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龍口9月好人之星評選開始啦!(附8月好人之星名單)

“龍口好人之星”

9月份評選候選人名單

▽▽▽

好人好事, 滿滿的正能量

見義勇為類

1

李成壯

男, 1997年9月出生, 北馬鎮呼欒村村民, 原26軍雄英特戰旅士官。 8月28日晚8點左右, 在家探親的李成壯路過北馬鎮西村, 看到前方一名女士被一男子窮追不捨, 還喊著救命, 李成壯立馬上前幫忙, 使出渾身解數將男子制服, 隨後撥打了110, 北馬鎮派出所民警很快趕到將男子帶走。 事情緣由是:獨自在家的趙女士, 被突然闖入的這一陌生男子騷擾, 意圖不軌, 趙女士便奮力反抗跑出了家門, 幸而得到李成壯的挺身相救。

敬業奉獻類

2

王繼新

男, 1972年11月出生, 市水務局農村水利建設管理站副站長。 工作中, 他積極發揮業務專長, 圍繞解決持續乾旱造成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先後提出並實施了王屋水庫增容、加強再生水利用等工程;編制全市水資源應急調度方案、城市應急預案、供水分析報告等, 為科學引調客水、緩解全市用水危機提供可靠依據;他成功主導編制了“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專案方案。 在他的日程中,

週六、周日加班幾乎是常態, 但從無怨言, 是領導和同事們公認的水利“老黃牛”。

孝老愛親類

3

遲鮮豔

女, 1977年6月出生, 新嘉街道北石村村民。 2004年, 丈夫因車禍變成植物人, 當年28歲的遲鮮豔開始無怨無悔的照顧丈夫、撫養3歲的孩子。 她每天不厭其煩的給植物人丈夫餵飯、喂水、換尿布、每隔2小時翻身,

…… 只要有空就和丈夫說話。 孩子小時候經常發燒, 每次她都是背起孩子奔向3裡外的衛生院,吊瓶結束後,立刻奔回家中。 13年來, 丈夫在她的悉心照料下, 已經能夠簡單說話;兒子也長大成為一名高中生。

4

王鳳玲

女,1971年1月出生,蘭高鎮大謝家村村民。2014年,患有帕金森病的公公因老伴去世病情加重,王鳳玲便開始日夜照顧。2015年底,老人意外摔斷了腿,住院三個月,王鳳玲不分日夜侍候,喂老人吃飯,翻身擦洗,端屎接尿。出院以後,她積極幫助公公做康復訓練,每天除了照顧老人吃喝拉撒以外,還要扶著老人練習走路。180多斤的公公讓瘦弱的王鳳玲有點吃不消,但是她總是說,堅持,再堅持下,一定會好的。

5

姜振華

女,1956年1月出生,蘭高鎮呂家村村民。10年前公公重病癱瘓在床,姜振華每天都為公公擦身翻身、喂水餵飯、端屎端尿,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直至公公安然離世。公公去世後,婆婆也因病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姜振華又開始日復一日的照顧婆婆:精心做出可口飯菜喂老人吃下,把老人的房間收拾的整潔清爽,床上的被褥、老人的衣物都洗的乾乾淨淨。現年92歲的婆婆在姜振華的照顧下精神狀態良好。

6

黃翠芳

女,1941年9月出生,徐福街道鄉城東村村民。今年76歲的她,自1995年照顧身患矽肺、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22年如一日,每天休息不到4小時,為丈夫換尿布、做按摩,四處尋醫治療。她堅強照顧丈夫的同時,還一直照顧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的兒子。在她的家裡,東屋躺著丈夫,西屋躺著兒子,但是瘦弱的她一直樂觀面對,無怨無悔的照顧。

7

辛永祿

男,1941年10月出生,度假區王會村村民。18年前,妻子因兩次腦血栓癱瘓在床,失去自理能力,他勇於承擔丈夫的責任,精心照顧好妻子的日常。妻子大小便失禁,辛永祿都是及時處理,特別在冬天,76歲的他忙活起來越來越吃力,但毫無怨言。雖然很累,可他從未放棄過對妻子的照料,妻子不但沒得褥瘡,反而由一開始的說不出話,到現在能用模糊的只有丈夫能聽懂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且還能靠著牆坐起來了。

