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變裝皇后”的千面人生,長崎核爆倖存者、三島由紀夫的情人

“‘想要一個百分之百懂我的人!’說

這話的人, 一把年紀, 少女漫畫看太多。 ”

“‘我是因為太胖才交不到男朋友的!’

錯了。 不是因為胖, 而是因為沒有魅力。

魅力, 不是胖或瘦的問題。 ”

“‘沒有痛苦的人生’聽起來多麼美妙噢。

可是那樣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和幹勁,

還會癡呆。 ”

說出這些金句的人叫做美輪明宏, 是日本著名的“變裝皇后”(喜歡打扮成女性的男性)。

美輪明宏(右)在節目中

他今年82歲了, 戴一頭金色假髮, 濃妝, 微微豐腴, 穿著入時, 仍然活躍在日本藝能界。 在一群小鮮肉中, 他很“扎眼”, 但那些初出茅廬的新人, 常常要在他面前低頭認長輩。

他做過香頌歌手、gay bar 服務員、酒保、演員……整個時代的名人從他身邊經過, 他的故事可以寫二十本書, 這閱歷使得關於他“是男是女”的爭論, 都變得黯然失色。

美輪明宏年輕時的女裝扮相

“我漂亮, 所以不可愛也沒關係”

美輪明宏被贊為“神武以來的美少年”

(“神武天皇”是神話中日本第一代天皇)

16歲, 美輪明宏離開家鄉, 到東京念音樂學校。 他夢想當歌手, 但因為家道中落, 必須打工賺生活費。

他打工的地方在銀座四丁目的咖啡廳, 那是日本的文化名流們上演風花雪月的地方。 他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三島由紀夫。

年輕時的三島由紀夫

那時, 三島由紀夫正是炙手可熱的大作家, 以“小說取材”為名光顧店家, 所有人都奉承他。 但美輪明宏從小就不喜歡‘權威’這玩意兒, 所以當他被喚到跟前時, 只是聳了聳肩。

三島問:“喝點什麼?”

美輪明宏回答他:“不用了謝謝。 我不是藝伎。 ”

“這孩子不是很可愛啊。 ”

“我漂亮, 所以不可愛也沒關係。 ” 聽得三島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美輪明宏登臺演出中

“我那時候對他一點興趣都沒有, 還直接懟他‘東京鄉巴佬’ ‘東京才是真正的農村吧’”, 美輪明宏後來回憶兩人相遇時說, “我對於他而言是一種衝擊, 他第一次遇到像我這樣的外星人。 ”

“三島符合所有‘天才’的條件, 在文學的世界裡, 他很聰明, 通曉一切。 但在個人生活方面, 他是不成熟的, 過著非常被動的生活。 ”比如父母為他鋪好了官僚進階之路, 比如他穿西裝、打領帶, 只是因為別人希望他這麼做。

三島由紀夫

但美輪明宏和他完全不同。“我一直把握著生活的主動權。我敢肯定,他很嫉妒別人在16歲的時候就能做到這一點。我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在我的影響下,他也穿起了牛仔褲和皮夾克,練起了拳擊,開始做他想做的事。他的母親因此責備我。”美輪明宏這樣說道。

60年代末,寺山修司在澀谷建立天井桟敷劇團,為美輪明宏量身打造了兩出戲:《青森縣的佝僂男》(「青森県のせむり男」)和《毛皮瑪麗》(「毛皮のマリー」),充滿了癲狂的詩意。

《毛皮瑪麗》劇作海報

三島看了戲之後喜歡得不行,他從寺山那裡把美輪借來:“那個寺山那樣難懂的詩,你卻能像普通的日常對話一樣表現出來,我需要這樣的超絕技巧,只有你能做到。”

於是,三島特地為他改編了江戶川亂步的小說《黑蜥蜴》,還在電影版裡面跑了一個龍套,演這個江洋大盜的“美麗收集品”之一:一具被俘獲的人體標本。沒有一句臺詞,卻得到了全劇中“黑蜥蜴”唯一的吻。

電影《黑蜥蜴》(1968)

而美輪走後,寺山修司的劇本沒有了主角,戲就不再成立。寺山本人也說過“主角不是美輪明宏就等於失敗”。所以,劇碼就被封存起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沒再演過。

“ 在澡堂裡,看到人的本性”

美輪明宏的自信和“狂妄”,與他童年的生活環境有關。10歲之前,他就已經看穿了人生的悲喜。

他家住日本的西部城市長崎,鄰近紅燈區。父母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咖啡館、一間傳統的日本餐館和公共澡堂。

日本傳統的公共澡堂

他記得女傭把他抱在懷裡,坐在澡堂的櫃檯邊,看各種各樣的人進出:富人們脫下衣服後露出貧瘠的軀體,而穿著邋遢的人們赤裸後是那麼健美。“那以後我就明白了,衣服什麼的完全是個幌子”,個人的性格與風度,和容貌、年齡、頭銜等等都毫無關係。

