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旅日留學生殺母的慘劇提醒了我們什麼?

2011年4月1日晚, 一名姓汪的旅日留學生在上海浦東機場與前來接機的母親因學費問題發生爭執, 遂從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 對母親顧某連刺了數刀, 致顧某當場昏迷。 據悉這名留學生在日5年, 從未打過工, 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人民幣的收入來出。

這起人倫慘劇的發生, 可以說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包辦代替的結果。 包辦代替, 不僅在能力培養方面會造成孩子依賴性強、缺乏自主精神, 只要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或遇到困難的時候, 自己不知所措, 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歎自憐,

自理能力、動手能力較差;而且在道德品行方面, 也容易培養出任性嬌氣、極端自私, 對父母缺乏憐愛和尊重, 缺乏勞動自覺性、堅韌性、耐苦性和艱難意識的小孩。 家長們付出了辛苦的代價, 卻只能收穫索取無度的“白眼狼”, 這起殺母慘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這起人倫慘劇的發生, 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廣大家長都敲響了警鐘。 不少的家長儘管非常重視教育,但是“重教不會教”成了他們的最大困惑。 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 不知不覺就陷入了愛的誤區, 包辦代替、過度保護、當面袒護、姑息遷就、忽視素質、放任自流……以這樣的方式愛出來的孩子, 結果會如何呢?結果就是有的孩子讀小學了還不會剝雞蛋, 有的孩子在媽媽給他買了很多衣服準備給自己也買一件時對媽媽說:“媽媽,

你要省著點花, 將來這些錢都是我的”, 還有就是這一起人倫慘劇的發生。 乍看起來, 滿足、關懷、熱心、愛, 都仿佛有偉大的犧牲奉獻的味道, 因為從症狀上看, 陷入愛的誤區的父母正是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 但實際上, 父母們愛的誤區卻讓孩子的未來毀於一旦, 也讓自己的犧牲付諸東流。

這起人倫慘劇還提醒廣大的家長, 只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還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掌握科學的理念, 掌握愛孩子的藝術。 愛自己的孩子, 只是一種生物本能。 我們放眼望去, 大自然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烏鴉反哺;羔羊跪奶;老牛舐犢;袋鼠媽媽把小袋鼠放到自己肚皮上的袋子裡,

奔跑在叢林中;企鵝在漫天的風雪中, 在一個群體中, 把小企鵝放在自己的兩腳之間, 既要向前一起走路, 又要照顧自己的小寶寶,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因此俄國大作家高爾基說:“愛自己的孩子, 這是母雞都能做到的”。 會愛孩子和愛孩子,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 卻有著天壤之別。 要達到“會愛”的層次, 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提升。 為人父母恐怕是唯一沒有經過上崗培訓的, 但它恰恰又是最艱巨、最需要學習的一項任務。

這起人倫慘劇的發生也提醒有關部門, 要高度重視並大力推動家長教育。 可以說, 家長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 只有家長教育這個“根”紮得深, 家庭教育這個“樹幹”才會粗壯,

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才能枝繁葉茂, 我們才能收穫孩子成長的累累碩果。

早在2013年10月31日, 人民日報就刊發過一篇《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的文章, 文章不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家長教育對於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並大力呼籲要重視家長教育。 但時至今日, 對家長教育的重視仍停留在口頭上, 更不用說大力推動和發展了。 這起人倫慘劇的發生, 很難說與我們對家長教育的重視不夠沒有關係。 值得高興的是, 筆者所在的廣州市, 不僅高度重視家長教育, 而且採取了很多的措施推動家長教育的發展。 廣州市教育局於2017年5月4日專門發文公佈了全市第一批26家學校家庭教育實踐基地名單, 並且推出了“家教學堂”,

每月按計劃面向全市中小學家長開展家長教育講座, 將家長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

在此, 筆者希望並呼籲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像廣州這樣, 能夠從這起人倫慘劇中吸取教訓, 真正重視並大力推動我們家長教育的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