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案多人少”怎麼破?天河法院全面推行繁簡分流“四個一”改革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被譽為廣東第一經濟強區, 經濟總量占全市五分之一強, 是廣州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 高速發展的經濟必須有完善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今年1-9月, 天河區法院案件總量已達到62721件, 占全市案件總量的16%;而全院在編人員187人, 僅占全市的7%。

如何克服“案多人少”的困難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天河區法院院長張堅雄

“人力、物力資源都是有限的, 我們只能創新工作機制, 走案件繁簡分流的科學發展之路!”

天河區法院自今年3月開始, 全面推行繁簡分流“四個一”改革。

★搭建一個獨立的民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平臺

★建立一個覆蓋民事、刑事、執行案件類型的繁簡分流工作體系

★組建一類特別配備的速裁速執工作團隊

★採取一系列簡案快辦的工作措施

這項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6月, 天河區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範法院”, 是廣州市唯一獲評的法院。

一個工作平臺

兩次分流模式+調解速裁中心

“天河法院的速裁模式非常高效, 對銀行債權的保護非常給力!” 廣發銀行廣州分行的代理人陳冬梅律師用兩個“非常”來形容此時的心情。

今天上午, 陳律師有5件因廣發銀行“生意紅”無抵押貸款產品引發的糾紛案件在天河區法院金融庭開審, 而她代理的銀行在天河法院今年已起訴了1600多件貸款合同糾紛案件。 這5宗案件案情類似, 其中被告之一柯某2013年11月在該銀行貸款50萬元, 約定36個月還清, 但從2016年底開始拖欠,

起訴時拖欠本金和利息達到了10萬多元。

“這類糾紛銀行都有規範貸款合同, 雙方權益明確, 對事實本身爭議不太, 有關金額、數額都是銀行系統提取, 其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有保障的。 ”陳冬梅律師說, “法院運用速裁程式審理, 可以非常高效地實現銀行債權”。

當天梅凱文法官將5宗案件合併開庭審理, 查明事實要素後, 當庭做出判決, 支持銀行要求被告支付貸款本金及利息的請求, 但駁回銀行對未實際發生律師費用的訴請。 整個開庭時間僅持續45分鐘。

上述金融案件的快速審理, 正是第二次分流的典範。

天河法院副院長陳淡卿

“民事案件是繁簡分流的大頭和重點,天河法院最具特點的是民事案件的兩次分流模式。”

兩次分流模式

1

在立案階段,先由調解速裁中心對所有民商事案件進行跨類型的第一次整體分流,啟動訴前調解或速裁審理;

2

再由各民事審判庭結合專業審判,成立速裁工作團隊,分別對本庭的案件進行局部第二次分流,重點對勞動爭議、物業管理、網路著作權侵權、金融借貸等類型案件進行集中審理。

事實證明,二次分流模式兼顧了快速分流和專業審判,使繁簡分流更加徹底,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今年1-9月速裁的民事案件10054件中,一次分流5011件,二次分流5043件,兩次分流各占了一半。

“說到第一次分流,‘調解速裁中心’功不可沒”。陳淡卿介紹,該中心早在2008年創建,去年7月得到“正名”,獲批全市首個獨立編制。

“調解速裁中心就像一個‘分流解壓閥’”,中心主任張瑞平做了一個形象比喻,“中心有三個獨特之處”。

調解速裁中心

1

享有“挑案權”,有一套案件甑選機制。

2

訴調對接,針對簡易案件可調性強的特點,有10%的案件可以在立案前或者開庭前調解解決。

3

速裁專職化,對高發性、系列性簡易案件採用速裁方式審理,保證案件一般在一個月內結案。

“調解速裁中心目前有6個速裁團隊和一個調解團隊,一年將審結約7500件案件,即用5%的法官解決15%的案件,大大減輕審判庭的工作壓力。”

資料顯示,1-9月中心辦結案件5011件,占全院結案總數的15.2%。

2017年6月的一場大雨,讓花都區恒升紡織廠這個民營小廠頃刻陷於癱瘓,倉庫裡一大批布匹被水浸濕,工廠自請評估公司對布匹估價15萬多元,按照“全損險”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評估價過高並且沒有構成全損為由拒絕理賠,雙方打起了官司。

“原被告兩方均忽略了保險合同中‘絕對免賠額’條款”,中心收案後,受託調解的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調解員很快發現癥結所在,保險公司實際享有15%的事故免賠額。以此為突破口,他成功說服紡織廠放棄“全損險”的不合理要求,保險公司選擇調解也可以快速結案和免于高昂評估費用。最終雙方協議由保險公司賠償13萬元,當天就由法院出具司法確認書。

