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天長假結束!大藍鯨公鐵航共發送旅客407.32萬人次

今年長達8天的假期結束啦!

小夥伴們都去哪玩了?

在這8天裡, 大藍鯨公鐵航共發送旅客407.32萬人次,

我們來看下具體情況~

安全有序,

公鐵航客流總量遞增全市公鐵航共發送旅客407.32萬人次

2017年9月30日至10月8日, 全市公鐵航共發送旅客407.32萬人次(8日預估45.69萬人次), 與去年同比增11.97%(因兩節疊加, 假期比去年多一日, 10月8日資料未納入同比);

其中公路(不含農村旅客發送量)旅客 117.94萬人次, 同比降3.29%;其中客運站發送旅客64.58萬人次, 同比降3.53%;旅遊包車發送旅客34.48萬人次, 同比降 2.69%。 鐵路共發送旅客225.01萬人次, 同比增3.3%, 旅客發送量再創歷史新高;民航進出港發送旅客64.37萬人次, 同比增加16.48%。

公共交通方面, 國慶客運總量共3637.81萬人次(8日預估數為464.76萬人次), 與去年同比降低9.25%(因兩節疊加, 假期比去年多一日, 10月8日資料未納入同比), 其中公共汽車1457萬人次、地鐵(含輕軌)2100.32萬人次、計程車31萬人次和公共自行車租用量49.49萬人次。

客流高峰

假日期間, 全市迎來三波客流高峰:

✦第一波是節前一天和假期當天, 是客流最高峰, 以學生、探親和旅遊客流高度疊加為主, 其中9月30日公鐵航迎來單日出行客流高峰, 共發送旅客54.81萬人次, 同比下降2.16%, 其中, 公路19.11萬次、鐵路31.3萬人次、民航4.4萬人次;

✦第二波是10月3日、4日, 是客流次高峰, 以回家中秋團圓的探親流為主;

✦第三波客流則是10月6日、7日和8日, 以中短途旅遊出行和返程客流為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受長江大橋封橋維修影響, 假日期間江北區域橋北汽車客運站客流同比大幅下降, 9月30日-10月7日下降14.81%;而依託地鐵S8換乘優勢, 以及北站部分客流轉移, 葛塘汽車客運站出現較大程度增幅, 其中9月30日-10月2日的日均增幅為8.20%。

客流形態

節前、節中主要以學生流、探親流和休閒旅遊流高度疊加構成, 節後客流以返程客流為主。

公路客流組成不再局限於端午、五一的中短途客流, 中長途客流全面啟動, 主要集中在省內南通、淮安、連雲港、徐州等蘇北地區、滬甯沿線和南京都市圈周邊地市,

省外以皖西北各市和河南、浙江、江西、山東等400KM以上省份為主;

鐵路主要發往管內的滬杭、蘇北、徐蚌、安徽以及北京、武漢、西安、廈深、雲貴川渝、東北等旅遊熱門城市;民航集中在廣州、深圳、大連、北京、長沙和西安、成都、昆明、廈門等旅遊熱點線路。

特徵分析

從假日出行客流資料分析, 公鐵航在全市旅客發送總量中的占比仍在發生變化, 鐵路、民航均呈現不同程度增幅, 公路客流同比持續下降。

1

國慶中秋兩節疊加, 中秋節位於假期中間(10月4日), 旅客出行時間集中, 計劃性強, 暫態高峰客流集中爆發, 在節前一天達到最高峰值, 在假期當天達到次高峰。

2公路客運結構變化明顯。 公路客運傳統有“三大板塊”:客運站、旅遊包車和農村客運發送量均有所下降。

鐵路、民航等交通運輸方式對中長途旅客分流明顯;私家車保有量增幅明顯, 加上小客車免費通行政策實施, 中短途客流下降;“互聯網+”時代旅客的出行需求多元化、個性化, “定制”出行、“順風車”等多種新生力量的出現, 對假期出行旅客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3鐵路民航客流持續增長。 鐵路因速度快、運量大和安全性能好等特徵, 是旅客首選出行方式, 今年“9.21”調整列車運行圖後, 鐵路運能大幅增加, 能夠更多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祿口機場各航空公司投入的主流機型變大、機票折扣低、乘坐飛機出行更加便捷。 4綜合樞紐體旅客集散功能進一步強化。 假日運輸期間, “一南一北”(汽車客運南站、南京汽車客運站)兩個綜合客運樞紐共發送旅客56.58萬人次, 占全市客運站發送總量近九成。5國慶假日期間,全市天氣以應陰雨為主,10月5日開始雨水漸停,對旅客出行計畫造成一定影響,但省內外各旅遊景點節日活動豐富多彩,依舊刺激了旅客出行熱情。6因長假前期持續陰雨,加之私家車出行量不斷增長,以及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的實施,儘管公安交管部門積極採取限行、分流等措施,但高峰期間,市內重點路段以及長江二橋等進出城主要通道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不利於公路等運力調度和組織。

