

1039.2

1372.1

1174.7

1317.4

1271.1

5.每公頃產值(馬納特/公頃)

1605.7

1888.7

1906.8

2493.8

2111.3

2391.8

2308.6

6.按美元計算總值*(百萬美元)

219.5

378.0

364.6

481.4

412.2

462.2

446.0

7.每公頃產值(美元/公頃)

341.6

662.7

669.0

874.7

740.8

839.2

810.0

8.從業人口(千人)

292.1

285.2

272.5

275.1

278.2

275.4

275.3

小麥

1.播種面積(千公頃)

832.9

905.6

878.5

868.6

857.8

867.0

877.0

2.單產(噸/公頃)

1.22

0.90

1.40

1.61

1.36

1.38

1.87

3.總產量(千噸)

1013.6

815.7

1231.4

1400.0

1168.2

1200.1

1640.5

4.小麥價值(百萬馬納特)

162.2

130.5

332.5

560.0

467.3

480.0

656.2

5.每公頃產值(馬納特/公頃)

194.5

144.1

378.5

155.1

544.8

553.6

748.2

6.按美元計算總值*(百萬美元)

56.9

45.8

116.7

196.5

164.0

168.4

230.2

7.每公頃產值(美元/公頃)

41.4

50.6

132.8

54.4

191.2

194.2

262.5

8.從業人口(千人)

166.6

181.1

175.7

173.7

171.6

173.4

175.4

*根據官方匯率計算(2007年為4.7馬納特/美元,2008-2013年為2.85 馬納特/美元)

圖6 2007-2013年每公頃棉花和小麥的收益(美元)

5.小麥出口

儘管收益率低,提供就業機會較少,土政府仍然沒有改變1990年代初《糧食計畫》制定的政策,小麥依然在農業結構中占主要地位。2011年2月,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歷史上首次在電視直播的政府會議上宣佈,土庫曼斯坦在2010年已經具備了向世界市場出口小麥的現實可能性。

土庫曼斯坦從2010年開始出口糧食。2010年收穫糧食總量140萬噸,其中15萬噸小麥通過國家控制的商品交易所出口。考慮到旱災的影響,2011年未出口糧食,但在2012年,土庫曼國家糧食協會獲准從2011年的庫存中出口30萬噸超出國內消費需求的小麥。

2010年,《土庫曼斯坦2011-2030年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發佈。該規劃預計2030年小麥產量將上升到190萬噸,相應的出口量也會穩步增長。

根據規劃中的展望,2013-2030年用土國內小麥生產的麵粉將增加29.5%,同期人口增長預計也將為29.5%。以2013-2030年的麵粉生產預測為標準需求(每人每年110kg),表7估算了土國內小麥消費需求量。如果上述國家規劃中的預測可以實現,在不考慮經濟效率的情況下,2013年後土庫曼斯坦每年可以出口約40萬噸小麥。而根據近期更新的資料,2015年土實際小麥出口量只有20萬噸左右。

表7 2010-2030年土庫曼斯坦預計的小麥產量

產量(千噸)

麵粉產量(千噸)

小麥的國內消費量(千噸)

出口潛力(千噸)

計畫值

實際值

制粉

種子

合計

2010

1600

1400

573.9

820

198

1018

382

2011

1625

1168

633.2

905

198

1103

65

2012

1639

1200

660.6

944

198

1142

58

2013

1654

1640

691.6

988

198

1186

454

2014

1669

709.0

1013

198

1211

458

2015

1685

750.3

1072

198

1270

415

2020

1810

849.1

1213

198

1411

399

2025

1849

872.7

1247

198

1445

404

2030

1896

895.7

1280

198

1478

418

6.結論

隨著土庫曼斯坦的獨立,與其它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供應鏈斷裂,糧食安全問題引起了土政府高度重視。1990年代初提出的增加小麥生產的政策措施致使土小麥播種面積快速擴大,同期產量也迅速提高。然而,土庫曼斯坦小麥生產的收益遠不及棉花生產,政府的小麥擴張政策明顯欠缺經濟考慮,政治意願成為主要驅動因素。與哈薩克、俄羅斯和烏克蘭相比,土庫曼斯坦的小麥產量和出口量都很少,但是,作為傳統的小麥進口國,實現自給自足並開始糧食出口是該國取得的一大進步。國際經驗表明,國內生產是實現糧食安全的最佳保障,這在一個容易受到制裁和反制裁的政治環境中尤為明顯。

2017-10-10 王麗賢 編譯 中亞科技

原文連結:http://mp.weixin.qq.com/s/bI-O7rSxnI9QCgYwDsgD7g

所有其它作物播種面積都在縮減,尤其是飼料作物減少了25.35萬公頃。表4顯示了1990-2013年土庫曼斯坦灌溉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表4 1990-2013年土庫曼斯坦灌溉土地利用的變化