在酒吧裡也一樣。他目睹男人和女人調情、爭吵、打架,身居官職的男士把手伸進女招待的短裙裡,喝醉酒時把整瓶啤酒倒在自己頭上——在白天,他們可都是一些正派的公眾人物。

“在那些場合裡,你看得到人的本性。儘管他們端坐著,努力維持得體,但實際上粗野又笨拙。”所以從童年時起,美輪明宏就認為,所謂的“權威”是經不起推敲的。

再長大一點兒,他開始泡劇院、看電影,在周邊的唱片店裡聽各種各樣的音樂,欣賞古董店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這些愛好影響著他朦朧的性意識:

他最常接觸的是咖啡廳的服務生們。當他坐進休息室裡,發現女服務員愛八卦、淨說別人的壞話。男服務員則不同,他們中的許多年輕人,懷著成為作家或畫家的野心,於是有很多關於文學和電影的討論。

“我還小,不能完全明白所有事,但我身處他們之中,感到安心。女生們仿佛是活在‘現實世界’裡的,而男生們更羅曼蒂克一點,他們的房間裡散落著書籍和繪畫的顏料管。那時候我逐漸意識到,我更喜歡男孩子。”

而他在學校也很受男孩們歡迎,收到過很多告白。他一邊戀愛,一邊從交往的人身上學習文學和藝術。

多年以後,美輪明宏還會想念那段日子:“長崎是個性觀念很開放的城市,我和高年級的男生手把手走在街上,人們會說‘瞧,真好’,所以我從來不覺得同性戀有什麼問題。但當我到東京,人們叫我‘變態’‘娘炮’。我很震驚,我到底來了一個什麼鬼地方?”

經歷了憤怒和不解,他開始反思:“事實上,反同性戀是日本國家軍事化的一部分……我決定如果我成名,一定會大聲說出來,宣佈我同性戀的身份。”他的確這麼做了,在保守的社會引起譁然。

“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

你很容易就可以做到隨心所欲地生活”

對於美輪明宏來說,“死亡”不是什麼新鮮事。

生母早逝,幼時常常聽聞貧窮的妓女死于肺病,戰時目睹軍官公然在街頭行兇,敵軍空襲把家裡的玻璃震得粉碎,城市化為火海……“我已經瞭解了生命的消逝,核爆只是又一次證明了它。”

1945年,美輪明宏十歲,重達 4.8 噸的原子彈“胖子”在長崎上空 550 米處爆炸。

原子彈爆炸後的長崎市

他雖然倖存下來,但失去了很多親友,自己也被脫髮和貧血等後遺症長期折磨,好幾次暈倒在走廊裡。

這次經歷改變了他看待事物的眼光。他思考著戰爭的真正意義:“戰爭”一詞只不過是“大屠殺”和“毀滅”的委婉辯詞而已。

“我們不需要這種語言偽術。為什麼當使用主體變成國家時,‘謀殺武器’就變成了‘軍備防禦’呢?真是奇怪。如果我們接受這些委婉的說辭,我們自己也成為了戰爭密謀的一部分。”

戰敗之後,美輪明宏回到學校,卻發現之前所學習的東西,突然間被告知“全都是錯誤的”。

“我們不得不用墨水把課本上的文字塗掉。當你的價值觀突然傾覆,你就不會再相信任何你無法看見、無法觸及、無法確認的東西。從那之後,我開始自己做決定,不跟從任何人。”

他創作並演唱反戰和原子彈主題的歌曲,因為“永遠也忘不了那些日子裡的殘酷場面”。一直以來,他多次在報紙和電視上發聲,反對軍國主義,公開批評日本政府。

“有些東西,他一生都沒有走出來”

美輪明宏一直為人坦誠,與自己和平相處。

他在訪談中借由“吃”這個話題總結了自己的幾度沉浮:

最初,家裡開日式飯館,能吃到很多東西。戰爭時期大家都很窮,不得不挨餓。到了東京,家業破產、身無分文,做過流浪漢,睡過新宿車站的地下通道,饑一頓飽一頓的。成為明星後過上了奢侈的生活。之後又因為變裝、出櫃之類的事情落魄,被威脅“滾出娛樂界”,走在街上也被扔石頭,就又吃不上飯了……

“光說到填肚子的話都這麼一波三折了”,他笑道,喜歡用卓別林自比的他,還是相信一切會好起來。

1957年,美輪用日語翻唱了法國歌曲《Méqué méqué》(這是什麼?),從此走紅

如今他垂垂老矣,仍然濃妝豔抹,為動畫角色配音,上電視節目,時不時說出一些毒舌又通透的話。爭議總是陪伴他左右,跨越時代。

當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之前,曾經捧著一束火紅得幾乎已經捧不住了的玫瑰,探班美輪明宏,說:“我來聽你唱《愛的讚歌》。”