優化組織調度,充足儲備運能強化組織領導市春運暨假日運輸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健全假日運輸組織機構,健全聯席會議機制,統一指揮、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假日運輸工作。9月27日,春運暨假日辦在市運管處召開國慶暨中秋假日運輸新聞通氣會通報假日運輸相關情況,並檢查祿口機場和南京站綜合樞紐的假日運輸保障工作。各部門建立聯動協調機制,並指派專人負責對接,各項工作早行動、勤聯繫、重落實,確保了我市假日運輸工作能夠快速及時地貫徹和部署,切實做好假日運輸保障工作。優化組織調度

公路部門,積極發揮站務公司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全市運力資源特別是機動運力的調度,提升暫態客流高峰應對能力;

充分考慮門號和車位資源,合理安排運力加班;積極利用物理隔斷等臨時設施,加強客流高峰下實名制管理;

增掛售取票引導標識,引導進站客流有序流動,確保“合理調度、總量控制,把握時段,分散客流”。

鐵路部門,優化管內動車組列車交路及開行方案,最大限度提升作業效能。同時加強客流跟蹤分析,隨時採取加開圖外臨客、加掛車廂、動車組重聯運行等措施,應對突發性大客流,盡最大努力做好旅客運輸服務工作。加強客票計畫管理,努力在客流高峰期提前鎖定客流,實現車次管理更加精細化。

民航部門,祿口機場啟用自助行李托運、手機二維碼登機服務等多項智慧服務系統,提高行李托運效率,減少旅客排隊時間,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優化值機櫃檯,增設安檢、引導等一線保障人手,縮短旅客等候時間。加強節日期間航班指揮調度,將機場適航情況及時向社會公佈。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做好運營班次、服務時間與其他客運方式的銜接,重點加強與南京南站、南京站夜間臨時列車的銜接,確保旅客及時疏散。

地鐵部門與鐵路、祿口機場等部門加強溝通,根據增開車次(架次)相應延長運營服務時間。

運力儲備充足

公路方面

落實正常、機動和應急等三個層次運力儲備,提前落實近30余萬座位的總運能,並根據高峰客流時段合理搭配和使用。

鐵路方面

通過增開臨客、圖定列車高峰週末開行等方式,積極挖潛擴能,南京直屬站計畫增開45對旅客列車,其中南京站14.5對、南京南站30.5對,主要集中發往昆明、福廈、江西等方向的始發動車組列車。

民航方面

根據民航總局相關要求,國慶期間航班架次同比基本持平。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

公交集團採取優化調整、加大運力投放,適時增加車次,增發區間車、應急專車等多種措施,確保市民出行和周邊旅遊的出行方便快捷。節日期間各公交線路出車數不低於配車數97%,對連接地鐵重點換乘網站、新城區和經適房社區等路段,確保運力充足。地鐵方面,各線路均採用節日期間最高運能,增派工作人員保障公、鐵、航銜接網站及換乘站的客流疏導,根據現場客流情況隨時調整運力分配,應對突發大客流。加強客流即時監控,適時加密列車班次。我辦同步啟動全市運力協調聯席機制,努力滿足旅客“最先和最後一公里”銜接需求。

夯實安全基礎,確保旅客出行

此次“國慶、中秋”長假是“十九大”召開前最重要的假日運輸,各部門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確保旅客走的放心。

公路方面:

✦一是交管、運管部門聯合召開“全市道路運輸行業“中秋、國慶”假日運輸暨安全工作會議”,與全市所有客運企業逐戶書面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是提前啟動節前上門檢查和重點企業安全督查,充分利用動態監控平臺,加強對旅遊包車、長途班線的重點監管;