8

譚秋梅

女,1939年9月出生,度假區黃河營村村民。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近10年,直到老人2004年去世。5年前,丈夫患嚴重帕金森綜合症,失去自理能力。身高不夠一米六的她,需要每天搬動、照顧近一米八的丈夫,接屎接尿,一口口餵飯,常常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喂飽。同一年,大兒子意外死亡,堅強的她沒有倒下。她本身患血栓肢體不靈活,因常年操勞腰椎變形,身形駝背,但卻頑強的照顧老伴,讓孩子們白天上班掙點錢養家糊口。

9

於麗麗

女,1977年2月出生,市實驗中學教師。2014年5月,父親因車禍做開顱手術,母親備受打擊,妹妹還沒成家,她自己獨當一面。她每天工作後,去醫院送飯,給父親按腿、捶背、翻身、洗擦。父親出院後,她將父母接回只有70平米的自己家中,和母親共同照顧臥床父親,擦洗換藥按摩…,同時也安慰母親,減輕母親的精神壓力和負擔。在家庭遭遇困難的3年來,她照顧著上初中的孩子,還前往遇家中學支教兩年。

誠實守信類

10

張海燕

女,1969年6月出生,隆基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多年來,她帶領隆基集團以一流的產品品質、可靠的產品性能打造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並帶動一大批外協廠家、下游客戶成為龍口市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企業經營中,嚴格控制產品品質,接受監督,依法納稅,視客戶的滿意為企業最大的追求。同時,她積極投身於社會捐贈、公益慈善事業:為當地老年公寓購置生活用品,到幫扶村的困難戶進行定期走訪,為貧困師生捐款、捐物。每逢春節、仲秋、重陽節等重要節日,她都會帶著慰問品上門看望退休老人、老黨員、老幹部。20多年以來,累計捐款、捐物達200多萬元。

助人為樂類

11

崔常敏

12

劉連通

男,1964年8月出生,黃山館鎮店子村村民。2017年6月29日下午,劉連通在下班途中,發現一位婦女自己騎車撞倒在路邊警示柱,他連忙撥打120救助電話;等救護車的同時,他保護受傷婦女免受二次傷害。救護車到達後,他幫忙將傷者抬上救護車,自己悄然離去。生活照,劉連通也是樂於助人,已經連續10次成功獻血,獻血總量達2000毫升。

13

張思博

男,1994年7月出生,市人民醫院護士。2017年6月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我市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第5人。2013年,他自願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4月接到紅十字會電話告知他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張思博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同意捐獻。6月16日,張思博在我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注射幹細胞動員劑和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整個過程,他克服身體所遭受的不適,積極鍛煉身體,將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為對方捐獻最好的造血幹細胞。

8月份“龍口好人之星”榜單

1.東海七人救人團體 2.李祥珍 3.殷少君 4.尚慧祥 5.陳曉娜 6.於殿緒 7.馬衛卿 8.王國梅 9.趙峰

女,1971年1月出生,蘭高鎮大謝家村村民。2014年,患有帕金森病的公公因老伴去世病情加重,王鳳玲便開始日夜照顧。2015年底,老人意外摔斷了腿,住院三個月,王鳳玲不分日夜侍候,喂老人吃飯,翻身擦洗,端屎接尿。出院以後,她積極幫助公公做康復訓練,每天除了照顧老人吃喝拉撒以外,還要扶著老人練習走路。180多斤的公公讓瘦弱的王鳳玲有點吃不消,但是她總是說,堅持,再堅持下,一定會好的。

5

姜振華

女,1956年1月出生,蘭高鎮呂家村村民。10年前公公重病癱瘓在床,姜振華每天都為公公擦身翻身、喂水餵飯、端屎端尿,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直至公公安然離世。公公去世後,婆婆也因病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姜振華又開始日復一日的照顧婆婆:精心做出可口飯菜喂老人吃下,把老人的房間收拾的整潔清爽,床上的被褥、老人的衣物都洗的乾乾淨淨。現年92歲的婆婆在姜振華的照顧下精神狀態良好。

