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雙節”期間 多彩貴州活動精彩紛呈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 貴州各地推出精彩紛呈節慶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 全省共有156家單位推出景區門票打折、免費體驗等各種優惠措施124條, 開展民俗節慶活動246項, 並對援黔醫療衛生專家及隨行親屬實行景區門票優惠政策。

同時, 依託全省以交通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改善, 特別是高速、航空、高鐵快捷交通體系和景區、鄉村旅遊點“最後一公里”的聯通, 助推貴州假日旅遊呈井噴式增長。 各地景區不斷推陳出新, 打開全域旅遊新局面。

都勻經濟開發區:三大影視城景區持續火爆

彌漫著老上海氣息的百樂門

遊客在巨升紅色影視文化基地的飛機場參觀

本報訊 國慶期間, 位於都勻經濟開發區的夢都影視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秦漢城、毛尖小鎮和巨升紅色影視文化基地三大風格各異的影視基地呈現火爆的旅遊景象, 每天均有數萬遊客湧入開發區各大影視城中參觀體驗。 據都勻經濟開發區公安分局相關統計資料顯示, 從10月1日至8日下午3時許, 開發區的三大影視城累計迎來省內外各地遊客超42萬人次, 車輛達到16萬台次以上。

近年來, 都勻經濟開發區結合特有的區位交通優勢、自然生態優勢和民族人文優勢,

大力發展影視文化產業。 在近兩年裡, 通過招商引資, 吸引外來企業陸續投資修建了以拍攝年代戲為主的毛尖小鎮、以拍攝宮廷劇為主的夢都影視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 10月1日, 是國慶長假黃金周第一天, 鳳岡縣旅遊景區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分別來自俄羅斯、老撾、坦尚尼亞、美國、越南五個國家的120余名友人來到鳳岡, 先後就新建鎮長磧古寨、國家AAAA景區永安鎮田壩村茶海之心進行了暢遊。

長磧古寨有清澈的河水、神秘的古寨及牌坊、朱氏古祠堂, 還有體現鄉愁的碾坊、跳礅、水車、石磨、農耕具等, 眼前一幅漂亮的山水田園彩色畫讓外國友人飽覽有餘;當天, 他們登上長磧古寨觀景台鳥瞰古寨風景,

體驗了過河、走跳墩、收稻穀等, 遊覽了鄉愁記憶館裡農耕文具, 品嘗了鳳岡鋅硒美食。

茶海之心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這裡風景優美, 生態環境良好, 氣候宜人, 景區裡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中有花、林茶相間。 外國友人來到這裡, 呼吸“天然大氧吧”的清新空氣, 欣賞碧波綠浪的茶園美景, 觀看禪茶瑜伽表演, 在仙人嶺觀景台鳥瞰萬畝茶園風光, 體驗走茶區棧道、摘茶、制茶等。 他們大大點贊這裡茶園美景, 並相互留影自拍。

據瞭解, 在國慶長假黃金周節日期間, 鳳岡縣旅遊局、永安鎮及田壩景區管理所加強了對景區管理, 增派工作人員服務遊客, 給各地遊客提供了一個良好舒適的旅遊環境。 在黃金周第一天,

鳳岡縣共接待遊客5771人次, 旅遊綜合收入174.43萬元。

劍河:巧借旅遊“東風” 助力脫貧攻堅

水上衝浪讓人過足了癮 劉開彬 攝

在國慶、中秋雙節疊加的“超級假日”裡, 伴隨著海浪池內第一朵浪花拍打上岸, 中國首家苗文化主題溫泉城迎來四面八方遊客。 不少遊客在體驗時紛紛感慨到:“不僅水質好,而且水溫高,這才是正宗的‘苗疆聖水’。”

