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彭學明:人間正是豔陽天

人間正是豔陽天

——<<<>>>——

彭學明

上:看春風, 春風徐徐入心田

十八洞是湘西的一個苗族村落, 因村落裡有十八個山洞而得名。 十八洞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到訪而聲名遠播的。

去湘西十八洞採訪時, 正是四月。 十八洞的四月, 像一個急急趕路見情郎的苗姑娘, 穿著刺繡的花衣, 戴著閃亮的銀飾, 打著一把花花傘, 邊走邊哼著苗族情歌。 足盞搖過的山巒, 山巒一片春色。 銀飾拂過的層林, 層林一片錦繡。 情歌飄過的水波, 水波一片清明。 春天了, 十八洞的一切都嶄新新的, 脫胎換骨。 山是嶄新新的青, 水是嶄新新的碧, 樹是嶄新新的綠, 花是嶄新新的豔, 天是嶄新新的藍。 就連陽光, 都是嶄新新的金黃。 油菜花一片片地開在田間地頭, 像金黃的地毯, 厚實而軟綿。 桃花一樹一樹地開在房前屋後, 桃紅的花香橫斜於一溜一溜的瓦脊和炊煙間。 遠山近嶺裡, 那一坡坡霞光遍地的映山紅、一窪窪白雪皚皚的梨花、一團團紅白相間的櫻花和一叢叢叫不出名字的野山花,

都組成春天最美的圖畫, 明媚斑斕, 次第鋪展。 那滿山遍野的綠呀, 新鮮清嫩得水靈靈的、油亮亮的, 是雨絲剛剛滴翠的綠, 是光彩剛剛描摹的綠。

去十八洞, 完全是追隨著習總書記的足跡去的。 當我從電視上看到習總書記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三日到十八洞走訪視察、訪貧問苦時, 有說不出的驚喜和激動。 呀!習總書記去我們湘西了!習總書記還去花垣了!湘西是我的家鄉, 花垣縣是我母親的出生地, 習總書記到了湘西, 就像習總書記到了我家一樣, 說不出的親切和溫暖。 看完新聞, 我就期待有一天能去十八洞看看, 感受感受習總書記對家鄉的關懷和深情。

到了十八洞, 清一色的木板房正閃立兩邊迎接我們。 一個寨子的木板房, 像一個寨子的老人, 都有了年紀和資歷, 深一腳淺一腳依山而行, 傍地而立, 或蹲或坐或站或臥, 夾道歡迎。 赭紅的木板壁, 黑色的瓦屋頂, 蜿蜒的石板路, 成了十八洞寨子的三色堇。

村口第一家就是石爬專大姐家。 石爬專大姐出名, 不僅僅因為她是習總書記走訪的第一家第一人, 還因為她面對習總書記時的那份純樸和自然天成。

免不了, 石大姐又要給我們複述她見到習總書記的場景, 夢一樣的場景。 她說她太幸福了, 講一萬遍一億遍都講不厭。

石大姐是用湘西苗話給我們複述的。 她說, 那天來了好多人, 我也不曉得來的哪個,

就坐在屋門口看熱鬧。 沒想到來的是習總書記, 更沒想到習總書記還到我屋門口停了。 你們看, 你們沒有我幸福吧?你們坐在北京看不到習總書記, 我坐到屋裡看到習總書記了, 習總書記到屋裡看我來了, 你們講, 我好幸福啊!

說這些時, 石爬專大姐花一樣的幸福笑容一直從心裡開到臉上, 燦爛而生動。

習總書記離開十八洞後, 她一到晚上就守著電視看《新聞聯播》, 等著看習總書記。 現在, 她家自己生活好了, 電視是政府送的, 再不用跑到別人家裡看了。

她說, 真的要感謝習總書記, 感謝党和政府。 我以前吃沒得吃的, 穿沒得穿的, 要什麼沒有什麼, 現在要什麼有什麼, 我這幾年都殺了年豬, 一年四季餐餐都有肉吃,

神仙過的也就是這樣的日子了。

石大姐年輕時, 是遠近聞名的美女。 如今雖然快七十歲了, 歲月沒有消融她的美麗, 她依然容光煥發, 精神矍爍。 可是, 美麗並沒有給出身窮家的石大姐帶來一絲一毫的財富, 她窮了大半輩子。 她沒有讀過一天書, 不認識一個字, 連縣城都沒去過。 她十幾歲就嫁給了同樣貧窮的施吉文, 生了兩個女兒。 儘管夫妻倆一天到晚勤爬苦做, 還是改變不了貧窮。 大女兒生了四個女兒, 二女兒生了兩個兒子, 不但都不在身邊, 還都窮得幫不了石大姐老兩口一分錢一兩米, 只能靠石大姐老兩口自己養自己, 自己顧自己。 石大姐的丈夫施吉文七十多歲的人了, 還自己一個人背起一百多斤的石頭砌屋門前的階沿, 扛起一百多斤的打穀機到田裡打穀子。前年,我去石大姐家時,還看到了施吉文老人,他趴在視窗上默默目送我們遠去的身影,被我拍成了照片,放進了十八洞的相冊。不想,他去年十一月因腦萎縮駕鶴西歸了,這張照片,成了他最後的留影。兩根相依為命的稻草,突然有一根斷了沒了,另外一根該多麼悲傷和孤獨。

幸好,村裡來了精准扶貧的工作隊。石大姐的老伴還在世時,花垣縣扶貧工作隊就對石大姐一家因地制宜,進行了精准扶貧,幫助她種上一畝多黃桃和冬桃。如今桃樹已經開花掛果,豐收在望。

石大姐的老伴去世後,縣委縣政府擔心石大姐一人孤苦無依,特地給石大姐的小女兒做工作,請她把一家的戶口,從保靖縣遷回十八洞,以照顧石大姐。同時,分頭給十八洞村民做工作,請村民接納石大姐小女兒一家安家落戶。考慮十八洞遊客多,到十八洞的遊客又都要到石大姐家看看,縣委縣政府佈置扶貧工作隊,幫助石大姐在家開了一個經銷店,賣飲料、糖果、速食麵等日用品,開業當天,營業額就上千。令我驚奇的是,她還賣有關於湘西的文學經典作品,銷售收入近萬元。

說著話,石大姐從房間裡拿出了一個紅綢包。我問,這是什麼?陪同採訪的十八洞村第一支書施金通搶著說,這是石大姐的傳家寶,來了貴客,她才拿出來。石大姐把紅綢一層層解開,露出一本書來,原來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施金通說,石大姐聽人說到這本書,就托人要買,我們扶貧工作隊就給她送了一本,她激動得捧在懷裡不肯鬆手,連說感謝。

因為是石大姐珍藏的習總書記的書,有個遊客要花一萬塊錢買這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石大姐堅決不賣。石大姐說,我們習總書記寫的書,我怎麼能賣給你呢?再多的錢也不賣,這是傳家寶!

離開石大姐家時,石大姐拉著我的手,久久不肯鬆開。她說,你能不能給習總書記帶個信,讓他莫牽掛我們,安心工作,我們現在什麼都好,你跟他講,我們都好想他,讓他今年轉屋裡來過年。

“轉屋裡來過年”,這純粹是對家裡人說的話,對最親的人說的話,石大姐從骨子裡把習總書記當作自己家裡人、當作自己最親的人了。

去看的第二家,是施成富家。這是習總書記到訪的第二家。習總書記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方略就是在施成富家座談時提出的。

相對石爬專大姐家木屋的古老沉靜,施成富家的木屋顯得新鮮生動。施成富家是這個寨子最高、最寬的,用湘西話說,敞亮。進家門前,有一個小小的朝門,是迎賓的。朝門上有一塊木匾,上書著醒目的幾個大字:巧媳婦。穿過朝門,是一段十來米的石板路,過了石板路,就是施成富家的小木屋。小木屋是新翻修的,沒有歲月滄桑的陳年舊色,而是時間剛來探訪的新鮮印記。牆壁的木板是新的,玻璃的門窗是新的,廚房和廁所貼的瓷磚是新的,柱子和門框上的對聯也是新的。門口上貼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房檐上掛有幾個小小的燈籠。整個房屋還全用桐油刷了一遍,錚亮錚亮的,好像桐油把陽光全凝固在了木板上一樣。輕輕一嗅,桐油的清香,木板的清香,陽光的清香,都從房屋裡散發出來。這些變化,都是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後發生的。

家門前,是一個石板鋪就的坪院,湘西人叫坪場。這是當時習總書記與施成富一家座談的地方。

是的,那是他一家人最幸福的場景。說起習總書記來訪,施成富一家的幸福溢於言表。施成富的愛人龍德成有七十七歲了,淡淡的皺紋和深深的古銅膚色雖然也昭示了歲月走過臉上的痕跡,但心裡卻一點也不留歲月的風霜,行動也看不出歲月的沉重。爽朗的性格和敏捷的身手,證實了她的“年輕”。

我問:看到習總書記,你不緊張啊?

龍德成說:那緊張什麼?他是國家主席,全國人民都是他的親戚,我看見他就像看見親戚一樣,一點都不緊張。

施成富說:我也一點都不緊張。習總書記一點架子都沒有,好和氣,一臉的笑。

到了施成富家,習總書記看得很仔細,糧倉、臥房、廚房、豬圈、衛生間都看了,也問得很仔細。然後,又在施成富家旁邊的田邊地頭走了走,看田邊地頭種了些什麼。

施成富家前面是一大片莽莽蒼蒼的青山。站在施成富家門口,就會更真切地看到十八洞的面容。原來十八洞不但是坐落在幾座大山的臺地上的,而且是在附近山峰最高的臺地上。雖然,十八洞依然是山的世界,但經過山與山的千回百轉,十八洞一下子開闊起來。到了十八洞,這個世界一下子能夠望得見遠方,看得見天際了。於是,你就知道你來到了山的最高處,知道十八洞就在山的最高處。近處,遠處,再遠處,更遠處,都是一層層錯落鋪排的溝與壑、嶺與峰,是一幅幅山的墨線勾勒出的丹青和水彩。那溝與壑、嶺與峰,都隨著極目所至,一層一層,由山變嶺,由嶺變峰,由峰變巔,由巔變尖,最後變成點、變成線、變成遼闊的地平線或者天際線。放眼望去,那一望無際的深遠遼闊,就像一望無際的海洋,千萬山巒山峰航行,千萬山巔山尖揚帆。

就這樣面對著前面一條條綿延而嫵媚的風景線,習總書記坐下來,對村民和幹部,噓寒問暖。

就這樣面對著前面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壯麗畫卷,習總書記坐下來,對村民和幹部,殷切囑託。

背後,是一片寧靜祥和的民居,一群燦爛質樸的百姓,一座堅實嵯峨的靠山。

水,電,路,醫療,教育,農業產業,鄉村旅遊,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習總書記一一進行了詢問和瞭解。村民和幹部一一進行了回答。拉家常的貼心話,貼心話的拉家常。十八洞百姓的質樸真誠,習總書記的平易親和,使得整個考察座談其樂融融。

習總書記明確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三件事要做實:一是發展生產要實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設法,把現實問題一件件解決,探索可複製的經驗。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宏偉戰略,就是這樣飛越千山萬水,唱響中國的。

八十歲的施成富和七十七歲的龍德成有三兒一女,十個孫子孫女,四個重孫,四世同堂。兒孫們都在外打工,只留下老兩口和幾個重孫相依為命。兒子施全友在浙江打工時,在《新聞聯播》上看到習總書記到了自己家裡,激動得幾天幾夜沒有睡著。他跟遠在廣東打工的未婚妻孔銘英發短信說:習總書記到我家了!正在炒菜的孔銘英根本不信,回信說:你盡講胡話!施全友急了,繼續短信:真去我家了,你看新聞!孔銘英還是不信,回信說:你發燒講胡話吧?你個神經病,懶得理你!施全友更急了,一個電話過去,給孔銘英繪聲繪色地說了老半天。孔銘英這才有點相信,上網搜索,真搜到了習總書記到十八洞施全友家的消息。施全友想,習總書記到了十八洞,提出了精准扶貧,十八洞肯定不會落後,肯定會想方設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十八洞的一分子,特別是接待過習總書記的光榮家庭,更不能落後,更應該想辦法脫貧致富。

一回到村裡,施全友就感到不尋常的變化。首先是外界對十八洞的關注度前所未有的高。默默無聞的十八洞,因為習總書記的到來,全國聞名,不斷有人到十八洞來參觀。而到了十八洞的人又都會到他家來看看,於是,他就想在自己家裡開一個農家樂。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給未婚妻孔銘英時,孔銘英照樣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不相信會有那麼多人跑那麼遠的路到十八洞。孔銘英說,窮山惡水的,哪個會跑來吃苦嘛?施全友就信誓旦旦地告訴她是真的,並給她發了很多遊客的圖片,特別是發了不少同村人開農家樂生意火爆的場面。說,十八洞有人開農家樂已經發大財了。

孔銘英信以為真,也就辭了工作,跑到十八洞來了。來了才知,施全友給她發的那些照片不是十八洞的,而是相鄰的吉首市德夯風景區的農家樂。

孔銘英是重慶秀山縣人,與花垣縣一河之隔。民風相同,習俗相同,飯菜味道也一樣。她跟施全友是網上結緣認識的。第一次到施全友家時,家裡的破敗她終生難忘。矮小的房子破舊得像幾根芭茅杆撐著,歪歪斜斜,搖搖欲墜。門是壞的,窗是壞的,床是壞的。豬就睡在床鋪底下。廁所是兩根樹筒子鋪在上面,稍不小心就會掉到茅坑裡去。她待上一天就待不下去,打道回府了。

