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居然有人說電音是小眾?!一定是中秋月餅吃得太多

居然有人說電音是小眾?!一定是中秋月餅吃得太多

——是收穫季還是播種期?電音市場正迎來風口

你以為電音是小眾, 可它隨時在你左右

提到電子音樂, 現在都2017年了, 還是會被人們貼上小眾的標籤。 “蹦迪”、“夜店”、“派對”, 能夠聯想的多是這些詞彙, 他們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 卻似乎一直未登上大雅之堂, 縱使到了音樂節如雨後春筍般爆發的今天, 電音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仍然還是小眾的印象。 但事實上, 將電子音樂歸為小眾是一個誤區, 它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首先, 電子音樂本身有著自己眾多的曲風流派之分,

80年代風靡中國無人不曉的Disco, 只是電子音樂曲風中的冰山一角。 其次, 電子音樂能融合流行音樂、搖滾樂、爵士樂甚至高雅音樂, 是現代音樂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可以說它可以融合各種音樂形式。 除了音樂外, 電子音樂對於其他領域的融合度也很高, 比如科技、娛樂、賽事、遊戲, 市場非常廣泛。 但電子音樂絕不局限于夜店金曲或者電子舞曲。 電子音樂涵蓋了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等“樂器”所產生的電子聲響。

2017 ULTRA CHINA掀起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大一次節奏巨浪(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6年至2017年, 是電子音樂節在中國呈現指數增長的階段, 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6-2017年中國電子音樂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資料顯示, 2016年, 中國電子音樂節數量為32場, 到2017年底, 預計舉辦數量將達到86場。 不僅是場次的增加, 觀眾參與度的提升也是驟增, 有資料顯示, 2014年, 樂杜鵑音樂節的觀眾規模僅為2.6萬人左右, 到2015年, 樂杜鵑音樂節深圳站, 參與人數增至8萬, 而今年首次登陸中內地的世界頂級電子音樂節Ultra Music Festival,

兩天的進場人數達到了40萬。

市場不是天然存在, 而是靠培養而來的

回顧十年前, 民謠、搖滾也是小眾範疇。 從豆瓣FM到網易雲音樂, 我們見證了宋冬野、李志、陳粒、趙雷等一眾年輕唱作人的發跡。 從培養用戶習慣、提升使用者體驗感入手, 網路音樂平臺成就了一批用心在創作的音樂人, 也集聚了龐大的用戶群體。 現如今, 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民謠、搖滾是小眾群體的精神慰藉。 只要你聽歌, 你的歌單裡總會有他們的身影。 音樂風格的發展, 不是一日形成的, 電子音樂市場的發展, 更是通過不斷在此領域進行深耕而獲得的。

趙雷等一眾民謠歌手的崛起, 網路音樂平臺起到了幕後推手的作用(圖片來源於網路)

近年來, 在電子音樂領域, 網易雲音樂通過不斷吸納垂直領域專業大V, 依託個性化推薦、音樂評論、歌單和社區等獨特優勢, 使其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電音愛好者聚集地, 目前, 在中國電音愛好者線上音樂平臺TGI【注:TGI——目標群體指數=(目標群體中具有某一特徵群體所占比例/總體中具有相同特徵群體所占比例)*目標數100,

可反映目標群體在特定研究範圍內的強勢或弱勢】中, 位居第一, 達到122.2的指數, 高出第二名QQ音樂18.5個點。

目前, 網易雲音樂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電音愛好者聚集地

2016年, 電子音樂線上播放量為1630.5億次, 使用者規模為1.97億人;2017年,該資料將有望增長到2260.8億次,增長率將達到38.7%,使用者規模將達到2.86億;預計2020年將超過3500億次。電子音樂市場的增長,得益于電音廠商對電音群體的用戶習慣培養和市場的培育。

行業風口漸顯,跑馬圈地是繞不開的套路

剛剛過去的10月超級黃金周,全國將近17場音樂節在各地陸續舉辦。大大小小的派對演出更是不計其數。作為電音市場消費的主力軍,學生群體也開始了在校內校外自行組織電音派對活動的進程。電音市場的增長帶來的是不僅僅電音愛好者的劇增,還引來了投資者的強烈關注。不僅如此,從版權運營到培訓機構、輸出藝人,再到舉辦演出活動,各電音廠商都在緊鑼密鼓地推動電子音樂生態系統的完善。目前,中國國內的電子音樂廠商普遍進入B輪或C輪投資中,以樂杜鵑音樂節為例,其母公司現場時代已經開始了整合電子音樂生態鏈的進程。到今年11月,深圳、成都樂杜鵑音樂文化基地將竣工,旗下新的音樂廠牌將陸續推出,同時,在電音人才培養方面,現場時代也在進行戰略佈局。

中國電音聯盟的成立,將促進中國電子音樂逐步進入行業規範期

行業的發展,需要政策、資本、企業自身的共同發力,今年以來,國內電音節市場呈現爆發的狀態,很多業內人士成看到了電子音樂走向主流的預兆。不但是電音節主辦方獲得了資本的支持,知名品牌商也把電音節的獨家冠名作為行銷方式之一,而且,各地方政府對於文娛演出類專案也更加開放,電音節在一些城市成為備受政府歡迎的專案,電音為主題的特色小鎮也在籌畫當中。在資本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我們相信,電音市場正在迎來一輪商業高潮。(文:Adong)

瞭解更多電音圈資訊

樂杜鵑微信服務號:livetime2013

樂杜鵑微信訂閱號:szlivetime

使用者規模為1.97億人;2017年,該資料將有望增長到2260.8億次,增長率將達到38.7%,使用者規模將達到2.86億;預計2020年將超過3500億次。電子音樂市場的增長,得益于電音廠商對電音群體的用戶習慣培養和市場的培育。

行業風口漸顯,跑馬圈地是繞不開的套路

剛剛過去的10月超級黃金周,全國將近17場音樂節在各地陸續舉辦。大大小小的派對演出更是不計其數。作為電音市場消費的主力軍,學生群體也開始了在校內校外自行組織電音派對活動的進程。電音市場的增長帶來的是不僅僅電音愛好者的劇增,還引來了投資者的強烈關注。不僅如此,從版權運營到培訓機構、輸出藝人,再到舉辦演出活動,各電音廠商都在緊鑼密鼓地推動電子音樂生態系統的完善。目前,中國國內的電子音樂廠商普遍進入B輪或C輪投資中,以樂杜鵑音樂節為例,其母公司現場時代已經開始了整合電子音樂生態鏈的進程。到今年11月,深圳、成都樂杜鵑音樂文化基地將竣工,旗下新的音樂廠牌將陸續推出,同時,在電音人才培養方面,現場時代也在進行戰略佈局。

中國電音聯盟的成立,將促進中國電子音樂逐步進入行業規範期

行業的發展,需要政策、資本、企業自身的共同發力,今年以來,國內電音節市場呈現爆發的狀態,很多業內人士成看到了電子音樂走向主流的預兆。不但是電音節主辦方獲得了資本的支持,知名品牌商也把電音節的獨家冠名作為行銷方式之一,而且,各地方政府對於文娛演出類專案也更加開放,電音節在一些城市成為備受政府歡迎的專案,電音為主題的特色小鎮也在籌畫當中。在資本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我們相信,電音市場正在迎來一輪商業高潮。(文:Adong)

瞭解更多電音圈資訊

樂杜鵑微信服務號:livetime2013

樂杜鵑微信訂閱號:szlivetim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