✦三是強化客運站源頭監管,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和實名制管理各項要求;

✦四是強化市場秩序整治,主動與公安、旅遊等部門配合,節假日期間對全市視窗和違章重點區域分工布點,確保“源頭監管、巡防結合”。

鐵路方面:堅持“平穩有序,設備良好,應急有力”為目標,嚴把接發列車、調車作業、勞動安全、實名制查驗、“三品”查堵、防火防爆、旅客乘降、設備運行等“關口”,強化站場全封閉及天橋等重點部位管理,做好安全引導防護,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可控和持續穩定。民航方面:加強對生產保障設備的檢查和維護,使故障和隱患能夠得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及時協調解決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確保生產運行處於受控狀態。加強出行安檢,特別月餅開盒檢查以及螃蟹托運的提醒。公共交通方面:公交集團及其下屬運輸公司、場站公司及自行車公司等單位節前組織多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各階段、各區域、各環節等安全生產工作到邊到角。南京地鐵南京地鐵警方國慶期間展開了一次聯合反恐演練,模擬犯罪嫌疑人作案及處置應急預案,以確保國慶長假期間南京地鐵的運營安全。應急預案充分,提升處置能力

針對可能出現的強降雨等惡劣天氣、暫態旅客滯留等突發事件,尤其在面對汽車客運站實施實名制管理後的首個國慶假日運輸、地鐵全面啟動實施新的安檢流程等複雜情況,各部門認真完善應急預案(涵蓋了惡劣天氣、大客流等多個子內容),明確了作業流程、運力調度、物資儲備和保障救援等內容,能夠確保妥善有序安置。各部門均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確保資訊暢通。

公路客運方面:根據客流出行情況,以單站總控為原則,通過限時進站、空間利用、誤班頂班等方式,及時調整發車班次,重點突出機動、應急運力管理和現場管控,實現“以車序保客序”。為最大限度減小對道路擁堵影響,10月1日上午7時至下午12時,南京所有通行長江二橋的長途客車統一從長江四橋繞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車輛運轉效能,減緩城區和高速重點道路擁堵。鐵路方面:針對客流集中出行,高鐵動車組按高峰運行圖安排行車,採取增開臨客、組織重聯、擴大編組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積極應對互聯網高峰取票壓力,通過增開取票專窗、延長售票時間等措施,減少旅客購、取車票時間。加強車票預售情況的梳理分析,即時申報加開“臨外臨”,加強往返票和聯程接續車票的推薦,多管道擴充運能。

民航方面:高度重視大面積航班延誤和不正常航班處置工作,確保及時妥善做好旅客解釋、疏導和服務工作。

營造和諧氛圍,保障溫暖出行

加強公鐵航、城市公共交通(軌道、公交和出租等)資源分享,探索搭建“愛心大聯盟”服務接力新模式,旅客出門更加舒適放心。

公路部門:主城區客運站均能夠提供自助售票、網路售票(巴士管家、暢途網和南京道路運輸綜合資訊網)、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和直接掃碼乘車等多樣化售取票服務方式;陰雨天氣在站外廣場搭建帳篷候車區為旅客提供避雨方便;在班車晚點時提前準備熱水食品為旅客提供溫馨服務。鐵路部門:為保證節日期間車站購票、候車秩序的平穩,鐵路南京站在售票廳、驗票進站口、候車室、月臺等重點部位,增加提示性指示標識,增派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疏導,並對旅客問詢給予解答。在檢票口、月臺、天橋、地道等重點部位增加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疏導客流,確保旅客乘降安全。落實老、幼、病、殘、孕重點旅客服務措施,“158”雷鋒服務站為老弱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溫馨服務,為旅客營造文明溫馨的出行環境。民航部門:堅持高標準服務,不斷創新服務形式,繼續提供“一站式無障礙服務”、“無陪兒童放心飛等多項便民服務。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的來臨,營造航站樓內節日氛圍,提升服務品質和文化品位,機場分別在國內出發、到達等區域進行了相關藝術景觀佈置,開展國寶大熊貓送國旗、“祥和團圓”慶中秋等主題活動,烘托節日氛圍。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從車容車貌、運行秩序、文明服務以及操作規範等各方面,嚴格服務標準,切實提高運營服務品質。地鐵方面切實做好重點站區旅客控制和疏導,通過人工廣播等方式做好大客流下的引導工作。