該案的快速處理正得益于中心所建立的行業調解機制。

針對天河區互聯網行業、金融保險機構聚集的特點,中心與中國互聯網行業協會、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認證中心等行業組織均建立了聯調機制,對金融借貸、網路購物、交通事故保險等糾紛,採取委託調解、特邀調解員進駐、遠端駐點調解室等方式,聯合訴前化解糾紛。

據統計,今年中心通過行業調解機制訴前化解糾紛122件,其中7月入駐的省保險協會兩個月即調解糾紛33件。

一個工作體系

著眼全域、全覆蓋

“我們繁簡分流工作著眼的是全域,目標是要建立全面覆蓋民事、刑事、執行所有案件類型的工作體系”這是張堅雄對繁簡分流工作給出的戰略定位。

為此,天河區法院在今年3月分別制定實施民事、刑事、執行案件速裁工作規程,全面輔開繁簡分流工作。

這一體系中,除了民事案件兩次分流模式外,最具突破性的當屬執行案件繁簡分流。

“沒想到法院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幫我們追回了拖欠3年的工資!”

今年4月12日,小胡等7名農民工因公司拖欠工資22萬元申請強制執行,立案六天后,執行局速執團隊即通過執行查詢系統對該公司37家銀行以及證券公司、支付寶帳號的資金情況進行全面查詢,並針對公司在5家銀行尚有少量存款的情況當天發出執行通知書,公司害怕帳號被凍結,二周內即主動將全部錢款交到法院。

執行三庭庭長王華睿

“執行案件繁簡分流不像審判案件,沒有先例可循,我們主要圍繞案件分流類型、速執團隊配備、操作規範程式三項難點來開展。”

分流類型

確定涉信用卡、公積金、刑事罰金、訴訟費執行以及經查有銀行存款可供執行的五類簡易案件,由速執團隊集中處理。

規範程式

速執團隊通過財產查詢系統對全部新收案件集約進行銀行財產查詢,同時進行案件難易篩選。

執行局共組建3個快執團隊,配備兩輛執行用車,快執案件一般須在兩個月內結案。

翻開執行局工作臺賬,1-9月速執結案2378件,分流率為22.31%。“隨著機制的理順,比例還會上升,我們的目標要達到30%以上。”王華睿說。

刑事審判領域

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以及建議適用速裁程式的被告人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實行快速裁判。

今年9月,在天河區法院的宣導下,天河區公、檢、法、司四家聯合會簽了有關文件,規定適用速裁的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可以簡化法庭審理程式,製作格式化庭審筆錄、裁判文書,採用遠端視頻開庭等方式,依法從快審結案件。

1-9月速裁刑事案件575件,占刑事結案數的34.1%。

一類工作團隊

特殊配備的審判“特種兵”

天河區法院黨組

“除了解決好工作制度和工作平臺問題,還有最關鍵一項,是解決人的問題。”

為了適應簡案快辦的要求,目前一共建立刑事、民事、專職速裁以及專職調解和快速執行等五個類別21個速裁團隊,每月基本案件任務約為2000件,一年約為2.5萬件,預計占全院結案總數的50%。

調解速裁中心的專職速裁團隊

◎標配為“1+2+1”,即1名法官配備2名助理和1名書記員

◎助理協助法官完成大量裁判文書的撰寫工作

◎書記員負責歸檔等事務性工作

◎每月結案任務120件,即每天完成4-5件案,是一般審判團隊的3-4倍

執行局的速執團隊

1+4的標配,即1名執行法官配備4名書記員或者法警

每月任務125件案,是一般執行團隊的2-3倍

至9月,速裁(速執)法官團隊單個平均結案達619.38件,是一般法官團隊的2.7倍。

一系列配套措施

打出簡案快辦“組合拳”

天河區法院院長張堅雄

“繁簡分流並不是孤立的工作機制,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一整套在程式、實體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才能做到又‘快’又‘好’”。

程式快

同類程式集約處理,對速裁案件單獨排期、送達、宣判,規範各個環節,縮短審理期限,速裁案件週期一般控制在1個月內,速執案件2個月內執結。

文書簡

根據最高院的裁判文書指引,對借款合同、交通事故、信用卡、著作權、物業管理糾紛等類別的簡易案件,製作簡化文書範本;強調大範圍適用要素式裁判文書,將類型案件“格式化”為要素,比如銀行借貸案件的要素是貸款數額、本金數額、利率、罰息標準、複利計算、已履行情況等,裁判文書中以列舉方式明確要素,並圍繞要素進行裁判。