好在扶貧工作隊進行民居改造,施全友家的住房和廁所得以修繕一新。儘管條件改善了,可十八洞的山高路遠,貧窮落後,依然超乎她的想像。所以,她曾幾次斷了將終身託付給施全友的念頭,只是作為一個普通朋友交往。可是,她又念著施全友一家對她的好,捨不得斷然拒絕,就這樣將信將疑地又來到了施全友家。

沒想到,施全友居然是用其他地方的照片把她騙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不過,很快孔銘英的氣就消了,一是公婆對她這個未來的兒媳婦特別疼愛和信任,一來就把家交給她管。二是她也的確看到有遊客到十八洞來,到公婆家來,施全友並沒有完全騙她。再說,自己未來的丈夫能夠窮則思變,是好事,嫁給這樣的丈夫,可靠。於是,她決定跟施全友開個農家樂試試。反正田裡地裡,什麼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多買些碗筷而已。

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只有兩個,來自長沙。客人要了一個青椒炒肉,一個豆芽,一個湯。是孔銘英的手藝。客人邊吃邊一個勁地叫好,直說鄉下的飯菜就是好吃,比城裡的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並說,來十八洞看到了好風景,吃到了神仙飯菜,沒有白來。吃完,也沒問要多少錢,直接給了兩百元。

孔銘英說,可真把我們一家人都嚇壞了,就一個青椒炒肉,一個豆芽,全不值錢,送了兩百元,好像我們開黑店一樣,堅決不要!就當是客人路過我們這裡走累了,到我們屋歇下腳,哪能收錢?何況這麼多錢。

客人堅決要給,孔銘英和施全友堅決不收,要收也只肯收五十元。推來推去,雙方各讓了一步,收了一百元。臨走,客人一再囑咐和鼓勵孔銘英和施全友,菜就堅持這樣的味道,城裡人吃不到的味道,一定會紅火。

這第一餐農家樂,就這樣以主客雙方發自內心的真誠和滿意收尾。主客雙方就此成了朋友。客人回長沙後,介紹了很多朋友來施全友家。孔銘英和施全友後來將自家的農家樂起名“巧媳婦”。

正如客人所料,施全友和孔銘英兩口子開的農家樂以價廉物美和真誠熱情聞名遐邇,越來越紅火。凡是來這兒吃飯的都是三十元一個人,八個人一桌,一桌十個菜,哪個菜吃完了,就免費添加,管吃飽吃好,還不浪費。這幾年,每天的客流量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最忙的時候,一天有三百多人。有一次,孔銘英數錢時,竟不小心被錢刮破了手指,鮮血直流。客人開玩笑驚呼:哇!老闆娘數錢手都數出血了!

一戶帶動一村人。僅孔銘英和施全友居住的這個小組就開起了七八家農家樂,家家都是按三十元一人、菜不夠就加的標準來接待客人,都很火爆。

孔銘英和施全友不但熱熱鬧鬧地辦了婚事,還新蓋了房子,買了小轎車,名副其實地脫了貧致了富,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孔銘英說,有部電視劇叫《媳婦的美好時代》,我就是那個趕上了美好時代的好媳婦,我公婆就是趕上了美好時代的好公婆。

施成富說,感謝習總書記,習總書記若不到十八洞來,我們就過不上這樣好的日子,我那小兒子就不會引來這樣好的媳婦。其實,我前面兩個兒子都結婚了,但家裡太窮,有個兒媳婦吃不了苦,離婚跑了。現在,我三個兒子都過上了好日子,媳婦們又能幹又孝順,我們兩個老的,就是死了也放心了。

孔銘英說,我們家變化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變化,還有精神上的變化。不講別的,就講我婆婆。我婆婆從小命苦,父母很早就死了,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被土匪抓走,生死不明,婆婆一個人成了孤兒。婆婆認不得一個漢字,講不得一句漢話,哪裡也不敢去,就連鄉政府都沒去過,去了怕找不到路回來。唯一出過的一次遠門,是七十年代跟大家一起坐手扶拖拉機幫牛奶場割牛草,割著割著,跟大家走散了,找不到路了,又不會講漢話,坐到路邊哭,是好心人把她送回來的。我們屋裡雖然買了電視,我婆婆根本聽不懂,她聽起來都像鳥叫,都要我公公翻譯。去年,我講給她買部手機。她不要,說,她哪裡也不敢去,拿個手機也不曉得按哪裡,像拿一個手電筒。現在不同了,天天嚷著跟我學講漢話,認漢字,什麼“你好”“謝謝”“吃飯”“慢走”“請坐”“麻煩了”這些最常見最簡單的日用漢語,她都會了。

施成富笑著說,你們不曉得,她學講漢話學出好多笑話。客人跟她講“感謝”,她本來應該說“不用謝”,不會講,就講成了“沒有謝謝”。我大兒子就住在我屋下麵,也開了家農家樂,她喊客人到大兒子屋裡吃飯,本來想喊:快去,到老大屋下麵吃飯去。卻喊成了:快去,到老大屋下麵去!客人們就講,我們不要面,要飯!

龍德成見老伴笑話自己,笑著把施成富一拍:你還笑我,你看你小時候吃糖吃多了,把牙齒都打落完了,笑得難看死了!然後得意地張開嘴巴,指給施成富,你看我,你看我,滿口白牙,一顆都沒打落。

沉默寡言的施全友聽著也來了神,對我們說,你們不曉得,我娘還要我教她認手錶、認時間,還趕時髦,要我們給她買雙高跟鞋。天黑了,沒有客人時,她就穿著高跟鞋,扶著牆壁學走路。夕陽紅,老來俏!

一家人,都笑成了春天的一朵花。

臨走時,我們問,你們有什麼心願?

施成富說,我們沒什麼心願,就是牽掛習總書記,他操勞這麼大一個國家,太不容易了,千萬要保重身體。看他無日無夜地操勞,心疼。我們鄉里人沒有什麼好東西,就是些臘肉、香腸、糍粑、小河魚、土雞蛋,都是你們城裡人講的沒有污染的原生態,一直想給習總書記寄一點,補補身體,不曉得怎麼寄,不曉得你們能不能幫我們。

我說,幫不了。

龍德成急切地用苗語跟施成富和一家人說了一句什麼,我們沒聽懂,問孔銘英,你媽媽說什麼?

孔銘英笑,我媽讓我們求你們想辦法把東西帶給習總書記。

我聽後,想了想說,我把你們的心意寫進文章裡吧,習總書記如果能看到,就曉得你們的心意了。

龍德成又用苗語說了句,文章又不能當飯吃,習總書記還是吃不到我們鄉里的東西。

施成富反駁老伴,說,寫,一定要寫!不寫,習總書記就不曉得我們好想他。

孔銘英補充說,我最想的,是盼望習總書記能夠再來看看十八洞,再來屋裡看看、坐坐,我要親自炒幾個好吃的菜,招待習總書記,表達表達我們老百姓對他的念想和心意,不曉得這個願望能不能實現?

在十八洞,我們還特別去見了一個叫龍先蘭的小夥子。小夥子是真正的帥哥,大眼睛,柳葉眉,桃紅臉,香蕉鼻。既硬朗,又清秀。用湘西話說,是標後生、人尖子。小夥子剛剛結婚,所有門楣和柱子上還貼著喜氣洋洋的結婚對聯和“喜”字。新婚的喜氣,還生動地在他臉上泛著光暈。龍先蘭一九八七年生,今年正好而立之年。可是因為家庭的變故,用他自己的話說,前些年都白活了。因為父親去世,母親改嫁,龍先蘭成了孤兒。親情和管理的缺失,使他傷感、無助,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孤獨、暴烈。酒,成了他排遣一切的良藥。酒裡逃避,酒裡麻醉,酒裡歡愉,酒裡療傷。哪裡喝,哪裡醉;哪裡醉,哪裡睡。無論在家鄉勞動還是在他鄉打工,人們會經常看見一個年輕帥氣的酒鬼酣睡路旁。父老鄉親和他自己都以為這輩子就這麼完了,以為他這一輩子就是一個酒鬼、酒糟和酒渣子了。不想,習總書記對十八洞的造訪,讓他起死回生,活過來了。

習總書記到十八洞時,他正在廣東打工。開過機床,做過零部件加工,還做過玩具。他當時不知道習總書記去十八洞訪貧問苦的事,是家鄉的夥伴抑制不住興奮打電話告訴他的。他又抑制不住興奮告訴了打工的工友們。工友們得知習總書記所到的地方是他的家鄉後,就告訴他,不要再打工了,趕快回去,你們那兒肯定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龍先蘭就這麼回到了十八洞村。

回到十八洞的龍先蘭,第一件事就是找當時還是村主任的施金通要錢。施金通說沒有,他不信,又找到當時的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要錢。

龍秀林說,先蘭,有了黨的關懷和溫暖,有了脫貧致富的思想、政策和理念,就是最大的財富、最大的錢。扶貧不僅僅是扶錢,更主要的是扶志,“等、靠、要”是沒有志氣的表現。你回來了,是好事,說明你有眼光,看到了我們十八洞的未來和希望,我和扶貧工作隊的人會全力支持你、幫助你。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這樣一匹野馬徹底收心,好好發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龍秀林在做十八洞第一任扶貧隊長之前,是中共花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所以,他決定就從“人”上做龍先蘭的文章。他知道,寨子上很多人瞧不起龍先蘭,不把龍先蘭當人看。他很有必要做出個樣子給大家看,那就是把龍先蘭當人看,讓龍先蘭重拾做人的尊嚴。他也知道龍先蘭破罐子破摔,是因為親情缺失,孤獨無望。一個冰冷的、缺愛的人需要愛來撫慰、需要愛來回暖,一個在醉酒裡走夜路的人,需要愛來為他點亮、把他喚醒。於是,他說,先蘭,你爸爸媽媽走了,你哥哥來了,以後,我就是你哥哥,有什麼難處,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委屈,都跟哥哥說,哥哥會盡最大能力幫你,哥哥不會丟下你。

龍秀林不是說的場面話,而是真的把龍先蘭當作自己的弟弟去關心、關愛。在十八洞的日子,一有空他就會去龍先蘭家,跟龍先蘭聊家常、聊世界、聊人生。有時候,買來油鹽米菜,就在龍先蘭家做飯吃,甚至喝一兩口。喝一兩口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龍先蘭的酒量、酒欲,不讓他喝多、喝爛,能夠自己當止就止,甚至自動放棄,見酒不沾。過年時,他還把龍先蘭帶回家裡一起過年。龍秀林的父母和愛人,都把龍先蘭當作親人,給龍先蘭買了禮物,封了紅包。

給龍先蘭溫暖,不是把龍先蘭養起來,是為了給龍先蘭力量,讓他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所以,龍秀林又以扶貧工作隊的名義給龍先蘭聯繫了懷化市安江農校,給龍先蘭交了學習培訓費,讓龍先蘭去學習培訓,見世面,長知識。兩個月的學習,龍先蘭極為認真,特別是在學習期間參觀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園和農業觀光園時,他感受很深。龍先蘭說:“我就是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這些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和觀光園,才深刻體會到習總書記說的因地制宜真是太好了。那些農業產業做得好的,都是因地制宜做得好的。我就開始想十八洞是什麼條件、有什麼優勢,我怎麼因地制宜,在十八洞發家致富。想來想去,我想到了養蜂。十八洞花種多、花期長,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空氣清新、全是負氧離子,沒有任何污染,所以,十八洞野蜂很多,特別適合蜜蜂生存。於是,我就想養蜂、割蜜,通過養蜂、割蜜發家致富。”

當龍先蘭把這些想法告訴龍秀林時,龍秀林特別高興。他知道,這匹野馬再也不是一匹醉馬,將會是一匹駿馬了。這匹野馬開始有志、有智、有力了。他立刻幫龍先蘭聯繫了花垣縣的養蜂專業戶,讓龍先蘭學習養蜂、割蜜。天資聰明的龍先蘭,很快就掌握了養蜂割蜜技術。學成歸來的龍先蘭試著養了四箱野蜂,當年收入五千多元。今年養了五十多箱,可產原生態蜂蜜五百斤,一斤兩百元,年收入十萬元。

龍先蘭說,我這是在山裡撿了十萬元啊!山是野的,花是野的,蜂是野的,蜜也是野的,我不費吹灰之力,不是撿的是什麼?

