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排隊示好老師狂刷屏 家長群社交怎麼變了味

“在單位我和同事溝通遊刃有餘,但是孩子上幼稚園,我進了家長群,卻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相處了。 ”國慶休假結束,家長手機中的各種家長群又活躍起來,很多家長也隨之開始焦慮。 家長群的建立原本是為了家長和老師之間更好地溝通,但實際上有的家長群已悄然“變味”:有些家長在群內曬娃求關注,有些家長過度示好老師,讓其他家長不勝其煩。 而不少老師也表示:有的家長不分時間、事無巨細地@自己,讓老師覺得時刻都在上班。

家長說

赤裸裸“拍馬屁”有點煩

“本來以為放假可以清淨一下,誰知在國慶和中秋期間,很多家長排著隊在家長群裡祝福老師,都是複製粘貼的資訊,一下子刷了幾十條,實在覺得沒營養,但是不跟著說幾句也不好,怕老師認為我不上心。

”來自武昌的衛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兒子剛上小學,為了溝通方便,老師專門建了一個家長群,通報孩子在校情況、發佈重要通知。

提起這個家長群,衛女士就有點煩。 只要老師在群裡表揚了一下哪個孩子,家長們就會“夾道歡迎”:“向某某某學習,是老師教得好,老師辛苦了。 ”衛女士說:“遇到這樣赤裸裸地拍馬屁,我從來不說話,幾十個家長說一樣的話,我覺得老師也不會看的吧。 ”

除了排隊刷屏,有的家長還經常曬娃求關注。 武昌喬女士的孩子剛上幼稚園不久,她坦言,有一部分家長總會在家長群內發自己孩子的各種“成果”,畫了一幅畫要曬,練琴了要曬,幫家長做家務也要曬,“就是為了多刷臉讓老師記住自家的娃,為了求關注也太拼了”。

老師說

隨時隨地@等於不下班

“確實,有了家長群,老師基本沒有下班時間。 ”武漢市青山鋼城一小的班主任晏麗是武漢市百優班主任。 她告訴記者,她們班上的家長群主要有3個職能:在群裡發佈重要公告;和家長分享育兒文章;給家長直播孩子在班上參與的活動。 這樣一來,她經常白天教孩子上課,晚上在群裡回復家長的疑問。 她坦言:“這是老師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因為有些家長白天都在工作,無暇顧及群內資訊,所以只有下班後才能關注到,想跟老師溝通下,其實也能理解。

這樣做

少些形式多些面對面

何曉娟老師也提出,雖然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很多,但是家長群不宜太龐大,每個家庭派一個代表加群,瞭解老師發佈的資訊就行了,“家長應該正視群的作用,這只是一個瞭解孩子在學校動態的視窗和橋樑,而並非那麼複雜的社交場合”。

晏麗老師也表示,她個人並不太支持家長在群裡排隊刷屏這樣形式化的做法:“老師和家長都不會在意群裡的一些表面形式的東西。 這樣反而會讓很多沒有及時看到資訊的家長還要‘爬樓’上去看老師發的是什麼,很容易錯過重要資訊。 ”

對於老師來說,其實群並非最好的交流方式。 何曉娟老師表示,最好的交流方式是面對面,“每天放學的時候,我都會在學校門口等著家長,與家長每天面對面交流,這樣距離更近,交流更親切”。

記者趙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