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弟子規》信之四:談吐清晰,從善如流

信之四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唐朝時有個人叫侯思正, 原本是衙門裡面一個比較低級的辦事人員, 後來因為告發了別人當了官, 得到武則天的重視。 由於他是衙役出身, 武則天就命令他去審理案子。 但侯思正有個問題就是口齒不清, 急起來說話讓人聽不清楚。 有次當審到一位忠臣魏元忠時, 魏元忠口齒伶俐又無罪可認, 急的侯思正亂說話, 這一急, 說的話更是沒人能聽懂。 旁邊觀看審判的官員就覺得這個人也太逗了, 把情況向武則天做了彙報。 武則天聽了以後也大笑:怎麼有個人連話都說不清楚還亂講。 後來侯思正淪為歷史上的一個笑柄。

從侯思正的例子可見, 別小看說話的吐字和清晰度, 談吐不清可能誤了大事, 讓人錯失很多機會。 而語言表達的習慣是從小養成, 正如《弟子規》教導孩子們:“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意思是說:“講話吐字要清楚而有力, 緩緩道來;不可太急太快, 不可模糊不清。 ”孩子在兒時的發音難免含糊不清, 如果缺乏回饋, 他自己較難發現。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說話很可愛, 會學著孩子的語氣語調跟他說話, 這其實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孩子說話的吐字和清晰度需要家長從小耐心地引導、糾正。

非常諷刺的是侯思正因為告發別人而做官, 可最後卻被他人告發。 而《弟子規》講: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意思是說:“聽到別人說長道短, 跟自己無關, 就不要多管閒事。 ”其實這句話不能絕對地遵從。 說人是非者往往到哪都不受歡迎, 但也不能把孩子教成一個不管對錯都掩耳不聞的麻木的人。 正如侯思正審魏元忠一事, 若沒有一些有辨別力的官員向武則天稟報此事, 像侯思正這樣的昏官不知還要製造多少冤案錯案。 因此, 家長應教導孩子少說他人是非,

但看到一些不公正之事要敢於站出來與之鬥爭, 或向家長或老師反映, 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文首的例子中, 侯思正昏庸無能為反面角色, 魏元忠正直忠誠為正面角色。 從這些古今的人物故事入手解讀《弟子規》, 也正是希望通過這些正反兩面的榜樣,

教導孩子從善去惡。 正如《弟子規》講:“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意思是說:“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 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 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 也要下定決心, 逐漸趕上。 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 要反躬自省, 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 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 應當自我警惕, 勉勵自己要奮發圖強。 ”建議家長在平常的教育中, 可以通過講故事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教育孩子。 但避免舉身邊的同齡人來教導孩子, 以免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對比而感到失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