說是撿的,其實是辛苦得來的。為了掌握蜂群的生活習性,他每天都會蹲在蜂箱前觀察,甚至跟著蜜蜂,觀察蜜蜂采蜜。久而久之,他能肉眼看出蜜蜂的喜怒哀樂,分別出哪只蜜蜂是門衛、哪只蜜蜂是清潔工、哪只蜜蜂有心事、哪只蜜蜂有喜事。對這些蜜蜂,他就像對待自己的小寶寶。雨天,他會蓋上薄膜,為蜜蜂遮雨;冬天,他會披上棉被,為蜜蜂禦寒;有事沒事,他都會跑到養蜂場,看看蜜蜂們是否安全,以防有什麼動物鑽進去搞破壞。生活的甜蜜,是用辛苦的汗水換來的。

有了錢,就有了找女友娶媳婦的底氣。在扶貧工作隊為十八洞青年舉行的相親會上,龍先蘭認識了一個叫吳滿金的女子。哥愛妹有情,妹愛哥有意。十天半月就糯米粑粑滾白糖,越滾越黏糊,越滾越甜蜜。本以為白糖溶進粑粑裡了,吳滿金的父母卻堅決反對。吳滿金的母親就是從十八洞嫁出去的,娘家的情況哪能不知?他們不相信龍先蘭這麼快就成為好人了,堅決不允許吳滿金跟著這麼一個爛人。

龍秀林哪能看到一對鴛鴦被棒打,以龍先蘭親哥哥的身份,親自帶著龍先蘭上門求親,之後又帶著龍先蘭上門認親。扶貧工作隊隊長都這麼看得起未來的女婿,吳滿金父母終於不再固 執己見,把吳滿金嫁給了龍先蘭。

迎娶吳滿金那天,幾十面苗鼓敲了一天一夜,幾十個苗歌手唱了一天一夜。整個十八洞的人都去了,整個扶貧工作隊的人都去了,在十八洞檢查扶貧工作的花垣縣委副書記彭學康得知後,也特地趕去給龍先蘭和吳滿金道喜祝賀,還送了紅包,隨了賀禮。當得知龍先蘭和吳滿金想註冊一個蜂蜜商標卻不知道怎麼註冊,也不知取什麼名好時,彭學康把龍先蘭和吳滿金名字各取一字,取名“十八洞金蘭野生蜂蜜”,以紀念小倆口結金蘭之好、過甜蜜日子,當場安排工商部門幫他們註冊。那婚禮真是簡樸而風光啊!龍先蘭感動得當場落淚。婚禮上,他動情地說,三年前,我什麼都不是,就是路邊上的一個酒鬼、窮鬼、癲子、醉漢,三年後,我脫貧了致富了、結婚了脫單了,我要感謝鄉親們不嫌棄我、沒有拋棄我,感謝扶貧工作隊親人一樣關心我、拉扯我,更要感謝習總書記,沒有習總書記來十八洞關懷我們、鼓勵我們,我就不會回到十八洞,就不會攢勁搞,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還要攢勁搞、加油幹,用實際行動感恩政府,回報社會。

龍先蘭沒有食言。新婚後,他不但與吳滿金相親相愛,勤儉持家,還牽頭成立了十八洞苗大姐養蜂合作社。他把十八洞的五戶貧困戶組織起來,給他們免費傳授養蜂技術,一起養蜂,一起割蜜,一起銷售,把養蜂做成了十八洞的品牌產業。他們的蜂蜜堅決不摻一滴水,堅決不放一粒糖,賣誠信蜜,賣良心蜜。結果越賣越紅火,越賣越有名。以前,一斤野生蜂蜜只能賣到一百元,如今,一斤兩百元還供不應求,早被人預訂完了。龍先蘭說,我們這是幹甜蜜的事業,越幹越起勁。

龍先蘭不但帶領同村貧困戶共同脫貧,還開始積極帶頭,參與各種公益事業。民居改造,村路整修,農田水利,他都不用招呼,積極參與。十八洞有很多野生動物和珍稀植物,但卻經常被盜獵、盜伐,龍先蘭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主動向扶貧隊請纓,組織了護林隊,他當隊長。護林隊的年輕人們,每天都在山林裡輪流站崗、放哨、巡邏,抓盜伐盜獵者,促環境保護。為了宣傳環境保護,維護十八洞的美麗家園,龍先蘭和護林隊的年輕人們還別出心裁地赤裸上身,貼滿樹葉,一人身上寫一個字,站成一排,就是“保護森林,愛護家園”“保護家園,造福子孫”。他們還把這些宣傳活動拍成照片,放到網上,以引起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愛護美麗家園。

一個昔日流浪的醉鬼,成了鄉村文明的模範。

讓我感動的是,這個過上了甜蜜日子的苗家青年,一樣不忘甜的根源。當我們問他有什麼心願時,他跟石爬專、施成富兩家人一樣,最想的,是給習總書記帶兩斤野生蜂蜜,讓習總書記也分享分享一個十八洞孩子心中的甜。

幸福的臉上,春風和暢。那陶醉的眼神,好像他已經把蜂蜜送到習總書記手上一樣。

是的,走進十八洞,十八洞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幸福的,也是甜蜜的。幸福而甜蜜的春風,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和心裡,變成花朵,次第盛開。

下:描秋色,秋色如許好燦爛

再去十八洞時,已是秋天。

秋天的十八洞,依然是滿眼綠色和青翠,滿眼的山花在一片碧綠和蒼翠中搖曳起伏,燦爛綻放。一丘丘稻田,成熟的稻穀鋪開一片金黃,一框一框的,一幀一幀的,一幅一幅的,一層一層的,像畫家筆下的寫意。山風吹過,稻浪翻滾。桃子、李子、板栗、獼猴桃等果實,也一坡坡、一山山地掛著,像秋天的詩句,一行一行地連著、吊著,肩靠肩,頭挨頭,臉貼臉,嘴親嘴,有的是字,有的是詞,有的是標點符號,韻腳和旋律,都迤邐柔美,詩中有畫。

曾幾何時,十八洞不是這般模樣。

十八洞坐落在湘西深深的大山裡。鑽進去,你看到的,除了山還是山。一座座大山小山,連綿起伏而又偉岸陡峭地挺立在那裡,銅牆鐵壁般地組成了一個山的世界和王國。山是湘西的筋骨,沒有山,湘西就沒有依託和依靠。山也是湘西的枷鎖,有了山,多少人祖祖輩輩沒有走出過這片天地。所以,整個湘西都是山做的,山做的湘西,山一樣的博大和雄渾,山一樣的沉重和艱辛。十八洞,是山的模樣和縮影。貧窮的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只到一千六百六十八元,五百三十三人處於貧困線以下,三十多位四十歲以上的單身漢娶不上老婆。村裡帳面上沒一分可供支配的錢。

為了帶領全村擺脫貧窮,時任十八洞村主任的施金通,和村裡一起長大的楊建軍等幾個年輕人,把十八洞的山、水、洞全鑽了一個遍。他們還請縣電視臺拍了十八洞MV,做成光碟,散發給有關單位和企業,希望以此找來投資商、金鳳凰。

沒想到,習總書記代表黨中央來十八洞了!施金通有說不完的激動。

而湘西州、縣兩級黨委、政府則很清醒地意識到,花垣縣和十八洞人不能只把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當作幸福和榮耀,更應該當作責任和使命,應該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以十八洞為藍本,探索出一條“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路來。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在傳達習總書記視察湘西指示精神時強調,我們要以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為契機和動力,不辜負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們的巨大關懷和殷切期望,把十八洞建設成“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樣板,而且堅決防止用燒錢的方式“造盆景”、壘大戶,要建成扶貧模式可以複製的樣板,以實際行動向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彙報。

要精准扶貧,就得先摸清楚哪些人是真貧困,為什麼貧困,怎樣改變貧困。用花垣縣委書記羅明的話說,要摸清“底子”,解決好“要扶誰”的問題;結成“對子”,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對準“靶子”,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

花垣縣委派駐十八洞的第一任扶貧隊長是龍秀林。龍秀林到了十八洞後,他在十八洞的一些親戚奔相走告,認為龍秀林來了,他們這些親戚臉上有光,也可沾光,他們可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更多關照。沒想到,龍秀林先召集十八洞那些沾親帶故的人開了個小會,告訴他們不僅沾不了光,還要借他們的光,要他們都第一個支持他的工作。親戚們都懂情懂義,紛紛表示支持他的工作,不給他和扶貧工作隊出難題。有的親戚還開玩笑說,曉得你靠不住,我們就沒想過要靠你,再說,我們也是懂道理、明是非的。

有了親戚們的這些話,龍秀林心裡就有了底。他和扶貧工作隊按照縣委縣政府精准底數、公正公平、防止“富人戴帽、窮人落榜”等優親厚友現象出現的指示,在十八洞召開村民大會,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對貧困戶一一進行甄別,制訂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貧貧困戶識別工作做法》,制定“十八洞村貧困農戶識別九個不評”的標準。家裡有拿工資的不評,在城裡買了商品房或在村裡修了三層以上樓房的不評,打牌賭博成性的不評,好吃懶做的不評,阻撓公益事業和當地經濟發展建設的不評,擁有大中型農業機械、農用車、礦車、面的、轎車、中巴及經營性加工廠的不評,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不評,不履行贍養義務的不評,全家外出打工經通知不回家的不評。“九不評”標準,清晰明瞭,精准科學,每個家庭對號入座;不能對號入座的,有廣大群眾幫你對號入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了這九個標準後,再按照“戶主申請、投票識別、三級會審、公告公示、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入戶登記”七道程式,把識別的權力交給群眾,及時張榜公佈結果,對識別工作實行全程民主評議與監督,確保識別公開、公平、公正。

在第一次精准扶貧的貧困戶識別評議會上,村會計龍太金第一個站起來說:我家買有一個雙排座車跑運輸,我不屬於貧困戶,請大家莫投我票。有人開玩笑說,你都買車了還貧困戶,肯定不會投你票,你想投也不投,你都成貧困戶了,那我們就是貧貧困戶了。

龍太金,是龍秀林父親那邊的遠房親戚,龍太金的表態,給這個貧困戶識別評議會注入了第一縷公正公平的清風。

見龍太金表了態,龍秀林的另一個表親施再傑也站出來給大家聲明表態:大家也莫投我,我家蓋了樓房,房子好大呢!貧困不敢到我屋住,怕了跑!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見龍秀林的兩個表親都表了態,那些真正不貧困的人,誰也不再爭戴這頂貧困的帽子,不再占國家的一點便宜。十八洞就這樣通過識貧、校貧、定貧“三部曲”,把真正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全部找了出來,準確識別出貧困戶一百三十六戶,共五百三十三人,占全村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點八,群眾民意測評滿意率達百分之百。

精准識別了貧困戶,就得精准把貧困的脈,找貧窮的根。通過調查研究,扶貧工作隊瞭解到,十八洞之所以貧窮,首先是環境惡劣,十八洞雖然山山是奇山,可山山是窮山;雖然洞洞是奇洞,可洞洞是窮洞。其資源極為有限,人均零點八三畝耕地,按當年標準單位土地畝產值要達到三千元以上才能脫貧,全部種經濟作物肯定不現實,要靠土裡刨食脫貧,很困難。其次是沒有基礎,水稻、玉米、烤煙都是小打小鬧,經濟作物很少上百畝,特色養殖不上百頭,沒有支柱產業和特色農業,有也不成規模;村地域廣、居住散,村內基礎設施不完善,農網改造尚未進行,寬頻網路還未進村。第三,沒有文化,六個村民小組,二百二十五戶人家,九百三十九人,一百五十人文盲,三百八十五人唯讀過小學,二百九十五人初中文憑,八十一人高中文憑,大專以上文化的僅有二十八人。第四是群眾基礎差,十八洞是個合併村,由原飛蟲、竹子兩村合併而成,村民面合心不合,很多事情上都各吹各的調,相互拆臺。

針對這種現狀,湘西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和花垣縣委縣政府多次集體會診,商討怎麼樣才能開出具體的十八洞精准扶貧良方,通過十八洞這樣一個點來完成以點帶面的精准扶貧攻堅任務。湘西自治州州委書記在習總書記視察十八洞的第二天,就組織州委州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在十八洞關於扶貧的指示精神,傳達習總書記對湘西各族人民的深切關懷。之後又先後十多次帶隊到十八洞調研,強調一定要按照習總書記指示,結合十八洞實際,注重激發貧困村、貧困戶內部生產動力,從民居改造、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重點發展鄉村旅遊、特色農業產業,並親自審定了十八洞民居改造、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工作方案。花垣縣委書記羅明和縣長隆立新也都同時或分別十多次到十八洞,與十八洞村民一道深入細緻地進行調研。半年裡,他們走遍了十八洞的山山水水,與十八洞村民一道摸家底、算細帳、找出路、挖窮根,確定了以種植、養殖、苗繡、勞務、鄉村遊五大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制訂了《十八洞村2014-2016年建整扶貧工作總體規劃》(討論稿),確立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與原生態協調統一,建築與民族特色完美結合”的建設總原則,以“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為理念,打造“中國最美農村”,實現“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村更古、心更齊、情更濃”的目標,為十八洞的脫貧致富和繁榮發展定下基調、選准方向。

要改變十八洞貧窮落後的面貌,先得從“三通”“五改”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開始。這是公共服務,是便民和富民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花垣縣十八洞扶貧工作隊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基礎設施的扶貧建設,改變十八洞。

十八洞曾經是湖南省民委的扶貧點,在湖南省民委的努力下,修通了十八洞的通村公路。但是路通了,基礎設施依然很差,田地之間的機耕道尚未鋪設,農網改造尚未進行,民居改造尚未落實,寬頻網路也尚未進村。十八洞依然是一張貧窮的白紙。

扶貧工作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農網改造。

可是,農網改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在農網改造過程中,扶貧工作隊發現,最先要做的並不是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而是思想建設和改造。一部分窮慣了的十八洞人,“等、靠、要”思想十分嚴重。等,就是不管你怎麼發動、怎麼說好,我就是不做,反正你政府不准餓死人,要做你們政府自己做,你們政府要政績、有責任,你們不做不行。所以,我等你們做事,等你們救濟,我站在旁邊看熱鬧。靠,就是什麼都靠政府,什麼都有政府兜底、政府買單,我不怕。靠山吃山,靠政府吃政府,心安理得,誰叫你是人民政府?要,就是沒有了,就向你政府要,要了你政府還不能不給,不給你就不愛民不親民,你就等著興師問罪。誰要得越多,誰就越有本事。基於這種思想,你要他們出集體義務工,不出!你埋電線杆要占他們一點點田地,不讓!阻工現象時有發生。

施六金,十八洞梨子寨人,一九七三年生,兩個姐姐已經出嫁,就他跟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生活。因為貧窮,一直娶不上媳婦。農網改造時,計畫栽根電線杆在他家田裡。好說歹說,總算同意。後來栽時,龍秀林擔心他變卦,對代理村主任施金通說,是不是再跟他說一聲。施金通說,他同意了,還說什麼?再說,是我自家兄弟,不用說了,我做主了,栽就是!龍秀林一想,的確,施六金是施金通伯父的孩子,親堂哥呢,不會有問題,就讓人栽了電線杆。這一栽就麻煩了,這不是栽的電線杆,而是栽的一根導火線。施六金三天兩頭跑到扶貧工作隊和村委會鬧:哪個喊你們栽的?你們怎麼栽的就怎麼扯出來!不扯,我就剪了你們電線!龍秀林說,你不是同意了嗎?你同意了我們才栽的啊!施六金吼,我先是同意了,現在不同意了!龍秀林說,人家都同意了,都沒有反悔,你為什麼反悔?施六金吼,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我就是要反悔!龍秀林說,你不能說話不算數!施六金吼,我就是不准栽,你把我怎麼樣?龍秀林說,一個村的人都支持我們給村裡辦好事,施金通是你老弟,最應該支持的是你,沒想到最不支持的是你!施六金吼,他是我老弟又怎麼樣?我又沒得到他一粒米的好處,沒占到他一分錢的便宜。他還做我的主?你沒想到?哼,你沒想到的事多得很呢!趕快把電線杆扯走,不然我就把電線剪了!施金通沒想到這個堂哥這麼不給自己面子,氣憤地走到施六金面前說,你吼什麼吼,我喊栽的,你要剪電線,先把我剪了,你要扯電線杆,先把我扯了!一個寨子的人,就你油鹽不進、萬人不和!