金融庭庭長陳宗楨

“對簡單案件減少文書中對事實的重複陳述和不必要的複雜論述,方便當事人更加直接明瞭地理解裁判內容,也有利於法官將更多時間投入複雜疑難案件的文書撰寫。”

據統計,簡化後的文書比原來篇幅縮減50%以上,速裁案件簡化文書使用率達到100%。

方法科學

★落實司法責任制,落實扁平化管理;

★改革庭審方式,適用要素式審判,提高當庭宣判率;

★推行智慧法院建設,對所有案卷材料“流程化掃描”,為審案提供全方位數位化資訊;

★實行電子郵件送達,使傳統兩個星期以上的送達週期縮短為十分鐘;

★實行首案審理,發揮系列案件首案的示範指導作用等。

來源 | 天河法院

通訊員 | 楊曉梅 許琛 隋嶽

攝影 | 羅偉雄

編輯 | JJ

微信公眾帳號:gzcourt

天河法院副院長陳淡卿

“民事案件是繁簡分流的大頭和重點,天河法院最具特點的是民事案件的兩次分流模式。”

兩次分流模式

1

在立案階段,先由調解速裁中心對所有民商事案件進行跨類型的第一次整體分流,啟動訴前調解或速裁審理;

2

再由各民事審判庭結合專業審判,成立速裁工作團隊,分別對本庭的案件進行局部第二次分流,重點對勞動爭議、物業管理、網路著作權侵權、金融借貸等類型案件進行集中審理。

事實證明,二次分流模式兼顧了快速分流和專業審判,使繁簡分流更加徹底,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今年1-9月速裁的民事案件10054件中,一次分流5011件,二次分流5043件,兩次分流各占了一半。

“說到第一次分流,‘調解速裁中心’功不可沒”。陳淡卿介紹,該中心早在2008年創建,去年7月得到“正名”,獲批全市首個獨立編制。

“調解速裁中心就像一個‘分流解壓閥’”,中心主任張瑞平做了一個形象比喻,“中心有三個獨特之處”。

調解速裁中心

1

享有“挑案權”,有一套案件甑選機制。

2

訴調對接,針對簡易案件可調性強的特點,有10%的案件可以在立案前或者開庭前調解解決。

3

速裁專職化,對高發性、系列性簡易案件採用速裁方式審理,保證案件一般在一個月內結案。

“調解速裁中心目前有6個速裁團隊和一個調解團隊,一年將審結約7500件案件,即用5%的法官解決15%的案件,大大減輕審判庭的工作壓力。”

資料顯示,1-9月中心辦結案件5011件,占全院結案總數的15.2%。

2017年6月的一場大雨,讓花都區恒升紡織廠這個民營小廠頃刻陷於癱瘓,倉庫裡一大批布匹被水浸濕,工廠自請評估公司對布匹估價15萬多元,按照“全損險”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評估價過高並且沒有構成全損為由拒絕理賠,雙方打起了官司。

“原被告兩方均忽略了保險合同中‘絕對免賠額’條款”,中心收案後,受託調解的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調解員很快發現癥結所在,保險公司實際享有15%的事故免賠額。以此為突破口,他成功說服紡織廠放棄“全損險”的不合理要求,保險公司選擇調解也可以快速結案和免于高昂評估費用。最終雙方協議由保險公司賠償13萬元,當天就由法院出具司法確認書。

該案的快速處理正得益于中心所建立的行業調解機制。

針對天河區互聯網行業、金融保險機構聚集的特點,中心與中國互聯網行業協會、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認證中心等行業組織均建立了聯調機制,對金融借貸、網路購物、交通事故保險等糾紛,採取委託調解、特邀調解員進駐、遠端駐點調解室等方式,聯合訴前化解糾紛。

據統計,今年中心通過行業調解機制訴前化解糾紛122件,其中7月入駐的省保險協會兩個月即調解糾紛33件。

一個工作體系

著眼全域、全覆蓋

“我們繁簡分流工作著眼的是全域,目標是要建立全面覆蓋民事、刑事、執行所有案件類型的工作體系”這是張堅雄對繁簡分流工作給出的戰略定位。

為此,天河區法院在今年3月分別制定實施民事、刑事、執行案件速裁工作規程,全面輔開繁簡分流工作。

這一體系中,除了民事案件兩次分流模式外,最具突破性的當屬執行案件繁簡分流。

“沒想到法院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幫我們追回了拖欠3年的工資!”

