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厲害了!海量高清大圖帶你直擊三水蘆苞北帝誕火爆場面!

萬人空巷, 鑼鼓喧天, 北帝巡遊, 彩龍飛舞......今年三月三北帝誕開創三水蘆苞先河, 成為歷年來三水蘆苞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影響最廣的一次民俗盛會。 昨天, 你去現場了嗎?沒看到不要緊, 小遊這就奉上高清美圖, 讓你一次看過癮!

3月29日, 以“水鄉韻 悅嶺南”為主題的2017蘆苞“胥江古鎮·北帝誕廟會”在三水蘆苞胥江祖廟隆重舉行, 活動為期三天。 昨日(3月30日)上午, 舉行了北帝誕。

北帝巡遊

北帝誕當天早上, 法師誦經祭祀, 信眾隨法師進宮祭拜祈福。 巡遊時, 有“肅靜”“回避”“紫霄宮”“玄天上帝”等醒獅開路, 之後是八寶儀仗和兵器儀仗, 金童玉女、北帝神像端坐在神輿上, 眾仙賀誕跟隨, 經師祈福, 在八音鑼鼓的吹奏下威風凜凜的在鎮內巡遊。

作為北帝誕的重頭戲, 今年的北帝巡遊與往年相比陣容更為強大, 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崖口飄色(共70余人)、廣州南灣村和南粵龍獅——“獅龍會聚”(約32人)方陣, 與北帝儀仗隊、“紅頭巾”方陣、太極方陣及企業表演方陣、村居表演方陣、信眾等一起巡遊。

中山崖口飄色方陣

廣州南灣村方陣

“紅頭巾”方陣

太極方陣

南粵龍獅方陣

不少市民一早就來到祖廟拜北帝,祈求風調雨順。

更有不少市民一早就到胥江祖廟圍觀。

今年73歲的梁伯帶齊長槍短炮跟著巡遊隊伍走完整條巡遊路線。這是梁伯第一次圍觀北帝巡遊,他覺得活動挺有特色,例如千人太極、紅頭巾等方陣讓他長了見識。梁伯還講了段溫馨的小插曲:在巡遊隊伍經過蘆苞影劇院時,他本來打算找個陽臺拍一下大場面,當地市民便告訴他那裡有狗,不建議上去,隨後便給他拿了張凳子,讓他站在凳子上拍。

半個月前從廣州搬到蘆苞居住的馮女士也是第一次圍觀北帝巡遊活動。此前,她並不瞭解三水的紅頭巾文化,但通過各方陣的表演及現場解說,也從一定程度上瞭解到三水本土文化。

你知道嗎?還有個南灣跟蘆苞借北帝的典故呢~

南灣借北帝典故

相傳清朝末年(1908年),廣州黃埔南灣村發生霍亂瘟疫,不少村民上吐下瀉,嚴重脫水導致有的人眼窩深陷皮膚乾燥,有的人四肢冰涼肌肉抽搐,四處求醫八方問藥,身體亦未見好轉,患者相繼虛脫身亡,疫情不斷蔓延,村中族老愁容滿臉,苦無良策。

恰巧有個三水蘆苞人在南灣村做長工,見此情狀,說蘆苞祖廟的北帝十分靈光,提議他們到三水蘆苞借北帝神像到南灣村巡遊,辟邪除魔。

小北帝被請回來了,族中長者吩咐家家祭祀,戶戶上香,焚艾燒茅,肅然跪拜,接著把小北帝神像抬著在村內四處巡遊。相傳“借走”之後,患病的村民逐漸好轉,第二年當地的墩頭基村也發生瘟疫,再借“小北帝”,也生效了。

此後,“小北帝”一直居住在南灣村。南灣村村民為感恩蘆苞北帝除瘟疫,便把小北帝神像放在村裡的護龍古廟裡供奉,以求得風調雨順、百姓康寧。

千人太極

千人太極大匯演現場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圍觀。 蘆苞鎮文化站站長陳碧珊介紹,此次千人太極展演是蘆苞鎮打造胥江古鎮三月三北帝誕廟會品牌活動,活動參與人數超1000人,共25支隊伍,由市太極協會、區太極協會、鎮學校、村居以及企業組隊構成。蘆苞文化底蘊深厚,胥江祖廟有著800多年的歷史,陳碧珊表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更深地挖掘道家文化和蘆苞文化,宣傳養生理念。”

今年,三水區太極協會派出5個方陣參與"千人太極"的表演。在正式表演之前,已經排練了一個多月,讓太極文化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美食薈萃

為確保本次廟會美食匯食材地道、風味正宗,主辦方精心安排人員招商,美食節各攤位商家全部來自全國經典特色小吃,其中包括廟會民俗文化用品8家,本地非遺特色小吃20家,外省、珠三角、佛山五區等外地特色小吃30家,本地特色農產品10家等。除了均安蒸豬、西酒蛋散、西酒沙琪瑪等名小吃外,還有蘆苞特色農產品——水果玉米、拉爺魚幹、燒豬、健葉蔬菜。小遊看到都忍不住流口水,趕緊發幾張圖來壓壓驚!

