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理整治洱海忌用力過猛 政府信用受損誰埋單

3月31日下午, 大理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關於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

根據該通告, 自該公告發佈之日10日起, 整治範圍內所有餐飲、客棧經營戶一律自行暫停營業, 接受核查。 對限期內未暫停營業的餐飲、客棧經營戶, 由相關部門依法查處、予以停業整頓。

洱海整治的這只靴子終於落地了, 客棧老闆卻實實在在的恐慌了!之所以急得宛如熱鍋上的螞蟻, 首先便是客棧關停之後, 前期的投資或許就將付之東流。 根據央視新聞聯播2015年9月的報導, 監測資料顯示, 洱海的污染源分為三類, 其中畜牧糞便占40%, 農業污染占20%, 生活垃圾占25%, 5%是其他。

顯然, 農牧業才是污染大頭, 生活垃圾及其他只占百分之三十!政府把污染的板子全都拍在了客棧身上是有失公允的。 另外, 據雲南省統計局資料顯示, 2011年—2016年間,

大理接待遊客的數量也從1545萬飆升至3859萬。 常住人口的增多以及遊客數量的暴漲, 超出了大理環境的承載能力。

大理環保問題尤其是洱海污染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迅速增長的常住人口和爆炸式湧入的遊客數量壓垮了本來就比較脆弱的環境。 把板子打在客棧身上是有些不公, 可是這幾年來, 沿岸客棧數量的暴增和無序發展, 尤其是很多客棧無證經營、偷排污水進洱海, 顯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銳評君所知, 稍早幾年前投資者在雙廊經營客棧時, 當時政府在環保排汙方面的要求僅僅是一個三級化糞池, 而後每個一段時間, 對排汙的考核標準也就逐漸高了起來, 化糞池的要求也從三級到五級再到七級,

而後是購買小型汙水處理器, 再到最近的要求排入主排汙管道。 政策的不確定性, 讓客棧經營者無所適從, 只能心驚膽戰地經營。 客觀地說, 雙廊發展的速度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 起初當地政府對客棧是歡迎的態度, 但政府對公共設施的建設卻遠遠跟不上雙廊旅遊的發展速度, 以至於管理變成了處罰, 朝令夕改。

這次大理市人民政府出重拳整治洱海屬“環境所迫”, 只不過這種整治是犧牲合法客棧利益之上, 屬於用藥過猛。 公平地說, 大理客棧應該規範管理, 嚴格要求環保達標。 但是這樣的要求不能僅僅只是局限在環洱海的2000家客棧, 大理古城、下關和周邊村落裡的所有對外經營的場所都應該納入規範管理, 環保執法應該一視同仁。

銳評君認為政府的信用和洱海的環境同樣重要, 都要給人一眼見底的清澈, 切不可朝令夕改, 把水攪渾。 最後丟失了商家的信任, 傷害了遊客的熱情, 失去了大理當地人的支持。

趙通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