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史前動物都這麼大

credit: 銳景創意

為什麼史前動物例如乳齒象、長毛象還有許多恐龍都這麼大呢?這始終是一個謎團。 長期以來, 人們將其大型尺寸歸因於環境因素。

另一個被廣泛認可的解釋是柯普法則,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動物進化, 生物會變得越來越大。 人們認為史前動物是在幾千年的大滅絕期間進化的, 隨著時間的發展, 它們變得越來越大。 當下一次大滅絕發生時, 巨大的動物滅絕了, 新的、更小的動物取代了它們, 再逐漸變得越來越大, 直到下一次大滅絕發生。

柯普法則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沒有巨大的陸地動物, 至少以史前的標準來看。 上次大規模的滅絕至今已經有6600萬年了, 白堊紀導致了恐龍滅絕。 但從進化的角度來說, 時間還不夠長, 在柯普法則下, 生物會逐漸變得巨大。

然而最近的化石研究對這兩種理論產生了懷疑。 這些研究表明, 各種大小的恐龍會同時存在。

甚至在某些情況下, 它們會變得更小而不是更大。

基於這些研究證據, 一個新的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巨大的恐龍。 研究指出它們的骨骼和肺的生理機能與鳥類相似。 最大的恐龍, 長頸朝龍, 重達約45噸, 大約相當於7頭非洲象。 它們的骨頭裡有氣泡, 這會減輕它們的體重, 使得它們不會在逐漸變大的時候崩潰。 它們的肺很有效率, 所以它們的呼吸和熱量交換能夠很好的支持大尺寸的肺部。 加之它們產卵與繁殖的速度較快, 這也是體型巨大的動物的繁殖優勢之一。

超級龍是一種陸地動物, 這使得它免于成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 事實上, 45噸的超級龍在目前最大的動物藍鯨面前, 根本不值一提。

藍鯨估計身長約有89-98英尺, 我們很難在水下測量如此巨大的生物, 它的體重可達150噸。 它們的進水性能夠增加他們的浮力, 這使得比超級龍還要重三倍的藍鯨得身體不會崩潰。

本文譯自 howstuffworks, 由譯者 鏡子大王 基於創作共用協定(BY-NC)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