據溫泉負責人劉道洋介紹,溫泉融入特色苗族、侗族文化符號,打造成以室內外溫泉和水樂園體驗為主導,兼顧保健按摩、特色餐飲、棋牌娛樂等功能為一體,讓遊客在閒暇之餘,還可以漫步古樸悠遠的溫泉苗寨,聽聽婉轉動情的苗族飛歌,看看多姿多彩的苗族農民畫,品品香醇濃郁的苗族米酒,探探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穿梭在溫泉裡,看見不少穿著苗族衣服的村民正為遊客指引路線和介紹溫泉特色。村民張長霞說:“村裡還有好些村民都在溫泉內找到了工作,腰包是一天比一天鼓了。真沒想到,家門口的溫泉也能當飯吃啊!”

特色的溫泉吸引了一撥撥遊客,接踵而至的遊客讓周邊村民嗅到了商機,越來越多的村民如張長霞一樣在溫泉務工,通過業務培訓,村民們在溫泉內做清潔、引導、餐廳服務、大廳接待等工作。

“進入溫泉工作前,我一直在家做農活兒。家裡兩畝地,種上玉米和水稻,只夠全家人填飽肚子。”張長霞說,“現在每個月比種地多了幾千塊錢的收入,年底還有年終獎可盼!”

溫泉改造之前,村民務工每月人均收入100元左右。改造後,共有65名村民務工,每月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王桂花說:“隨著收入的增加,我們把家裡的房子重新翻修一遍,現在可算是住上‘小洋房’,等年底發年終獎的時候再買輛私家車,以後過的便是有車有房的好日子!”

在“溫泉經驗”啟發下,劍河縣不斷深挖旅遊資源,將發展旅遊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先後邀請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以及知名旅遊企業團隊到劍河縣景區、景點和傳統村落調研考察,積極為旅遊打造出謀劃策。依託科學規劃,精品打造景區、景點,助推劍河縣一批農文旅一體化與鄉村旅遊扶貧攻堅深度融合的示範點,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

同時,劍河縣還開展旅遊文化資源普查,製作劍河縣民間節日一覽表,大力宣傳久仰鎮基佑村“二月二祭祀招龍節”、觀麼鎮新民新河“三月三情歌節”活動,提升了昂英村、反召村、基佑村等民族傳統村落影響力,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據劍河縣旅遊局統計,“國慶中秋”共8天時間裡,劍河縣共接待遊客31.47萬人次,同比增長48.96%;實現旅遊總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59.86%。

(本報記者 李卓檬)

雷山:雷公山下秋收忙

鄉親們在收稻穀

本報訊 黃金周期間,遊客蜂擁而至。為完善景區配套設備與服務,打造景區智慧遊,解決痛點問題,荔波大小七孔遊客集散中心攜手貴州銀行在服務中心投放了20台自助售票機。簡單的購票程式、快捷的支付功能,具有自助購票和網路取票功能的自助售票機一經推出就受到遊客的歡迎,被遊客親切地稱呼為“售票機器人”。

方便的不僅僅是遊客,景區工作人員表示自助購票機網上購票、二維碼取票等便捷措施,省去清點、驗票、找零、核對、統計等多項環節,可有效縮短遊客單次售檢票時間,在方便遊客遊覽參觀的同時,大大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實現了快捷、高效、人性化的售票服務。

“部署自助購票機,是荔波智慧旅遊建設的一個細節,其核心就是提高遊客的遊覽體驗”。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到節假日或者旅遊旺季,景區就會迎來大批遊客。如何應對旅遊高峰期客流擁堵,實現有效分流、確保旅遊安全一直是景區關心的問題。為此景區和貴州銀行合作,投入“自助立式取售票機”進行使用。從這兩天間的購票情況來看,分流效果顯著,遊客通過設備快速刷機識別入景區,既解決了景區在管理上的一些難題,又減少了散客排隊購票的時間。