“那些玫瑰,是包含著今後所有日子在一起的”,美輪明宏這樣想, “很多人請求我談論三島的死亡,但我不想再多說了。他有他一生都沒有走出來的東西。”

也許,美輪明宏也有一些“走不出去”的東西、邁不過去的坎。

就像他幾十年前拍的那些在今天看來 drama 感十足的片子,像他近幾年在NHK紅白歌會上被年輕人評價“誇張”的的古老唱腔,唱著舊日的愁緒,唱著貧乏社會裡令人歎息的甜蜜。那是他們青春正盛的日子。

歡迎關注

頭條號:Lens

微信公號: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圖片及音訊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Kassy

Reference:

Tokyo Journal:Actor Akihiro Miwa - Interview by Mayumi Nakazawa

DVD : 美輪明宏, 尋找黑蜥蜴.Miwa, à la recherche du lézard noir

The Japan Times:It doesn’t have to be all true to be the life of Akihiro Miwa

The Asahi Shimbun (Nagasaki morning edition):Notes from Nagasaki,The Blue Sea and Sky Encouraged Me

Dotsub:Akihiro Miwa, Hiroyuki Ehara Interview

只是因為別人希望他這麼做。

三島由紀夫

但美輪明宏和他完全不同。“我一直把握著生活的主動權。我敢肯定,他很嫉妒別人在16歲的時候就能做到這一點。我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在我的影響下,他也穿起了牛仔褲和皮夾克,練起了拳擊,開始做他想做的事。他的母親因此責備我。”美輪明宏這樣說道。

60年代末,寺山修司在澀谷建立天井桟敷劇團,為美輪明宏量身打造了兩出戲:《青森縣的佝僂男》(「青森県のせむり男」)和《毛皮瑪麗》(「毛皮のマリー」),充滿了癲狂的詩意。

《毛皮瑪麗》劇作海報

三島看了戲之後喜歡得不行,他從寺山那裡把美輪借來:“那個寺山那樣難懂的詩,你卻能像普通的日常對話一樣表現出來,我需要這樣的超絕技巧,只有你能做到。”

於是,三島特地為他改編了江戶川亂步的小說《黑蜥蜴》,還在電影版裡面跑了一個龍套,演這個江洋大盜的“美麗收集品”之一:一具被俘獲的人體標本。沒有一句臺詞,卻得到了全劇中“黑蜥蜴”唯一的吻。

電影《黑蜥蜴》(1968)

而美輪走後,寺山修司的劇本沒有了主角,戲就不再成立。寺山本人也說過“主角不是美輪明宏就等於失敗”。所以,劇碼就被封存起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沒再演過。

“ 在澡堂裡,看到人的本性”

美輪明宏的自信和“狂妄”,與他童年的生活環境有關。10歲之前,他就已經看穿了人生的悲喜。

他家住日本的西部城市長崎,鄰近紅燈區。父母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咖啡館、一間傳統的日本餐館和公共澡堂。

日本傳統的公共澡堂

他記得女傭把他抱在懷裡,坐在澡堂的櫃檯邊,看各種各樣的人進出:富人們脫下衣服後露出貧瘠的軀體,而穿著邋遢的人們赤裸後是那麼健美。“那以後我就明白了,衣服什麼的完全是個幌子”,個人的性格與風度,和容貌、年齡、頭銜等等都毫無關係。

在酒吧裡也一樣。他目睹男人和女人調情、爭吵、打架,身居官職的男士把手伸進女招待的短裙裡,喝醉酒時把整瓶啤酒倒在自己頭上——在白天,他們可都是一些正派的公眾人物。

“在那些場合裡,你看得到人的本性。儘管他們端坐著,努力維持得體,但實際上粗野又笨拙。”所以從童年時起,美輪明宏就認為,所謂的“權威”是經不起推敲的。

再長大一點兒,他開始泡劇院、看電影,在周邊的唱片店裡聽各種各樣的音樂,欣賞古董店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這些愛好影響著他朦朧的性意識:

他最常接觸的是咖啡廳的服務生們。當他坐進休息室裡,發現女服務員愛八卦、淨說別人的壞話。男服務員則不同,他們中的許多年輕人,懷著成為作家或畫家的野心,於是有很多關於文學和電影的討論。

“我還小,不能完全明白所有事,但我身處他們之中,感到安心。女生們仿佛是活在‘現實世界’裡的,而男生們更羅曼蒂克一點,他們的房間裡散落著書籍和繪畫的顏料管。那時候我逐漸意識到,我更喜歡男孩子。”

而他在學校也很受男孩們歡迎,收到過很多告白。他一邊戀愛,一邊從交往的人身上學習文學和藝術。

多年以後,美輪明宏還會想念那段日子:“長崎是個性觀念很開放的城市,我和高年級的男生手把手走在街上,人們會說‘瞧,真好’,所以我從來不覺得同性戀有什麼問題。但當我到東京,人們叫我‘變態’‘娘炮’。我很震驚,我到底來了一個什麼鬼地方?”

