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企業似乎都想把金融作為變現方式,是好是壞?

這段時間, 關於聚美優品“顏值貸”以及今日頭條、映客等公司即將推出金融服務的消息, 被不少人關注。 在這個關注點的背後,

很多主業與金融關係不大的互聯網公司, 都在打造或者計畫打造金融服務, 從而增加一項收入來源。

互聯網公司的金融熱潮

早期做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公司, 主要是BATJ這樣的有流量、資料優勢與電商場景優勢的大公司, 以及互金領域的創業企業。 大公司有流量, 可以將使用者轉化為金融客戶, 有資料可以輔助控制風險, 有電商場景, 切入金融也比較順暢。

而發展到現在, 不僅有電商場景與大流量優勢的公司在做互金業務, 很多主營業務與金融關係不大的公司, 規模或大或小, 也都在探索金融業務。

例如曾經的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都有金融業務, 主要分佈在新浪金融、狐狸金服、網易金融, 且已經具備一定的體量。

搜尋引擎起家的公司裡, 百度早就做了百度金融, 搜狗也做了搜狗金融, 目前主要貸款、理財與保險產品的檢索與導流。

互聯網工具起家的公司中, 奇虎360成立了360金融, 獵豹移動推出了現金貸產品獵豹極速貸, 2345流覽器推出2345貸款王, 金山WPS推出了WPS金服, 目前主推的是貸款超市業務。 迅雷推出了迅雷金融, 目前主要是一些理財業務。

在遊戲公司中, 巨人網路參與發起設立了薔薇控股, 開始備戰互聯網金融業務;空中網成立了空中金融, 官網顯示, 已經形成了現金貸、車抵貸、農牧貸等產品;昆侖萬維陸續投資了趣分期、銀客網、洋錢罐等公司。 雲遊控股在江西獲得了網路小貸牌照, 並收購了互金平臺銀客網大部分股權。 英雄互娛參股設立了眾合線上財險公司。

視頻業務起家的公司中, 不僅樂視在做樂視金融, 暴風科技也推出了暴風金融, 目前主要做互聯網理財業務。

線上旅行預訂領域, 攜程、去哪兒、途牛、同程網等OTA都在做互金業務, 業務基本圍繞旅遊產業鏈展開, 主要集中在理財、消費分期、保險銷售、供應鏈融資、外幣兌換等領域, 為使用者和供應商提供服務。 虎嗅曾對此進行過報導。

在SaaS領域, 用友成立了用友金融, 提供金融領域的解決方案, 另外還擁有網貸平臺友金服;金蝶通過旗下金蝶資料金融, 聯合金融機構, 結合ERP的財務與業務資料, 為客戶提供金蝶資料貸;一些垂直領域的廠商, 如人力資源SaaS廠商、物流領域SaaS廠商等, 也在基於資料資源做理財、借貸、供應鏈金融等業務。

這樣, 不僅僅是電商領域的公司以及BATJ這樣的大流量平臺, 主要的互聯網應用基本都在探索金融業務, 金融業務正在成為互聯網企業普遍探索的變現方式。 當然, 目前這些公司的金融業務發展程度不一, 很多公司發展規模還比較小。

為什麼互聯網都將互金作為變現方式?

當前對於互金行業的嚴格監管依然在持續, 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卻依然都在探索互金, 想把互金作為一種變現方式。 畢竟金融業務離錢最近, 而且互聯網公司有流量與資料方面的優勢。

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 當前最重要的是資料與技術, 以及流量資源, 通過資料和技術來做借貸行業的風控, 通過流量來降低獲客成本。

互聯網企業做到一定規模, 就會有一定的使用者規模, 從而具備或多或少的流量, 也會積累一定程度的使用者資料, 企業當下要做的是將這樣的流量變現。

當前的互聯網金融行業, 網貸、現金貸、消費分期、理財等能產生收入的業務, 模式基本固定, 套路也被扒得差不多, 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群體, 互聯網企業做起來並不困難, 搭建一套系統, 組建相關團隊, 開發自身的流量與資料, 接入市場上廣泛存在的協力廠商資料, 形成產品, 推給客戶, 對互聯網公司而言並非難事。 真正難的是將業務做大做強。

這麼多互聯網公司做金融, 可以理解為在流量越來越貴、資料資源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 各種中小流量平臺都在開發自身的流量與資料價值, 將流量與資料加速變現,也可以理解為互金業務越來越模組化、標準化,操作難度在降低。

當前互金還處在嚴厲的監管之下,互聯網企業還探索金融業務,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公司在監管落地之前就開展了互金業務,另一方面,監管重心在網貸行業,而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並沒有開展網貸業務。

互聯網的又一大變現途徑

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了20多年,演化出了廣告、增值服務、電商、遊戲付費、打賞等變現方式。本世紀初,廣告和電信增值服務説明互聯網企業度過了泡沫破裂後的難關,之後遊戲一度成為互聯網企業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後又迎來了電商的大發展,而廣告與增值服務也演化出越來越多的形式。

如今,金融正在日益成為一種普及的變現方式。與傳統方式相比,金融業務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在經營得當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豐厚利潤。上市公司二三四五通過2345貸款王這款產品實現利潤大增,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互聯網公司只要有流量有資料,當下就有為金融導流甚至做借貸等業務的可能,而遊戲、打賞、電商等變現途徑不一定適合大部分互聯網公司。

不過與傳統的變現方式相比,互金業務的風險也是更大的。不管是廣告還是增值服務,獲得收入後都是實打實的業績增厚。而金融業務雖然可能帶來大量利潤,但一旦風險爆發,可能會把之前的利潤全部吞噬。

另外,金融業務利潤率往往不高,處在監管之下更是如此,能獲得高額利潤靠的是規模的增長。如果沒有形成一定規模,金融業務的意義就不大。中小型的互聯網平臺流量與資料資源與巨頭相比有差距,能否把規模做大,是很大的難題。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將流量與資料加速變現,也可以理解為互金業務越來越模組化、標準化,操作難度在降低。

當前互金還處在嚴厲的監管之下,互聯網企業還探索金融業務,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公司在監管落地之前就開展了互金業務,另一方面,監管重心在網貸行業,而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並沒有開展網貸業務。

互聯網的又一大變現途徑

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了20多年,演化出了廣告、增值服務、電商、遊戲付費、打賞等變現方式。本世紀初,廣告和電信增值服務説明互聯網企業度過了泡沫破裂後的難關,之後遊戲一度成為互聯網企業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後又迎來了電商的大發展,而廣告與增值服務也演化出越來越多的形式。

如今,金融正在日益成為一種普及的變現方式。與傳統方式相比,金融業務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在經營得當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豐厚利潤。上市公司二三四五通過2345貸款王這款產品實現利潤大增,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互聯網公司只要有流量有資料,當下就有為金融導流甚至做借貸等業務的可能,而遊戲、打賞、電商等變現途徑不一定適合大部分互聯網公司。

不過與傳統的變現方式相比,互金業務的風險也是更大的。不管是廣告還是增值服務,獲得收入後都是實打實的業績增厚。而金融業務雖然可能帶來大量利潤,但一旦風險爆發,可能會把之前的利潤全部吞噬。

另外,金融業務利潤率往往不高,處在監管之下更是如此,能獲得高額利潤靠的是規模的增長。如果沒有形成一定規模,金融業務的意義就不大。中小型的互聯網平臺流量與資料資源與巨頭相比有差距,能否把規模做大,是很大的難題。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