6

黃翠芳

女,1941年9月出生,徐福街道鄉城東村村民。今年76歲的她,自1995年照顧身患矽肺、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22年如一日,每天休息不到4小時,為丈夫換尿布、做按摩,四處尋醫治療。她堅強照顧丈夫的同時,還一直照顧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的兒子。在她的家裡,東屋躺著丈夫,西屋躺著兒子,但是瘦弱的她一直樂觀面對,無怨無悔的照顧。

7

辛永祿

男,1941年10月出生,度假區王會村村民。18年前,妻子因兩次腦血栓癱瘓在床,失去自理能力,他勇於承擔丈夫的責任,精心照顧好妻子的日常。妻子大小便失禁,辛永祿都是及時處理,特別在冬天,76歲的他忙活起來越來越吃力,但毫無怨言。雖然很累,可他從未放棄過對妻子的照料,妻子不但沒得褥瘡,反而由一開始的說不出話,到現在能用模糊的只有丈夫能聽懂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且還能靠著牆坐起來了。

8

譚秋梅

女,1939年9月出生,度假區黃河營村村民。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近10年,直到老人2004年去世。5年前,丈夫患嚴重帕金森綜合症,失去自理能力。身高不夠一米六的她,需要每天搬動、照顧近一米八的丈夫,接屎接尿,一口口餵飯,常常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喂飽。同一年,大兒子意外死亡,堅強的她沒有倒下。她本身患血栓肢體不靈活,因常年操勞腰椎變形,身形駝背,但卻頑強的照顧老伴,讓孩子們白天上班掙點錢養家糊口。

9

於麗麗

女,1977年2月出生,市實驗中學教師。2014年5月,父親因車禍做開顱手術,母親備受打擊,妹妹還沒成家,她自己獨當一面。她每天工作後,去醫院送飯,給父親按腿、捶背、翻身、洗擦。父親出院後,她將父母接回只有70平米的自己家中,和母親共同照顧臥床父親,擦洗換藥按摩…,同時也安慰母親,減輕母親的精神壓力和負擔。在家庭遭遇困難的3年來,她照顧著上初中的孩子,還前往遇家中學支教兩年。

誠實守信類

10

張海燕

女,1969年6月出生,隆基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多年來,她帶領隆基集團以一流的產品品質、可靠的產品性能打造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並帶動一大批外協廠家、下游客戶成為龍口市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企業經營中,嚴格控制產品品質,接受監督,依法納稅,視客戶的滿意為企業最大的追求。同時,她積極投身於社會捐贈、公益慈善事業:為當地老年公寓購置生活用品,到幫扶村的困難戶進行定期走訪,為貧困師生捐款、捐物。每逢春節、仲秋、重陽節等重要節日,她都會帶著慰問品上門看望退休老人、老黨員、老幹部。20多年以來,累計捐款、捐物達200多萬元。

助人為樂類

11

崔常敏

12

劉連通

男,1964年8月出生,黃山館鎮店子村村民。2017年6月29日下午,劉連通在下班途中,發現一位婦女自己騎車撞倒在路邊警示柱,他連忙撥打120救助電話;等救護車的同時,他保護受傷婦女免受二次傷害。救護車到達後,他幫忙將傷者抬上救護車,自己悄然離去。生活照,劉連通也是樂於助人,已經連續10次成功獻血,獻血總量達2000毫升。

13

張思博

男,1994年7月出生,市人民醫院護士。2017年6月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我市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第5人。2013年,他自願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4月接到紅十字會電話告知他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張思博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同意捐獻。6月16日,張思博在我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注射幹細胞動員劑和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整個過程,他克服身體所遭受的不適,積極鍛煉身體,將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為對方捐獻最好的造血幹細胞。

8月份“龍口好人之星”榜單

1.東海七人救人團體 2.李祥珍 3.殷少君 4.尚慧祥 5.陳曉娜 6.於殿緒 7.馬衛卿 8.王國梅 9.趙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