編輯:建鄴播報

占全市客運站發送總量近九成。5國慶假日期間,全市天氣以應陰雨為主,10月5日開始雨水漸停,對旅客出行計畫造成一定影響,但省內外各旅遊景點節日活動豐富多彩,依舊刺激了旅客出行熱情。6因長假前期持續陰雨,加之私家車出行量不斷增長,以及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的實施,儘管公安交管部門積極採取限行、分流等措施,但高峰期間,市內重點路段以及長江二橋等進出城主要通道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不利於公路等運力調度和組織。

優化組織調度,充足儲備運能強化組織領導市春運暨假日運輸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健全假日運輸組織機構,健全聯席會議機制,統一指揮、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假日運輸工作。9月27日,春運暨假日辦在市運管處召開國慶暨中秋假日運輸新聞通氣會通報假日運輸相關情況,並檢查祿口機場和南京站綜合樞紐的假日運輸保障工作。各部門建立聯動協調機制,並指派專人負責對接,各項工作早行動、勤聯繫、重落實,確保了我市假日運輸工作能夠快速及時地貫徹和部署,切實做好假日運輸保障工作。優化組織調度

公路部門,積極發揮站務公司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全市運力資源特別是機動運力的調度,提升暫態客流高峰應對能力;

充分考慮門號和車位資源,合理安排運力加班;積極利用物理隔斷等臨時設施,加強客流高峰下實名制管理;

增掛售取票引導標識,引導進站客流有序流動,確保“合理調度、總量控制,把握時段,分散客流”。

鐵路部門,優化管內動車組列車交路及開行方案,最大限度提升作業效能。同時加強客流跟蹤分析,隨時採取加開圖外臨客、加掛車廂、動車組重聯運行等措施,應對突發性大客流,盡最大努力做好旅客運輸服務工作。加強客票計畫管理,努力在客流高峰期提前鎖定客流,實現車次管理更加精細化。

民航部門,祿口機場啟用自助行李托運、手機二維碼登機服務等多項智慧服務系統,提高行李托運效率,減少旅客排隊時間,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優化值機櫃檯,增設安檢、引導等一線保障人手,縮短旅客等候時間。加強節日期間航班指揮調度,將機場適航情況及時向社會公佈。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做好運營班次、服務時間與其他客運方式的銜接,重點加強與南京南站、南京站夜間臨時列車的銜接,確保旅客及時疏散。

地鐵部門與鐵路、祿口機場等部門加強溝通,根據增開車次(架次)相應延長運營服務時間。

運力儲備充足

公路方面

落實正常、機動和應急等三個層次運力儲備,提前落實近30余萬座位的總運能,並根據高峰客流時段合理搭配和使用。

鐵路方面

通過增開臨客、圖定列車高峰週末開行等方式,積極挖潛擴能,南京直屬站計畫增開45對旅客列車,其中南京站14.5對、南京南站30.5對,主要集中發往昆明、福廈、江西等方向的始發動車組列車。

民航方面

根據民航總局相關要求,國慶期間航班架次同比基本持平。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

公交集團採取優化調整、加大運力投放,適時增加車次,增發區間車、應急專車等多種措施,確保市民出行和周邊旅遊的出行方便快捷。節日期間各公交線路出車數不低於配車數97%,對連接地鐵重點換乘網站、新城區和經適房社區等路段,確保運力充足。地鐵方面,各線路均採用節日期間最高運能,增派工作人員保障公、鐵、航銜接網站及換乘站的客流疏導,根據現場客流情況隨時調整運力分配,應對突發大客流。加強客流即時監控,適時加密列車班次。我辦同步啟動全市運力協調聯席機制,努力滿足旅客“最先和最後一公里”銜接需求。

夯實安全基礎,確保旅客出行

此次“國慶、中秋”長假是“十九大”召開前最重要的假日運輸,各部門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確保旅客走的放心。

公路方面:

✦一是交管、運管部門聯合召開“全市道路運輸行業“中秋、國慶”假日運輸暨安全工作會議”,與全市所有客運企業逐戶書面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是提前啟動節前上門檢查和重點企業安全督查,充分利用動態監控平臺,加強對旅遊包車、長途班線的重點監管;

✦三是強化客運站源頭監管,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和實名制管理各項要求;