1990

1990-2013(+,-)

2013

千公頃

%

千公頃

千公頃

%

灌溉土地總面積

1369.2

100

+473.1

1842.3

100

小麥

60.0

5

+800.0

860.0

47

棉花

623.4

45

-73.4

550.0

30

其它作物和多年生植物

685.8

50

-253.5

432.3

23

隨著糧食作物特別是小麥播種面積的不斷增加,小麥產量也大幅增長。但1998年後,為了表明尼亞佐夫總統有關糧食政策的成功,官方統計資料顯然誇大了事實(圖3)。小麥產量從1998年的120萬噸被人為虛誇到了2006年的350萬噸,而相應的播種面積只增加了35%。在缺乏科研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尼亞佐夫任期內土庫曼斯坦科研機構全面瓦解的情況下,這樣的技術進步是不可能實現的。

2006年執政後,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於2007年將小麥產量官方統計資料從350萬噸下調到100萬噸,低於1998年的水準。從2007年開始,土官方公佈的小麥產量從100萬噸增加到了2013年的160萬噸。

圖3 1992-2013年土庫曼斯坦小麥播種面積和產量:藍色是土官方統計的播種面積(千公頃),橘色是土官方統計的小麥產量(千噸),灰色是美國農業部估算的小麥產量(千噸)

3.小麥生產率

尼亞佐夫執政時期(1998-2007年),土官方公佈的小麥產量遠比播種面積增長迅速,從而導致小麥生產率也表現出類似的增長曲線,如圖4所示。根據偽造的資料,2006年土小麥單產達到3.7噸/公頃,是1990-2002年平均值的1.5倍(2.5噸/公頃),驚人地超過了東歐和美國的單產資料(分別為3.45噸/公頃和2.77噸/公頃)。

圖4 1992-2013年土庫曼斯坦小麥單產(官方資料和美國農業部估算值)

表5 土庫曼斯坦與其它國家小麥單產的比較

國別

2000-2005年小麥單產均值(噸/公頃)

歐盟15國

5.81

東歐國家

3.45

美國

2.77

非洲發達國家

2.45

加拿大

2.28

新獨立國家

1.87

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1.62

土庫曼斯坦(2007-2013)

1.51

圖4反映了1998-2007年土官方公佈和美國農業部估算的小麥生產率的巨大差異。1992-1998年間差距不大,2008年後,兩條曲線大致相同。綜合考慮各個因素,美國農業部的小麥總產和單產估算值更加可靠。

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將統計資料調整後,土小麥單產下降到了1.5噸/公頃,在圖5所選國家中位列倒數第二。獨立之初化肥和化學製品短缺、科研停滯、服務匱乏等因素綜合導致了這一結果。

圖5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東歐和北美國家的小麥產率比較:土庫曼斯坦為2007-2013年均值,其它前蘇聯國家為2009-2012年均值,其餘國家為2009-2011年均值

4.小麥和棉花收益

由於氣候炎熱,土庫曼斯坦生長的小麥麩質含量低,最適合用作動物飼料,2010年以前在俄羅斯市場價格穩定在100-110美元/噸,近些年上漲到了140美元/噸。在調整2004-2006年的統計資料後,1991-2013年土小麥產量總計達到2150萬噸,按平均每噸125美元計算,這些小麥總產值達到27億美元。然而,同期對糧食部門的資金投入卻高達55億美元(見表2),如果將這些資金用於小麥進口,土庫曼斯坦可以進口兩倍於自產的量。

很明顯,通過擴大國內生產來確保小麥自給自足的政策從經濟角度考慮其實得不償失。根據2007-2013年的資料(表6),土庫曼斯坦在現有條件下從事小麥生產在經濟上是低效的。2013年小麥播種面積是棉花的1.6倍,但其產值卻僅為棉花的55%。

2007-2013年間每公頃小麥的收益始終遠低於棉花,平均來看收益率只有棉花的20%。其它相關研究也表明,小麥生產的收益率遠低於蔬菜、葡萄和棉花。圖6顯示了每公頃小麥和棉花的收益差距。此外,與棉花不同,小麥不是勞動密集型作物,不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小麥生產約需要17.5萬名工人,而種植棉花則需要28萬人口(表6)。結果表明,土庫曼斯坦小麥生產在經濟上沒有效率,在國內開展小麥種植主要是出於政治考慮。

表6 2007-2013年土庫曼斯坦每公頃棉花和小麥的收益(按當地貨幣和美元計算)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棉花

1.播種面積(千公頃)

642.7

570.4

545.0

550.2

556.4

550.8

550.6

2.單產(噸/公頃)

1.48

1.76

1.77

2.34

1.97

2.24

2.17

3.總產量(千噸)

