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故宮匾額為何有一根箭 200多年都不曾拔下來?你知道原因麼?

說起去北京故宮玩, 還真不敢節假的時候去, 那人太多了, 當然今天小編並不是說這個問題。 我想問問大家, 去故宮玩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地方, 在它的匾額上有一根箭。 此處正是故宮的隆宗門。

那為何會有這個箭呢?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個所謂的隆宗門。

隆宗門位於北京故宮乾清門前廣場西側, 西向, 與東側景運門相對而立, 形制相同。 面闊5間, 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 單昂三踩斗拱, 徹上明造, 梁枋繪墨線大點金鏇子彩畫。 明間及兩次間辟為門道, 門扉設于後簷金柱處。 門道內外設礓磋慢道以便車輿出入。 門內北側為軍機處值房, 門外正西為慈甯宮。 此門是內廷與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 是緊靠皇帝住所的一處重要禁門, 非奏事待旨及宣召, 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許私入。

接著說這個箭的由來, 原來這是發生在嘉慶十八年的故事。

1813年, 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 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

9月14日, 起義軍喬裝打扮, 兵分兩路, 計畫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 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 並在此展開激戰。 此次紫禁城之變, “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 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 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 相傳即這次戰鬥的遺跡。

關於這個箭為何200年來沒有人拔掉, 原因也很多說法, 其中最靠譜的一種說法是為了警示後人, 想必是讓後世子孫記住這個恥辱, 不要讓這段黑歷史再重蹈覆轍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