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國考行測乾貨:抓住片段閱讀中的“隱形”主旨

片段閱讀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部分所處的地位非常重要, 無論從題目難度還是題量來看, 都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得分點。 其中主旨觀點題又是考試的重中之重。 在主旨觀點題中, 考生習慣通過在原文找主旨句的辦法來確定選項。

然而有些文段並沒有直接表明觀點, 需要考生通過行文來自己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即文段主旨), 我們把這類題目稱作隱性主旨題。 本文主要討論如何判斷文段的隱性主旨。 通常含有隱性主旨的文段有以下幾種行文脈絡:

事實闡述-指出問題

這類文段會先闡述一個客觀事實(往往是中性的或者褒義的闡述), 然後話鋒一轉, 指出仍然存在的問題。 對於這類文段, 其主旨就是針對問題提出對策。

提出問題-危害分析

這類文段會先提出一個問題(通常是不好的社會現象), 進而分析這個問題產生的危害。 對於這類文段,

其主旨就是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具體分為:(1)如果文段中說到了造成問題的原因, 主旨就要針對原因提對策;(2)如果文段沒有提到原因, 主旨就從宏觀上題對策(例如從態度上表明這個問題需要予以重視等)。

事實闡述-錯誤認識

這類文段出現得相對比較少, 就是先闡述一些客觀事實, 最後提出相關的錯誤認識。 其主旨是指出正確的認識應該是怎樣的。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例題來進行應用。

【例題】目前, 流動人口雖然進入城市工作生活, 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 制度的隔離客觀上強化了人口的地緣、鄉緣、親緣關係, 加劇社會分化, 在城市內部出現了新的二元結構。 一些城市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倒掛, 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存在經濟利益衝突, 極易激發社會矛盾。 流動人口家庭成員長期分離, 造成兒童監護失責、情感缺失、婚姻不穩定、留守老人和婦女受侵害等問題, 影響家庭幸福和社會長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說明:

A.制度的隔離使流動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會

B.流動人口的進入會導致城市內部出現二元結構

C.讓流動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D.解決流動人口家庭成員分離問題是瓦解城市二元結構的關鍵所在

【答案】C。 解析:文段第一句提出一個問題, 即流動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 第二、三、四句從不同方面講了這一問題帶來的危害。 屬於我們上文講到的第一種行文脈絡, 因此主旨應該是要解決“流動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的問題, 選C項。

小編認為, 隱性主旨是片段閱讀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要想提高正確率, 需要從分析行文脈絡入手, 學會概括句意以及句子之間的關係, 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 今年的國考筆試在即, 希望這些做題技巧的乾貨可以幫助大家成功上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