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產泵車從無到有,中國工程機械讓世界刮目相看!

2017年世界十大高樓, 中國占了七座。

沒有金剛鑽, 不攬瓷器活, 沒有工程機械的助力, 這些大樓只能是空中樓閣。

混凝土泵車是建造高樓必不可少的機械, 中國泵車市場曾一度被國外壟斷。

從進口到出口

90年代的世界泵車市場基本由德國公司獨佔, 這一時期我國大型工程如黃河小浪底、二灘水電站, 東方明珠”電視塔, 都是用的德國泵車。

那時候, 中國人沒有能力生產37米以上的臂架, 必須依賴進口, 單價高達130萬人民幣, 還不能講價, 那可是90年代的130萬人民幣。

在國產泵機崛起之前, 我們究竟花了多少個130萬用於進口泵機已經難以知曉, 但是外國公司在泵機上的利潤, 觸目驚心!

國內基建挨宰多年以後, 中國的企業站了出來, 三一重工在1998年打造出了首台國產臂架, 一套價格僅30萬元, 而進口產品價格達130萬, 相當於每賣一台泵車就給國家節約了100萬元外匯。

當時的100萬能幹什麼呢?98年馬化騰創辦了騰訊, 註冊資金50萬元, 第二年, 馬雲創辦了阿裡巴巴, 註冊資金50萬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三一泵車臂架從 37m 延伸至 86m, 以三一為代表的國產泵車已完全取代進口, 中國企業掌握了世界混凝土泵車的最尖端技術, 站在世界泵車設計和製造領域的最前沿。

三一: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有人說, 三一的成功源於我國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 這有一定道理。 但是世界上可不止我們有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 日本經濟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 東京的高樓大廈不比任何大城市少。

但是日本真正需要用到大型器械的時候, 卻難以找到一家日本公司擔此重任。

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時候, 一條街道因為過窄,

普通大型吊車無法通過, 最後是中國徐工的吊車, 參與此次救援。 而隨後福島核洩漏事故中給高溫機組注入海水進行降溫時用的是三一重工的62米混凝土泵車。

日本可是有不少製造工業器械的企業, 小松和日立建機是排名世界前五的機械設備製造商;平時高高在上, 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種企業要來有何用???

可憐的日本政府, 需要用大型吊車時卻不能依靠各大財團旗下的日本企業!

核洩漏要給高溫機組降溫時, 政府指望不上日企, 找到美國, 美國從德國買了台二手泵機用烏克蘭的大型運輸機運到了日本, 發現幹不了事, 後來三一重工緊急送來一台62米的泵車。

在日本輾轉幾國弄來泵車的時候, 國人驚呼,

中國工程機械似乎一夜之間變強大了!

從被收購到海外並購

國產泵車的從無到有, 是我國工程機械發展的一個縮影。

我國的工程機械起步比較晚, 技術力量積累比較薄弱, 以至於很長時間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都是被日本的小松, 日立, 美國卡特彼勒等所佔據。

在國產工程設備製造企業發展起來之前, 卡特和小松已經是年銷售額達到百億美金的企業了。

有一種說法叫扼殺在搖籃之中, 在中國民族工業崛起之前, 西方資本總是不遺餘力的收購快速成長的中國企業。

中華牙膏被荷蘭聯合利華收購, 哈爾濱啤酒被美國安海斯布希收購, 大寶被美國強生收購, 海輪集團被法國米其林收購等, 這個名單太長了, 每寫一個出來,

都要強忍住傷痛。

行業領頭羊被外資收購以後, 民族工業想要翻身就難了。 保潔和聯合利華不就是在收購了一家家中國日化企業後霸佔了中國市場嗎?

國內現在的巨頭徐工集團曾經在05年-07年差點被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收購, 可以得見當時工程機械行業也並不是想像中的順利!