龍秀林知道跟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一時扯不清道不明,就說,栽電線杆,搞農網改造,是全村人同意的,是全村人的事,你要扯電線杆,要剪電線,得找全村人問問,看全村人同意不同意,全村人同意扯你就扯,同意剪你就剪,全村人不同意,你扯了、剪了,後果自負。施六金吼,我扯了、剪了,有鬼喊!全村人還吃了我?龍秀林說,有沒有鬼喊,吃不吃得了你,你扯了剪了試試,我不攔你。

施六金哪敢問全村人,即便有個人煽陰風點鬼火,也不會全村人同意。施六金不敢扯,也不敢剪,有事沒事找龍秀林鬧。特別是喝了酒後,就在村裡遊來蕩去,大吼大吵。龍秀林懶得理他,知道他不敢扯不敢剪,就圖嘴巴快活,讓他鬧。民兵營長楊峰和龍先蘭幾個年輕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跑到施六金身邊,指著施六金大罵,你再不識好歹,搞破壞,我們捶死你!施六金是個鐵腦殼,不怕捶,但是也不敢胡作非為,只能想起了就跑去扶貧工作隊鬧一次,想起了又鬧一次。

施六金大鬧天宮的事,給了花垣縣委和駐村扶貧隊一個重要啟示,就是你給群眾做好事,不見得群眾就滿意和擁護,有時候真是油去了燈不亮。十八洞各地都多次發生過油去了燈不亮的事。比如扶貧工作隊給某個貧困戶送去一頭價值五千元的耕牛,讓他便於耕田犁地、發展生產,他轉手就三千元賣掉了,吃光了。要從根上解決問題,還得從思想上抓起,還得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根,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克服趁機撈一把的不良行為,克服各人門前三尺硬土的冥頑不化。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變“人人為我”為“我為人人”。縣委書記羅明親自在十八洞組織召開群眾代表大會,把党的惠民政策講深講透,普及了“投入有限、民力無窮、自力更生、建設家園”的十八洞精神,鼓勵群眾充分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並指示縣委駐村扶貧工作隊全體同志充分調動一切因素,開動宣傳機器,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把思想建設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指路牌。

開動宣傳機器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十八洞村民間藝術團,把有文藝特長和愛好文藝的村民組織起來,白天搞農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晚上根據十八洞社情民意排練節目。由於十八洞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了,家家勞力少,農活多,家務事多,扶貧工作隊開始擔心民間藝術團組織不起來,沒想到,村民大會上一動員,報名者出乎意料的踴躍和積極,用扶貧工作隊的話說,多得像麻雀趕稻米,一撥接一撥。苗鄉十八洞,跟湘西其他土家苗寨一樣,人們生下來就會唱歌,能走路就會跳舞,識文斷字者雖少,能歌善舞者眾多。

這些滿身是汗、滿腿是泥的鄉民們,往往來不及扒一口飯,就從田裡地裡山裡坡裡披一身泥香花香和樹香到村部排演節目來了。他們個個都是莊稼人,個個都是藝術家。種莊稼,是莊稼的行家裡手;種藝術,是藝術的行家裡手。他們的藝術,就像莊稼地裡的莊稼,有泥土的孕育、陽光的薰染、風雨的沁潤,自得泥土的氣息、陽光的芳香和風雨的清爽,都一如稻穗、麥穗和玉米,飽滿、沉實,翻滾著金色的光芒。

他們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根據湘西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改編的關於一個懶漢“等、靠、要”最終餓死的故事。這個懶漢從小好吃懶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幾十歲的人了,只差父母喂。後來父母年老體衰快死時,擔心他餓死,就給他準備了十幾個大餅用繩子穿著掛在脖子上,他餓了就吃一口,餓了再吃一口,吃完了也不願自己做,活活餓死。表演時,父母的辛勞催下了村民的陣陣眼淚,而懶漢的懶惰又引發了村民的陣陣笑聲和歎息。第二個節目是根據鄰村的勞動模範事蹟改編的勤勞致富的故事。第三個節目是根據十八洞真實人物改編的有村民百般阻攔村公益建設而惹眾怒的故事。一台節目下來,扶貧工作隊不先表態講話,而是先請村民們一個個上臺談感想,效果出奇的好。村民們的感想接地氣,接心靈,講得比扶貧工作隊的總結生動百倍。關於“等、靠、要”,他們說,懶就窮屙痢巴子,勤就富撿金銀子;人怕沒志,樹怕沒皮;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無志山壓山,有志人上人;人要勤成築窩燕,切莫懶成爛惡蛇;靠人可以靠一時,靠己才能靠一世。關於公益事業,他們說,莫當擋路狗,要做開路神;人好受人敬,人惡討人恨;今日讓人一根線,明日得人一片天;莫道萬事不求人,要求人時天不靈。這種寓教於樂,以樂受教的形式,就像天空中傾瀉而來的陽光,一下子就把十八洞村民照得心靈亮堂。

此後,扶貧工作隊又組織十八洞民間藝術團排演了關於賭博危害、孝敬老人、團結互助、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等節目,這些節目都取材於身邊,來自民間,真實,可信,直抵人心,讓人心月華似水,清水洗塵,把村風、民風變得更為明澈和澄淨。每當有人做得不好時,這些節目就會像一面鏡子浮現出來,照出自己的影子,照亮自己的心靈。村民們說,如果自己不照,就會有一村的人一人拿起一面鏡子,照妖鏡一樣照你,照得你原形畢露、無地自容。

每隔半年,十八洞村民就會選一個日子,與山風和月光一同出發,去參加一個莊嚴的盛會:村民道德評比大會。月光朦朧,他們的心也朦朧。山風微微,他們的心也微微。踩著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村路,他們的心也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他們不知道道德評比大會上,自己能評幾星,即便評不上五星,千萬別墊底,別踩蛇尾巴,那可丟了祖上的臉。

道德評比,是扶貧工作隊扶貧要扶志的關鍵一環,是十八洞文藝宣傳隊的重要補充和昇華。評比分公益事業、遵紀守法、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六部分。與會的全體村民以組為單位,按照這六個部分對每個家庭成員無記名投票打分,當場唱票,當場計分,家庭成員綜合得分九十分以上為五星級家庭,八十分以上為四星級家庭,七十分以上為三星級家庭,六十分以上為二星級家庭,五十分以下,沒有星級。每個星級都必須在家門口掛上星級牌。這一招,實在厲害,對每一個家庭都有一種傷筋動骨的扯動。用村民們的話說,那些平時家風好的,每一次評比都是一場大考;那些平時家風不好的,每一次評比都是上一次戰場。每一個人都怕自己評不上好星級,如果次次都沒有好星級,甚至沒有星級,那名聲可就臭了,養兒娶不到好媳婦,養女嫁不到好人家,養豬都賣不到好價錢。

第一次評比會上,施成富、龍德成夫婦家因為各方面最好,得分最多,被全體村民評為第一名。而施六金因為電線杆的事,被全體村民投票為二星級道德家庭,是整個村子最差的。全村基本上都是四星、五星、三星,只有施六金一家是二星,這對施六金和全村人都是一個很大的震動。這說明什麼?說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好誰不好,群眾就是老天爺,看得清清楚楚,誰都逃不過。不好好幹不行,拖後腿不行,搗蛋搞破壞更不行!就此,凡是十八洞的公益事業,再無一人敢挑刺倒毛。

得了最差家庭的施六金,當場羞愧難當,悄然離開。平時的威風,一下子被群眾雪亮的眼睛看蔫了。眾怒難犯啊,你惹一寨人,一寨人惹你,你恨一寨人,一寨人恨你!施六金回到家裡,被老母親哭著一頓臭駡:跟你講了,不要鬧不要鬧,你就是不聽,就是鬧。這下好了,全村道德最差,你讓我老臉往哪放?你死了的老爹都死不瞑目!全村最差最壞的人,哪個還看得起你?你這一輩子就莫想討婆娘,打光棍算了!

望著大門口高掛著的二星家庭牌,施六金真是無地自容。那不是一塊普通的小木牌,而是一塊深重的恥辱碑。他越想越羞恥,越想越覺得問題嚴重,就把牌匾摘了下來。村裡人見施六金自作主張摘了牌匾,就要求工作隊再掛上。龍秀林說,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一個人,而是教育一個人、挽救一個人。施六金曉得摘掉牌匾,說明他還有羞恥心,還能教育,是好事。人怕的是像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還不知羞恥。他曉得羞恥,說明他已經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那些犯錯誤的人,我們不能一根繩子把他捆死了,而是要解開繩子讓他跟我們一起幹。

得知施六金被評為最差星級家庭,縣委書記羅明覺得是教育施六金的最好機會,也是教育全村人的好機會。評完不到十天,他就連夜驅車來到十八洞,去找施六金談心。

當羅明出現在施六金面前時,施六金沒有回過神來。他想,這下完了,縣委書記都來找他問罪了,麻煩惹大了,木頭一樣愣在那裡。羅明一看笑了,嘿,怎麼客人來了不歡迎啊?施六金這才回過神來趕緊讓座,叫了聲羅書記,稀客稀客!羅明說,我天天來,還什麼稀客,你莫緊張,我就來看看你。施六金不等羅明說明來意就自己趕忙辯解開了:我就那麼說說,我也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啊!羅明順勢接過話題說,你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是對的,說明你還是愛十八洞,不壞,所以大家沒有給你打六十分以下,六十分以下就是不及格,更丟人!我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大家為什麼還給打最低?施六金說。羅明說,我們先分析事情經過,你為什麼不讓工作隊和村委會把電線杆栽到你田裡呢?施六金說,我不好栽秧。羅明說,一個村這麼大的農網改造,要栽很多根電線杆,栽到人家田裡土裡,人家怎麼沒講不方便呢?人家也要栽秧也要種地。施六金又拿出了跟工作隊大鬧天宮的話,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羅明笑了,怎麼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比人家多長了一個鼻子還是眼睛?你是變形金剛還是飛天超人?一句話,把施六金和大家都逗笑了。

施六金低下頭不好意思地說,那倒不是,那倒不是。羅明說,那你講是什麼?你講出理由呢,我就佩服你。施六金想了想說,主要是我捨不得田土,田土太少了!羅明說,你捨不得田土,田土太少,我理解,十八洞不光你一個人田土少,是家家都田土少,人家怎麼不鬧就你鬧呢?你再講講理由,講出來了,我還是佩服你。施六金想了想,說我講不出其他理由了,就是田土太少了才不准他們栽。羅明說,問題是,技術勘探測量,必須經過你田裡,不經過你田裡,這個工程就得改線路,一改線路就得花更多的錢,就算花更多的錢,也得經過人家田裡地裡,如果人家也像你一樣這也不讓栽那也不讓栽,栽到哪裡去?栽到天上去?一句話,又把施六金和大家惹笑了。羅明也笑了,說,要是真能栽到天上去,我哪個也不請,就請你往天上栽,我跟你一起栽,你栽得不?施六金笑了,栽不得,栽不得。羅明說,我們湘西人講的話醜脾氣臭,你是典型的話醜脾氣臭,懂大道理不懂小是非。你看,你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說明你是懂大道理的,曉得剪了扯了是破壞,又得罪全村人,但你又不服氣偏要鬧,好像鬧了心裡就舒服了,鬧了就與眾不同有本事了,圖嘴巴快活,這就是不懂小是非。結果呢?大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你嘴巴快活了,心裡難受了,對不?施六金頻頻點頭。羅明見施六金頻頻點頭,就繼續說,這就是我們湘西人講的,又不會為人又不會做事,你一個本來老實本分的人,怎麼分不清好壞,要做違背大家利益包括自己利益的事呢?農網改造是給每個人都造福的事,你反對阻攔,大家看你不就像個惡人嗎?大家不投你反對票才怪!其實,左看右看你 都不是惡人,是老實人嘛。施六金笑,我本來就是老實人。羅明笑,是的,老實人做倔巴事。你看,你現在還是單身漢,你要是這個臭脾氣不改,大家還給你打最低分,你以後還找得到媳婦啊?哪個女的敢來跟你坐啊。大家一聽又笑。施六金不好意思地說,這件事我是真做得不好。羅明說,做得不好沒關係,毛主席都講了,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何況你沒把事情做絕,大家會原諒你的。不要灰心,幹好幹壞我們都看到的,只要你振作起來,好好幹,我第一個支持你!