鎮遠:畫隨人影動 人在畫中游

畫師們正在給遊客畫像

本報訊(楊鵬 李安生 攝影報導) “我就喜歡這種感覺,畫畫很有意思,比照相更有滿足感。不過要是能加點鎮遠的文化元素會更好。”10月4日中午,鎮遠古城大河關碼頭,一位來自重慶的羅姓女孩拿著畫師的給自己的畫像笑彎了腰。

今年中秋佳節適逢國慶長假,貴州鎮遠古城以其豐富厚重的文化和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等資源,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心儀而來。遊古城坐遊船,觀青龍洞、舞陽河、和平村,逛古街古巷道等景點,品米酒、花酒、紅酸湯,還有為人津津樂道的道菜、素席等成了遊客的必選專案。

除此之外,找名畫師畫像和站在祝聖橋上吹水泡顯得更加閒情逸致,不少俏佳人圍著畫師們要畫像,或者圍著七彩水泡隨風起舞。

“鎮遠是一座以文化旅遊為主要特點的古城,來到這裡既能掙點錢,又能找到歸屬感。”畫師們都來自外地,他們畫一幅畫收費30元,10餘分鐘能畫好一幅作品,生意好的話一天可以畫10餘幅。

“我們是第三次到鎮遠,就喜歡這地方。感覺今年到鎮遠的遊客比往年有增無減,不過很順暢,不擁堵。”來自雲南的陳女士表示,交通管理和安保等做得很到位,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據瞭解,今年“兩節”期間,鎮遠縣緊緊圍繞“事故減少、秩序良好、群眾滿意”為目標,成立了各景區工作組、交通秩序維護組、環境衛生整治組、應急停車組、旅遊安全檢查組、水電訊保障組、宣傳諮詢服務組、信訪維護處突組、後勤工作組等十餘個工作組,全力為“兩節”期間交通安全保暢、旅遊環境平安和諧,讓遊客樂在鎮遠。

不少遊客在體驗時紛紛感慨到:“不僅水質好,而且水溫高,這才是正宗的‘苗疆聖水’。”

據溫泉負責人劉道洋介紹,溫泉融入特色苗族、侗族文化符號,打造成以室內外溫泉和水樂園體驗為主導,兼顧保健按摩、特色餐飲、棋牌娛樂等功能為一體,讓遊客在閒暇之餘,還可以漫步古樸悠遠的溫泉苗寨,聽聽婉轉動情的苗族飛歌,看看多姿多彩的苗族農民畫,品品香醇濃郁的苗族米酒,探探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穿梭在溫泉裡,看見不少穿著苗族衣服的村民正為遊客指引路線和介紹溫泉特色。村民張長霞說:“村裡還有好些村民都在溫泉內找到了工作,腰包是一天比一天鼓了。真沒想到,家門口的溫泉也能當飯吃啊!”

特色的溫泉吸引了一撥撥遊客,接踵而至的遊客讓周邊村民嗅到了商機,越來越多的村民如張長霞一樣在溫泉務工,通過業務培訓,村民們在溫泉內做清潔、引導、餐廳服務、大廳接待等工作。

“進入溫泉工作前,我一直在家做農活兒。家裡兩畝地,種上玉米和水稻,只夠全家人填飽肚子。”張長霞說,“現在每個月比種地多了幾千塊錢的收入,年底還有年終獎可盼!”

溫泉改造之前,村民務工每月人均收入100元左右。改造後,共有65名村民務工,每月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王桂花說:“隨著收入的增加,我們把家裡的房子重新翻修一遍,現在可算是住上‘小洋房’,等年底發年終獎的時候再買輛私家車,以後過的便是有車有房的好日子!”