這場沒有成功的收購案成了國外工程設備製造企業在中國的最高點, 以後等待它們的就是下坡路了。

08年巨額的投入讓國產工程機械設備製造企業一下子吃了個飽, 幾年以後發展壯大的中國工程設備製造企業開始發威了。

徐工先後將荷蘭AMACA公司、德國FT公司, 以及德國老牌混凝土設備製造商施維英收歸帳下。

中聯重科先後陸續收購英國保路捷、義大利CIFA、荷蘭Raxtar、德國M-tec等多家國際領先企業。

中聯重科的消防車

三一重工也不甘落後,將昔日的混凝土泵車霸主德國普茨邁斯特收入麾下。

外國資本終於感受到了中國工程製造企業的恐怖實力,他們害怕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下達了禁止三一集團關聯公司羅爾斯在俄勒岡州風電專案的總統令,中聯重科收購美國第二大機械製造商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

西方鼓吹了數十年的自由競爭在涉及到他們根本利益的時候也是廁紙一樣的存在。

逐鹿國外市場

近年來,中國對工程機械的需求放緩了,機械設備製造業也經歷了一個低谷,要想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走向世界。

2016年全球前50家工程機械製造企業總產值為1330億美元,排名前五的企業總產值為574億美元,占比超過40%。

美國的卡特彼勒占比超過18%,徐工集團占比僅為3.4%,差距就是機會!

機械設備需求雖然放緩了,但只要是強者,就能夠活下來,並活得很好。中國工程設備的出路在國外,也只能在國外。

2017年開年至今徐工向非洲出口設備台數1727台,徐工集團已經成為非洲工程機械市場的第一品牌,份額遠超國內外同行。

敘利亞戰場上由徐工挖掘機改裝的神器

三一重工的海外業務也已覆蓋了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並且擁有美國、德國、印度和巴西四大研發製造基地。

近年來,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三一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海外業務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海外業務量占比更是提升到了42.93%。

西方資本曾想將中國工程設備製造商扼殺在搖籃中,想通過禁止中企並購阻擋中國製造企業的全球化進程。

他們卑鄙的掐斷別國工業命脈的時候,肯定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他們並不會鬆開那雙早已沾滿了鮮血的手,而是掐得更緊了!

所幸,中國的工程設備製造企業已非10多年前那般孱弱,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資金實力都有了長足進步,當年在國際市場撿點殘羹剩菜的企業,如今已經敢於和西方巨頭面對面硬剛了!

在世界工程設備市場享福多年的西方寡頭,你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競爭對手的痛苦是因為你們沒有體會過民族工業被扼殺的痛楚。

不久以後,你們將迎來一些和你們同等級的對手,感受痛楚吧,感受這份遲到的正義!

中聯重科的消防車

三一重工也不甘落後,將昔日的混凝土泵車霸主德國普茨邁斯特收入麾下。

外國資本終於感受到了中國工程製造企業的恐怖實力,他們害怕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下達了禁止三一集團關聯公司羅爾斯在俄勒岡州風電專案的總統令,中聯重科收購美國第二大機械製造商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

西方鼓吹了數十年的自由競爭在涉及到他們根本利益的時候也是廁紙一樣的存在。

逐鹿國外市場

近年來,中國對工程機械的需求放緩了,機械設備製造業也經歷了一個低谷,要想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走向世界。

2016年全球前50家工程機械製造企業總產值為1330億美元,排名前五的企業總產值為574億美元,占比超過40%。

美國的卡特彼勒占比超過18%,徐工集團占比僅為3.4%,差距就是機會!

機械設備需求雖然放緩了,但只要是強者,就能夠活下來,並活得很好。中國工程設備的出路在國外,也只能在國外。

2017年開年至今徐工向非洲出口設備台數1727台,徐工集團已經成為非洲工程機械市場的第一品牌,份額遠超國內外同行。

敘利亞戰場上由徐工挖掘機改裝的神器

三一重工的海外業務也已覆蓋了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並且擁有美國、德國、印度和巴西四大研發製造基地。

近年來,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三一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海外業務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海外業務量占比更是提升到了42.93%。

西方資本曾想將中國工程設備製造商扼殺在搖籃中,想通過禁止中企並購阻擋中國製造企業的全球化進程。

他們卑鄙的掐斷別國工業命脈的時候,肯定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他們並不會鬆開那雙早已沾滿了鮮血的手,而是掐得更緊了!

所幸,中國的工程設備製造企業已非10多年前那般孱弱,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資金實力都有了長足進步,當年在國際市場撿點殘羹剩菜的企業,如今已經敢於和西方巨頭面對面硬剛了!

在世界工程設備市場享福多年的西方寡頭,你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競爭對手的痛苦是因為你們沒有體會過民族工業被扼殺的痛楚。

不久以後,你們將迎來一些和你們同等級的對手,感受痛楚吧,感受這份遲到的正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