施六金感動地說,你一個縣委書記都相信我,我不好好幹就太不懂味、不是人了,書記放心,我一定做十八洞最好的村民!羅明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以後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可以直接找我,我把電話留給你。

就此,施六金成了羅明的朋友。羅明每次來十八洞都要看看施六金,問問施六金的情況。施六金換了一個人似的,事事帶頭,處處在前,成了十八洞脫貧致富的積極分子。羅明看在眼裡,喜在心上,讓扶貧隊把他送到縣裡進行導遊培訓。因為他能說會道,是當導遊的好手。學成歸來的施六金,成了十八洞旅遊的第一批導遊,而且是免費導遊。每天給遊客當導遊的施六金,聽到遊客誇自己、誇十八洞時,覺得自己有價值,榮譽感空前增加,責任感也空前增加。看施六金家的房子柱子朽了,房子歪了,工作隊撥了兩千多元錢給施六金,讓他把家裡的幾根柱子換了,把房子拉直了。

現在的施六金,不但紅紅火火地開了一個農家樂,還在遊客必經的路邊擺了一個小攤,賣十八洞的土特產和礦泉水、煙、飲料等貨品。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施六金還被選為梨子寨村民小組組長。四十歲也沒娶上的媳婦,也像一首歌裡唱的: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窗口。

令人沒想到的是,十八洞還有一個道德講堂。這個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開辦的十八洞村道德講堂,與全國性質的大講堂最大的區別是,它不是請某一個知名專家來講,而是十八洞老百姓自己上臺講。講身邊典型,講外邊見聞,講人生感受,講理想夢想。火車輪下救人的龍興剛、拾金不昧的楊秀富、助人為樂的隆會、孝敬老人的王晴霞等,都是村民們踴躍登臺演講時,發現的身邊典型。這個講堂不定期開講,如今已舉辦十多期,深受百姓歡迎。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三日,習總書記視察十八洞一周年的日子,扶貧工作隊和十八洞村委會舉辦了首屆“一一·三頒獎晚會”,表彰了四十八位表現突出的道德模範,為大家樹立了身邊的榜樣。

就此,本就民風淳樸的十八洞,社會風尚更好,責任感、榮譽感、奉獻感空前增強,人人都愛十八洞,人人不負十八洞。十八洞村的“三通”“五改”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部順利施行。全村拓寬村道四點八公里,二百二十五戶房前屋後鋪上了青石板,家家通上了自來水、戶戶用上了放心電,村民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人心得到了空前的凝聚。

本文為節選,完整內容刊發于《人民文學》2017年第10期。

扛起一百多斤的打穀機到田裡打穀子。前年,我去石大姐家時,還看到了施吉文老人,他趴在視窗上默默目送我們遠去的身影,被我拍成了照片,放進了十八洞的相冊。不想,他去年十一月因腦萎縮駕鶴西歸了,這張照片,成了他最後的留影。兩根相依為命的稻草,突然有一根斷了沒了,另外一根該多麼悲傷和孤獨。

幸好,村裡來了精准扶貧的工作隊。石大姐的老伴還在世時,花垣縣扶貧工作隊就對石大姐一家因地制宜,進行了精准扶貧,幫助她種上一畝多黃桃和冬桃。如今桃樹已經開花掛果,豐收在望。

石大姐的老伴去世後,縣委縣政府擔心石大姐一人孤苦無依,特地給石大姐的小女兒做工作,請她把一家的戶口,從保靖縣遷回十八洞,以照顧石大姐。同時,分頭給十八洞村民做工作,請村民接納石大姐小女兒一家安家落戶。考慮十八洞遊客多,到十八洞的遊客又都要到石大姐家看看,縣委縣政府佈置扶貧工作隊,幫助石大姐在家開了一個經銷店,賣飲料、糖果、速食麵等日用品,開業當天,營業額就上千。令我驚奇的是,她還賣有關於湘西的文學經典作品,銷售收入近萬元。

說著話,石大姐從房間裡拿出了一個紅綢包。我問,這是什麼?陪同採訪的十八洞村第一支書施金通搶著說,這是石大姐的傳家寶,來了貴客,她才拿出來。石大姐把紅綢一層層解開,露出一本書來,原來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施金通說,石大姐聽人說到這本書,就托人要買,我們扶貧工作隊就給她送了一本,她激動得捧在懷裡不肯鬆手,連說感謝。

因為是石大姐珍藏的習總書記的書,有個遊客要花一萬塊錢買這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石大姐堅決不賣。石大姐說,我們習總書記寫的書,我怎麼能賣給你呢?再多的錢也不賣,這是傳家寶!

離開石大姐家時,石大姐拉著我的手,久久不肯鬆開。她說,你能不能給習總書記帶個信,讓他莫牽掛我們,安心工作,我們現在什麼都好,你跟他講,我們都好想他,讓他今年轉屋裡來過年。

“轉屋裡來過年”,這純粹是對家裡人說的話,對最親的人說的話,石大姐從骨子裡把習總書記當作自己家裡人、當作自己最親的人了。

去看的第二家,是施成富家。這是習總書記到訪的第二家。習總書記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方略就是在施成富家座談時提出的。

相對石爬專大姐家木屋的古老沉靜,施成富家的木屋顯得新鮮生動。施成富家是這個寨子最高、最寬的,用湘西話說,敞亮。進家門前,有一個小小的朝門,是迎賓的。朝門上有一塊木匾,上書著醒目的幾個大字:巧媳婦。穿過朝門,是一段十來米的石板路,過了石板路,就是施成富家的小木屋。小木屋是新翻修的,沒有歲月滄桑的陳年舊色,而是時間剛來探訪的新鮮印記。牆壁的木板是新的,玻璃的門窗是新的,廚房和廁所貼的瓷磚是新的,柱子和門框上的對聯也是新的。門口上貼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房檐上掛有幾個小小的燈籠。整個房屋還全用桐油刷了一遍,錚亮錚亮的,好像桐油把陽光全凝固在了木板上一樣。輕輕一嗅,桐油的清香,木板的清香,陽光的清香,都從房屋裡散發出來。這些變化,都是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後發生的。

家門前,是一個石板鋪就的坪院,湘西人叫坪場。這是當時習總書記與施成富一家座談的地方。

是的,那是他一家人最幸福的場景。說起習總書記來訪,施成富一家的幸福溢於言表。施成富的愛人龍德成有七十七歲了,淡淡的皺紋和深深的古銅膚色雖然也昭示了歲月走過臉上的痕跡,但心裡卻一點也不留歲月的風霜,行動也看不出歲月的沉重。爽朗的性格和敏捷的身手,證實了她的“年輕”。

我問:看到習總書記,你不緊張啊?

龍德成說:那緊張什麼?他是國家主席,全國人民都是他的親戚,我看見他就像看見親戚一樣,一點都不緊張。

施成富說:我也一點都不緊張。習總書記一點架子都沒有,好和氣,一臉的笑。

到了施成富家,習總書記看得很仔細,糧倉、臥房、廚房、豬圈、衛生間都看了,也問得很仔細。然後,又在施成富家旁邊的田邊地頭走了走,看田邊地頭種了些什麼。

施成富家前面是一大片莽莽蒼蒼的青山。站在施成富家門口,就會更真切地看到十八洞的面容。原來十八洞不但是坐落在幾座大山的臺地上的,而且是在附近山峰最高的臺地上。雖然,十八洞依然是山的世界,但經過山與山的千回百轉,十八洞一下子開闊起來。到了十八洞,這個世界一下子能夠望得見遠方,看得見天際了。於是,你就知道你來到了山的最高處,知道十八洞就在山的最高處。近處,遠處,再遠處,更遠處,都是一層層錯落鋪排的溝與壑、嶺與峰,是一幅幅山的墨線勾勒出的丹青和水彩。那溝與壑、嶺與峰,都隨著極目所至,一層一層,由山變嶺,由嶺變峰,由峰變巔,由巔變尖,最後變成點、變成線、變成遼闊的地平線或者天際線。放眼望去,那一望無際的深遠遼闊,就像一望無際的海洋,千萬山巒山峰航行,千萬山巔山尖揚帆。

就這樣面對著前面一條條綿延而嫵媚的風景線,習總書記坐下來,對村民和幹部,噓寒問暖。

就這樣面對著前面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壯麗畫卷,習總書記坐下來,對村民和幹部,殷切囑託。

背後,是一片寧靜祥和的民居,一群燦爛質樸的百姓,一座堅實嵯峨的靠山。

水,電,路,醫療,教育,農業產業,鄉村旅遊,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習總書記一一進行了詢問和瞭解。村民和幹部一一進行了回答。拉家常的貼心話,貼心話的拉家常。十八洞百姓的質樸真誠,習總書記的平易親和,使得整個考察座談其樂融融。

習總書記明確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三件事要做實:一是發展生產要實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設法,把現實問題一件件解決,探索可複製的經驗。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宏偉戰略,就是這樣飛越千山萬水,唱響中國的。

八十歲的施成富和七十七歲的龍德成有三兒一女,十個孫子孫女,四個重孫,四世同堂。兒孫們都在外打工,只留下老兩口和幾個重孫相依為命。兒子施全友在浙江打工時,在《新聞聯播》上看到習總書記到了自己家裡,激動得幾天幾夜沒有睡著。他跟遠在廣東打工的未婚妻孔銘英發短信說:習總書記到我家了!正在炒菜的孔銘英根本不信,回信說:你盡講胡話!施全友急了,繼續短信:真去我家了,你看新聞!孔銘英還是不信,回信說:你發燒講胡話吧?你個神經病,懶得理你!施全友更急了,一個電話過去,給孔銘英繪聲繪色地說了老半天。孔銘英這才有點相信,上網搜索,真搜到了習總書記到十八洞施全友家的消息。施全友想,習總書記到了十八洞,提出了精准扶貧,十八洞肯定不會落後,肯定會想方設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十八洞的一分子,特別是接待過習總書記的光榮家庭,更不能落後,更應該想辦法脫貧致富。

一回到村裡,施全友就感到不尋常的變化。首先是外界對十八洞的關注度前所未有的高。默默無聞的十八洞,因為習總書記的到來,全國聞名,不斷有人到十八洞來參觀。而到了十八洞的人又都會到他家來看看,於是,他就想在自己家裡開一個農家樂。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給未婚妻孔銘英時,孔銘英照樣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不相信會有那麼多人跑那麼遠的路到十八洞。孔銘英說,窮山惡水的,哪個會跑來吃苦嘛?施全友就信誓旦旦地告訴她是真的,並給她發了很多遊客的圖片,特別是發了不少同村人開農家樂生意火爆的場面。說,十八洞有人開農家樂已經發大財了。

孔銘英信以為真,也就辭了工作,跑到十八洞來了。來了才知,施全友給她發的那些照片不是十八洞的,而是相鄰的吉首市德夯風景區的農家樂。

孔銘英是重慶秀山縣人,與花垣縣一河之隔。民風相同,習俗相同,飯菜味道也一樣。她跟施全友是網上結緣認識的。第一次到施全友家時,家裡的破敗她終生難忘。矮小的房子破舊得像幾根芭茅杆撐著,歪歪斜斜,搖搖欲墜。門是壞的,窗是壞的,床是壞的。豬就睡在床鋪底下。廁所是兩根樹筒子鋪在上面,稍不小心就會掉到茅坑裡去。她待上一天就待不下去,打道回府了。

好在扶貧工作隊進行民居改造,施全友家的住房和廁所得以修繕一新。儘管條件改善了,可十八洞的山高路遠,貧窮落後,依然超乎她的想像。所以,她曾幾次斷了將終身託付給施全友的念頭,只是作為一個普通朋友交往。可是,她又念著施全友一家對她的好,捨不得斷然拒絕,就這樣將信將疑地又來到了施全友家。

沒想到,施全友居然是用其他地方的照片把她騙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不過,很快孔銘英的氣就消了,一是公婆對她這個未來的兒媳婦特別疼愛和信任,一來就把家交給她管。二是她也的確看到有遊客到十八洞來,到公婆家來,施全友並沒有完全騙她。再說,自己未來的丈夫能夠窮則思變,是好事,嫁給這樣的丈夫,可靠。於是,她決定跟施全友開個農家樂試試。反正田裡地裡,什麼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多買些碗筷而已。

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只有兩個,來自長沙。客人要了一個青椒炒肉,一個豆芽,一個湯。是孔銘英的手藝。客人邊吃邊一個勁地叫好,直說鄉下的飯菜就是好吃,比城裡的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並說,來十八洞看到了好風景,吃到了神仙飯菜,沒有白來。吃完,也沒問要多少錢,直接給了兩百元。

孔銘英說,可真把我們一家人都嚇壞了,就一個青椒炒肉,一個豆芽,全不值錢,送了兩百元,好像我們開黑店一樣,堅決不要!就當是客人路過我們這裡走累了,到我們屋歇下腳,哪能收錢?何況這麼多錢。

客人堅決要給,孔銘英和施全友堅決不收,要收也只肯收五十元。推來推去,雙方各讓了一步,收了一百元。臨走,客人一再囑咐和鼓勵孔銘英和施全友,菜就堅持這樣的味道,城裡人吃不到的味道,一定會紅火。

這第一餐農家樂,就這樣以主客雙方發自內心的真誠和滿意收尾。主客雙方就此成了朋友。客人回長沙後,介紹了很多朋友來施全友家。孔銘英和施全友後來將自家的農家樂起名“巧媳婦”。

正如客人所料,施全友和孔銘英兩口子開的農家樂以價廉物美和真誠熱情聞名遐邇,越來越紅火。凡是來這兒吃飯的都是三十元一個人,八個人一桌,一桌十個菜,哪個菜吃完了,就免費添加,管吃飽吃好,還不浪費。這幾年,每天的客流量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最忙的時候,一天有三百多人。有一次,孔銘英數錢時,竟不小心被錢刮破了手指,鮮血直流。客人開玩笑驚呼:哇!老闆娘數錢手都數出血了!