在“溫泉經驗”啟發下,劍河縣不斷深挖旅遊資源,將發展旅遊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先後邀請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以及知名旅遊企業團隊到劍河縣景區、景點和傳統村落調研考察,積極為旅遊打造出謀劃策。依託科學規劃,精品打造景區、景點,助推劍河縣一批農文旅一體化與鄉村旅遊扶貧攻堅深度融合的示範點,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

同時,劍河縣還開展旅遊文化資源普查,製作劍河縣民間節日一覽表,大力宣傳久仰鎮基佑村“二月二祭祀招龍節”、觀麼鎮新民新河“三月三情歌節”活動,提升了昂英村、反召村、基佑村等民族傳統村落影響力,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據劍河縣旅遊局統計,“國慶中秋”共8天時間裡,劍河縣共接待遊客31.47萬人次,同比增長48.96%;實現旅遊總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59.86%。

(本報記者 李卓檬)

雷山:雷公山下秋收忙

鄉親們在收稻穀

本報訊 黃金周期間,遊客蜂擁而至。為完善景區配套設備與服務,打造景區智慧遊,解決痛點問題,荔波大小七孔遊客集散中心攜手貴州銀行在服務中心投放了20台自助售票機。簡單的購票程式、快捷的支付功能,具有自助購票和網路取票功能的自助售票機一經推出就受到遊客的歡迎,被遊客親切地稱呼為“售票機器人”。

方便的不僅僅是遊客,景區工作人員表示自助購票機網上購票、二維碼取票等便捷措施,省去清點、驗票、找零、核對、統計等多項環節,可有效縮短遊客單次售檢票時間,在方便遊客遊覽參觀的同時,大大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實現了快捷、高效、人性化的售票服務。

“部署自助購票機,是荔波智慧旅遊建設的一個細節,其核心就是提高遊客的遊覽體驗”。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到節假日或者旅遊旺季,景區就會迎來大批遊客。如何應對旅遊高峰期客流擁堵,實現有效分流、確保旅遊安全一直是景區關心的問題。為此景區和貴州銀行合作,投入“自助立式取售票機”進行使用。從這兩天間的購票情況來看,分流效果顯著,遊客通過設備快速刷機識別入景區,既解決了景區在管理上的一些難題,又減少了散客排隊購票的時間。

鎮遠:畫隨人影動 人在畫中游

畫師們正在給遊客畫像

本報訊(楊鵬 李安生 攝影報導) “我就喜歡這種感覺,畫畫很有意思,比照相更有滿足感。不過要是能加點鎮遠的文化元素會更好。”10月4日中午,鎮遠古城大河關碼頭,一位來自重慶的羅姓女孩拿著畫師的給自己的畫像笑彎了腰。

今年中秋佳節適逢國慶長假,貴州鎮遠古城以其豐富厚重的文化和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等資源,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心儀而來。遊古城坐遊船,觀青龍洞、舞陽河、和平村,逛古街古巷道等景點,品米酒、花酒、紅酸湯,還有為人津津樂道的道菜、素席等成了遊客的必選專案。

除此之外,找名畫師畫像和站在祝聖橋上吹水泡顯得更加閒情逸致,不少俏佳人圍著畫師們要畫像,或者圍著七彩水泡隨風起舞。

“鎮遠是一座以文化旅遊為主要特點的古城,來到這裡既能掙點錢,又能找到歸屬感。”畫師們都來自外地,他們畫一幅畫收費30元,10餘分鐘能畫好一幅作品,生意好的話一天可以畫10餘幅。

“我們是第三次到鎮遠,就喜歡這地方。感覺今年到鎮遠的遊客比往年有增無減,不過很順暢,不擁堵。”來自雲南的陳女士表示,交通管理和安保等做得很到位,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據瞭解,今年“兩節”期間,鎮遠縣緊緊圍繞“事故減少、秩序良好、群眾滿意”為目標,成立了各景區工作組、交通秩序維護組、環境衛生整治組、應急停車組、旅遊安全檢查組、水電訊保障組、宣傳諮詢服務組、信訪維護處突組、後勤工作組等十餘個工作組,全力為“兩節”期間交通安全保暢、旅遊環境平安和諧,讓遊客樂在鎮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