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互聯網發展這五年:動動手指 讓生活更便利

據統計, 中國有接近7億互聯網用戶, 互聯網也已深入到各地區各行業, 涉及大家的衣食住行。 如今, 許多人只需帶一部手機, 動動手指, 就可以滿足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需求, 展現互聯網的速度與便利。

1足不出戶更省心

足不出戶滿足所需, 這一點是許多網友誇讚互聯網讓生活變得方便的重要理由。 而在“互聯網+”的作用下, 許多線下服務也可以通過線上的選擇、預約, 讓網友們在家享受。 比如通過美甲服務的用戶端, 網友可以選擇美甲師上門做美甲;通過預約廚師的用戶端, 希望饕餮美食的網友可以在家享受大廚上門燒制的一頓美餐。

諸如此類的服務還有很多。 而即便網友們要出門參加體驗式的交流和活動, 互聯網也能助他們一臂之力, 網路上完成的操作都讓我們節約很多時間。

買飛機票、高鐵票, 預約醫院就診時間、博物館參觀時間……互聯網的運用,

為大家提供了眾多不出門就可以辦理的服務。

2到處只要“掃一掃”

湯姆是一位澳大利亞的小夥子, 在杭州待了6年。 適應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達的生活, 他感覺自己如今已離不開手機了。 這不, 前不久, 湯姆帶著一個美國朋友體驗了一把無現金一日遊。

“我們倆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只帶著手機就出門了。 到路邊看到有人賣燒餅, 我們倆就買了幾個。 即便是小小的攤子, 他也有微信和支付寶各自的付款二維碼。 ”湯姆表示, 吃完燒餅之後他們去菜市場買菜, 就算只買一根蔥也可以“掃一掃”支付, 省去了找零錢的麻煩。 還有坐公車、騎共用單車、理髮, 他們做什麼付款都只需要“掃一掃”, 真的很方便。 他的美國朋友對此大為讚歎。

當然, “掃一掃”的功能並不只體現在電子支付上。 例如在參觀景區、觀看展覽時, 許多的古跡、展品下方都有二維碼。 通過“掃一掃”, 大家就可以流覽到更具體的文字資訊或視頻, 聽到帶有磁性聲音的語音介紹, 這讓自己的參觀行程更有收穫。 有網友認為,

這些講解介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有的還有多種語言文字的版本, 如同請了一位導遊。 還有像對於一些商品, 尤其是藥品、生鮮產品等, 通過二維碼掃一掃, 消費者可以瞭解它們是否有防偽商標、認證監管碼、生產運輸流程, 從而判斷它們的真偽及安全性。

此外, 還有像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觀看直播、加入群組、啟動手機程式等等, 也都可以通過掃二維碼實現操作。

3日常生活全覆蓋

王鑫是生活在浙江南部小城的一位公務員。 每天早上, 他都會乘坐公車去上班。 在過去, 他總是碰上剛好出門公車剛剛開走、或者等了很久也不見車的蹤影的情況, 但現在, 他基本都能在公車快到站時剛好站定就位。 “我們通過軟體, 可以即時查看各路公車的車輛行駛到哪個車站的附近,

所以我只需要留出步行到車站的時間就可以了。 再也不用在車站傻等了。 ”

這便是互聯網“大資料”的力量。 在交通方面, 大資料還可以告訴出行者哪條路暢通、哪條路擁堵, 避免大家浪費等待的時間;提供大家從起點到終點的出行方案, 比如地鐵、公交怎麼坐,如何更省錢等等。而找停車位、網約車,這些也都可以通過大資料來解決。

除了交通方面,大資料在生活中的運用還有很多。比如運動軟體可以記錄每天運動的時間、項目、燃燒的脂肪量,資料匯總後系統會自動判斷生成未來的運動方案,便於更合理的健身;還有像物流資料的發佈,可以讓用戶瞭解自己的快遞已經處於什麼位置、什麼時間可以送貨上門、快遞員的電話多少,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數”。

本文 原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柴逸扉,原文標題為《互聯網讓生活更便利(中國互聯網這5年)》,有刪減。

投稿 郵箱wangluocb@vip.sina.com

比如地鐵、公交怎麼坐,如何更省錢等等。而找停車位、網約車,這些也都可以通過大資料來解決。

除了交通方面,大資料在生活中的運用還有很多。比如運動軟體可以記錄每天運動的時間、項目、燃燒的脂肪量,資料匯總後系統會自動判斷生成未來的運動方案,便於更合理的健身;還有像物流資料的發佈,可以讓用戶瞭解自己的快遞已經處於什麼位置、什麼時間可以送貨上門、快遞員的電話多少,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數”。

本文 原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柴逸扉,原文標題為《互聯網讓生活更便利(中國互聯網這5年)》,有刪減。

投稿 郵箱wangluocb@vip.sina.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