一戶帶動一村人。僅孔銘英和施全友居住的這個小組就開起了七八家農家樂,家家都是按三十元一人、菜不夠就加的標準來接待客人,都很火爆。

孔銘英和施全友不但熱熱鬧鬧地辦了婚事,還新蓋了房子,買了小轎車,名副其實地脫了貧致了富,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孔銘英說,有部電視劇叫《媳婦的美好時代》,我就是那個趕上了美好時代的好媳婦,我公婆就是趕上了美好時代的好公婆。

施成富說,感謝習總書記,習總書記若不到十八洞來,我們就過不上這樣好的日子,我那小兒子就不會引來這樣好的媳婦。其實,我前面兩個兒子都結婚了,但家裡太窮,有個兒媳婦吃不了苦,離婚跑了。現在,我三個兒子都過上了好日子,媳婦們又能幹又孝順,我們兩個老的,就是死了也放心了。

孔銘英說,我們家變化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變化,還有精神上的變化。不講別的,就講我婆婆。我婆婆從小命苦,父母很早就死了,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被土匪抓走,生死不明,婆婆一個人成了孤兒。婆婆認不得一個漢字,講不得一句漢話,哪裡也不敢去,就連鄉政府都沒去過,去了怕找不到路回來。唯一出過的一次遠門,是七十年代跟大家一起坐手扶拖拉機幫牛奶場割牛草,割著割著,跟大家走散了,找不到路了,又不會講漢話,坐到路邊哭,是好心人把她送回來的。我們屋裡雖然買了電視,我婆婆根本聽不懂,她聽起來都像鳥叫,都要我公公翻譯。去年,我講給她買部手機。她不要,說,她哪裡也不敢去,拿個手機也不曉得按哪裡,像拿一個手電筒。現在不同了,天天嚷著跟我學講漢話,認漢字,什麼“你好”“謝謝”“吃飯”“慢走”“請坐”“麻煩了”這些最常見最簡單的日用漢語,她都會了。

施成富笑著說,你們不曉得,她學講漢話學出好多笑話。客人跟她講“感謝”,她本來應該說“不用謝”,不會講,就講成了“沒有謝謝”。我大兒子就住在我屋下麵,也開了家農家樂,她喊客人到大兒子屋裡吃飯,本來想喊:快去,到老大屋下麵吃飯去。卻喊成了:快去,到老大屋下麵去!客人們就講,我們不要面,要飯!

龍德成見老伴笑話自己,笑著把施成富一拍:你還笑我,你看你小時候吃糖吃多了,把牙齒都打落完了,笑得難看死了!然後得意地張開嘴巴,指給施成富,你看我,你看我,滿口白牙,一顆都沒打落。

沉默寡言的施全友聽著也來了神,對我們說,你們不曉得,我娘還要我教她認手錶、認時間,還趕時髦,要我們給她買雙高跟鞋。天黑了,沒有客人時,她就穿著高跟鞋,扶著牆壁學走路。夕陽紅,老來俏!

一家人,都笑成了春天的一朵花。

臨走時,我們問,你們有什麼心願?

施成富說,我們沒什麼心願,就是牽掛習總書記,他操勞這麼大一個國家,太不容易了,千萬要保重身體。看他無日無夜地操勞,心疼。我們鄉里人沒有什麼好東西,就是些臘肉、香腸、糍粑、小河魚、土雞蛋,都是你們城裡人講的沒有污染的原生態,一直想給習總書記寄一點,補補身體,不曉得怎麼寄,不曉得你們能不能幫我們。

我說,幫不了。

龍德成急切地用苗語跟施成富和一家人說了一句什麼,我們沒聽懂,問孔銘英,你媽媽說什麼?

孔銘英笑,我媽讓我們求你們想辦法把東西帶給習總書記。

我聽後,想了想說,我把你們的心意寫進文章裡吧,習總書記如果能看到,就曉得你們的心意了。

龍德成又用苗語說了句,文章又不能當飯吃,習總書記還是吃不到我們鄉里的東西。

施成富反駁老伴,說,寫,一定要寫!不寫,習總書記就不曉得我們好想他。

孔銘英補充說,我最想的,是盼望習總書記能夠再來看看十八洞,再來屋裡看看、坐坐,我要親自炒幾個好吃的菜,招待習總書記,表達表達我們老百姓對他的念想和心意,不曉得這個願望能不能實現?

在十八洞,我們還特別去見了一個叫龍先蘭的小夥子。小夥子是真正的帥哥,大眼睛,柳葉眉,桃紅臉,香蕉鼻。既硬朗,又清秀。用湘西話說,是標後生、人尖子。小夥子剛剛結婚,所有門楣和柱子上還貼著喜氣洋洋的結婚對聯和“喜”字。新婚的喜氣,還生動地在他臉上泛著光暈。龍先蘭一九八七年生,今年正好而立之年。可是因為家庭的變故,用他自己的話說,前些年都白活了。因為父親去世,母親改嫁,龍先蘭成了孤兒。親情和管理的缺失,使他傷感、無助,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孤獨、暴烈。酒,成了他排遣一切的良藥。酒裡逃避,酒裡麻醉,酒裡歡愉,酒裡療傷。哪裡喝,哪裡醉;哪裡醉,哪裡睡。無論在家鄉勞動還是在他鄉打工,人們會經常看見一個年輕帥氣的酒鬼酣睡路旁。父老鄉親和他自己都以為這輩子就這麼完了,以為他這一輩子就是一個酒鬼、酒糟和酒渣子了。不想,習總書記對十八洞的造訪,讓他起死回生,活過來了。

習總書記到十八洞時,他正在廣東打工。開過機床,做過零部件加工,還做過玩具。他當時不知道習總書記去十八洞訪貧問苦的事,是家鄉的夥伴抑制不住興奮打電話告訴他的。他又抑制不住興奮告訴了打工的工友們。工友們得知習總書記所到的地方是他的家鄉後,就告訴他,不要再打工了,趕快回去,你們那兒肯定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龍先蘭就這麼回到了十八洞村。

回到十八洞的龍先蘭,第一件事就是找當時還是村主任的施金通要錢。施金通說沒有,他不信,又找到當時的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要錢。

龍秀林說,先蘭,有了黨的關懷和溫暖,有了脫貧致富的思想、政策和理念,就是最大的財富、最大的錢。扶貧不僅僅是扶錢,更主要的是扶志,“等、靠、要”是沒有志氣的表現。你回來了,是好事,說明你有眼光,看到了我們十八洞的未來和希望,我和扶貧工作隊的人會全力支持你、幫助你。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這樣一匹野馬徹底收心,好好發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龍秀林在做十八洞第一任扶貧隊長之前,是中共花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所以,他決定就從“人”上做龍先蘭的文章。他知道,寨子上很多人瞧不起龍先蘭,不把龍先蘭當人看。他很有必要做出個樣子給大家看,那就是把龍先蘭當人看,讓龍先蘭重拾做人的尊嚴。他也知道龍先蘭破罐子破摔,是因為親情缺失,孤獨無望。一個冰冷的、缺愛的人需要愛來撫慰、需要愛來回暖,一個在醉酒裡走夜路的人,需要愛來為他點亮、把他喚醒。於是,他說,先蘭,你爸爸媽媽走了,你哥哥來了,以後,我就是你哥哥,有什麼難處,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委屈,都跟哥哥說,哥哥會盡最大能力幫你,哥哥不會丟下你。

龍秀林不是說的場面話,而是真的把龍先蘭當作自己的弟弟去關心、關愛。在十八洞的日子,一有空他就會去龍先蘭家,跟龍先蘭聊家常、聊世界、聊人生。有時候,買來油鹽米菜,就在龍先蘭家做飯吃,甚至喝一兩口。喝一兩口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龍先蘭的酒量、酒欲,不讓他喝多、喝爛,能夠自己當止就止,甚至自動放棄,見酒不沾。過年時,他還把龍先蘭帶回家裡一起過年。龍秀林的父母和愛人,都把龍先蘭當作親人,給龍先蘭買了禮物,封了紅包。

給龍先蘭溫暖,不是把龍先蘭養起來,是為了給龍先蘭力量,讓他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所以,龍秀林又以扶貧工作隊的名義給龍先蘭聯繫了懷化市安江農校,給龍先蘭交了學習培訓費,讓龍先蘭去學習培訓,見世面,長知識。兩個月的學習,龍先蘭極為認真,特別是在學習期間參觀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園和農業觀光園時,他感受很深。龍先蘭說:“我就是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這些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和觀光園,才深刻體會到習總書記說的因地制宜真是太好了。那些農業產業做得好的,都是因地制宜做得好的。我就開始想十八洞是什麼條件、有什麼優勢,我怎麼因地制宜,在十八洞發家致富。想來想去,我想到了養蜂。十八洞花種多、花期長,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空氣清新、全是負氧離子,沒有任何污染,所以,十八洞野蜂很多,特別適合蜜蜂生存。於是,我就想養蜂、割蜜,通過養蜂、割蜜發家致富。”

當龍先蘭把這些想法告訴龍秀林時,龍秀林特別高興。他知道,這匹野馬再也不是一匹醉馬,將會是一匹駿馬了。這匹野馬開始有志、有智、有力了。他立刻幫龍先蘭聯繫了花垣縣的養蜂專業戶,讓龍先蘭學習養蜂、割蜜。天資聰明的龍先蘭,很快就掌握了養蜂割蜜技術。學成歸來的龍先蘭試著養了四箱野蜂,當年收入五千多元。今年養了五十多箱,可產原生態蜂蜜五百斤,一斤兩百元,年收入十萬元。

龍先蘭說,我這是在山裡撿了十萬元啊!山是野的,花是野的,蜂是野的,蜜也是野的,我不費吹灰之力,不是撿的是什麼?

說是撿的,其實是辛苦得來的。為了掌握蜂群的生活習性,他每天都會蹲在蜂箱前觀察,甚至跟著蜜蜂,觀察蜜蜂采蜜。久而久之,他能肉眼看出蜜蜂的喜怒哀樂,分別出哪只蜜蜂是門衛、哪只蜜蜂是清潔工、哪只蜜蜂有心事、哪只蜜蜂有喜事。對這些蜜蜂,他就像對待自己的小寶寶。雨天,他會蓋上薄膜,為蜜蜂遮雨;冬天,他會披上棉被,為蜜蜂禦寒;有事沒事,他都會跑到養蜂場,看看蜜蜂們是否安全,以防有什麼動物鑽進去搞破壞。生活的甜蜜,是用辛苦的汗水換來的。

有了錢,就有了找女友娶媳婦的底氣。在扶貧工作隊為十八洞青年舉行的相親會上,龍先蘭認識了一個叫吳滿金的女子。哥愛妹有情,妹愛哥有意。十天半月就糯米粑粑滾白糖,越滾越黏糊,越滾越甜蜜。本以為白糖溶進粑粑裡了,吳滿金的父母卻堅決反對。吳滿金的母親就是從十八洞嫁出去的,娘家的情況哪能不知?他們不相信龍先蘭這麼快就成為好人了,堅決不允許吳滿金跟著這麼一個爛人。

龍秀林哪能看到一對鴛鴦被棒打,以龍先蘭親哥哥的身份,親自帶著龍先蘭上門求親,之後又帶著龍先蘭上門認親。扶貧工作隊隊長都這麼看得起未來的女婿,吳滿金父母終於不再固 執己見,把吳滿金嫁給了龍先蘭。

迎娶吳滿金那天,幾十面苗鼓敲了一天一夜,幾十個苗歌手唱了一天一夜。整個十八洞的人都去了,整個扶貧工作隊的人都去了,在十八洞檢查扶貧工作的花垣縣委副書記彭學康得知後,也特地趕去給龍先蘭和吳滿金道喜祝賀,還送了紅包,隨了賀禮。當得知龍先蘭和吳滿金想註冊一個蜂蜜商標卻不知道怎麼註冊,也不知取什麼名好時,彭學康把龍先蘭和吳滿金名字各取一字,取名“十八洞金蘭野生蜂蜜”,以紀念小倆口結金蘭之好、過甜蜜日子,當場安排工商部門幫他們註冊。那婚禮真是簡樸而風光啊!龍先蘭感動得當場落淚。婚禮上,他動情地說,三年前,我什麼都不是,就是路邊上的一個酒鬼、窮鬼、癲子、醉漢,三年後,我脫貧了致富了、結婚了脫單了,我要感謝鄉親們不嫌棄我、沒有拋棄我,感謝扶貧工作隊親人一樣關心我、拉扯我,更要感謝習總書記,沒有習總書記來十八洞關懷我們、鼓勵我們,我就不會回到十八洞,就不會攢勁搞,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還要攢勁搞、加油幹,用實際行動感恩政府,回報社會。

龍先蘭沒有食言。新婚後,他不但與吳滿金相親相愛,勤儉持家,還牽頭成立了十八洞苗大姐養蜂合作社。他把十八洞的五戶貧困戶組織起來,給他們免費傳授養蜂技術,一起養蜂,一起割蜜,一起銷售,把養蜂做成了十八洞的品牌產業。他們的蜂蜜堅決不摻一滴水,堅決不放一粒糖,賣誠信蜜,賣良心蜜。結果越賣越紅火,越賣越有名。以前,一斤野生蜂蜜只能賣到一百元,如今,一斤兩百元還供不應求,早被人預訂完了。龍先蘭說,我們這是幹甜蜜的事業,越幹越起勁。