今年4月12日,小胡等7名農民工因公司拖欠工資22萬元申請強制執行,立案六天后,執行局速執團隊即通過執行查詢系統對該公司37家銀行以及證券公司、支付寶帳號的資金情況進行全面查詢,並針對公司在5家銀行尚有少量存款的情況當天發出執行通知書,公司害怕帳號被凍結,二周內即主動將全部錢款交到法院。

執行三庭庭長王華睿

“執行案件繁簡分流不像審判案件,沒有先例可循,我們主要圍繞案件分流類型、速執團隊配備、操作規範程式三項難點來開展。”

分流類型

確定涉信用卡、公積金、刑事罰金、訴訟費執行以及經查有銀行存款可供執行的五類簡易案件,由速執團隊集中處理。

規範程式

速執團隊通過財產查詢系統對全部新收案件集約進行銀行財產查詢,同時進行案件難易篩選。

執行局共組建3個快執團隊,配備兩輛執行用車,快執案件一般須在兩個月內結案。

翻開執行局工作臺賬,1-9月速執結案2378件,分流率為22.31%。“隨著機制的理順,比例還會上升,我們的目標要達到30%以上。”王華睿說。

刑事審判領域

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以及建議適用速裁程式的被告人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實行快速裁判。

今年9月,在天河區法院的宣導下,天河區公、檢、法、司四家聯合會簽了有關文件,規定適用速裁的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可以簡化法庭審理程式,製作格式化庭審筆錄、裁判文書,採用遠端視頻開庭等方式,依法從快審結案件。

1-9月速裁刑事案件575件,占刑事結案數的34.1%。

一類工作團隊

特殊配備的審判“特種兵”

天河區法院黨組

“除了解決好工作制度和工作平臺問題,還有最關鍵一項,是解決人的問題。”

為了適應簡案快辦的要求,目前一共建立刑事、民事、專職速裁以及專職調解和快速執行等五個類別21個速裁團隊,每月基本案件任務約為2000件,一年約為2.5萬件,預計占全院結案總數的50%。

調解速裁中心的專職速裁團隊

◎標配為“1+2+1”,即1名法官配備2名助理和1名書記員

◎助理協助法官完成大量裁判文書的撰寫工作

◎書記員負責歸檔等事務性工作

◎每月結案任務120件,即每天完成4-5件案,是一般審判團隊的3-4倍

執行局的速執團隊

1+4的標配,即1名執行法官配備4名書記員或者法警

每月任務125件案,是一般執行團隊的2-3倍

至9月,速裁(速執)法官團隊單個平均結案達619.38件,是一般法官團隊的2.7倍。

一系列配套措施

打出簡案快辦“組合拳”

天河區法院院長張堅雄

“繁簡分流並不是孤立的工作機制,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一整套在程式、實體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才能做到又‘快’又‘好’”。

程式快

同類程式集約處理,對速裁案件單獨排期、送達、宣判,規範各個環節,縮短審理期限,速裁案件週期一般控制在1個月內,速執案件2個月內執結。

文書簡

根據最高院的裁判文書指引,對借款合同、交通事故、信用卡、著作權、物業管理糾紛等類別的簡易案件,製作簡化文書範本;強調大範圍適用要素式裁判文書,將類型案件“格式化”為要素,比如銀行借貸案件的要素是貸款數額、本金數額、利率、罰息標準、複利計算、已履行情況等,裁判文書中以列舉方式明確要素,並圍繞要素進行裁判。

金融庭庭長陳宗楨

“對簡單案件減少文書中對事實的重複陳述和不必要的複雜論述,方便當事人更加直接明瞭地理解裁判內容,也有利於法官將更多時間投入複雜疑難案件的文書撰寫。”

據統計,簡化後的文書比原來篇幅縮減50%以上,速裁案件簡化文書使用率達到100%。

方法科學

★落實司法責任制,落實扁平化管理;

★改革庭審方式,適用要素式審判,提高當庭宣判率;

★推行智慧法院建設,對所有案卷材料“流程化掃描”,為審案提供全方位數位化資訊;

★實行電子郵件送達,使傳統兩個星期以上的送達週期縮短為十分鐘;

★實行首案審理,發揮系列案件首案的示範指導作用等。

來源 | 天河法院

通訊員 | 楊曉梅 許琛 隋嶽

攝影 | 羅偉雄

編輯 | JJ

微信公眾帳號:gzcour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