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詳解日本秋月級驅逐艦,電子設備雖齊全戰鬥力卻一般

有幸拜讀了國內某本雜誌關於海自秋月級的兩大作戰系統的介紹, 拋開提升了區域防空能力的的FCS-3A系統和APAR雷達, 反而對秋月級桅杆上的設備有了興趣。 這次暑假在舞鶴基地也拍到了DD118冬月號的照片, 所以根據網路和雜誌上的介紹,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秋月級桅杆上各型雷達以及電子對抗系統的分佈

第一部分:在桅杆頂端是ORN-6E型“塔康”空中戰術導航雷達, 這一型號可在愛宕級和日向級上看到。 海自從村雨級和高波級開始裝備 ORN-6型“塔康”空中戰術導航雷達 , ORN-6E型 算是海自第二代空中戰術導航雷達的標配了。 “塔康”雷達下面柵狀的是UHF超短波通訊天線, 比較困惑的是這個位置通常應該是通訊對抗的戰術測向天線, 可能我的判斷有誤, 是的話請大家指正。 再往下, 灰白色梯形柱體是LINK16資料鏈通訊天線, 屬於JTIDS 聯合戰術資訊分配系統 (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海陸空三軍都可使用。

JTIDS 系統採用的是TDMA(時分多址)方案, 搞通訊的同行一定很熟悉, 這個技術也用在GSM系統中。

第二部分:首先是電子對抗系統的ESM天線, 上面酒瓶狀的是NOLQ-3型電子戰系統ESM天線中的高波段雷達告警接收機, 中間有兩個突出鼓包的NOLQ-3D型 電子戰系統ESM天線。 再往下圓盤狀周圍有凸點的是OPX-11型IFF敵我識別詢問天線。

兩側四四方方的箱子是NOLQ-3型電子戰系統ECM天線中的低波段雷達告警接收機。

第三部分:最左邊是氣象儀。 中間有柵欄狀天線的是UHF超短波通訊天線。 再往右的柱狀天線是OPN-7B型敵我識別應答天線。 桅杆中部橫向旋轉的是對海搜索雷達,

它與左下角小型航海雷達一起組成 OPS-20C型航海/對海搜索雷達系統, 該系統工作在G/H波段, OPS-20C採用低截獲率技術, 將雷達波由過去OPS -20的脈衝波束改成CW波束, 雖然有效搜索範圍減少, 但是大幅降低被敵方電子支援裝置截收的機率。 除了對海搜索外也仍保留導航功能。 桅杆中部突出平臺上安裝的是ORQ-1C2型直升機通訊信號資料鏈天線, 是秋月級反潛系統中的重要一環, 負責本艦與反潛直升機的戰術通許

第四部分:艦橋兩側是NOLQ-3型電子戰系統ECM天線。 中間燈泡狀的是NORA-1C型X波段衛星通訊天線, 用於與超鳥2B通訊衛星配套, 海自主力戰艦和輔助船隻上幾乎都有安裝。 右側白色罩子的是Ku波段的NORQ-1型衛星通訊天線 。 兩側白色方塊狀的就是秋月級著名的FCS-3A的C波段天線和X波段天線。 C波段天線使用了氮化鎵T/R單元, 相比日向級FCS-3型發射功率提高了3倍, 探測距離從200公里延伸到260公里。 X波段APAR雷達使用了泰勒斯公司的ICWI後端, 天線陣列為日本國產。 每個相控陣天線可分配4個單元, 每個單元可提供2個ESSM的火控通道,所以4個天線可以同時引導全艦32枚ESSM進行攻擊。

總的來說,秋月級桅杆上的雷達,資料鏈,以及電子對抗天線的分佈可以看出來整合力度還是很大的,比較清晰合理。這對廣大軍迷來說,可以相對較快識別出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下麵是舞鶴拍到的福利!

每個單元可提供2個ESSM的火控通道,所以4個天線可以同時引導全艦32枚ESSM進行攻擊。

總的來說,秋月級桅杆上的雷達,資料鏈,以及電子對抗天線的分佈可以看出來整合力度還是很大的,比較清晰合理。這對廣大軍迷來說,可以相對較快識別出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下麵是舞鶴拍到的福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