龍先蘭不但帶領同村貧困戶共同脫貧,還開始積極帶頭,參與各種公益事業。民居改造,村路整修,農田水利,他都不用招呼,積極參與。十八洞有很多野生動物和珍稀植物,但卻經常被盜獵、盜伐,龍先蘭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主動向扶貧隊請纓,組織了護林隊,他當隊長。護林隊的年輕人們,每天都在山林裡輪流站崗、放哨、巡邏,抓盜伐盜獵者,促環境保護。為了宣傳環境保護,維護十八洞的美麗家園,龍先蘭和護林隊的年輕人們還別出心裁地赤裸上身,貼滿樹葉,一人身上寫一個字,站成一排,就是“保護森林,愛護家園”“保護家園,造福子孫”。他們還把這些宣傳活動拍成照片,放到網上,以引起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愛護美麗家園。

一個昔日流浪的醉鬼,成了鄉村文明的模範。

讓我感動的是,這個過上了甜蜜日子的苗家青年,一樣不忘甜的根源。當我們問他有什麼心願時,他跟石爬專、施成富兩家人一樣,最想的,是給習總書記帶兩斤野生蜂蜜,讓習總書記也分享分享一個十八洞孩子心中的甜。

幸福的臉上,春風和暢。那陶醉的眼神,好像他已經把蜂蜜送到習總書記手上一樣。

是的,走進十八洞,十八洞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幸福的,也是甜蜜的。幸福而甜蜜的春風,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和心裡,變成花朵,次第盛開。

下:描秋色,秋色如許好燦爛

再去十八洞時,已是秋天。

秋天的十八洞,依然是滿眼綠色和青翠,滿眼的山花在一片碧綠和蒼翠中搖曳起伏,燦爛綻放。一丘丘稻田,成熟的稻穀鋪開一片金黃,一框一框的,一幀一幀的,一幅一幅的,一層一層的,像畫家筆下的寫意。山風吹過,稻浪翻滾。桃子、李子、板栗、獼猴桃等果實,也一坡坡、一山山地掛著,像秋天的詩句,一行一行地連著、吊著,肩靠肩,頭挨頭,臉貼臉,嘴親嘴,有的是字,有的是詞,有的是標點符號,韻腳和旋律,都迤邐柔美,詩中有畫。

曾幾何時,十八洞不是這般模樣。

十八洞坐落在湘西深深的大山裡。鑽進去,你看到的,除了山還是山。一座座大山小山,連綿起伏而又偉岸陡峭地挺立在那裡,銅牆鐵壁般地組成了一個山的世界和王國。山是湘西的筋骨,沒有山,湘西就沒有依託和依靠。山也是湘西的枷鎖,有了山,多少人祖祖輩輩沒有走出過這片天地。所以,整個湘西都是山做的,山做的湘西,山一樣的博大和雄渾,山一樣的沉重和艱辛。十八洞,是山的模樣和縮影。貧窮的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只到一千六百六十八元,五百三十三人處於貧困線以下,三十多位四十歲以上的單身漢娶不上老婆。村裡帳面上沒一分可供支配的錢。

為了帶領全村擺脫貧窮,時任十八洞村主任的施金通,和村裡一起長大的楊建軍等幾個年輕人,把十八洞的山、水、洞全鑽了一個遍。他們還請縣電視臺拍了十八洞MV,做成光碟,散發給有關單位和企業,希望以此找來投資商、金鳳凰。

沒想到,習總書記代表黨中央來十八洞了!施金通有說不完的激動。

而湘西州、縣兩級黨委、政府則很清醒地意識到,花垣縣和十八洞人不能只把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當作幸福和榮耀,更應該當作責任和使命,應該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以十八洞為藍本,探索出一條“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路來。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在傳達習總書記視察湘西指示精神時強調,我們要以習總書記來到十八洞為契機和動力,不辜負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們的巨大關懷和殷切期望,把十八洞建設成“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樣板,而且堅決防止用燒錢的方式“造盆景”、壘大戶,要建成扶貧模式可以複製的樣板,以實際行動向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彙報。

要精准扶貧,就得先摸清楚哪些人是真貧困,為什麼貧困,怎樣改變貧困。用花垣縣委書記羅明的話說,要摸清“底子”,解決好“要扶誰”的問題;結成“對子”,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對準“靶子”,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

花垣縣委派駐十八洞的第一任扶貧隊長是龍秀林。龍秀林到了十八洞後,他在十八洞的一些親戚奔相走告,認為龍秀林來了,他們這些親戚臉上有光,也可沾光,他們可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更多關照。沒想到,龍秀林先召集十八洞那些沾親帶故的人開了個小會,告訴他們不僅沾不了光,還要借他們的光,要他們都第一個支持他的工作。親戚們都懂情懂義,紛紛表示支持他的工作,不給他和扶貧工作隊出難題。有的親戚還開玩笑說,曉得你靠不住,我們就沒想過要靠你,再說,我們也是懂道理、明是非的。

有了親戚們的這些話,龍秀林心裡就有了底。他和扶貧工作隊按照縣委縣政府精准底數、公正公平、防止“富人戴帽、窮人落榜”等優親厚友現象出現的指示,在十八洞召開村民大會,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對貧困戶一一進行甄別,制訂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貧貧困戶識別工作做法》,制定“十八洞村貧困農戶識別九個不評”的標準。家裡有拿工資的不評,在城裡買了商品房或在村裡修了三層以上樓房的不評,打牌賭博成性的不評,好吃懶做的不評,阻撓公益事業和當地經濟發展建設的不評,擁有大中型農業機械、農用車、礦車、面的、轎車、中巴及經營性加工廠的不評,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不評,不履行贍養義務的不評,全家外出打工經通知不回家的不評。“九不評”標準,清晰明瞭,精准科學,每個家庭對號入座;不能對號入座的,有廣大群眾幫你對號入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了這九個標準後,再按照“戶主申請、投票識別、三級會審、公告公示、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入戶登記”七道程式,把識別的權力交給群眾,及時張榜公佈結果,對識別工作實行全程民主評議與監督,確保識別公開、公平、公正。

在第一次精准扶貧的貧困戶識別評議會上,村會計龍太金第一個站起來說:我家買有一個雙排座車跑運輸,我不屬於貧困戶,請大家莫投我票。有人開玩笑說,你都買車了還貧困戶,肯定不會投你票,你想投也不投,你都成貧困戶了,那我們就是貧貧困戶了。

龍太金,是龍秀林父親那邊的遠房親戚,龍太金的表態,給這個貧困戶識別評議會注入了第一縷公正公平的清風。

見龍太金表了態,龍秀林的另一個表親施再傑也站出來給大家聲明表態:大家也莫投我,我家蓋了樓房,房子好大呢!貧困不敢到我屋住,怕了跑!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見龍秀林的兩個表親都表了態,那些真正不貧困的人,誰也不再爭戴這頂貧困的帽子,不再占國家的一點便宜。十八洞就這樣通過識貧、校貧、定貧“三部曲”,把真正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全部找了出來,準確識別出貧困戶一百三十六戶,共五百三十三人,占全村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點八,群眾民意測評滿意率達百分之百。

精准識別了貧困戶,就得精准把貧困的脈,找貧窮的根。通過調查研究,扶貧工作隊瞭解到,十八洞之所以貧窮,首先是環境惡劣,十八洞雖然山山是奇山,可山山是窮山;雖然洞洞是奇洞,可洞洞是窮洞。其資源極為有限,人均零點八三畝耕地,按當年標準單位土地畝產值要達到三千元以上才能脫貧,全部種經濟作物肯定不現實,要靠土裡刨食脫貧,很困難。其次是沒有基礎,水稻、玉米、烤煙都是小打小鬧,經濟作物很少上百畝,特色養殖不上百頭,沒有支柱產業和特色農業,有也不成規模;村地域廣、居住散,村內基礎設施不完善,農網改造尚未進行,寬頻網路還未進村。第三,沒有文化,六個村民小組,二百二十五戶人家,九百三十九人,一百五十人文盲,三百八十五人唯讀過小學,二百九十五人初中文憑,八十一人高中文憑,大專以上文化的僅有二十八人。第四是群眾基礎差,十八洞是個合併村,由原飛蟲、竹子兩村合併而成,村民面合心不合,很多事情上都各吹各的調,相互拆臺。

針對這種現狀,湘西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和花垣縣委縣政府多次集體會診,商討怎麼樣才能開出具體的十八洞精准扶貧良方,通過十八洞這樣一個點來完成以點帶面的精准扶貧攻堅任務。湘西自治州州委書記在習總書記視察十八洞的第二天,就組織州委州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在十八洞關於扶貧的指示精神,傳達習總書記對湘西各族人民的深切關懷。之後又先後十多次帶隊到十八洞調研,強調一定要按照習總書記指示,結合十八洞實際,注重激發貧困村、貧困戶內部生產動力,從民居改造、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重點發展鄉村旅遊、特色農業產業,並親自審定了十八洞民居改造、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工作方案。花垣縣委書記羅明和縣長隆立新也都同時或分別十多次到十八洞,與十八洞村民一道深入細緻地進行調研。半年裡,他們走遍了十八洞的山山水水,與十八洞村民一道摸家底、算細帳、找出路、挖窮根,確定了以種植、養殖、苗繡、勞務、鄉村遊五大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制訂了《十八洞村2014-2016年建整扶貧工作總體規劃》(討論稿),確立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與原生態協調統一,建築與民族特色完美結合”的建設總原則,以“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為理念,打造“中國最美農村”,實現“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村更古、心更齊、情更濃”的目標,為十八洞的脫貧致富和繁榮發展定下基調、選准方向。

要改變十八洞貧窮落後的面貌,先得從“三通”“五改”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開始。這是公共服務,是便民和富民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花垣縣十八洞扶貧工作隊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基礎設施的扶貧建設,改變十八洞。

十八洞曾經是湖南省民委的扶貧點,在湖南省民委的努力下,修通了十八洞的通村公路。但是路通了,基礎設施依然很差,田地之間的機耕道尚未鋪設,農網改造尚未進行,民居改造尚未落實,寬頻網路也尚未進村。十八洞依然是一張貧窮的白紙。

扶貧工作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農網改造。

可是,農網改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在農網改造過程中,扶貧工作隊發現,最先要做的並不是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而是思想建設和改造。一部分窮慣了的十八洞人,“等、靠、要”思想十分嚴重。等,就是不管你怎麼發動、怎麼說好,我就是不做,反正你政府不准餓死人,要做你們政府自己做,你們政府要政績、有責任,你們不做不行。所以,我等你們做事,等你們救濟,我站在旁邊看熱鬧。靠,就是什麼都靠政府,什麼都有政府兜底、政府買單,我不怕。靠山吃山,靠政府吃政府,心安理得,誰叫你是人民政府?要,就是沒有了,就向你政府要,要了你政府還不能不給,不給你就不愛民不親民,你就等著興師問罪。誰要得越多,誰就越有本事。基於這種思想,你要他們出集體義務工,不出!你埋電線杆要占他們一點點田地,不讓!阻工現象時有發生。

施六金,十八洞梨子寨人,一九七三年生,兩個姐姐已經出嫁,就他跟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生活。因為貧窮,一直娶不上媳婦。農網改造時,計畫栽根電線杆在他家田裡。好說歹說,總算同意。後來栽時,龍秀林擔心他變卦,對代理村主任施金通說,是不是再跟他說一聲。施金通說,他同意了,還說什麼?再說,是我自家兄弟,不用說了,我做主了,栽就是!龍秀林一想,的確,施六金是施金通伯父的孩子,親堂哥呢,不會有問題,就讓人栽了電線杆。這一栽就麻煩了,這不是栽的電線杆,而是栽的一根導火線。施六金三天兩頭跑到扶貧工作隊和村委會鬧:哪個喊你們栽的?你們怎麼栽的就怎麼扯出來!不扯,我就剪了你們電線!龍秀林說,你不是同意了嗎?你同意了我們才栽的啊!施六金吼,我先是同意了,現在不同意了!龍秀林說,人家都同意了,都沒有反悔,你為什麼反悔?施六金吼,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我就是要反悔!龍秀林說,你不能說話不算數!施六金吼,我就是不准栽,你把我怎麼樣?龍秀林說,一個村的人都支持我們給村裡辦好事,施金通是你老弟,最應該支持的是你,沒想到最不支持的是你!施六金吼,他是我老弟又怎麼樣?我又沒得到他一粒米的好處,沒占到他一分錢的便宜。他還做我的主?你沒想到?哼,你沒想到的事多得很呢!趕快把電線杆扯走,不然我就把電線剪了!施金通沒想到這個堂哥這麼不給自己面子,氣憤地走到施六金面前說,你吼什麼吼,我喊栽的,你要剪電線,先把我剪了,你要扯電線杆,先把我扯了!一個寨子的人,就你油鹽不進、萬人不和!

