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腳上出現5個症狀,說明糖尿病足可能要來了!

資料顯示, 2013年, 中國約1.14億人已經確診為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作為一種生活習慣病, 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 一旦患上, 患者除了可能要終身服藥以外, 還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對血糖進行控制。 很多患者剛患病時認真服藥, 積極控制,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有部分人可能會覺得即使不控制, 身體也沒有什麼大的不適症狀, 於是就開始慢慢鬆懈……

最終, 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糖尿病足也就悄悄來到!

出現下面6個症狀, 可能是你的血糖響起了警報!

糖尿病足的5個症狀

1、足部出現潰瘍

潰瘍的好發部位為前足底部, 腳底有潰瘍, 排除傷口感染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血糖太高了!

2、足部感覺遲鈍, 走路像踩在棉絮上

糖足帶來下肢神經的病變, 會使患者的下肢皮膚容易因無汗而乾燥, 並且下肢經常會伴有刺痛、灼痛、麻木、甚至感覺遲鈍或喪失, 走路時會有腳踩棉絮的感覺。

3、腳趾發白

一般來說, 兩類人群經常會腳趾發白:一是肝病人群;二是得了糖尿病。

建議結合一下其他身體症狀綜合判斷, 最好還是到醫院做個檢測。

4、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是糖足較為早期的表現, 其導致原因主要是, 下肢較輕微的缺血, 會讓患者在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開始出現乏力、麻木。 但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會緩解。

當缺血進一步加重時, 甚至會出現休息痛——即就是在不走路、不運動的靜息狀態下也會疼痛。 這種疼痛主要出現在腳趾或者足部的遠端, 且夜間還會加重, 患者躺下時也會加劇疼痛, 只有保持足部下垂時才可以緩解。

5、下肢皮膚乾燥、肌肉萎縮

糖足帶來的下肢缺血常常會引起下肢皮膚、血管的一些改變。

由於營養不良, 肌肉出現萎縮, 皮膚變得乾燥彈性差, 皮膚溫度降低, 還會出現皮膚色素沉著。 下肢的動脈搏動會減弱或消失, 並且在血管狹窄處可能聽到血管發出的雜音。

6個生活細節對糖足患者很重要!

1、不要赤腳行走

因為糖尿病會導致神經損傷,

患者的足部會很不敏感, 所以很可能行走時沒法注意到小石子或其他東西而受傷, 可能會導致嚴重感染。 因此建議糖足患者日常一定要穿好鞋襪。

2、 保持足部清潔

每天用溫度適宜的水和肥皂洗腳, 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感染的作用。 但注意不要自己試水溫, 因為很多患者會出現感覺障礙, 這時最好請家人代勞, 或者使用溫度計。 另外, 用毛巾擦腳時要注意力度, 千萬不要大力摩擦, 但要仔細擦乾。 尤其是腳趾之間, 要儘量保持乾燥, 避免滋生致病菌。

3、保持足部皮膚柔軟和濕潤

使用乳液或其他護膚品來防止足部皮膚乾裂, 這樣能降低感染的風險。 要注意的是, 不要在腳趾之間殘留乳液。

4、定期修剪腳趾甲

定期修剪指甲有助於預防一些小的足部損傷, 但要避免剪到腳趾角落的地方或其他割傷, 如果發現趾甲有問題, 要及時看醫生, 必須及時預防感染。

5、保持足部溫暖

穿寬鬆的襪子睡覺;儘量避免足部被淋濕;冬天要穿溫暖的襪子和鞋;儘量不要用熱水袋、暖水壺或電熱毯取暖, 避免因感覺遲鈍引起的燙傷。

6、戒煙

吸煙會損害血管功能,減少身體輸送氧氣的能力。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吸煙會顯著增加截肢風險,長期下去,甚至包括手也會遇到和腳一樣的問題。因此建議糖尿病人一定要戒煙!

避免因感覺遲鈍引起的燙傷。

6、戒煙

吸煙會損害血管功能,減少身體輸送氧氣的能力。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吸煙會顯著增加截肢風險,長期下去,甚至包括手也會遇到和腳一樣的問題。因此建議糖尿病人一定要戒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