西酒蛋散

蘆苞特色農產品——拉爺臘味

蘆苞特色農產品——陽特園藝的盆栽

薑醋蛋

順德均安燒豬

天津狗不理包子

臺灣美食狼牙棒大熱狗

能看民俗表演,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又能大快朵頤地品嘗美食,痛痛快快地大飽口福,此次北帝誕,掂!

采寫:佛山新聞網陳紅谷、楊韻儀

圖片:三水區檔案局、李東、瀟灑、黃猛高、陳浩森、佛山新聞網劉丹紅、陳紅谷、楊韻儀

資料:南方+、印象蘆苞等

“紅頭巾”方陣

太極方陣

南粵龍獅方陣

不少市民一早就來到祖廟拜北帝,祈求風調雨順。

更有不少市民一早就到胥江祖廟圍觀。

今年73歲的梁伯帶齊長槍短炮跟著巡遊隊伍走完整條巡遊路線。這是梁伯第一次圍觀北帝巡遊,他覺得活動挺有特色,例如千人太極、紅頭巾等方陣讓他長了見識。梁伯還講了段溫馨的小插曲:在巡遊隊伍經過蘆苞影劇院時,他本來打算找個陽臺拍一下大場面,當地市民便告訴他那裡有狗,不建議上去,隨後便給他拿了張凳子,讓他站在凳子上拍。

半個月前從廣州搬到蘆苞居住的馮女士也是第一次圍觀北帝巡遊活動。此前,她並不瞭解三水的紅頭巾文化,但通過各方陣的表演及現場解說,也從一定程度上瞭解到三水本土文化。

你知道嗎?還有個南灣跟蘆苞借北帝的典故呢~

南灣借北帝典故

相傳清朝末年(1908年),廣州黃埔南灣村發生霍亂瘟疫,不少村民上吐下瀉,嚴重脫水導致有的人眼窩深陷皮膚乾燥,有的人四肢冰涼肌肉抽搐,四處求醫八方問藥,身體亦未見好轉,患者相繼虛脫身亡,疫情不斷蔓延,村中族老愁容滿臉,苦無良策。

恰巧有個三水蘆苞人在南灣村做長工,見此情狀,說蘆苞祖廟的北帝十分靈光,提議他們到三水蘆苞借北帝神像到南灣村巡遊,辟邪除魔。

小北帝被請回來了,族中長者吩咐家家祭祀,戶戶上香,焚艾燒茅,肅然跪拜,接著把小北帝神像抬著在村內四處巡遊。相傳“借走”之後,患病的村民逐漸好轉,第二年當地的墩頭基村也發生瘟疫,再借“小北帝”,也生效了。

此後,“小北帝”一直居住在南灣村。南灣村村民為感恩蘆苞北帝除瘟疫,便把小北帝神像放在村裡的護龍古廟裡供奉,以求得風調雨順、百姓康寧。

千人太極

千人太極大匯演現場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圍觀。 蘆苞鎮文化站站長陳碧珊介紹,此次千人太極展演是蘆苞鎮打造胥江古鎮三月三北帝誕廟會品牌活動,活動參與人數超1000人,共25支隊伍,由市太極協會、區太極協會、鎮學校、村居以及企業組隊構成。蘆苞文化底蘊深厚,胥江祖廟有著800多年的歷史,陳碧珊表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更深地挖掘道家文化和蘆苞文化,宣傳養生理念。”

今年,三水區太極協會派出5個方陣參與"千人太極"的表演。在正式表演之前,已經排練了一個多月,讓太極文化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美食薈萃

為確保本次廟會美食匯食材地道、風味正宗,主辦方精心安排人員招商,美食節各攤位商家全部來自全國經典特色小吃,其中包括廟會民俗文化用品8家,本地非遺特色小吃20家,外省、珠三角、佛山五區等外地特色小吃30家,本地特色農產品10家等。除了均安蒸豬、西酒蛋散、西酒沙琪瑪等名小吃外,還有蘆苞特色農產品——水果玉米、拉爺魚幹、燒豬、健葉蔬菜。小遊看到都忍不住流口水,趕緊發幾張圖來壓壓驚!

西酒蛋散

蘆苞特色農產品——拉爺臘味

蘆苞特色農產品——陽特園藝的盆栽

薑醋蛋

順德均安燒豬

天津狗不理包子

臺灣美食狼牙棒大熱狗

能看民俗表演,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又能大快朵頤地品嘗美食,痛痛快快地大飽口福,此次北帝誕,掂!

采寫:佛山新聞網陳紅谷、楊韻儀

圖片:三水區檔案局、李東、瀟灑、黃猛高、陳浩森、佛山新聞網劉丹紅、陳紅谷、楊韻儀

資料:南方+、印象蘆苞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