龍秀林知道跟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一時扯不清道不明,就說,栽電線杆,搞農網改造,是全村人同意的,是全村人的事,你要扯電線杆,要剪電線,得找全村人問問,看全村人同意不同意,全村人同意扯你就扯,同意剪你就剪,全村人不同意,你扯了、剪了,後果自負。施六金吼,我扯了、剪了,有鬼喊!全村人還吃了我?龍秀林說,有沒有鬼喊,吃不吃得了你,你扯了剪了試試,我不攔你。

施六金哪敢問全村人,即便有個人煽陰風點鬼火,也不會全村人同意。施六金不敢扯,也不敢剪,有事沒事找龍秀林鬧。特別是喝了酒後,就在村裡遊來蕩去,大吼大吵。龍秀林懶得理他,知道他不敢扯不敢剪,就圖嘴巴快活,讓他鬧。民兵營長楊峰和龍先蘭幾個年輕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跑到施六金身邊,指著施六金大罵,你再不識好歹,搞破壞,我們捶死你!施六金是個鐵腦殼,不怕捶,但是也不敢胡作非為,只能想起了就跑去扶貧工作隊鬧一次,想起了又鬧一次。

施六金大鬧天宮的事,給了花垣縣委和駐村扶貧隊一個重要啟示,就是你給群眾做好事,不見得群眾就滿意和擁護,有時候真是油去了燈不亮。十八洞各地都多次發生過油去了燈不亮的事。比如扶貧工作隊給某個貧困戶送去一頭價值五千元的耕牛,讓他便於耕田犁地、發展生產,他轉手就三千元賣掉了,吃光了。要從根上解決問題,還得從思想上抓起,還得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根,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克服趁機撈一把的不良行為,克服各人門前三尺硬土的冥頑不化。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變“人人為我”為“我為人人”。縣委書記羅明親自在十八洞組織召開群眾代表大會,把党的惠民政策講深講透,普及了“投入有限、民力無窮、自力更生、建設家園”的十八洞精神,鼓勵群眾充分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並指示縣委駐村扶貧工作隊全體同志充分調動一切因素,開動宣傳機器,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把思想建設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指路牌。

開動宣傳機器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十八洞村民間藝術團,把有文藝特長和愛好文藝的村民組織起來,白天搞農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晚上根據十八洞社情民意排練節目。由於十八洞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了,家家勞力少,農活多,家務事多,扶貧工作隊開始擔心民間藝術團組織不起來,沒想到,村民大會上一動員,報名者出乎意料的踴躍和積極,用扶貧工作隊的話說,多得像麻雀趕稻米,一撥接一撥。苗鄉十八洞,跟湘西其他土家苗寨一樣,人們生下來就會唱歌,能走路就會跳舞,識文斷字者雖少,能歌善舞者眾多。

這些滿身是汗、滿腿是泥的鄉民們,往往來不及扒一口飯,就從田裡地裡山裡坡裡披一身泥香花香和樹香到村部排演節目來了。他們個個都是莊稼人,個個都是藝術家。種莊稼,是莊稼的行家裡手;種藝術,是藝術的行家裡手。他們的藝術,就像莊稼地裡的莊稼,有泥土的孕育、陽光的薰染、風雨的沁潤,自得泥土的氣息、陽光的芳香和風雨的清爽,都一如稻穗、麥穗和玉米,飽滿、沉實,翻滾著金色的光芒。

他們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根據湘西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改編的關於一個懶漢“等、靠、要”最終餓死的故事。這個懶漢從小好吃懶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幾十歲的人了,只差父母喂。後來父母年老體衰快死時,擔心他餓死,就給他準備了十幾個大餅用繩子穿著掛在脖子上,他餓了就吃一口,餓了再吃一口,吃完了也不願自己做,活活餓死。表演時,父母的辛勞催下了村民的陣陣眼淚,而懶漢的懶惰又引發了村民的陣陣笑聲和歎息。第二個節目是根據鄰村的勞動模範事蹟改編的勤勞致富的故事。第三個節目是根據十八洞真實人物改編的有村民百般阻攔村公益建設而惹眾怒的故事。一台節目下來,扶貧工作隊不先表態講話,而是先請村民們一個個上臺談感想,效果出奇的好。村民們的感想接地氣,接心靈,講得比扶貧工作隊的總結生動百倍。關於“等、靠、要”,他們說,懶就窮屙痢巴子,勤就富撿金銀子;人怕沒志,樹怕沒皮;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無志山壓山,有志人上人;人要勤成築窩燕,切莫懶成爛惡蛇;靠人可以靠一時,靠己才能靠一世。關於公益事業,他們說,莫當擋路狗,要做開路神;人好受人敬,人惡討人恨;今日讓人一根線,明日得人一片天;莫道萬事不求人,要求人時天不靈。這種寓教於樂,以樂受教的形式,就像天空中傾瀉而來的陽光,一下子就把十八洞村民照得心靈亮堂。

此後,扶貧工作隊又組織十八洞民間藝術團排演了關於賭博危害、孝敬老人、團結互助、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等節目,這些節目都取材於身邊,來自民間,真實,可信,直抵人心,讓人心月華似水,清水洗塵,把村風、民風變得更為明澈和澄淨。每當有人做得不好時,這些節目就會像一面鏡子浮現出來,照出自己的影子,照亮自己的心靈。村民們說,如果自己不照,就會有一村的人一人拿起一面鏡子,照妖鏡一樣照你,照得你原形畢露、無地自容。

每隔半年,十八洞村民就會選一個日子,與山風和月光一同出發,去參加一個莊嚴的盛會:村民道德評比大會。月光朦朧,他們的心也朦朧。山風微微,他們的心也微微。踩著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村路,他們的心也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他們不知道道德評比大會上,自己能評幾星,即便評不上五星,千萬別墊底,別踩蛇尾巴,那可丟了祖上的臉。

道德評比,是扶貧工作隊扶貧要扶志的關鍵一環,是十八洞文藝宣傳隊的重要補充和昇華。評比分公益事業、遵紀守法、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六部分。與會的全體村民以組為單位,按照這六個部分對每個家庭成員無記名投票打分,當場唱票,當場計分,家庭成員綜合得分九十分以上為五星級家庭,八十分以上為四星級家庭,七十分以上為三星級家庭,六十分以上為二星級家庭,五十分以下,沒有星級。每個星級都必須在家門口掛上星級牌。這一招,實在厲害,對每一個家庭都有一種傷筋動骨的扯動。用村民們的話說,那些平時家風好的,每一次評比都是一場大考;那些平時家風不好的,每一次評比都是上一次戰場。每一個人都怕自己評不上好星級,如果次次都沒有好星級,甚至沒有星級,那名聲可就臭了,養兒娶不到好媳婦,養女嫁不到好人家,養豬都賣不到好價錢。

第一次評比會上,施成富、龍德成夫婦家因為各方面最好,得分最多,被全體村民評為第一名。而施六金因為電線杆的事,被全體村民投票為二星級道德家庭,是整個村子最差的。全村基本上都是四星、五星、三星,只有施六金一家是二星,這對施六金和全村人都是一個很大的震動。這說明什麼?說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好誰不好,群眾就是老天爺,看得清清楚楚,誰都逃不過。不好好幹不行,拖後腿不行,搗蛋搞破壞更不行!就此,凡是十八洞的公益事業,再無一人敢挑刺倒毛。

得了最差家庭的施六金,當場羞愧難當,悄然離開。平時的威風,一下子被群眾雪亮的眼睛看蔫了。眾怒難犯啊,你惹一寨人,一寨人惹你,你恨一寨人,一寨人恨你!施六金回到家裡,被老母親哭著一頓臭駡:跟你講了,不要鬧不要鬧,你就是不聽,就是鬧。這下好了,全村道德最差,你讓我老臉往哪放?你死了的老爹都死不瞑目!全村最差最壞的人,哪個還看得起你?你這一輩子就莫想討婆娘,打光棍算了!

望著大門口高掛著的二星家庭牌,施六金真是無地自容。那不是一塊普通的小木牌,而是一塊深重的恥辱碑。他越想越羞恥,越想越覺得問題嚴重,就把牌匾摘了下來。村裡人見施六金自作主張摘了牌匾,就要求工作隊再掛上。龍秀林說,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一個人,而是教育一個人、挽救一個人。施六金曉得摘掉牌匾,說明他還有羞恥心,還能教育,是好事。人怕的是像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還不知羞恥。他曉得羞恥,說明他已經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那些犯錯誤的人,我們不能一根繩子把他捆死了,而是要解開繩子讓他跟我們一起幹。

得知施六金被評為最差星級家庭,縣委書記羅明覺得是教育施六金的最好機會,也是教育全村人的好機會。評完不到十天,他就連夜驅車來到十八洞,去找施六金談心。

當羅明出現在施六金面前時,施六金沒有回過神來。他想,這下完了,縣委書記都來找他問罪了,麻煩惹大了,木頭一樣愣在那裡。羅明一看笑了,嘿,怎麼客人來了不歡迎啊?施六金這才回過神來趕緊讓座,叫了聲羅書記,稀客稀客!羅明說,我天天來,還什麼稀客,你莫緊張,我就來看看你。施六金不等羅明說明來意就自己趕忙辯解開了:我就那麼說說,我也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啊!羅明順勢接過話題說,你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是對的,說明你還是愛十八洞,不壞,所以大家沒有給你打六十分以下,六十分以下就是不及格,更丟人!我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大家為什麼還給打最低?施六金說。羅明說,我們先分析事情經過,你為什麼不讓工作隊和村委會把電線杆栽到你田裡呢?施六金說,我不好栽秧。羅明說,一個村這麼大的農網改造,要栽很多根電線杆,栽到人家田裡土裡,人家怎麼沒講不方便呢?人家也要栽秧也要種地。施六金又拿出了跟工作隊大鬧天宮的話,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羅明笑了,怎麼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比人家多長了一個鼻子還是眼睛?你是變形金剛還是飛天超人?一句話,把施六金和大家都逗笑了。

施六金低下頭不好意思地說,那倒不是,那倒不是。羅明說,那你講是什麼?你講出理由呢,我就佩服你。施六金想了想說,主要是我捨不得田土,田土太少了!羅明說,你捨不得田土,田土太少,我理解,十八洞不光你一個人田土少,是家家都田土少,人家怎麼不鬧就你鬧呢?你再講講理由,講出來了,我還是佩服你。施六金想了想,說我講不出其他理由了,就是田土太少了才不准他們栽。羅明說,問題是,技術勘探測量,必須經過你田裡,不經過你田裡,這個工程就得改線路,一改線路就得花更多的錢,就算花更多的錢,也得經過人家田裡地裡,如果人家也像你一樣這也不讓栽那也不讓栽,栽到哪裡去?栽到天上去?一句話,又把施六金和大家惹笑了。羅明也笑了,說,要是真能栽到天上去,我哪個也不請,就請你往天上栽,我跟你一起栽,你栽得不?施六金笑了,栽不得,栽不得。羅明說,我們湘西人講的話醜脾氣臭,你是典型的話醜脾氣臭,懂大道理不懂小是非。你看,你沒剪電線,沒扯電線杆,說明你是懂大道理的,曉得剪了扯了是破壞,又得罪全村人,但你又不服氣偏要鬧,好像鬧了心裡就舒服了,鬧了就與眾不同有本事了,圖嘴巴快活,這就是不懂小是非。結果呢?大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你嘴巴快活了,心裡難受了,對不?施六金頻頻點頭。羅明見施六金頻頻點頭,就繼續說,這就是我們湘西人講的,又不會為人又不會做事,你一個本來老實本分的人,怎麼分不清好壞,要做違背大家利益包括自己利益的事呢?農網改造是給每個人都造福的事,你反對阻攔,大家看你不就像個惡人嗎?大家不投你反對票才怪!其實,左看右看你 都不是惡人,是老實人嘛。施六金笑,我本來就是老實人。羅明笑,是的,老實人做倔巴事。你看,你現在還是單身漢,你要是這個臭脾氣不改,大家還給你打最低分,你以後還找得到媳婦啊?哪個女的敢來跟你坐啊。大家一聽又笑。施六金不好意思地說,這件事我是真做得不好。羅明說,做得不好沒關係,毛主席都講了,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何況你沒把事情做絕,大家會原諒你的。不要灰心,幹好幹壞我們都看到的,只要你振作起來,好好幹,我第一個支持你!

施六金感動地說,你一個縣委書記都相信我,我不好好幹就太不懂味、不是人了,書記放心,我一定做十八洞最好的村民!羅明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以後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可以直接找我,我把電話留給你。

就此,施六金成了羅明的朋友。羅明每次來十八洞都要看看施六金,問問施六金的情況。施六金換了一個人似的,事事帶頭,處處在前,成了十八洞脫貧致富的積極分子。羅明看在眼裡,喜在心上,讓扶貧隊把他送到縣裡進行導遊培訓。因為他能說會道,是當導遊的好手。學成歸來的施六金,成了十八洞旅遊的第一批導遊,而且是免費導遊。每天給遊客當導遊的施六金,聽到遊客誇自己、誇十八洞時,覺得自己有價值,榮譽感空前增加,責任感也空前增加。看施六金家的房子柱子朽了,房子歪了,工作隊撥了兩千多元錢給施六金,讓他把家裡的幾根柱子換了,把房子拉直了。

現在的施六金,不但紅紅火火地開了一個農家樂,還在遊客必經的路邊擺了一個小攤,賣十八洞的土特產和礦泉水、煙、飲料等貨品。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施六金還被選為梨子寨村民小組組長。四十歲也沒娶上的媳婦,也像一首歌裡唱的: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窗口。

令人沒想到的是,十八洞還有一個道德講堂。這個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開辦的十八洞村道德講堂,與全國性質的大講堂最大的區別是,它不是請某一個知名專家來講,而是十八洞老百姓自己上臺講。講身邊典型,講外邊見聞,講人生感受,講理想夢想。火車輪下救人的龍興剛、拾金不昧的楊秀富、助人為樂的隆會、孝敬老人的王晴霞等,都是村民們踴躍登臺演講時,發現的身邊典型。這個講堂不定期開講,如今已舉辦十多期,深受百姓歡迎。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三日,習總書記視察十八洞一周年的日子,扶貧工作隊和十八洞村委會舉辦了首屆“一一·三頒獎晚會”,表彰了四十八位表現突出的道德模範,為大家樹立了身邊的榜樣。

就此,本就民風淳樸的十八洞,社會風尚更好,責任感、榮譽感、奉獻感空前增強,人人都愛十八洞,人人不負十八洞。十八洞村的“三通”“五改”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部順利施行。全村拓寬村道四點八公里,二百二十五戶房前屋後鋪上了青石板,家家通上了自來水、戶戶用上了放心電,村民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人心得到了空前的凝聚。

本文為節選,完整內容刊發于《人民文學》2017年第10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