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3個月賣出2噸幹花椒,看大三學生如何利用互聯網玩轉花椒銷售!

提起雲南個舊, 人們最大的印象或許停留在它是中國最大、也是世界最早的產錫基地;抑或是它聚集著彝、壯、回、苗、傣、哈尼等少數民族, 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 但今天這位來自雲南個舊的主人公王雪梅卻與花椒有關。 小小的花椒也能折射出巨大的變遷, 從中我們能看到農業的發展以及新農人的嶄新面貌。

王雪梅是一名大三在讀學生, 現就讀于哈爾濱商業大學。 眼前的她白淨瘦小, 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 言辭不多但對互聯網銷售卻頗有自己的見解。 今年暑假前後的三個多月時間裡, 她幫助家人和村裡的鄉親線上上銷售出2頓幹花椒,

銷售額達20萬左右。 王雪梅說她家裡從奶奶那輩就開始種植花椒, 自己的父母也繼承了祖輩的事業, 在一畝畝花椒地裡深耕細作, 灑下了汗水, 也收穫了希望。

據王雪梅介紹, 近十幾年花椒在家鄉傳統的線下銷售中,

價格總會被收購商壓價, 為了讓花椒擺脫價格控制, 讓鄉親們受益更多, 拓展銷售管道就顯得尤為重要。 身為大學生, 她比鄉親們更早更快接受到新事物, 也意識到了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 “為什麼不嘗試線上銷售呢?儘管我很年輕, 也沒有經驗, 但不嘗試就永遠沒機會。 ”打消了心中的種種顧慮, 王雪梅開始在網上搜索能夠提供銷售管道的平臺與軟體, 經過認真的對比與選擇, 最終她將目光鎖定在了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

王雪梅在一畝田APP上銷售的花椒有自家種植的, 也有從親戚和村民處收購來的。 花椒供貨時間為每年6-9月即花椒成熟季, 這時期的品類主要是幹青花椒, 到後期會有轉紅椒。 她放暑假時,

正是花椒產量最大的時候, 於是她給家人做了分工, 自己主要負責聯繫線上銷售, 而父母則在家裡負責花椒收購、烘乾及篩選等工作。

使用一畝田APP三個月以來, 她線上上成交20單, 銷售額達20萬左右。 王雪梅說因為大部分產品均為自產自銷, 所以相比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她所售的花椒沒有一層一層的流通費, 價格相對合理, 而且她的花椒做到嚴格篩選, 品質好品質有保障。 因為誠信經營, 她線上上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媽媽對我影響很大, 她是一個很有想法而且做事非常認真的人, 她經常對我說要儘量為顧客著想, 和客戶交談時要嚴謹、耐心、親和, 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她遵照了母親的囑託, 用心服務著每一個客戶。

在談到如何實現快速成交時, 王雪梅說她每天都會流覽一畝田APP, 如果看到有人發佈有關花椒需求的資訊, 她會第一時間主動聯繫客戶, 然後把報價發送給對方。 在成交的過程中, 有時會遇到不太順利的情況, 一些客戶剛開始對她不信任或不願意線上上進行支付時, 她又積極地充當了“客服”的角色, 她會耐心給客戶講解操作流程, 還會反復強調使用線上支付的安全性。

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 有一個客戶因為不太懂APP應用, 從綁定到拍單到支付, 操作了6次都沒成功, 但他一點也沒有著急, 還是耐心地聽著王雪梅的講解, 一直到最後操作成功。 客戶的信任讓王雪梅非常感動, 也給了她更多前行的動力。 她也非常感謝一畝田,

不僅讓她開拓了更多的用戶資源, 還讓她家鄉的花椒被更多人所認知和接受, 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和信賴。

“在 ‘互聯網+’時代, 我要抓住機遇, 把自己家鄉的花椒推廣出去, 好貨不怕久驗, 也希望通過一畝田能有更多伯樂能看到我們家鄉的花椒。 ”王雪梅的聲音不大卻很堅定, 她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她表示能造福村民是她最大的心願, 也希望今後有更多的人支援家鄉花椒產業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