✦四是強化市場秩序整治,主動與公安、旅遊等部門配合,節假日期間對全市視窗和違章重點區域分工布點,確保“源頭監管、巡防結合”。

鐵路方面:堅持“平穩有序,設備良好,應急有力”為目標,嚴把接發列車、調車作業、勞動安全、實名制查驗、“三品”查堵、防火防爆、旅客乘降、設備運行等“關口”,強化站場全封閉及天橋等重點部位管理,做好安全引導防護,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可控和持續穩定。民航方面:加強對生產保障設備的檢查和維護,使故障和隱患能夠得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及時協調解決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確保生產運行處於受控狀態。加強出行安檢,特別月餅開盒檢查以及螃蟹托運的提醒。公共交通方面:公交集團及其下屬運輸公司、場站公司及自行車公司等單位節前組織多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各階段、各區域、各環節等安全生產工作到邊到角。南京地鐵南京地鐵警方國慶期間展開了一次聯合反恐演練,模擬犯罪嫌疑人作案及處置應急預案,以確保國慶長假期間南京地鐵的運營安全。應急預案充分,提升處置能力

針對可能出現的強降雨等惡劣天氣、暫態旅客滯留等突發事件,尤其在面對汽車客運站實施實名制管理後的首個國慶假日運輸、地鐵全面啟動實施新的安檢流程等複雜情況,各部門認真完善應急預案(涵蓋了惡劣天氣、大客流等多個子內容),明確了作業流程、運力調度、物資儲備和保障救援等內容,能夠確保妥善有序安置。各部門均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確保資訊暢通。

公路客運方面:根據客流出行情況,以單站總控為原則,通過限時進站、空間利用、誤班頂班等方式,及時調整發車班次,重點突出機動、應急運力管理和現場管控,實現“以車序保客序”。為最大限度減小對道路擁堵影響,10月1日上午7時至下午12時,南京所有通行長江二橋的長途客車統一從長江四橋繞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車輛運轉效能,減緩城區和高速重點道路擁堵。鐵路方面:針對客流集中出行,高鐵動車組按高峰運行圖安排行車,採取增開臨客、組織重聯、擴大編組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積極應對互聯網高峰取票壓力,通過增開取票專窗、延長售票時間等措施,減少旅客購、取車票時間。加強車票預售情況的梳理分析,即時申報加開“臨外臨”,加強往返票和聯程接續車票的推薦,多管道擴充運能。

民航方面:高度重視大面積航班延誤和不正常航班處置工作,確保及時妥善做好旅客解釋、疏導和服務工作。

營造和諧氛圍,保障溫暖出行

加強公鐵航、城市公共交通(軌道、公交和出租等)資源分享,探索搭建“愛心大聯盟”服務接力新模式,旅客出門更加舒適放心。

公路部門:主城區客運站均能夠提供自助售票、網路售票(巴士管家、暢途網和南京道路運輸綜合資訊網)、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和直接掃碼乘車等多樣化售取票服務方式;陰雨天氣在站外廣場搭建帳篷候車區為旅客提供避雨方便;在班車晚點時提前準備熱水食品為旅客提供溫馨服務。鐵路部門:為保證節日期間車站購票、候車秩序的平穩,鐵路南京站在售票廳、驗票進站口、候車室、月臺等重點部位,增加提示性指示標識,增派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疏導,並對旅客問詢給予解答。在檢票口、月臺、天橋、地道等重點部位增加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疏導客流,確保旅客乘降安全。落實老、幼、病、殘、孕重點旅客服務措施,“158”雷鋒服務站為老弱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溫馨服務,為旅客營造文明溫馨的出行環境。民航部門:堅持高標準服務,不斷創新服務形式,繼續提供“一站式無障礙服務”、“無陪兒童放心飛等多項便民服務。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的來臨,營造航站樓內節日氛圍,提升服務品質和文化品位,機場分別在國內出發、到達等區域進行了相關藝術景觀佈置,開展國寶大熊貓送國旗、“祥和團圓”慶中秋等主題活動,烘托節日氛圍。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從車容車貌、運行秩序、文明服務以及操作規範等各方面,嚴格服務標準,切實提高運營服務品質。地鐵方面切實做好重點站區旅客控制和疏導,通過人工廣播等方式做好大客流下的引導工作。

編輯:建鄴播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