經歷了憤怒和不解,他開始反思:“事實上,反同性戀是日本國家軍事化的一部分……我決定如果我成名,一定會大聲說出來,宣佈我同性戀的身份。”他的確這麼做了,在保守的社會引起譁然。

“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

你很容易就可以做到隨心所欲地生活”

對於美輪明宏來說,“死亡”不是什麼新鮮事。

生母早逝,幼時常常聽聞貧窮的妓女死于肺病,戰時目睹軍官公然在街頭行兇,敵軍空襲把家裡的玻璃震得粉碎,城市化為火海……“我已經瞭解了生命的消逝,核爆只是又一次證明了它。”

1945年,美輪明宏十歲,重達 4.8 噸的原子彈“胖子”在長崎上空 550 米處爆炸。

原子彈爆炸後的長崎市

他雖然倖存下來,但失去了很多親友,自己也被脫髮和貧血等後遺症長期折磨,好幾次暈倒在走廊裡。

這次經歷改變了他看待事物的眼光。他思考著戰爭的真正意義:“戰爭”一詞只不過是“大屠殺”和“毀滅”的委婉辯詞而已。

“我們不需要這種語言偽術。為什麼當使用主體變成國家時,‘謀殺武器’就變成了‘軍備防禦’呢?真是奇怪。如果我們接受這些委婉的說辭,我們自己也成為了戰爭密謀的一部分。”

戰敗之後,美輪明宏回到學校,卻發現之前所學習的東西,突然間被告知“全都是錯誤的”。

“我們不得不用墨水把課本上的文字塗掉。當你的價值觀突然傾覆,你就不會再相信任何你無法看見、無法觸及、無法確認的東西。從那之後,我開始自己做決定,不跟從任何人。”

他創作並演唱反戰和原子彈主題的歌曲,因為“永遠也忘不了那些日子裡的殘酷場面”。一直以來,他多次在報紙和電視上發聲,反對軍國主義,公開批評日本政府。

“有些東西,他一生都沒有走出來”

美輪明宏一直為人坦誠,與自己和平相處。

他在訪談中借由“吃”這個話題總結了自己的幾度沉浮:

最初,家裡開日式飯館,能吃到很多東西。戰爭時期大家都很窮,不得不挨餓。到了東京,家業破產、身無分文,做過流浪漢,睡過新宿車站的地下通道,饑一頓飽一頓的。成為明星後過上了奢侈的生活。之後又因為變裝、出櫃之類的事情落魄,被威脅“滾出娛樂界”,走在街上也被扔石頭,就又吃不上飯了……

“光說到填肚子的話都這麼一波三折了”,他笑道,喜歡用卓別林自比的他,還是相信一切會好起來。

1957年,美輪用日語翻唱了法國歌曲《Méqué méqué》(這是什麼?),從此走紅

如今他垂垂老矣,仍然濃妝豔抹,為動畫角色配音,上電視節目,時不時說出一些毒舌又通透的話。爭議總是陪伴他左右,跨越時代。

當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之前,曾經捧著一束火紅得幾乎已經捧不住了的玫瑰,探班美輪明宏,說:“我來聽你唱《愛的讚歌》。”

“那些玫瑰,是包含著今後所有日子在一起的”,美輪明宏這樣想, “很多人請求我談論三島的死亡,但我不想再多說了。他有他一生都沒有走出來的東西。”

也許,美輪明宏也有一些“走不出去”的東西、邁不過去的坎。

就像他幾十年前拍的那些在今天看來 drama 感十足的片子,像他近幾年在NHK紅白歌會上被年輕人評價“誇張”的的古老唱腔,唱著舊日的愁緒,唱著貧乏社會裡令人歎息的甜蜜。那是他們青春正盛的日子。

歡迎關注

頭條號:Lens

微信公號: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圖片及音訊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Kassy

Reference:

Tokyo Journal:Actor Akihiro Miwa - Interview by Mayumi Nakazawa

DVD : 美輪明宏, 尋找黑蜥蜴.Miwa, à la recherche du lézard noir

The Japan Times:It doesn’t have to be all true to be the life of Akihiro Miwa

The Asahi Shimbun (Nagasaki morning edition):Notes from Nagasaki,The Blue Sea and Sky Encouraged Me

Dotsub:Akihiro Miwa, Hiroyuki Ehara Interview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