949.8

1001.8

966.2

1286.3

1096.5

1234.9

1194.0

4.原棉價值(百萬馬納特)

1032.0

1077.3

1039.2

1372.1

1174.7

1317.4

1271.1

5.每公頃產值(馬納特/公頃)

1605.7

1888.7

1906.8

2493.8

2111.3

2391.8

2308.6

6.按美元計算總值*(百萬美元)

219.5

378.0

364.6

481.4

412.2

462.2

446.0

7.每公頃產值(美元/公頃)

341.6

662.7

669.0

874.7

740.8

839.2

810.0

8.從業人口(千人)

292.1

285.2

272.5

275.1

278.2

275.4

275.3

小麥

1.播種面積(千公頃)

832.9

905.6

878.5

868.6

857.8

867.0

877.0

2.單產(噸/公頃)

1.22

0.90

1.40

1.61

1.36

1.38

1.87

3.總產量(千噸)

1013.6

815.7

1231.4

1400.0

1168.2

1200.1

1640.5

4.小麥價值(百萬馬納特)

162.2

130.5

332.5

560.0

467.3

480.0

656.2

5.每公頃產值(馬納特/公頃)

194.5

144.1

378.5

155.1

544.8

553.6

748.2

6.按美元計算總值*(百萬美元)

56.9

45.8

116.7

196.5

164.0

168.4

230.2

7.每公頃產值(美元/公頃)

41.4

50.6

132.8

54.4

191.2

194.2

262.5

8.從業人口(千人)

166.6

181.1

175.7

173.7

171.6

173.4

175.4

*根據官方匯率計算(2007年為4.7馬納特/美元,2008-2013年為2.85 馬納特/美元)

圖6 2007-2013年每公頃棉花和小麥的收益(美元)

5.小麥出口

儘管收益率低,提供就業機會較少,土政府仍然沒有改變1990年代初《糧食計畫》制定的政策,小麥依然在農業結構中占主要地位。2011年2月,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歷史上首次在電視直播的政府會議上宣佈,土庫曼斯坦在2010年已經具備了向世界市場出口小麥的現實可能性。

土庫曼斯坦從2010年開始出口糧食。2010年收穫糧食總量140萬噸,其中15萬噸小麥通過國家控制的商品交易所出口。考慮到旱災的影響,2011年未出口糧食,但在2012年,土庫曼國家糧食協會獲准從2011年的庫存中出口30萬噸超出國內消費需求的小麥。

2010年,《土庫曼斯坦2011-2030年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發佈。該規劃預計2030年小麥產量將上升到190萬噸,相應的出口量也會穩步增長。

根據規劃中的展望,2013-2030年用土國內小麥生產的麵粉將增加29.5%,同期人口增長預計也將為29.5%。以2013-2030年的麵粉生產預測為標準需求(每人每年110kg),表7估算了土國內小麥消費需求量。如果上述國家規劃中的預測可以實現,在不考慮經濟效率的情況下,2013年後土庫曼斯坦每年可以出口約40萬噸小麥。而根據近期更新的資料,2015年土實際小麥出口量只有20萬噸左右。

表7 2010-2030年土庫曼斯坦預計的小麥產量

產量(千噸)

麵粉產量(千噸)

小麥的國內消費量(千噸)

出口潛力(千噸)

計畫值

實際值

制粉

種子

合計

2010

1600

1400

573.9

820

198

1018

382

2011

1625

1168

633.2

905

198

1103

65

2012

1639

1200

660.6

944

198

1142

58

2013

1654

1640

691.6

988

198

1186

454

2014

1669

709.0

1013

198

1211

458

2015

1685

750.3

1072

198

1270

415

2020

1810

849.1

1213

198

1411

399

2025

1849

872.7

1247

198

1445

404

2030

1896

895.7

1280

198

1478

418

6.結論

隨著土庫曼斯坦的獨立,與其它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供應鏈斷裂,糧食安全問題引起了土政府高度重視。1990年代初提出的增加小麥生產的政策措施致使土小麥播種面積快速擴大,同期產量也迅速提高。然而,土庫曼斯坦小麥生產的收益遠不及棉花生產,政府的小麥擴張政策明顯欠缺經濟考慮,政治意願成為主要驅動因素。與哈薩克、俄羅斯和烏克蘭相比,土庫曼斯坦的小麥產量和出口量都很少,但是,作為傳統的小麥進口國,實現自給自足並開始糧食出口是該國取得的一大進步。國際經驗表明,國內生產是實現糧食安全的最佳保障,這在一個容易受到制裁和反制裁的政治環境中尤為明顯。

2017-10-10 王麗賢 編譯 中亞科技

原文連結:http://mp.weixin.qq.com/s/bI-O7rSxnI9QCgYwDsgD7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