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你和他們一起生活過的痕跡,才是父母最想要的禮物

不知何時開始, 對我們來說, “關心父母”這件事從自發的情感變成了被綁架的義務, 我們在朋友圈發爸媽生日快樂卻忘了把他們從黑名單里拉出來;逢年過節要商家的廣告提醒才想起來給爸媽買點什麼;過年回家,

按時給爸媽打電話成了不得不完成的“家庭作業”……

到底是為什麼讓我們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也許你會說是自己太忙, 可熬夜打遊戲的時候怎麼就不忙了?瘋狂剁手買買買的時候怎麼就不忙了?

說到底, “忙”也只是藉口罷了。

和大多數人一樣, 小美也是個忙於工作無暇給爸媽打電話的普通小白領。

今年國慶, 小美發現老爸還用著前兩年買的老款手機, 而過年時給他送的那台iPhone6s卻靜靜地躺在抽屜裡, 原封未動。 開始他以為老爸只是捨不得用, 後來才聽老媽說, 其實是因為那部手機裡有一家三口的合影, 玩不轉智能手機的老爸不知道怎麼樣把那張照片導入到新手機裡面,

因為這事, 還被老媽取笑了很久。

老爸老媽說說笑笑, 也就過去了。 可小美告訴我, 她一直很難過, 本以為努力賺錢給父母買些東西就已經夠孝順了, 可沒想到這些怎都比不過自己的陪伴。

其實啊, 父母要的並不多, 你和他們一起生活過的痕跡, 才是父母最想要的禮物。

到底用什麼方式才能不刻意、發自內心地關懷父母, 才能留下和父母生活的痕跡?

帶媽媽一起去了良子足道, 看著媽媽憧憬卻又羞赧的表情, 小美忽然想起媽媽還年輕時候的照片, 燦爛的笑容自信並且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情懷。 什麼時候開始, 媽媽跟不上她的腳步了?

以前小美總覺得, 爸媽想要的, 不就是錢嗎?爸媽需要的,

錢不就能解決了嗎?慢慢才發現, 要讓父母過的好, 打錢還真沒多大用, 教他們用錢才是最有用的。

在體驗了共用預付卡後, 爸媽立馬領悟了“原來錢還可以這樣花”, 原來女兒這麼懂事這麼懂生活, 為他們精挑細選出了這般用心的服務。

其實, 他們想要的不是要你時時刻刻彙報自己的行蹤, 不是要你用物質填滿他們的生活, 也不是要你習讀多少篇孝順父母的文章。

畢竟, 你在朋友圈那麼孝順, 你爹媽會知道嗎?你其實不想回家過年, 你爹媽會知道嗎?

他們想要的, 不過是你發自內心的關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